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册其他是个赏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41:42

《雨巷》赏析

一、            整体把握

  (一)《雨巷》的多重情绪内涵

  1、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戴望舒在坎坷曲折的二十多年创作道路上,只给我们留下了九十多首抒情短诗,《雨巷》,就是他早期的一首成名作。

  就抒情内容来看,《雨巷》的境界和格调都是不高的。《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打开诗篇,我们首先看到诗人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诗人自己就是在雨巷中彳亍彷徨的抒情主人公。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他心里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怅”。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

    这是一个富于浓重的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帐,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吗?失去美好希望的苦痛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2、表现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蕴涵有时代特征的悲剧主题

  《雨巷》这首诗,写一位沉醉于感情追求的青年,常常独自彷徨在悠长的雨巷,等待一位姣好的姑娘,因为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尽头。除了春雨打在油纸伞上的声音,雨巷是寂寥的。抒情主人公希望逢着的这位姑娘,她结着愁怨,她家的篱墙颓圮了,她显然受到命运的打击;她惆怅、凄清、叹息、迷茫,但她没有颓唐,没有乞求;她是冷漠和高傲的,她仍然是那么妩媚动人,她在沉重的悲哀中没有低下高贵的头,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子一样忍受着落到头上的磨难。诗人在这里表现了人的尊严和顽强的生命力。但诗人笔下的姑娘是感伤的,他拿丁香来比喻她。中国古诗里有许多吟咏丁香的名句,如“丁香能结雨中愁”,“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等。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往往对着丁香伤春,说丁香是愁晶。丁香花白色或紫色,色香都不轻佻。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姣好,但易凋谢。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自然少不了。

  在长久的期待中,姑娘终于来了,在雨中哀怨,“她静默地走近”,有时两颗心灵已经接近于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终于失望了,“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终于从身边飘过去,二人间的距离又重新拉开。这两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种抑郁病,因而同病相怜。然而,正因为病症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们是在彷徨,更是在彷徨中继续追求。从诗的更深的象征意蕴看,戴望舒诗中的姑娘形象往往就是他的理想的化身。他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姑娘出现了,但是,“像梦中飘过”一样,只在面前一闪,转瞬便消失了,连同她的颜色,她的芬芳,她的太息与她的惆怅,空留下抒情主人公自己在雨巷独自彷徨。一切都是寂静的,雨打动纸伞,更增加了雨巷的寂寥。诗人就这样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劳的那种孤苦心情。

  在《雨巷》中,姑娘的形象带有悲剧色彩,抒情主人公――游子的形象(孤独的游子形象贯穿在戴望舒的全部作品中)也带有悲剧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样高洁,带着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既有深沉的内心世界,又有妩媚的魅力;既是姣好的,又是在磨难面前不弯腰的。然而,他自己又是那样地不易被人理解,他既不十分知道自己,也不是很深地理解对方;也许他期待的永远是心中的影象。因此,在理想主义的期望面前,他总是困惑的,怀有一种气质性的悲剧感。戴望舒熟读法国诗人魏尔伦的作品,就多愁善感的气质而言,他也接近魏尔伦。魏尔伦《无言的歌集》表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其基调是诗人的理想和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对立的悲剧感。戴望舒的诗则表现了从五四运动中幸福地飞腾起来的理想与淹没于血泊之中的1925年至1927年大革命现实相对立的悲剧感。他的诗虽然不是反抗和战斗的诗,但也不是环境的奴隶。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这个悲剧主题,蕴涵有时代的特征。

  (二)《雨巷》的艺术特色

  1、《雨巷》在艺术上一个重要特色是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方法抒情。

象征主义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他们以世纪末的颓废反抗资本主义的秩序。在表现方法上,强调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第一个大量利用象征主义方法写诗的是李金发。戴望舒早期的创作也明显地接受了法国象征派的影响,他的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意挖掘诗歌暗示隐喻的能力,在象征性的形象和意境中抒情。《雨巷》就体现了这种艺术上的特点。诗人把当时的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而诗人自己,就是这样的雨巷中彳亍彷徨的孤独者。他在孤寂中怀着一个美好希望。希望有一种美好的理想出现在自己面前。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然而诗人知道,这美好的理想是很难出现的。她和自己一样充满了愁苦和惆帐,而且又是倏忽即逝,像梦一样从身边飘过去了。留下来的,只有诗人自己依然在黑暗的现实中彷徨,和那无法实现的梦一般飘然而逝的希望!

    2、戴望舒的诗歌创作,也接受了古典诗词艺术营养的深深陶冶。

  在《雨巷》中,诗人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的抒情形象。这显然是受古代诗词中一些作品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一个传统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过“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景更把丁香结和雨中惆怅联在一起了。他有一首《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这首诗里就是用雨中丁香结做为人的愁心的象征的,很显然,戴望舒从这些诗词中吸取了描写愁情的意境和方法,用来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这种吸收和借鉴是很明显的。但是,能不能说《雨巷》的意境和形象就是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和“稀释”呢?我以为不能这么看。在构成《雨巷》的意境和形象时,诗人既吸吮了前人果汁,又有了自己的创造。

  第一,古人在诗里以丁香结本身象征愁心。《雨巷》则想象了一个如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有丁香般的忧愁,也有丁香一样的美丽和芬芳。这样就由单纯的愁心的借喻,变成了含着忧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这个新的形象包含了作者的美的追求。包含了作者美好理想幻灭的痛苦。

第二,诗人在《雨巷》中运用了新鲜的现代语言,来描绘这一雨中丁香一样姑娘倏忽即逝的形象,与古典诗词中套用陈词旧典不同,也与诗人早期写的其他充满旧诗词调子的作品迥异,表现了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丁香空结雨中愁”,没有“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更能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在表现时代的忧愁的领域里,这个形象是一个难得的创造。

 第三,在古代诗词里,雨中丁香结是以真实的生活景物来寄托诗人的感情。《雨巷》中那个在雨中飘过的丁香一样姑娘的形象,就带上了更多的诗人想象的成份。它既是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又是作家驰骋艺术想象的结晶,是真实与想象相结合所产生的艺术真实的形象。

  我们说《雨巷》的意境形象借鉴于古典诗词,又超越于古典诗词,最主要的即因为它是诗人依据生活的经验而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创造。它是比生活更美的艺术想象的产物。

3、《雨巷》最初为人称道,一个重要方面是它的音节的优美。

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

   叶圣陶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虽然未免有些过誉,但首先看到了它的音节的优美这一特点,不能不说是有见地的。《雨巷》全诗共七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整个诗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而又大体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脚韵。每节押韵两次到三次,从头至尾没有换韵。全诗句子都很短,有些短的句子还切断了词句的关连。而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读起来,像一首轻柔而沉思的小夜曲。一个寂寞而痛苦的旋律在全曲中反复回响,萦绕在人的心头。

  为了强化全诗的音乐性,诗人还吸取了外国诗歌中的一些技法,在同一节诗中让同样的字句更迭相见。这种语言上的重见,复沓,像交织一起的抒情乐句反复一样,听起来悦耳,和谐,又加重了诗的抒情色彩。在浪漫的自由诗和“新月派”的豆腐干诗体盛行的时候,戴望舒送来了优美动听的《雨巷》,虽然不能说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至少也是开拓了音乐在新诗中表现的新天地。

一道心灵的美丽风景线

——华兹华斯《孤独的收割人》赏析

    华兹华斯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杰出代表,“湖畔诗派”代表诗人,长期生活在英国西北部的山地农村,其诗多描写农村的自然风光,村姑老翁,民风俗情。风格质朴,清新,不假雕饰,有“大地诗人”,“自然诗人”的称号。《孤独的收割人》是他的代表作,。据说有一次华兹华斯游历英格兰高原的时候,他看到一位年轻姑娘一边在收割麦子,一边放声歌唱,歌声婉转动听,好不凄凉。这个场景给诗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他以此为题材,加上虚构想象,创作了这首诗。诗歌分三节,以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为线索,多侧面、多角度描绘忧郁动听的歌声,着重表现了一个孤独的收割女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下面,我将结合顾子欣的译本,从四个方面对“孤独的歌声”略作赏析。
(一)以画面烘托歌声。诗歌第一节描写年轻姑娘一边劳动一边歌唱的情景,营构了一幅视野辽阔,色彩鲜明,层次清晰,构图和谐的图画。画面的背景由远及近,依次呈现。远景是高原峡谷,明丽秋空;中景是辽阔田野,微风拂拂;色彩是麦浪翻滚,金黄灿烂;近景是一个年轻健壮的姑娘,站在原野上,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她是这幅高原收割图的主体和主角。诗人一开篇就把歌咏的对象(劳动者)放在高原田野上,非常高大醒目,具有很强的视觉中击力。特别是她一边劳动,一边歌唱,她的歌声“好不凄凉”,“在深邃的峡谷久久回荡”。空旷宽阔的高原田野,高远清爽的明丽秋空,遍地金黄的风舞麦浪,这种“大场面”、“深背景”的描写极富立体感,巧妙地烘托出歌声的高吭悠扬,给人以空谷传音,哀转久绝之感。雄浑苍茫的自然,辛勤劳动的姑娘,凄婉动人的歌声,三者和谐统一,构成了一种独特清幽的美,而诗人的心灵也已经融合在这美的境界中,因而诗人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二)以鸟声烘托歌声。诗歌第三节,诗人设想两幅画面,分别两次运用烘托手法来突现姑娘歌声的优美迷人。第一幅图景是夜莺欢唱。在荒凉沉寂的沙漠里,孤独的旅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几乎陷入了一种无助无奈的绝望之中,这时,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夜莺欢唱。对于濒临绝境的旅人来说,这天籁之音无异于一份甘露,一线光明,一眼清泉,一份生意,给人以极大的鼓舞,给人以生的勇气和新的希望。大漠孤魂反衬出夜莺啼啭的温馨宜人,但诗人说夜莺的“嘀呖啼啭”也不如这歌声暖人心房,又以夜莺反衬歌声,突出姑娘歌声的鼓舞人心,激活希望的迷人魅力。第二幅图景是杜鹃报春。诗人用赫伯利群岛的荒凉寒冷,用汪洋大海的沉寂黑暗来反衬杜鹃报春的响亮动听,杜鹃声声,驱散了寒冷,打破了沉寂,宣告冬天已经结束,春天就要到来。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消息啊!字里行间溢露出一种激动和喜悦。诗人又说“杜鹃声声”也不如这歌声动人心肠,再一次反衬出劳动者歌声的激动人心,生机活现的特点。整节诗歌,两次类比设喻,两次烘托映衬,通过极富形象感的画面,引发读者的诗意联想,让读者在美妙的想象中去体味劳动者的内心世界。孤独的姑娘,辛勤的劳动者,她的歌声“暖人心房”,“动人心肠”,传达出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对希望的礼赞,对困厄的藐视,这不正是我们跋涉人生所需要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吗?
(三)以猜测烘托歌声。诗歌第三节前半部分描写诗人对歌声的猜测感悟。对于一个不期而遇的普通劳动者,对于一个孤独的收割人习以为常的歌唱,华兹华斯能保持一份平等关爱,一分真挚善良,一份设身处地的理解体察,这正是一个人道主义作家的高尚情操所在。他听出,他猜想:姑娘也许在为过去哀伤,为不幸悲叹,为战争垂泪;也许是为司空见惯的生活而歌唱。她歌唱过去,她歌唱未来,她歌唱劳动,她歌唱自然,她歌唱痛苦和忧伤,她歌唱幸福和希望……“不论姑娘在唱些什么吧,/歌声好像永无尽头一样”,她就是这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劳动者,像脚下的大地一样质朴、沉实,像田野麦穗一样充实、坦荡,像深秋高空一样宽容、忍耐。她用歌声来面对生活,她用劳动来建立尊严,她用胸怀来拥抱自然,拥抱生活,她就是这样一位坚忍顽强、朴实乐观的劳动者,一位可敬可赞的好姑娘。诗人一气铺排,对她的歌声所包含的内容作出种种猜测感悟,引领我们在歌声中、在想象中去了解一个劳动者的内心世界。善解人意的体察,丰富复杂的内容,巧妙地烘托出姑娘歌声的感情意蕴,让我们透过歌声,了解到一个劳动者的高贵的灵魂。我们心间,有孤独的收割人作伴,我们一生不孤独。
(四)以感受烘托歌声。诗人特别注重从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这个角度来体察劳动者的歌声,以自己的心理感受的描写来烘托歌声的优美迷人。第一节诗人以旁观者或过路人的身份提醒劝告读者,“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无声无息,不动声色,别打搅了沉醉在劳动和歌唱当中的姑娘。只管看,只管听,看高原秋空勾勒出的劳动者的美丽剪影,听回荡幽谷,好不凄凉的收割人的优美歌声。“你看你听”的小心提醒,或站或行的静观默察,这些独特心理感受无一不烘托出姑娘歌声的感人肺腑,沁人心脾。诗歌第三节后半部分简直把诗人那种沉醉不醒,痴迷神往的神态写绝了。“我凝神屏息的听着,听着,/直到我登上高高的山岗,/那乐声虽早已在耳边消失,/却仍长久地留在我的心上。”诗人聚精会神地听,漫不经心地走,完全沉浸到了劳动者的忧郁凄美的歌声里,不知不觉已登上了高高的山岗。当他意识到姑娘已从他的视野中消失,歌声已从他的耳际消逝时,他的心还长久地沉浸在歌声美妙动人的世界里呢!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读着这些情真意切的诗句,我们何偿不被诗人的痴迷,姑娘的深情所深深打动呢?诗歌第二节写歌声“动人心肠”“暖人心房”,第三节写诗人丰富多彩的联想感悟,其实都是以心理感受的描写来烘托歌声的艺术感染力。在此不一一赘述。

 

《窗》赏析

 

时代背景:30年代末,40年代初,辛笛,陈敬容等一大批青年诗人。由于对人生价值和生活苦难的困惑和思索,他们对西方现代主义发生了心灵的共鸣,提出了“诗歌现代化”,要求诗歌反映社会问题,同时抒写个人心绪,二者互相沟通,要求诗歌应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知性感性相溶合。并大量进行诗歌实践,形成一个“九叶诗派”,此诗就是这种主张的一个实践。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1939年4月,那时作者居于成都,作者虽为一介书生,却关心时代风云,人民的忧患。诗人的思想在寒冬里奔走,在恶梦里抗争。本诗即通过象征和联想,运用含蓄的语言,让幻想和现实交织,抒发了诗人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对光明的憧憬,对现实的抗争,以及诗人在寒冷压抑的环境中忧郁凄苦的心境。

分析:

  第一层、诗人对光明的憧憬。窗外的太阳,四月的蓝天,和煦的春风,是诗人的幻想,是诗人的憧憬。然而,这些却被重帘隔断,寻觅复寻觅,失落又叹息。诗意具有暗示性:重帘岂非层层铁幕?光明的太阳岂非真理的光辉,民族的希望?

    第二层、写诗人忧郁凄苦的心境。“空漠”的当不是时空,它应当是那个时代的特征,没有太阳的“黑屋子”的黄昏,在寒冷的黑夜里做着“不安的梦”,叫人情何以堪?不尽深意,尽在诗外。但诗人执著的追求,始终朝向“星空”。

  你的窗,也许就是希望,或者说就是憧憬。我的窗与此对应,也就是失望。第一层与第二层是基本相对称的,第一层中的“太阳”与第二层中的“阳光”,“重帘”与“重帘”,“春风”与“晚风”,寻找与“远去了,你带着……你的明灯”,以及“迷失”等等,但是,第二层明显比第一层更加压抑,凄凉。第一层是“静夜星空”或许尚可带给你“无忧的睡眠”,而第二层却是“不安的睡梦”以及“无言的星空”。

第一层与第二层,采用象征与联想,运用含蓄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希望与失望两种境遇下,从“寻找”到“迷失”,从“失落”到“无尽的黄昏”的心灵体验过程。

 

《预言》赏析

 

《预言》是何其芳的成名作,写于1931年秋天.其时诗人才1 9岁。诗开始收入《汉园集》,是其中题为《燕泥集》的首篇。1945年诗人出版了自己的第一个诗集.又收入这首诗.并且以此诗作为集子的名称。

《预言》是一首爱情诗,抒写了诗人一段珍贵的感情经历。全诗共分6节,以“年轻的神”的踪迹为线索来抒写,剖白式地倾诉了诗人每一刻的痴情。诗人心中的爱神形象是光彩动人的,诗人深深地眷恋着她,充满柔情地想象着它的到来,热情赞美它的美丽.同时也倾诉失去它的惆怅。想见时.“年轻的神”那“夜的叹息似的”足音.轻柔,飘忽.而诗人却凭着自己细腻的感触.将它从“林叶和夜风的私语“和“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中辨认出来.诗人盼望”年轻的神”的心情是何等的热切.迎候是何等的专注。相见后.诗人热烈赞美“年轻的神”所生活过的光明、温暖和多情的世界.表达了自己由衷的倾慕之情。诗人祈求”年轻的神”不要离开自己.“前行”到那阴森恐怖、黑暗和空寂的地方去。可是”年轻的神”似乎并不了解诗人的心情。她执意要走。尽管如此.诗人也愿意为它引路.要在阴森黑暗的路途中给它抚慰、温暖和力量。最后,“年轻的神“终于走了,那脚步声竟。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悄悄地消失了、“年轻的神”从那美丽、温郁的南方而来,却走向了恐怖死寂的森林中去.从光明到黑暗,并不美满。它的轻飘而来使诗人激动得。心跳”.而它的无语而去却给诗人留了凄清的哀怨.给诗人留下了深深的惆怅。

何其芳喜欢在回忆和梦幻中寻找美。他的诗总是在淡淡的哀怨中透出一些欢快的色彩。诗中没有着意刻画“年轻的神”的形象.作者捕捉的是“一些在刹那问闪出金光的“心灵的语言.“省略去那些从意象到意象之间的链锁”,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的天地,使诗有一种宁静、柔婉的朦胧美。

这首诗的语言富于音乐性.六行大体押韵.每行的节顿又大体相等.读起来使人产生平和愉快的感觉。诗句本身的节奏又和情绪的抑扬顿挫相协调.从而产生了拨动心弦的音乐效果。正因为如此.这首诗发表后,在读者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受广大青年读者的喜爱。许多人将它背得滚瓜烂熟,时常吟诵。直到今天,这首诗仍散发动人魅力。

《预言》一诗把爱拟为“年轻的神”,“我”热切地盼望她来临表露爱恋,可她却“无语而来”又“无语而去”,消失了骄傲的足音,空留下“我”之感叹与无望。这种爱尽管略显飘缈,却也是一首真挚炽热的向往的梦之歌。一般说来逝去的东西人们才愈觉其可贵,已成“珠泪玉烟”的爱情使诗人沉湎于记忆中,患了刻骨相思的“季候病”。

《豹》赏析

 

本诗发表于1903年,后收入《新诗集》,为“咏物诗”的代表作,堪称里尔克最负盛名的佳作。奥古斯特·施塔尔对本诗的一句评语可以视为本诗的创作背景:“自然的生活空间的丧失或者对它的威胁是世纪更替时的一个重要题目。”本诗的含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仿徨和苦闷的心情。”

恰好卡夫卡在《饥饿艺术家》中也有一段关于被囚禁的豹子的描写:“这只豹子什么也不缺,可口的食物看守人员无须长时间考虑就会送来。失去自由对它似乎都无所谓,这个高贵的躯体应有尽有,不仅带着利爪,而且连自由好像也带在身边,自由似乎就藏在它利齿的某个地方。它生命的欢乐总是同它大口里发出的强烈吼叫而一起到来。观众从它的欢乐中很难享受到轻松,可是他们克制住自己,挤在笼子周围,丝毫不肯离去。”

  两者描写都非常精彩,但同时也有晦涩的方面。里尔克的豹子是旋转的意象,在铁栏等参照物的对比下,连宇宙也在豹子的活动中昏眩、静寂,让我们联想到梵高的一些油画的感觉,可以想到里尔克的艺术鉴赏力对他诗歌创作的影响。“在心中化为乌有”一句结语无声胜有胜,里尔克能把读者的心理之弦绷紧又突然放开,这是他独有的诗结构;而卡夫卡的小说语言更为奇特,似乎每一句话都是矛盾的,都是对读者阅读心理的考验。“连自由好像也带在身边,自由似乎就藏在它利齿的某个地方。”这样的句子简直就是象征主义诗人的得意之作,而且读者可以联想到这只豹子的笼子实际上是饿死艺术家的笼子,可是还有很多人“挤在笼子周围,丝毫不肯离去”,就有一种人际关系的荒漠感,一种精神上的恶心,卡夫卡的小说结构通常以这样压力巨大的句子结尾,象一座大山,把小说的重量全部置于地面。

  两者尽管走在不同的文学道路上,但是方向却是一样的。

  两者对世界采取的态度在总体上是一种揭示的态度,人的存在意义在于对生命的体验,但这体验不能在人自身中完成,必须通过人对世界的领悟才能获得。

  其次,两者的孤独,实际上是最独特的生命体验,这种孤独还意味着一种痛苦的觉悟,并不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对抗中产生的。它包含的是人在其生命中所获得的体验,虽然存在着被他人理解的可能性,但他人的理解并不构成精神上的安慰。

  但是在后来的阅读中,这种孤独所具有的社会意义已十分突出,被广泛认为是抵制社会习俗和历史势力的侵蚀,通过语言自身的力量反抗人类生活的世俗化趋势,被看成是维护精神主体的独立性和纯洁性的一种象征。从而使得许多作家希望与社会现实保持距离,并由此衍生一种独立的精神传统。

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为寻找一种精神状态而刻意孤独,不仅无法真正洞察人类生存意义的高度,而且非常要命地丧失了自我的独立精神,丧失了自我的生命体验。卡夫卡和里尔克的孤独,前提是他们的入世,次前提是他们的独立,从而才敏锐地观察出这个时代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