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公车改革还是变相中饱私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1:40:42

到底是公车改革还是变相中饱私囊?

  录入:刘莹  日期:2005-05-27     关注点一:公车改革要避免福利化倾向不能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

  在以往的公务车使用中,公车费用支出有67%左右是不合理的,是被私人占用的。任何公车改革的方案,都理应将这67%的水分挤出去,然后再比较改革前后的费用支出是否降低。然而按这样的计算方法,实际上是将改革前“公车私用”的不合理消耗,“合理”地转付给了个人,这也就等于承认了以往的“公车私用”的合理性。这同时还意味着昆明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后发放的交通补贴,实际超出了工作中必需的交通费用,这样,交通补贴的一部分,实际上变成了私人福利。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这样确定的改革方案,肯定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

  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是一个利益调整的问题,如果改革政策完全由利益相关者自己制定,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则很难避免公车改革中的福利化倾向。改革者当然要制定规则,但当自己制定的规则关乎自身利益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有力的制衡机制(比如人大的监督和舆论的监督),这种改革就会损害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最终难以被公众认可。

    关注点二:公车改革不能仅仅以确保公务员的既得利益为出发点

  现行的公务车使用制度确实存在着很大弊端,已经到非改不可的地步。民众也希望公务车改革能成为制衡腐败、改良吏治、建立高效廉洁政府、减轻人民负担的重要举措。然而,昆明市推出的所谓“公车货币化改革方案”,却是变相分级别给公务员涨工资,让官员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货币收入得以大幅度增加。这种按级别而不是按工作需要发放补贴只能更加强化官本位意识,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一个官员在车改后最高年补助达两万元以上,这相对于当地失业工人每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费仅为210元、在岗每个月最低工资也才只有470元来说,也造成了显而易见的不公。

  公车“货币化”改革方案以及近年来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实行“廉政保证金”制度,都引起了民众普遍的质疑与非议。究其原因,是由于这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都掌握在各级官员手中,而这些所谓的“改革”又都是以确保公务员阶层的既得利益为出发点的。作为改革支付成本的纳税人,却没有没有任何的话语权。这样的“改革”当然不会“公正、公平”,引起“轩然大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们每个公民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都是国家的主人。任何改革都不该只让公务员们“喜出望外”,而普通民众却只有“慷慨激昂”的份儿。改革过程中如果仅是些官员们在“自说自话”,公民话语权却严重缺位,就必然会导致规则的不完善。这样的改革不要说制衡腐败了,恐怕还会产生出新的腐败。  

    关注点三:公车改革根本目的在规范官员权力,公众应有发言权

  应当承认,近年来在公车改革问题上,无论是改革的倡导者,还是实际的施行者,“公务用车费用巨大,财政不堪重负”,往往都是他们论证车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基本出发点;而且,全国一年公车开支3000亿,2/3是在私用,经济损耗惊人,也是毋庸置疑的现实。因此,以车改避免这种浪费,是合乎逻辑的。可是,公车为什么会成为浪费公共资金的黑洞呢?显然,从买车到用车,其背后缺乏制约的权力,才是罪魁祸首。换言之,公车浪费的实质不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个权力问题,权力滥用在先,资金浪费在后。

  从这个意义来说,车改的根本目的是在规范和约束某些官员的权力,而不仅仅是节省财政开支。

  明白了这一点,包括昆明这次车改行动在内的各地车改方案,之所以常常导致公众不满意也就很清晰了,那就是,这些改革举措,从酝酿实施到具体文本的形成,都没有充分体现出“规范和约束权力”的精神。这些方案也许只是某些权力者的“自我游戏”:车改补贴标准是如何制定的,作为纳税人的公众充分参与了吗?给干部们那么多补贴,预算是怎么编制的,经过人大了么?显然,仅仅以节省费用为目的的公车改革,是不够的。车改之前,怎样监督公车,公众可能无缘置喙,但车改之后,补贴怎么发、发多少,公众应该有一定的发言权。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