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及历史事件的争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25:34
教科书及历史事件的争议
本来是对南风的日志关于上海版历史教科书后的评论,一写就超过了1000字,无法在评论里全发出。只好发到自己的日志里。

  其实,我写过很多批评教科书的文字。上海的教科书事件,我只是知道。因为没有看,所以不好说。不过,淡化革命思想、客观描写战争和灾难却都是应该的。其实,中国历史也不都是由战争和灾难组成,也有长时间的和平,也有过繁华,比如,清明上河图就展现了北宋的繁华,过去为了批判反动统治阶级,把这些都淡化了。

  中国的历史记录,从司马迁开始就出了个毛病,只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些当然可以记,也应该记。不过,是否也应该记录一些社会各阶层普通人的生活呢?我们今天,几乎完全不知道古代的平民是怎么活的,是怎么思考的。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记录的一个缺憾。

  关于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是件麻烦的事情。就是说很难确立一个评价标准。一个是历史的标准,一个是今天的标准。何况历史和今天也都有不少标准。我认为,教科书是不能简单给出一个标准,而如果用今天的标准看历史,则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与人民生活或者说是否倾向于保护人权为标准。而不是简单的以统一、分裂,扩张、割地为标准。更不能以是否造反 为标准。

  多个视角地介绍不同观点,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是素质教育了。不要让学生都只会人云亦云,或者被强迫灌输搞得思想僵化,以为世界就只有一个价值取向。这是培养愤青,愤青就只知道一种价值观,只能从一个角度看,只有一种僵化呆板的思维方式。这样的人完全无法创新,也完全无法包容。

  其实,在明以前,中国古代的人思维并不僵化。这可以体现在一些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的评价中。比如:唐安史之乱时,有个著名的睢阳之战,靠吃人来死守睢阳的唐朝忠臣张巡最后与城俱亡了,许远却是被俘后就义。当时,就是否要褒奖他们都有很大的争议。有很多大臣反对褒奖他们,因为吃人毕竟是人类不能接受的行为。最后闹到皇帝哪里,就决定要褒奖了。

  皇帝同意褒奖是很好理解的。鼓励大臣为自己卖命,即使吃人,都要忠君卖命。对维护皇权有利,当然要褒奖哦。我是皇帝也都要褒奖。这件事情在当时战乱的情况下,都有很大争议,就说明唐时的人还习惯从人性角度思考问题。到明以后,程朱理学成了主导思想,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他们高举的旗帜,依据这个理论,为维护天理,吃个把人,就实在不算什么了。

  唐朝的这场争论也还有个有意思的插曲。就是张巡的儿子反对褒奖他父亲的战友许远,其理由居然是,他父亲张巡是守城战死,而许远却是被俘后就义,没有与城俱亡,是想偷生而没有偷成而已。因此,不能褒奖。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吃人的张巡,他家庭教育灌输的价值观是多么的畸形。

  在北宋也有一个典型例子。北宋要撰写五代史,五代有个著名人物叫冯道,当时对冯道的评价就出现了巨大争议,现在的中国人对此就知道得不多了。

  冯道身在五代乱世,先后于四个朝代的十个皇帝手下干事,且都官居宰相,太师的高位,最后还被后周封王。冯道在乱世、居高位,却平安渡过了全部五代史的54年,73岁才善终。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是很有趣的一个社会历史现象。就今天,我们都还不禁要问:冯道到底有什么本事?有什么魅力?皇帝们都要请他做宰相。为什么一个皇朝被另外一个皇朝推翻,多数重要大臣都会被杀,被关,就他平安无事?而且还经历了四次皇朝变更之多?其实,本应是五次,因为其间,契丹还入侵过一次,契丹皇帝专门召见了冯道。

  在写五代史时,评价冯道就成了问题,有很大分歧。我们今天知道的历史名人,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都发表了意见。欧阳修、司马光是主张贬斥冯道,而王安石、苏东坡却高度赞扬冯道。由于欧阳修主编的《新五代史》成了后来评价五代人物的标准了,冯道自然也就成了另类而被打入冷宫。北宋时期关于冯道的这段争论也就不广为人知了。其实,欧阳修也找不到什么具体缺点来批判冯道,他唯一批判冯道的依据,就是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这在几天看来,就是很可笑的理由了。

  同样在北宋,苏东坡的爹苏洵还写过一篇文章,叫《利者义之和论》,说:“利在则义存,利亡则义丧”。批判了孟子把义利严重对立起来看问题的思想,这在今天看来也都还是很有价值的。利即使不比义更重要,那至少也应该同义同样重要。这是今天在矛盾论下培养起来的愤青难以理解的,他们总习惯性地要找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非要把一个事物的整体割裂开来比较价值高低。这就象比较左眼和右眼哪个重要一样的愚蠢。即使右眼重要,我也不能放弃左眼啊。义利的关系就如左右眼的关系一样。

  苏洵在北宋可以公然批判孟子的理论。这在明清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孟子是亚圣,是不能批判的。由此可见,历史的批判问题也不是今天才出现困惑,而是早在明清就有禁区了。只是今天的国人,把这个禁区扩大了,把禁锢加深了。

  看我们今天的历史教科书,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太过黑白分明,这本身也没有表现出历史的复杂深邃。历史不是这个样的,社会也不是这样的。在这样的教科书培养下,就只能培养愤青,他们在口头上都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实际上是什么都不能承担。这也是明朝以后,中国就开始全面落后的深层文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