施拉姆的8个原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2:41:07
 a 媒介所刺激的感官;b 反馈的机会;c 速度的控制;d 讯息代码;e 增值的力量;f 保存信息的力量;j 克服弃取的力量;h 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a  b c d e  f  j   h          较好A 好B  一般C 差D
报纸 A B A A A B B C
杂志 B C B B A B B A
海报 A C C A A C D A
广播 B A/B D A D D D C
电视 A A/B D A D D A B
互联网 A A A B A A A A  a 它们所刺激的感官:报纸、广播、电视等等;面对面可以获得全方位的信息;通过中介只是局部的联系
b 反馈的机会:
报纸:写信、短信、打电话,E-Mial等等;
c 速度的控制:报纸最弱
d 讯息代码:
报纸——文字 图片(标题设置 分栏 底纹 边框等等)
电视——语言 文字 图像(运动 光线 色彩 造型等等)
广播——语言 音乐
e 增殖的力量:
对于信息的复制的能力。
f 保存信息的力量
保持报纸能力较强
g 克服弃取的力量
放下报纸最容易 因特网最难
h 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一份报纸很难分成几份针对不同对象的报纸(尽管一份报纸内分成了不同版面),报纸这方面能力较弱 通过上表,我们知道媒体在相互竞争中以及新型媒介冲击下,不得不扬长避短,以求进一步生存和发展。  对于若干媒介的简单分析 1 报纸:
a 视觉媒体
b 传播手段:
版面要素 略
版面空间 略
报头 报眼 头版 头条 中缝 天地线 字体 字号 专栏 专页 专稿 画刊 标题 资料 广告等等
c 时效性差
d 保存性较强
累计阅读率:一份报纸被一个人反复阅读的次数多少;
传阅率:一份报纸被多少人阅读的次数的多少;
e 选择性强:时间 地点 顺序等等;
f 增殖能力较电子媒体弱;  2 网络与报纸的博弈
菲利普 - 迈尔《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西方发达国家实际情况看与其观点相符,最先是晚报陷入颓势。 3 广播(线性媒体,对信息传递呈一条线)
a 听觉媒体
b 时效性强
c 保存性弱,选择性强
无法对信息进行选择,需要等待。理想模式“你点我播”强调的是与听众的“约会”意识。
d 影响面广。广播要求听众文化水平较低
e 受众易于参与(电话 短信)
f 没有受到因特网的冲击,反而借助网络的力量壮大自己。
收听手段多样化:收音机 MP3 MP4 手机等等
社会的流动人口的增加,如农民工、私家车车主等等意味听广播人群增多
广播是一种最不具有侵犯性特点,具有伴听功能,边听广播便做其他事情。 4 电视(线性媒体)
a 视听合一的媒体
b 适合再现形象、现场、过程(新闻的真实性凸现)
c 时效性强
d 保存性差、选择性差
e 不适合表现过于复杂的内容,表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人的心理活动,不适合做分析,解释和说理以及深度报道。信息的稍纵即逝大大压缩了受众对所接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思考空间;
例:《新闻调查》电视试图证明自己有能力作深度报道,但不做主题性报道,只做有完整发展脉络的事件的再现报道。
它们所刺激的感官
我们已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进行交流的。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有可能刺激所有的感官并使交流的对方同这种全身心的交流相呼应。只要在交流渠道中插进了中介物,感官的使用就受到了限制。这样,无线电和电话只能通向耳朵,而印刷品只能触及眼睛(虽然我们切不可低估拿起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给人的触觉上的乐趣)。电视和有声电影可以进入眼睛和耳朵。因此,面对面的交流,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能够传达更多也更全面的信息,这一点看来是有道理的。能够同时同尽可能多的方面进行交流着来也是有利的。因此,视听媒介在传达一定题材、一定数量的信息上,要比单纯的听觉或视觉媒介要更为有利一些。
不过,尽管面对面的全身心交流有着明显的优越性,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传播媒介在巧妙的制作与编排方面的长处。在看到同时向几种感官传达信息的优越性的时候,也应该看到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一种感官的长处--例如听电话(特别是在必须十分注意才能听得清楚的情况下)或者是阅读(特别是在文字艰深必须聚精会神的时候)。在看到同时向听觉和视觉器官发出信息的优越性时。也应该考虑到布罗德本特、特拉弗斯等人提出的人的知觉只能通过一个渠道进行的理论。换句话说,感觉器官通向大脑的路径是只有一条车道的公略,不论是听觉的还是视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这条路径,只是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全部信息的某一组成部分必须在短暂的存储系统中等候轮到它的时候,因此一个人决不可能从通向两种感觉器官的传播获得双倍于只通向一种感官传播的信息量。不仅如此,现在已经有材料证明,在听觉与视觉两种通道上传播的信息之间往往发生干扰,因而视听传播渠道非但远不能获得双倍的效果,有时候还可能不如只通向一种感官的传播渠道那样有效。
人们有理由认为各种单感官的传播渠道也是不尽相同的,因为有力的材料证明,眼睛吸收信息比耳朵快,嗅觉有一种突出的本领,能够唤起同气味相联的往事。  反馈的机会
面对面的交谈为迅速交换信息提供了最充分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双向的交流是易于做到的。因此,人们就有连续不断的机会来评判自己发出的符号的效果,加以纠正、解释、补充并回答反对的意见。随着面对面交谈的人数的增加,主持者只能注意其中少数人,而他的谈话时间也就不得不分为若干细小的片断。如果再加上中介物,反馈就减弱了,这样,电话对反馈的速度虽然并无影响,但却限制了它的数量。这是因为。除非你用的是可视电话,否则它无法表达任何有可能通过视觉传送的信息。大众媒介这种中介物则对反馈的速度与数量两者均有所限制,而且大众媒介的距离遥远与缺乏个人色彩也不利于反馈。如果大众传播机构认为反馈十分重要的话——例如在登载广告或者播出诸如《芝麻街》之类的(儿童)电视教育节目的时候——它们就事先把材料测试一下。请观众到录音间去当场观看,并作出安排以便迅速从课堂或市场上获得反应。  速度的控制
在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提问,引导谈话的进程,并对它的速度加以某种控制。进行朗读的人可以确定它的速度,他可以停下来思索某个问题,也可以在自己认为有必要和有好处的情况下把某一段重读一遍。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这样做,不过他们必须把收到的反馈性暗示作一番分析,求出其平均值,这样才能最有效地满足班上同学的需要。然而,无线电广播的听众和电影电视的观众则没有这种控制权。当然他们可以把收音机,电视机关上。走出电影院,或者让思想开小差,但是他们无法控制信息传来的速度,也无法在他们就其进行思索的时候使它停下来。电视广告之所以比报刊登载的广告更招人讨厌,而且印刷的读物之所以对于个人的研究更有帮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人们一向认为,由发送讯息的人进行控制,在打动人心上更为有效,但是在学习上由接受信息的人进行控制则更为有效。近二十年来研制的新的技术手段则对这两方面均有所助益——例如,人造卫星使得集中控制的信息能够以更为低廉的价格和更高的效率广为传播;与此同时,诸如录音设备和电脑化的教学方法之类的其他手段,由于为使用者提供了诸如控制教学速度之类的因素,也扩大了接受信息的个人的作用。问题在于如何把集中控制与散布信息在节约开支上的效果同个人的控制便于因人制宜的效果结合起来。  讯息代码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所能获得的全部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不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对于电视和有声电影来说,这个比例就要稍微小一些,而对于无声电影、无线电,至少对于印刷品来说.比例就更要小一些。因此,文化这种无声的语言,以及手势、强调和身体动作的语言,在某些传送体系中比在另一些传送体系中更易于用代码表示。以印刷形式进行的传播中有很大一部分信息  是以字母为代码的,相形之下,在电视和电影中这个比例就很小,而在绘画、雕塑、音乐或舞蹈中,就几乎一点也没有。由此看来,印刷媒介易于做到抽象化,而视听媒介则易于做到具体化。  增殖的力量
面对面的交流只有经过极大的努力才能成倍地增殖。即使是有十万人参加的集会,就象尼赫鲁有时发表演说的那种集会,实际上也不能把面对面的交流增大无数倍,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信息必然只能朝单方向流动。大众传播媒介则不然,它们有巨大的能力使单方向的传播增大无数倍并且使它在许多地方都能收到。它们能克服距离和时间引起的问题。视听媒介还能超越发展中地区由于文盲而造成的障碍。因此,我们在考虑面对面的交流所具有的反馈效果的优点时,也应该考虑到这种增殖力量的优越性。  为了把这两方面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近年来对于把两者结合起来给予了很大的注意;例如,农村广播座谈就是为此而采取的一种方式,在这类座谈会上,一小组一小组的人聚会在一起,收听并讨论专门为他们安排的广播节目,又如,把电视教学同课堂上面对面的有关活动结合起来的做法。在规模很大的集会上进行面对面的传播以及利用个人间的传播网络的效果也受到了重视。例如,当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运动会或政治性群众大会上的时候,集群效应本身就构成传播上有重大意义的因素,又如,在某一信息由人们奔走相告时,个人传播网络往往能起到惊人的效果。“甘地逝世了!”这个消息正是通过口头传遍印度的即是明证。另一方面,由网络传播的信息有可能易于受到歪曲——这是若于关于谣传的研究已经表明了的。  保存信息的力量
面对面的交流转瞬即逝。除非加以录制,电子媒介传播的内容也是如此。因此,除非记忆力强,否则要想重温电影的情节或者把某个电视节目再欣赏一遍是困难的。印刷品则始终在保存事 实、思想和图片方面拥有极大的优越性。
这种优势肯定还会继续存在下去,但是晚近以来在电子储存和检索系统方面的发展正在引起变化。电话公司查号台的话务员要查找电话号码、图书管理员要查找书籍存放地点,店主要盘点库存,如果使用一种小小的荧光屏,就已经比使用号码本、一套卡片、甚或计算机的打印件要简便而且经济得多。中等收人的家庭现在可以买得起能够储存不论何种来源的视听信号并能随时使用的录像机或软盘式录音机,他们也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消遣品,包括电影和体育比赛的录像带。可以满有理由地预测,各电视网在收看率调查机构进行“普查”期间播放最叫座的影片以增加观众人数的做法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拥有自备录像带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
有些广播界人士认为,这种趋势可以同大大改变了杂志面貌的专业刊物的崛起相比拟,他们还预言,当今的那些规模宏大的电视网,也将象当年的《星期六晚邮报》、《生活》杂志和《展望》杂志那样枯萎凋谢。播放专门节目的有线电视的巨大的潜力也是朝着这一方向的主要力量。
这是令人深感兴趣的预言,但是要剖析人们采取新的生活方式的规律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尽管如此,有一点看来是清楚的,那就是,大众传播的接受者力求掌握个人控制权的趋势将继续增强,而集中的形式将会改变。  克服弃取的力量
要改换一个电视频道很容易,但是要打消面对面的交流而又不显得粗鲁无礼就难了。在上大课的时候打个盹要比在小组讨论会上容易一些。关上收音机也比下决心走出电影院要容易一点。在阅读报纸的时候要跳过一条新闻或广告可能也比在听广播或者看电视的时候想躲开一条新闻或广告更容易些。不过,如果听众能找出自己需要的东西就更容易接受一些。而且我们都知道,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之下,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比通过媒介渠道更易于引起并集中注意力。但是,话说回来,这些条件并不是相等的。如果你的一个朋友把一件老掉牙的故事对你讲了三遍,哪怕是面对面讲的,你的注意力也还是有可能开小差,而当收音机里广播了一项有关暗杀总统的消息时,你的注意力很可能会牢牢地钉住它。  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大众传播媒介在迅速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一般需要上具有不可比拟的力量。例如,天气预报、当天主要新闻、星期六橄榄球比赛成绩、关于商品和价格的公告、美国总统的政策演说——都能够通过大众传播的渠道以远较个人口头相传更加有效的方式广为流传。另一方面,广播、电视、电影和报纸在满足不同的人们在不同时间的需要以及在一定的时间仅为少数人感到的需要上则是效率甚低的渠道。列支敦士登的首都在哪里?住在街那头的红头发姑娘叫什么名字?我想把我车上的火花塞换一下该怎么办?要解答这类问题,人们不是向懂行的人请教就是查阅手册之类的参考材料。如果人们在需要了解某种情况的时候竟然从电视上获得了这种情况,那才真是一件奇迹。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这类专门情况的最佳来源是懂行的人,可以保存以备不时之需的印刷材料次之,而电子媒介则效果最差。也许有朝一日电视录像带的价格之低、供应之充足会使我们有能力用它来储存信息而不必保存印刷材料,但是这个日子尚未到来。
但是,我们切不可认为个人之间的交流同通过媒介的传播是针锋相对、互相排斥的。事实上,正如我们力图指明的那样,两者之间的区别与界限是远没有那样清楚的。大多数以说服、教育 为目标的运动都力图把大众媒介同个人的渠道结合起来,使其互相加强、互为补充。搞政治运动的人在利用一切媒介的同时还安排挨户登门拜访和群众集会。宣传计划生育、农业和卫生的组织不仅设立基层活动人员而且为他们提供一切能够获得的媒介。现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种有关媒介和个人之间交流的辅助职能的概念,有人把它称之为“两级传播”论。-----------------------------------------------------------------------------------------------------------一、报纸 在传统四大媒体中,报纸无疑是最多、普及性最广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报纸广告几乎是伴随着报纸的创刊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的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版式更灵活,印刷更精美,报纸广告的内容与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也更接近了。报纸成为人们了解时事、接受信息的主要媒体。报纸的主要特点有: 1、传播速度较快,信息传递及时 对于大多数综合性日报或晚报来说,出版周期短,信息传递较为及时。有些报纸甚至一天要出早、中、晚等好几个版,报道新闻就更快了。一些时效性强的产品广告,如新产品和有新闻性的产品,就可利用报纸,及时地将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2、信息量大,说明性强 报纸作为综合性内容的媒介,以文字符号为主,图片为辅来传递信息,其容量较大。由于以文字为主,因此说明性很强,可以详尽地描述,对于一些关心度较高的产品来说,利用报纸的说明性可详细告知消费者有关产品的特点。 3、易保存、可重复 由于报纸的特殊的材质及规格,相对于电视、广播等其他媒体,报纸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十分方便。一些人在阅读报纸过程中还养成了剪报的习惯,根据各自所需分门别类地收集、剪裁信息。这样,无形中又强化了报纸信息的保存性及重复阅读率。 4、阅读主动性 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地选择阅读或放弃哪些部分;哪些地方先读,哪些地方后读;阅读一遍,还是阅读多遍;采用浏览、快速阅读或详细阅读。读者也可以决定自己的认知程度,如仅有一点印象即可,还是将信息记住、记牢;记住某些内容,还是记住全部内容。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内容记录下来。 5、权威性 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大多数报纸历史长久,且由党政机关部门主办,在群众中素有影响和威信。因此,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往往使消费者产生信任感。 6、高认知卷入 报纸广告多数以文字符号为主,要了解广告内容,要求读者在阅读时集中精力,排除其它干扰。一般而言,除非广告信息与读者有密切的关系,否则读者在主观上是不会为阅读广告花费很多精力的。读者的这种惰性心理往往会减少他们详细阅读广告文案内容的可能性。换句话说,报纸读者的广告阅读程度一般是比较低的。不过当读者愿意阅读时,他们对广告内容的了解就会比较全面、彻底。 7、注意度不高 在一份报纸中,有很多栏目,也有很多广告,它们竞相吸引读者的注意。这样,只有当你的广告格外醒目时,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否则,读者可能视而不见。 8、印刷难以完美,表现形式单一 报纸的印刷技术最近几年在高新科技的支持下,不断得到突破与完善。但到目前为止,报纸仍是印刷成本最低的媒体。受材质与技术的影响,报纸的印刷品质不如专业杂志、直邮广告、招贴海报等媒体的效果。报纸仍需以文字为主要传达元素,表现形式相对于电视的立体、其他印刷媒体的斑斓丰富,显然要单调得多。  二、2 杂志 杂志也是一种印刷平面广告媒体,尽管与报纸广告相比,它明显地缺乏时效性,而且覆盖面有限,但由于它精美的印刷,具有光彩夺目的视觉效果,故深受特定受众的喜爱。由于杂志种类繁多,雅俗均有,而且出刊周期短的杂志种类最多,影响颇大,因此,它成为现代广告四大媒体之一。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进步,以往的单纯平面设计模式不断被打破,新的设计形式不断出现,这都体现着杂志广告的广阔前景。杂志的主要特点有: 1、读者阶层和对象明确 杂志的读者不象报纸广大,但分类较细,专业性较强,这便于选择特定阶层的广告非常方便,更能做到有的放矢。同类杂志的读者,在质的方面大体相同,因此,广告文案的制作也容易得多,反过来说,每一类杂志都拥有其基本的读者群,那么就可以针对不同的消费者选择不同的杂志。所以,为了更好地利用杂志媒体,应该根据广告目标对象的。要求对能利用的杂志进行分类。 一般来说,杂志的读者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而且凡是订阅某种杂志的人,对该杂志的性质与刊登内容都有一定了解和兴趣,搞专业的人对专业杂志刊登的东西容易接受,这样就有利于广告发挥作用。订阅杂志的人生活水平都较高,有能力领略广告介绍的内容,所以新产品在开辟市场时,杂志媒体也是一个有效的媒体。 2、杂志印刷精美,阅读率高,保存期长 杂志媒体的用纸较好,尤其是广告用纸更为讲究,在广告的印刷上要比报纸精美得多,尤其是彩色广告,色彩鲜艳精致,容易引人注目,可以逼真地再现商品形象,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杂志广告大都用全页或半页,版面较大,内容多,表现深刻,图文并茂,容易把广告客户所要提供的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 杂志媒体比起广播、电视来说,生命长得多。广播电视节目一播即逝,而杂志阅读时间长,常被人保存下来反复阅读,因此,杂志广告能反复与读者接触,有充分时间对广告内容作仔细研究,加深人们的印象。 3、杂志媒体版面安排灵活,颜色多样 在版面位置安排上可分为封面、封底、封二、封三、扉页、内页、插页,颜色上可以是黑白,也可以是彩色,在版面大小上有全页、半页也有1/3、2/3、1/4、1/6页的区别,有时为了适应广告客户、作大幅广告要求,还可以作连页广告、多页广告,效果十分强烈,影响巨大。 杂志与报纸一样,同属印刷媒体。这就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心理特性,包括阅读主动性、高认知卷入、保存性和可信性。但是杂志与报纸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内容上,杂志不像报纸以新闻报道为主,而是以各种专业和科普性知识来满足各种类型读者的需要。在印刷质量上,杂志一般也优于报纸。因此杂志具有一些不同于报纸的心理特性。 4、读者针对性强 杂志内容有较大的倾向性、专业性,不同的杂志,一般可以在广大区域里,拥有不同的和比较稳定的读者层。比如摄影杂志,读者以摄影行业和业余摄影爱好者为主,故有关摄影器材的广告,登在摄影杂志上,广告对象正与该杂志的读者接近,有效地争取这些读者成为购用该商品的顾客。 5、知识性 许多杂志的内容以专业知识和科普知识为主体,因而容易使读者对杂志阅读产生知识性期待。这与报纸的消息性一样,杂志的知识性也成为杂志广告的一个心理特性。 6、重复性 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长篇文章较多,读者不仅要仔细阅读,而且常常要分多次阅读,甚至保存下来日后再读。读者的多次翻阅增加了他们与杂志广告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在记忆中留下较深的广告印象。 7、美感好,引人注目 杂志纸质较好,可以印上较美的彩色图片,较逼真地再现商品原貌。同时,杂志广告多是商业广告,广告登载量也不多,一般都集中刊登在一定的书页上,排列整齐美观,因此,杂志广告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引人注目,给人以美的享受。 8、时效性差 杂志是定期刊物,发行周期较长,有周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甚至年刊,因而影响广告的传播速度。时效性强的广告,如企业开张广告,文娱广告,促销广告等,一般不宜选用杂志媒体,否则容易错过时机,收不到广告效果。
三、广播 由于科技的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广播媒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冲击,然而广播还是有它的优越性,只有充分地了解这些特性,才能扬长避短,进一步开掘这一媒体的潜力。广播广告的主要特点有: 1、传播方式的即时性 即时性,是指广播广告传播速度最快。广播可使广告内容在讯息所及的范围内,迅速传播到目标消费者耳中。不论身在何地,只要打开收音机,广告对象就可以立即接收到。如果广告策略、战术的临时调整而需要紧急发布某些广告讯息,例如发布展销会、订货会、折价销售等等时效性要求比较强的供求讯息时,广播广告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播出任务,有时还可以做到现场直播。广播广告的这种即时性的优势是其他媒介所无法取代的。 2、传播范围的广泛性 由于广播广告是采用电波来传送广告讯息的,电波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并且广播的发射技术相对比电视简单得多,所以广播的覆盖面积特别广泛,它可以到达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广播覆盖范围的广阔性使得人们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在陆地还是空中,都可以收听得到。广播不受天气、交通、自然灾害的限制,尤其适合于一些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 3、收听方式的随意性 收听广播最为简便、自由、随意。因为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不管你在哪里,也不管你在干什么,只要打开收音机,都可以接收听广播的内容。科技的进步,使收音机越发向小型化、轻便化发展,有的只有火柴盒大小。尤其是 “随身听”这种为青年人所青睐的收听工具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广播媒体可以为受众所随身携带。 4、受众层次的多样性 印刷媒介对受众文化水准、受教育程度的要求较高。所以,而广播可使文化程度很低甚至不识字的人也能听得值广告的内容,所以广播媒体的受众层次更显出多样性。尤其是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还不很发达,仍有很多文盲和半文盲,而这一部分人又是任何广告主都无法忽视的消费群体。要想针对他们发挥广告的告知与说服功能,广播是非常合适的广告媒体。 5、制作成本与播出费用的低廉性 广播广告单位时间内信息容量大、收费标准低,是当今最经济实惠的广告媒体之一。同时,广播广告制作过程也比较简单,制作成本也不高。 6、播出的灵活性 因为广播广告是诸媒介中制作周期最短的,所以广告主要根据竞争对手的举动来调整自己的战术行动,快速做出反应。广播广告是最为方便、最为得心应手的工具。而报纸和电视广告除了制作较为复杂以外,刊播时段和版面一般都比较紧俏,需要提前预订。而广播广告在安排播出和调整时段上相对比较容易,比较灵活。 7、激发情感的煽动性 广播靠声音进行传播,诉诸于人的听觉,它能给听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正是广播的魅力之所在。广播广告的特色正是通过刺激人的听觉感官,帮助收听者产生联想,因为广播的声音是实在的、具体的,特别容易撩拨人的心弦,煽动人的情绪,而广告也常在这种情形不知不觉地中,完成其传达与说服的功能。 但是,广播广告也有稍纵即逝、传播方式单一等不足之处。
四、电视 电视的主要特点是: 1、直观性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广告的这一种直观性,仍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内容。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因此电视广告冲击力、感染力特别强。因为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因此电视广告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任何媒体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电视机不可能像印刷品一样随身携带,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收视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也就根本阻断了电视媒介的传播。在这个环境内,观众的多少、距离电视机荧屏的远近、观看的角度及电视音量的大小、器材质量以至电视机天线接受信号的功能如何,都直接影响着电视广告的收视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全世界的电视广告长度差不多,都是以5秒、10秒、15秒、20秒、30秒、45秒、60秒、90秒、120秒为基本单位,超过3、4分钟的比较少,而最常见的电视广告则是15秒和30秒。这就是说一则电视广告只能在短短的瞬间之内完成讯息传达的任务,这是极苛刻的先决条件。而且受众又是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电视广告的,这也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广告媒介的特点。 5、费用昂贵 费用昂贵,一是指电视广告片本身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二是指播放费用高。就制作费而言,电影、电视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以制作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如地域、季节天气、演员等)而著称,而电视广告片又比一般的电影、电视节目要求高得多。广告片拍片的片比通常是100:1,可见仅是胶片一项,电视广告片就要比普通电影、电视剧节目超出多少倍了,而且为广告片专门作曲、演奏、配音、剪辑、合成,都需要花大量的金钱。 就广告播出费而言,电视台的收费标准也很高。我国中央电视台A特段30秒的广告收费就要人民币4.5万元。而国外黄金时段播出费用比这还要高得多,美国的电视广告每30秒要10~15万美元,如果在特别节目中插播广告更贵,有的竟高达几十万美元。 6、有较高的注意率 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机已经普及,观看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广告注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便广告内容富有情趣,增强了视听者观看广告的兴趣,广告的收视率也比较高。电视广告既可以看,还可以听。当人们不留神于广告的时候,耳朵还是听到广告的内容。广告充满了整个电视屏幕,也便于人们注意力集中。因此,电视广告容易引人注目,广告接触效果是较强的。 7、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电视广告是一种视听兼备的广告,又有连续活动的画面,能够逼真地、突出地从各方面展现广告商品的个性。比如,广告商品的外观、内在结构、使用方法、效果等都能在电视中逐一展现,观众如亲临其境,留有明晰深刻印象。电视广告通过反复播放,不断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8、利于激发情绪,增加购买信心和决心 由于电视广告形象逼真,就像一位上门推销员一样,把商品展示在每个家庭成员面前,使人们耳闻目睹,对广告的商品容易产生好感,引发购买兴趣和欲望。同时,观众在欣赏电视广告中,有意或无意地对广告商品进行比较和评论,通过引起注意,激发兴趣,统一购买思想,这就有利于增强购买信心,作出购买决定。特别是选择性强的日用消费品,流行的生活用品,新投入市场的商品,运用电视广告,容易使受众注目并激发对商品的购买兴趣与欲望。 9、不利于深入理解广告信息 电视广告制作费用高昂,黄金播放时间收费最贵。电视广告时间长度多在5至45秒之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播出各种画面,闪动很快,不能作过多的解说,影响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深入理解。因此,电视广告不宜播放需要详尽理解性诉求的商品,如生产设备之类商品。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在电视播放广告时,还要运用其它补充广告形式作详细介绍。 10、容易产生抗拒情绪 因为电视广告有显著的效果,运用电视广告的客户不断增加,电视节目经常被电视广告打断,容易引起观众的不满。
五、户外广告媒体 凡是能在露天或公共场合通过广告表现形式同时向许多消费者进行诉求,能达到推销商品目的物质都可称为户外广告媒体。户外广告可分为平面和立体两大部类:平面的有路牌广告、招贴广告、壁墙广告、海报、条幅等。立体广告分为霓虹灯、广告柱以及广告塔灯箱广告等。在户外广告中,路牌、招贴是最为重要的两种形式,影响甚大。设计制作精美的户外广告带成为一个地区的象征。户外广告的主要特征有: 1、它对地区和消费者的选择性强。户外广告一方面可以根据地区的特点选择广告形式,如在商业街、广场、公园、交通工具上选择不同的广告表现形式,而且户外广告也可以根据某地区消费者的共同心理特点、风俗习惯来设置;另一方面,户外广告可为经常在此区城内活动的固定消费者提供反复的宣传,使其印象强烈。 2、户外广告可以较好地利用消费者途中,在散步游览时,在公共场合经常产生的空白心理。在这种时候,一些设计精美的广告、霓虹灯多彩变化的光芒常能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能引起较高的注意率,更易使其接受广告。 3、户外广告具有一定的强迫诉求性质,既使匆匆赶路的消费者也可能因对广告的随意一瞥而留下一定的印象,并通过多次反复而对某些商品留下较深印象。 4、户外广告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特别是高空气球广告、灯箱广告的发展,便户外广告更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且这些户外广告还有美化市容的作用,这些广告与市容浑然一体的效果,往往使消费者非常自然地接受了广告。 5、户外广告内容单纯,能避免其他内容及竞争广告的干扰。而且户外广告费用较低。 但是,户外广告媒体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覆盖面小。是由于大多数位置固定不动,覆盖=面不会很大,宣传区域小,因此设置户外广告时应特别注意=地点的选择。比如广告牌一般设立在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的地方。机场、火车站、轮船码头南来北往的流动人口多,可以作全国性广告。 2、效果难以测评。由于户外广告的对象是在户外活动的人,这些人具有流动的性质,因此其接受率很难估计。而且人们总是在活动中接触到的,因此注视时间非常短,甚至只有几分之一秒,有时人们在同一时间可能接触到许多户外广告,所以要取得广告效果,就要做到让人们视觉暂留,这非常重要。
六、售点广告 售点广告又叫POP广告,POP是英文Point of Purchase的简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于美国。今天,POP广告以新的形式出现,而且倍受重视和广泛运用。 今天的POP广告,包括橱窗陈列、柜台、货架陈列、货摊陈列等,还包括销售地点的现场广告,以及有关场所门前的海报、招贴。随着无人销售形式出现,尤其是超级市场的出现与普及,售点广告的功能也在逐渐扩大。售点广告也包括售点发布的各种广告包装纸、说明书、霓虹灯、小册子、赠品、奖券等,不过售点广告最主要的形式还是通过商品本身为媒体的陈列广告。 售点广告按场合又分为店外和店内两类。店外POP广告,是使消费者认识店址,吸引消费者进入商店的广告,如招牌和橱窗。店内POP广告,是最接近消费者的广告,由柜台展示、货架陈列、地面展示、墙面广告、天花板装饰、商品包装、动态装饰等部分组成。 售点广告实际上是其他广告媒体的延伸,对潜在购买心理和已有的广告意向能产生非常强烈的诱导功效。美国有人调查研究过,购买者在出门前已确定买什么商品的情况只占全部销售额的28%,而在销售现场使潜在意识成为购买行为的则占72%,可见,销售现场广告的作用是巨大的。具体作用如下: 1、售点广告能加深顾客对商品的认识程度,能更快地帮助顾客了解商品的性质、用途、价格及使用方法。能诱发顾客的潜在愿望,形成冲动性购买,它不象其他媒体那样必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才能产生购买行为。正因如此,这类广告更应在表现形式上考虑如何引起广告的注意率。 2、售点广告能增强销售现场的装饰效果,美化购物环境,制造气氛,增进情趣,对消费者起着诱导作用,是无声的推销员。 3、售点广告的表现形式和真实度都是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这类广告一般更重视实物的展示,能补充四大媒体的不足,使抽象的、仅仅是印象的商品成为活生生的实物。 4、售点广告设计一次,可长期使用,能节省宣传费用。
七、网络 自1994年10月4日,美国著名的《热线杂志》(Hotwired)首开网络广告先河以来,网络广告就迅速席卷欧美大陆,成为当今欧美国家最为热门的广告宣传形式,并且正在迅速地扩展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预测,2000年的网络用户将达5.5亿人,网络将成为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的第五大媒体。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多,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广告也将高速度阔步向前。网络的主要特征有: 1、小众媒体 互联网作为一个媒介,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性质,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大众媒体,而是承担一个小众媒体的角色。现有网站38776个,平均258人分到一个网站。美国有5千万用户,2百万网站,平均25人一个网站。作为小众媒体上的广告必须深入研究目标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到达预期的广告目标。 2、互动性 网络广告的互动性决定了网上的旗帜广告和电视广告不一样,电视广告可以强迫收看,这天这个节目很有趣,节目播到一半,广告时间进来你非看不可,这多少可以保证观众看到。但是上网的网民上一个网站的时候,他们是有目的的,如果要看,我可能要查一个股票的信息,或者其他,那个在上面闪来闪去的东西,常常不看。所以要深入研究消费者的心理,充分吸引网民的无意注意。 3、超大信息容量 一般而言,一个网站下面,会有上十或数十乃至数百个网页。网页信息采取非线性文本形式,通过链接方式将不同的网页互相链接起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为关键的是,网络广告所负载的信息,可以由广告受众自主选择,随心所欲。消费者强烈的主动性及强大的信息量就要求我们要深知消费者的需要及根据不同类型消费者对信息进行分类,以便使广告受众深入点击,获取更多的广告信息,提高广告的效率。 4、付费性 对于作为互动广告的网络广告而言,能不能拉来吸引人到你的站点是非常必要,因为网络广告的受众是自己花钱上网来看你的广告的,除非你的广告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能引起他的极大兴趣,他才有可能参与进来。 5、吸引有意注意程度 网络广告是一种非强迫性传播,它不象电视、广播、报纸、户外广告等具有强迫性,想方设法吸引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将有关信息塞进受众的脑子打动人们的无意注意。网络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活动,毫无疑问要吸引人们的无意注意,吸引人们在信息的海洋中注意它、点击它,但它独特的交互性主要吸引的是人们的有意注意并力求调动人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句话,在一般媒体上,广告找人看,在网络媒体上,人找广告看。所以吸引消费者有意注意的程度水平是评价一则网络广告心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6、引起兴趣,满足需要程度 互联网是一个分众媒体,它提供的是一种双向的沟通方式,并能将信息按照用户的个人情况和需求进行个人化定制。人们在互联网上是一种自助的信息消费行为,信息的选择和使用完全按照用户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而决定。只有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满足消费者的某种现实需要或潜在需要的网上广告信息才能一步步吸引消费者深入点透,接受广告信息。因此,是否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关系网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7、易辨认,易识别程度 网络广告最根本的特性是互动性,互动性广告的重心应在于互动信息的传递。超大信息容量是网络广告优于传统媒体广告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一般而言,一个网站下面,会有上十个乃至数百个网页。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如何使消费者辨认、理解这些信息,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也是评价一则网络广告不可或缺的指标。 8、信息的针对性、亲和力 网络互动广告一对一模式就要求信息传播的个人化,让每个接触广告的人都感到,广告产品是专门为自己准备的,让广告信息走到每个人身边来,贴近每个人的心,想其所想,爱其所爱。因此,广告信息是否有针对性,富有个性,是否具有亲和力应是网络广告心理效果测评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9、引起在线购买程度 网络广告是一种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广泛劝说的传播活动,和其他大众传播方式相比,网络广告有更明确的广告对象,另网络技术可以帮助广告主选择用户,跟踪用户,多方面掌握用户资料,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因此可望成为一种最富针对性的促销行为。网络这种全天候、全球性的市场交流媒介,它不仅能建立品牌认知度,还能吸引人们来他细打量一种产品,促成购买,并提供售后服务和售后支持。所以网络广告是否能引起人们的直接在线购买行为也是评价网络广告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