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腐败的地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14:47

忘记腐败的地方

费立强 2009年09月10日18:41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2007年,世界知名的反腐机构—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公布了2006-2007年度清廉指数排行榜。指数排行显示,芬兰、冰岛和新西兰被列为全世界最清廉的国家。而与此相应的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也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且这种排名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但还有一些说法,也许是为了幽默,像芬兰这样富裕的国家,财力丰沛的政府,饭是不让多吃的,礼是决不让多送的,公车是坚决不能私开的,游戏是万万不能尽兴的……比周扒皮还过份,比吝啬鬼还小气,时时刻刻,大事小情都提防公务员贪贿腐化,滥权渎职,真是令人不可思议,也该令人叹为观止。

  据报道,2005年,一个芬兰IT精英开车超速,被警察开了约合60万人民币的天价罚单,这个价码差不多超过了他那部车的价值,原来,芬兰的交通法规定,交通罚款是按照肇事者当年公布的收入比例开出的,因为同样罚100元,富人可能一点也不在乎,而穷人会很痛苦,而事故是一样的,没有理由让穷人和富人的痛苦程度不同,大家看一看,想一想,若把平等做到这个份上了,怎么不令人大开眼界。

  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报道,为了考察芬兰的廉洁程度是否属实,《论据与事实》周报专门派出记者到芬兰考察试验。当俄方派出记者到达芬兰后,在路上故意超车、超速,随即被警察抓住,被警察抓住后的记者暗地掏出1000欧元,芬兰警察马上脸色大变……接下来的对话与活动都是在警察局进行的,警察说,“你以为我会收你的钱吗?我可不是白痴,拿自己的工作与名誉冒险……”此后一个星期,该报的记者在芬兰多个城市地区连续“作案”,但结果非常令人“泄气”,他没有碰到一个接受贿赂的警察,尽管变换了各种手段。一位资深警官告诉记者,自打他当年进警察局上班起,就没有看见和听过贿赂发生。

  与此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前几年芬兰监察部门别出心裁的搞了个高科技公务车监控系统,跟踪是否有人开公车干私事,结果系统装了多少年,没抓住一个违规者——并不是系统不灵,而是公务员太守规矩了。而芬兰的历任总统反而不守“尊严”与“规矩”。前总统阿赫蒂萨里曾自己拖着行李在飞机场与民众一起排队通关,另一前总统哈洛宁也不顾身份,在超市打折时经常挤在人群里抢购便宜货……的确芬兰已平等的让人无法分清官和民了,官场上干净的让人忘记了人世间还有腐败这回事了。

  2008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经建议:欧洲的领导人应暂时放下所有的事情,“去芬兰的学校上学”。除了学习平等和廉洁,还要学习芬兰的教育成就,因为芬兰的教育是世界闻名的。在芬兰,年轻人最想做的职业不是公务员、医生、老板、律师,而是中小学教师。芬兰的中小学教师受尊重程度几乎超过了总统和教授,所以当师范院校招生时总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而录取率不到10%,当然芬兰令人惊讶的地方还不止如此,在我们一些地方图书馆逐渐凋落破败乏人问津时,芬兰人平均每人每年向图书馆借书17本,还必须定期将流动图书馆开到边远的北极圈,以方便在那里游猎和工作的人。在我们的一些中学生忙着赶时髦或者为课业苦恼时,大部分芬兰的中学生都“老土”的把阅读当作经常从事的“业余休闲活动”。就像过去有一个笑话所说:日本人在地铁里读报纸;法国人在公园里读浪漫小说;德国人最酷,也最愚,竟然抱着啃一本厚厚的哲学书;而中国人是“为革命”而“保护视力”,什么也不愿意读,蹲在“烟酒糖茶”里过……话可能夸张点,但多少也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与状态。早在上世纪60年代,芬兰就开始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现在,芬兰财政的1/4都用于教育和医疗社会福利。

  从表面看起来,有些国家的表面税率并不是很高,但人民的“税收痛苦指数”却很高,芬兰却相反,为了应付一系列的福利、教育等开支,税率之高在全世界是有名的,也是严格的。但芬兰的纳税人都愿意接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交上去的钱和税一点也不会“跑、冒、滴、漏”。政府为使每个人都受到很好的照顾已尽了全部的力量,纳税人都明白,不光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即便是只为了自己的孩子的未来,因自己交税投资了教育和医疗、福利的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也都是应该的。

  其实在北欧的人们未必知道自己的国家采用的是哪种“主义”,也无需去讨论哪种“主义”,但政治清明,官员不搞贪污和腐败,清廉的让人不可思议,使人们生活平安、和谐、富足。当然,民主、自由、法治是权利的保障,他们都是清楚的。有生而为人的尊严,有死而无撼的安宁。宗教的精神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不管是从文化传统和历史源流、尤其是资源禀赋说,北欧行得通的,中国未必行得通,但从另一方面说,北欧很多好的东西中国是肯定可以参考借鉴的。
(责任编辑:郑光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