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报》 充满梦想的中国女大学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0:48:40
这是充满希望的三平米。一只泰迪熊坐在高架床上,旁边摆着一张从杂志上剪下来的黑白照片。高架床的下层是一张写字台,上面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周围的储物架上搁着课本、家人的照片还有化妆品——莱亚的小天地。
“这就是我的整个王国”,这名23岁的中国姑娘边说边笑着伸了个懒腰。这样一个由金属打造的 “作息盒子”提供不了多少私人空间,特别是因为在北京这间狭小的学生宿舍里还有另外三个一模一样的“笼子”。在上面睡觉。做梦,在下面做功课、读书和上网。中国大学生就是这样用功的。
莱亚其实叫黄爱(音),但她在这儿很少用这个名字。在大学外语系里,女生喜欢给自己起西方名字。她们叫安妮塔、彼得拉或阿斯特丽德。“起外文名是因为好玩”,莱亚说,“而且对求职也有好处。”
在中国的大学里学习外语的主要是女生,男女比例是1比8。在宿舍楼,男生住下面两层,上面7层都佐着女生。这儿的管理很严格:陌生人不准随便进楼,学生也只能在会客室见客人。晚上11点左右就断电。
莱亚希望有朝一日能摆脱这种严格管制。“我很想去德国继续读书”,她说。与大多数德语系的同学一样,她希望去纽伦堡或柏林读书,然后在大众或西门子找个好工作。目前,全世界每4个留学生就有一个是中国人。阻碍她实现梦想的只有一点。“在德国生活其贵啊”,莱亚叹道。
上好大学并找一份收入丰厚的工作对全家都很重要——这往往是几代人生活的保障。上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考哪位教授的研究生——对此家庭成员通常要讨论几个星期,而且还要分析复杂的高校排名。莱亚的专业是她的母亲决定的,她希望女儿能到德国去。这位既和蔼又果断的女性从前在一家国营纺织厂工作。她说,当时厂里最好的机器都是从德国进口的,“德国在世界上的声誉好”。
因此,现在她的女儿晚上通常不是坐在电脑前就是在苦读德语。这个姑娘做没做过相夫教子的梦呢?“以前我只想事业”,莱亚说,“但情况变了。”
莱亚的家在北京以北的城乡交界地区。她每月回家两次,每次花三块钱乘坐公交车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狂飙。她家客厅沙发上方的毛泽东肖像很惹眼、上面写着“伟大的领袖和导师”。莱亚微笑说:“我还没写过入党申请书。”这可是例外——中国大学生中的许多人都力争入党。党员在毕业求职时有优势,这个区别在竞争中往往能决定一切。
莱亚有一张穿迷彩服的照片。“是啊,列队行军”,她说,然后就笑着在屋里昂首阔步地走起来。政冶教育和军训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但莱亚的负担还是高昂的学费。自1997年起,中国大学生必须交学费。但她的父母并不属于中国开放政策的受益者。他们本以为在国营纺织厂工作会比较安稳,但私有化浪潮迎面袭来。父亲丢了工作,失业很久后才在一家仓库找到了工作。母亲每月领一千元内退金,还干别的活补贴家用。尽管学费给家庭经济压上了重担,但母亲理解。“国家得为教育收些钱”,她说。
为减轻家庭负担,莱亚常在学校的图书馆干活——1小时挣20元。放假时她给来北京的外国游客当导游,或者教外国人学习中文。“父母付学费和床位费,但日常开销由我自己承担”,她强调说。从上大学到获得硕士学位,6年大学生活大概要花掉家里6万元。“老实说,过去3年在经济上挺困难的”,莱亚的母亲说,“多亏我们过去存了点钱。”(作者:安德烈亚斯·霍夫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