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真话也不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09:36:05
 听真话也不易           真得感谢互联网,给了中国人民言论相对自由的一席之地。

  上网之人,隐姓埋名,就像西方人过万圣节,人人面具遮脸,所以就不再假装正经,而是返本归真,说真话再无顾忌。

  但指点政府,臧否官员,针砭时政,权力因之威风不再,官学因之痛感失落,其“被”反感是为必然。

  一

  《网络舆论不是民意的全部》一文就是如此。

  该文的用意,不在“网络舆论,不是民意的全部”,而在“网络舆论,不是民意”。

  作者的理由大得吓人,一因网民不是“民意的主体”,所以网络舆论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因网络舆论没被人大所代表,未经“人民代表大会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代表投票来决定”,三因其“带有情绪化色彩”——总之,怎么说都算不上是民意,并且,“一味地被网民牵着鼻子走”,尤其是“‘舆论审判’局面一旦形成”,后果“非常危险”。

  反感溢于言表。

  二

  《“百无一是”谈民主》一文,展示了“民主不好”的方方面面,对“网络舆论”的反感更是直言不讳,说“一些人把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怨气带到网上,什么都看不惯,什么都要骂,特别在对待政府时,不管政府怎么做,与以前比是不是进步,都一概否定,完全把言论自由变成了一种泄愤渠道”——在作者眼中,网络舆论就更不是“民意”了,简直是骂街,“百无一是”,一点好都没有。

  三

  上述现象绝对存在,但绝对是少数,个别,极端,不可以偏盖全——对网络言论如此“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论者自身就有着说人家的“一种缺乏宽容的暴戾之气”。

  退一步说,网民即使有“个人怨气”,那也不能皂白不分,总得分析一下是否属于“物不平则鸣”,“看不惯”得是否有道理,乃至是否该“骂”。

  至于政府的“进步”,那是该当的;而“鸡蛋里挑骨头”,能使公仆惕厉,如履薄冰,有什么不好?况且,政府不是三岁孩子,做了好事就得夸奖;再说,中国从来最不缺给政府评功摆好的“歌德”派帮闲,因此谁人都无权强迫他人不许说“不”。

  比如,反腐的红头文件连篇累牍,当然是“进步”,但“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千呼万唤不出来,难道不该“怨”?那个叫板“百姓为什么不公示财产”,“与群众打成一片”的省政协主席,其泼皮牛二的态度,丢尽了党国脸面,难道也不该“骂”?“舆论审判”没轰他下台已经便宜了他!

  四

  一个社会,人多嘴杂,有不同意见,有反对声音,再正常不过,否则就不成其为社会。

  一个民主国度,对时政不得批评,反对,愤怒,连发发牢骚的“泄愤”都不许,那是假民主。

  比较中西,上述的网络行为,在西方国家微不足道,政府,总统,首相,阁员,挨的骂多了!在我们这里,还没怎么着呢,就被视为洪水猛兽,意识形态的政治斗争,敌对势力对中国的“西化”与“分化”了,好事者更是杞人忧天起来——中国人连神经都“特色”,政治,敏感,偏执,少见多怪,大惊小怪。

  其实,中国的网民,还算给面子,并且温良恭俭让,许多话还憋着没说呢。倘若不信,有司就微服私访一番,百姓的调侃讽刺挖苦乃至谩骂,不惊得你瞠目结舌才怪,他们把政府、官员乃至个别政要,说得一文不值,难听得不堪入耳。

  五

  《百无一是》说网民“把言论自由变成了一种泄愤渠道”。

  否。

  正是因为没有言论自由,及其连带的缺少言论渠道,所以有人才旅游上访,散步游行,大多数人憋得难受,才扎堆到网上喝茶,聊天,打嗝,放屁,发牢骚,把网络“变成了一种泄愤渠道”。

  不是么?声光电纸的传媒,哪个不是官家掌控,由着官学们假大空地说教,有网民说话的份么?

  我倒是很想上去与官学们探讨了,能成么?

  六

  《百无一是》还把乱象归因于“匿名性”——其建言有司施行“实名制”的良苦用心不言自明。

  似乎以实名上网,就没人敢说话了?头脑也忒简单了点!

  有网友称,改革开放的最大成绩,乃是公民意识的觉醒——千真万确,我举双手赞同!

  现在,几乎没有官员再夸赞说“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那句话了,假使再说,百姓非但不受用,反而反感,觉得这纯粹是忽悠,是侮辱他们的智商,是拿他们打镲玩。

  眼下的百姓,民智大开,今非昔比,今是昨非,只要互联网开通着,他们不怕真名实姓上网,要他们不说话,不表现,那是不可能的。

  七

  我不反对以实名上网,但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政府须先行一步,依据《宪法》有关言论自由的条款,制定出一个《言论法》来,说清楚那些话许说,什么话不许讲,否则将如何如何,总得“勿谓言之不预”,这样言者违规受罚也认了。

  这并不过分,有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游戏,有明确规则,才玩得规矩。

  引申开来,实名制的确大有必要,如存款实名,房产实名,投资实名,等等,不知可以防范多少贪官转移财产,都是早就该做的事情。

  八

  遗憾的是,以上至今一名不名。

  好事者却独对网络匿名忧心忡忡,其爱国忧国之忠心实在可嘉,但“实名上网”乃馊主意一个,为权力帮忙再次弄巧成拙为误导。

  试想,眼下网上的言论,不是已经经过了网管、网警的审查,筛选,屏蔽,乃至遇有敏感话题,则关闭论坛,根本就不让你来说两句,网站自己也免得招灾惹祸了么?

  可见,控制网上言论,看着扎眼不放就结了,还用得着实名上网?闹得沸沸扬扬,透着自己不自信,给人做贼心虚的印象。

  所以,匿名上网也该来个“一百年不动摇”,还因为,只有在这里才有一些真话,部分民意。

  倘若连这么点言论自由都不给,那只能说明权力就爱听歌功颂德,连兼听则明的度量都没有。

  那可真是,在中国,说真话不易,听真话也不易了——不想听和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