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黎炮火中的中国维和部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2:06:21
黎以冲突愈演愈烈,爆炸、伤亡、报复、侵占这些字眼几乎每天都出现在当地各大报刊的头条上。中国驻黎巴嫩维和工兵营官兵目前的生活状况和心态如何呢?记者日前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忙而不乱的指挥所
15号掩体是驻黎维和工兵营的地下指挥所。「作战值班室,我是7号观察哨,在我岗哨正对面山谷内发生连续炮响,目测距离约400米」,「注意安全,继续观察」。
一进入防空洞,紧张气氛扑面而来。作战值班员左手拿着电话,右手拿着笔在不断地往登记本上记录冲突情况﹔再往里面,营长罗富强和行政组长唐俊在计算机前不停地整理着各种信息和应急预案﹔后面是外事副营长许红才和翻译张思伟,他们在电话机前,不停地和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司令部及各友邻部队取得联系,询问食品、油料(柴油)的供给问题,中国在外人员的安全问题等﹔机要员刘兴红、发报员管科俊也在忙碌着。
安全角势分析、官兵思想动态、作战预案、思想动员和心理疏导方案、物资保障计划等都从这里产生,整个地下指挥所在忙而不乱地运行着。
闷热艰苦的地下生活
在轰炸开始之前,除26名警戒人员在警戒哨位外,其余人员都进入了早已准备好的地下掩体内。但随着时间推移,另一个问题摆在维和官兵面前,那就是掩体内温度高、不通风、人员多、空气闷热。
面对条件艰苦的地下掩体,官兵们充分发扬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自娱自乐,并想方设法改善洞里的生活设施。不到一天功夫,排风扇进入了防空洞,电视机、棋牌娱乐设施也进入了防空洞。营连干部纷纷走到战士当中,与战士一起聊天、娱乐、吃饭和休息。战友情在狭小的防空洞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12日晚和13日,罗富强营长逐个检查防空洞的官兵情况,了解官兵精神情况。他对官兵说得最多的话是:「大家要随时提高警惕,切实按规定穿好防护装具,千万不要因为天气热而跑到外面去。」
身处险境的警戒士兵
中国营区处在黎巴嫩南部的辛尼亚地区,最近的真主党基地离营区只有几乎一墙之隔。这次黎以交火,以军首先攻击的就是真主党基地,所以炮火离营区很近。以色列战斗机在营区上空昼夜盘旋,海面上的军舰向陆地发射着炮弹,枪炮声几乎把营区淹没了,炮火袭击后的硝烟弥漫着整个营区。
26名警戒人员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严密观察着周围情况,并及时将发现的情况报告作战值班室,确保了营区及官兵的安全。
记者问一名哨兵:「能感觉到危险就在身边吗?」哨兵冷静地说:「当然。但对我们来说,这已司空见惯了,为了营区和官兵的安全,我们愿意坚守自己的岗位。」
半饥半饱的应急伙食
据记者了解,为以防万一,中国驻黎维和官兵做好了各种应急准备。加强了营区的安全防卫,配备了防弹背心、头盔、枪弹、望远镜和对讲机,储备了很多饮用水和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12日上午,以军炸毁了由营区通往纳古拉方向的道路,食品供应商跑了,供应站关闭,后勤补给无法实现。13日凌晨4时,营区领导在地下指挥所召开紧急会议。为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会议明确指出,防空洞内的官兵轮流睡觉,以保持体力﹔防空洞的战备食品和饮用水严禁动用﹔以后每日两餐,每餐每人限量供应。
在谈到食品保障时,食品官张明云说:「现在食品的储备只够供应五天,如果再进一步延长的话,只有动用战备用粮了,但即使那样也仅够维持10天。」他还说:「现在最困难的就是饮用水,储备不多。」
目前,冲突双方僵持不下,局势可能进一步恶化。谁也不知道会持续多久,维和官兵将在防空洞里住上多少天。为此,后勤补给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一大难题。
身穿防弹背心的炊事员
13日中午,以军打击重点向南移,主要针对贝鲁特国际机场、真主党在贝鲁特南部的电视台等一些重点目标。所以营区周围虽然枪炮声不断,但已没有12日那么猛烈了,炊事班开始为官兵们做饭。
11名炊事人员轮流穿戴防护装备到炊事班把米淘洗好,放在蒸饭机器里,然后回到防空洞,等饭快蒸好时再回到炊事班炒上一个菜,用塑料桶分好饭菜,然后用对讲机通知各单位分批分次领取。
炊事员王正海对记者说:「12日下午4时许,我正在饭堂淘米,巨大的爆炸声突然响起,门窗嗡嗡作响,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我赶紧淘好米,放进蒸饭机器里,回到了防空洞。事后,回到饭堂一看,只见有几扇窗户已震落在地上,玻璃散落一地,桌上洒了很多灰尘。」
营区周围的隆隆枪炮声依然不绝于耳,战斗机仍不停在营区上空盘旋,当地媒体不断有关于新摧毁目标的报道。双方僵持不下,局势将何去何从,只有静观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