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的美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8:47:29
“职业”的美妙(2006-06-05 12:50:55)   分类:老梁说乒乓
专栏 “职业”的美妙 文/老梁 2004年12月12日晚,北京大学生体育馆人声鼎沸,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最后一项男子单打决赛在马林与王励勤之间进行,打到第五局,大分3:1领先的王励勤小分又以10:4领先。大局已定,最后一分球,马王二人心照不宣、配合默契地打起了“转圈”,一个国际乒坛非常流行的表演套路。观众的情绪立马被点燃,随着精彩的一板又一板放高球,观众几乎全体起立欢呼,在中国举行的比赛,很少出现如此激情荡漾、心神俱醉的经典结局。主席台上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也在开怀大笑,像憨态可鞠的考拉熊。举目望去,体育馆横幅上“职业”两个字今晚显得格外美妙。 这一幕让我想起了五年前的往事。1999年4月,许绍发先生组织的商业比赛“中韩国际乒乓球对抗赛”在山西大同市举行,参加男子比赛的双方是马林和金择洙,当时还是21分制,马林2:0之后第三盘以19:13遥遥领先,大势已去的老金退台放了一板高球后马上跳到挡板外,想和马林表演一个“转圈”,不料马林规规矩矩地杀了一板直线,弄得老金直摇头,观众也有些嗔怪马林“不解风情”。事后我曾问过马林,他解释说:“不行啊,还没到20分呢,不敢耍呀!” 毫无疑问,从运动员认真对待比赛的角度出发马林当时的作法无可厚非。但是,商业比赛代言的是职业体育,它和竞技体育的要求是不完全一致的,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争胜,职业体育则是为了表演给人看以拓展生存空间,近些年有关奥运会的争论,大半与此相关。拿乒乓球来说,竞技体育认同“好输不如孬赢”,而职业体育更愿意接受精彩的“好胜负”。1999年乒超职业联赛刚刚起步,那时马林才19岁,还是一个青涩的毛头小伙儿,五年过去了,24岁的马林已成为奥运冠军,从当年的“不解风情”到如今的主动“转圈”,我想马林的成熟绝不只是技术和心理,其背后凸现的是中国职业体育缓慢却从未停滞的进步。 职业体育的内涵其实很简单,让更多的外行摇旗呐喊地参与进来,便是“职业”二字的精髓。乒乓球技术非常复杂、细腻,缺乏足球、篮球等大球项目的直观性,对大多数不太懂球的观众来说,很难在电光火石、兔起鹘落之间领略乒乓球速度与旋转内在的精彩,因此乒乓球运动的“职业化”必须更加注重观赏与表演。在德国、日本的职业比赛中,球员面对“衣食父母”,在对抗中融入表演,是其职业意识的自然体现。塞弗佯装“中弹”倒地,老普把乒乓球当足球用脚颠,我们看着新鲜,在人家那儿是司空见惯的事。 我们的乒超联赛则是另一番气象。观众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内行的业余高手,另一类则是追星族,倘若赶上没有大牌明星的场次,球市之惨淡乃家常便饭,与乒乓球之“国球”地位极不相称。做为职业联赛最重要的从业者,中国球员普遍缺乏表演意识,从教练到球员很少有人想到“娱乐观众”四个字。究其原因,在以国家队和国际比赛为核心的体系中,球员背负沉重压力,头脑中满是“战争思维”,这已成为习惯,只要是打比赛,必然以“六根清净、心无旁骛”为准则,哪有心思去表演?就连接受记者采访,都是“一分一分地争”、“把自己摆在拼对方的位置”等绷紧了弦的套话。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王皓那痛苦的表情、迷茫的眼神,在乒超联赛中辄有相类,长此以往,无论是打球的球员,还是看球的观众,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乒超联赛为国家队服务“内部练兵、一致对外”的提法,从根本上来说是值得商榷的。中国的职业体育发展有两个误区,第一是像足球联赛,动机是国家队成绩差,为了提高竞技水平,搞政府行为,这个出发点就不对;第二是像乒超联赛,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手收入太低的问题。这两类联赛的动机是不纯的,不符合职业体育的规律。职业体育的最高宗旨是表演给人看,抛开它,单纯的水平提高意义不大,而挣钱更是无从谈起。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有不少球员竞技水平大大提高,还有不少人由平民变为大款,但是,有多少人承认他们是真正的职业球员呢? 实际上,我们的乒乓球表演是有优良传统的,正如哈林篮球队之于美国,一个竞技水平最高的国度,必然诞生最高的表演水平。在乒乓球成为“国球”之初的五六十年代,国手们经常要为外宾及人民群众打表演赛,秉承“文体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在其后没有国际比赛的期间,表演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近年来郭跃华与陈新华精妙绝伦的招牌式的表演赛,便是传承的巅峰之作。但是,自乒乓球1988年进入奥运会以来,国手比赛压力日重,很少打表演赛,水平自然回落。2002年底“庄则栋、邱钟惠国际乒乓球俱乐部”成立仪式上,王楠与庄则栋打表演赛,客串现场解说的徐寅生主席推荐张燮林来打,他说:“还是让老将出马吧,王楠太年轻,还不会打表演。” 回到眼前,大学生体育馆总决赛精彩的收官让我这样的老乒乓球迷振奋不已。在马林与王励勤的表演中,我看到了“国球”名实相符的美妙前景,那必然是一种“职业”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