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兴亡多少诗 ——品诗论史183;兴亡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36:19
目  录
    
一、诗论兴亡之道,良多警策……………………………………………….5
        
1.    刘项原来不读书
2.    南人垂泪北人笑
3.    天命靡常,自求多福
4.    成由勤俭败由奢
5.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二、诗描兴亡之景,时有画卷……………………….……………………14

三、诗抒兴亡之情,志深笔长……………………….……………………16

1.    国破家亡的哀情
2.    忧国忧民的衷情
3.    救国救民的激情
4.    请缨无路的忿情
5.    忍看苟安的怨情
6.    仰慕英雄的豪情
7.    江山代谢的幽情

四、帝王诗风,兴者刚健,亡者柔软………………….……………………19

五、史家不能不读诗,诗家不能不读史……………………………………24

1.    有些诗是历史记录
2.    有些诗是历史批评
3.    有些诗是历史总结
4.    诗是文章素养
5.    史是诗家底蕴


附录:(略) ………………………………………………………………29

章必功教授将从品味诗歌入手,为听众阐释诗歌中蕴涵的史实及良多警策。聆听者将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了解历史,在感慨历史的过程中领会文、史、哲相通的道理。


主讲人简介:
章必功 男 教授,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深圳大学副校长、兼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深圳市政协委员。主要论著有《〈红楼〉讲稿》、《元好问暨金人诗传》、《文体史话》、《中国旅游史》,译著《意识形态的时代》,论文有《六诗探故》、《红楼诗话》等三十余篇。参编《先秦文学史(诗经)》,主编《文化与传播》,主持“《红楼梦》多媒体课程教学研究”项目等。
 
千古兴亡多少诗

——品诗论史 · 兴亡篇

学校需要诗歌,没有诗歌的学校是寂寥的,没有诗意的学校
是枯燥的。诗歌由于它的节奏韵味、形象意境、简洁精练、抒情言志、叙事说理、“诵之、歌之、弦之、舞之”(《诗毛传》)等等长处,自古以来,就是文化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绝妙好辞。中国以诗行教,源头古老。西周国学,诗是四大教学科目之一。《礼记. 王制》:“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孔子私学,尤重诗歌。《论语. 泰伯》:“兴於诗,立於礼,成於乐。”《论语. 季氏》:“不学诗,无以言。”《论语. 阳货》:“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乎草木鸟兽之名。”“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欤。”《礼记. 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者,诗教也。”其后,汉立乐府机关,隋唐以诗取士,诗教传统,根深蒂固。直到现在,幼儿教育往往由诗入门。而在大学中学小学,许多教师,无论何种专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引诗言诗,以诗歌培养学生的素质,开导学生的心智。记得上初中时,一位生物老师解释“根冠”,的“冠”,“冠者,帽也。怒发冲冠。”(岳飞《满江红》)并将双手举过头顶,形容怒发,生动而形象。一位历史老师讲述“安史之乱”,沿着黑板,踱来踱去,“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语调抑扬顿挫,神情肃穆沉痛,全班鸦雀无声。三十多年过去,“根冠”和“安史之乱”,记忆犹新;老师的音容笑貌,永志不忘。1968年高中毕业上山下乡,在农村看到一位初二女同学随身携带的诗集,扉页上题着三个字:“爱诗吧”,落款“小姨”。我看后甚为感动,惊诧这位小姨能在文革期间躬行诗教。又有一位同学参军,寄来一幅戎装照片,背后是一句改造的唐诗“功名只向马上取,愿做沙场一英雄”(岑参《送李副使赴帻西官军》),赋诗言志,气度不凡。这当然与我们所在的中学是一所诗意盎然的中学有着因果的关联。前几天看报纸,有文章报道深圳某小学校长在学校推广诗化教育,不禁非常高兴,她是真正在素质教育上花了心思。98年深大附中要出校训,我建议采用李贺的诗“少年心事当拿云”(《致酒行》),并请了一位书法家将这句诗雕刻在学校的大墙上,这样的校训恐怕是只此一家。这是受了章太炎的启发。民国伊始,征集国歌,章太炎先生提出用先秦歌谣《庆云歌》:“庆云灿兮,纠熳熳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能提先秦歌谣作国歌,自然能提唐人诗句做校训了。好处之一是一边受训,一边品诗。

品诗确是一大快事。揣摩诗心,心动而神摇;融会诗境,手舞而足蹈。不知各位是否有此体验?品诗讲究氛围。须宁静休闲、细雨飘窗、一灯相映。李清照所谓“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山花子》)。我二十岁当工人,喜欢灯下读诗,一夜读到唐诗《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不禁大喜,原来家门口这座不起眼的丘陵,竟与李白相知,兴起之下,连夜撰写《五松山记》,抢了《铜陵日报》整整一版。可见灯下读诗的好处。今天当众品诗,没有闹中取静的功夫,只怕品不深,品不透,何况品诗而论史,论史又专论兴亡。品诗论兴亡,不仅需要史学的枯燥积淀和史家的沉重思考,而且需要在枯燥中焕发诗的情趣,在沉重下飘扬诗的韵味,做到以诗心话沧海桑田,以诗意说天翻地覆,比起闹中取静。更为困难,也许品得诗不是诗,论得史不是史。说者当尽力言之,诸位且姑妄听之。

从现在能够确知的最早的王朝夏王朝算起,中国更换了夏、商、西周、东周、战国、秦、楚、西汉、新莽、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北朝(北魏、北齐、北周)、南朝(宋、齐、梁、陈)、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民国、共和国等三十多个朝代。如果加上国人暴动、庄峤盗跖、绿林赤眉、黄巾起义、侯景之变、隋末割据、安史之乱、闯王起义、三藩之叛、太平天国等,则中国历史上所发生的政权更迭、国家兴亡的重大历史较量,不下一百回合。真是“千古兴亡多少事”(辛弃疾《南乡子》)。
回顾或者经历这些天翻地覆的大动荡、大流血的历史旋涡,中国的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精神、具有达则兼济、穷则独善品格、具有学而优则仕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岂能不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而形于言的最常用最易用的语言表达形式就是中国诗。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几乎个个是诗人,业余诗人或者说是兼职诗人,“经纶外,诗词余事,泰山北斗”(郭沫若《水调歌头》)。这与当今诗坛出现的诗人专业化或者说诗人专职化现象是大相径庭的。顺便一提,当今诗坛的诗人专业化或专职化现象正是当今诗歌萎靡不振的一大病因。真正的诗人不是“诗人”。古代诗人的优良传统之一正在于写诗不为稻粱谋,是业余爱好,是为自己写诗,不是为他人写诗,是抒自己的情,言自己的志。于是,面对“千古兴亡多少事”,中国古往今来的业余诗人,或缘事而发,或缘景而发,或缘情而发,写下了“千古兴亡多少诗”。今天所讲,不过取其简明。

一、诗论兴亡之道,良多警策

警策之一: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人章碣《焚书坑》: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这首诗在文化大革命中出了一次风头。1971年,全国“批林整风”,传达了一件“公案”,指总参谋长黄永胜在军委办事组读书看报、学习马列、批判陈伯达的会议上,满腹牢骚,背诵《焚书坑》,指桑骂槐,图谋不轨。顿时,章碣和他的《焚书坑》家喻户晓。
焚书坑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当皇帝的第三年,为长治久安,先焚书,后坑儒。但仅隔四年或三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国号“张楚”,旋即刘邦起山东,项羽起江东,两年战斗,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事隔一千多年,晚唐诗人章碣路经骊山凭吊焚书坑,以七言绝句,短短二十八字,表达了三个看法。焚书(钳制思想,禁锢学术,破坏文化),不能加强国家根基,只能削弱国家元气。是为“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函谷关与黄河),固然是天然屏障,却不能保险政权,只能看守陵墓,言下之意,地利的作用,既有赖于天时,更有赖于人和。是为“关河空锁祖龙居”。焚书和坑儒,整顿的是京城和朝廷的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不知造反的领袖本来就是那些在野不在京的不爱读书的大老粗。是为“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三个看法,前面两个,古今共识。后一个,眼光独到。精彩地指出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民众起义改朝换代的领袖特征,“刘项原来不读书”。
“刘项原来不读书”看似明白如话,理解它却要精推细敲。 “不读书”是指不爱读书,不靠读书,不是读书出身的文人;不等于不能识字,不能看书的文盲。事实上,刘邦、项羽都有教育背景和文化基础。《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年青时“仁而爱人,喜施”,“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则刘的家庭是比较殷实的,否则,如何施舍,如何免于劳作,如何好酒好色?“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能够被官府试用官吏,当了一个相当于古之里长今之村长的亭长,应该看得了法令,写得了文书。当时的沛县县令礼善吕公,求其女,吕公不许,而许亭长刘邦。如果刘是文盲,似乎不大可能。《史记项羽本纪》:“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所受教育甚于刘邦。刘,家庭成份农民,本人出身乡混,项,家庭成份贵族,本人出身武备。两人都是能够写字,却不爱写字,能够读书,却不爱读书。因此,“刘项原来不读书”的精确理解,应该是,秦王烧书无毫无用处,刘项原是不爱读书的粗人,不是热心读书求学,依靠读书晋身的文人。所以毛泽东评价项羽,说“老粗出人物”。十分幽默地肯定了项羽,附和了章碣,同样精彩地指出了中国古代民众起义改朝换代的领袖特征,是一群读过一些书但不爱读书、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却不是文人的老粗。  
我们且用这个特征打量历史豪客。
刘项之前,民众起义的领袖,春秋有盗跖、庄峤,未成气候。秦末有陈胜、吴广,振臂倒秦。这四人,前两人难考。后两人是屯长,低级军官。《史记陈涉世家》说陈胜“与人佣耕”,吐鸿鹄之志,带兵逾期,说谋反之道,“乃丹书帛曰陈胜王”。显然是个有文字基础的粗人。
刘项之后,导致西汉之后王莽新朝灭亡的民众起义是绿林赤眉,领袖王匡、王凤,樊崇,无学业,在地方上敢与官府出头闹事,不是读书起家的文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说刘秀年青时“性好稼穑”,其兄“常非笑光武事田业”,曾到长安“受《尚书》,略通大义”,又跑回南阳做粮食生意,二十八岁跟风绿林赤眉,聚众造反,当了东汉光武帝。是有文化的农民加商人。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动摇东汉政权、引发豪强混战。首领张角,是太平教的教主,是道人,不是文人。
中唐黄巢,攻占长安,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称“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旧唐书》《新唐书》说他出身贩买私盐的家庭,小时侯读过一些书,长大后,一承家业,走私买盐,与政府缉私周旋抗争。是个有文化的盐贩子。在走私伙伴王仙芝的影响下,干出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先做小和尚,后做红巾军,再做明太祖的朱元璋,原名重八,安徽凤阳人。《明史太祖本纪》:“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贫不克葬。”“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做和尚是要念经的,估计他十七岁之前,父兄健在,境况尚可,应该也识过字念过书,所以,入寺一个多月,能单身外出,一游三年。二十一岁,元兵毁寺庙,遂参加红巾军,“度量豁达,有智略”,受首领郭子兴赏识,配以义女(民间所谓大脚马皇后者),人称“朱公子”。
由此也可知,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凡能“成者王”的,并不是真正的目不识丁的大老粗,而是相对于文人来说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下层粗人。
古代文人对于这些出身寒微不修诗书的粗人能够打江山座江山是不大服气的。阮籍登广武(今河南荥阳广武山),观楚汉战场,叹曰:“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读书人即文人的牢骚。其实,阮籍无须不服。文人多地位、名分、观念之累,一般胆小,老粗少地位、名分、观念之累,一般胆大。文人浮在上层,感受压迫,程度不深,且动嘴能力强,动手能力差,每遇大事,前思后想,左顾右盼,正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老粗人在下层,身受官府压迫,深知民众痛苦,一旦陷入绝境,敢于铤而走险,置之死地而后生,正所谓“老粗出人物、草蛮出英雄”。
当然,“刘项原来不读书”,放在现代就不够准确了,孙中山、毛泽东都是读书人。连拉登好象也是大学毕业,假设再过一千年,再请章碣凭吊二十世纪或二十一世纪的国家兴亡,他或许要把这句诗改成“孙毛原来也读书”。

警策之二:南人垂泪北人笑。
南宋汪元量《钱塘歌》:

西塞山前日落处,北关门外雨来天。
南人垂泪北人笑,臣甫低头拜杜鹃。

元人虞集《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元史. 五行志》元末民谣:
        
塔儿黑,北人作主南是客。
         塔儿红,朱衣人做主人公。

汪元量,南宋末年内廷琴师。虞集,元朝后期翰林学士。这两首诗说者众多,但说“南人垂泪北人笑”,说“南冠无奈北风吹”,说“北人作主南是客”,均止于元人灭宋。三年前讲课,讲到汪元量的这一句,忽然想到,它其实是一句深刻的历史经验和兴亡警策。
中国的南北对峙,起于原始社会。《山海经. 大荒北经》“黄帝擒蚩尤”的真实背景是东南夷(相对于北方中原氏族的土著氏族苗蛮或九黎)进军中原,挑战华夏氏族。几经恶战,蚩尤斩首,南方溃退。尧、舜、禹时,北方与南方持续作战。《吕氏春秋. 召类篇》“尧战於丹水之浦以服南蛮”,接着“舜却苗民,更易其俗”,打到了湖南,但死在那里,“葬於苍梧之野”(《礼记. 檀弓》)。死因可能是战死也可能是病死。这个变故影响战局,所以,大禹上台接着打。《墨子非攻》“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苗师大乱,后乃遂几”。“遂几”,即衰败。从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北人作主南作客”的基本军事态势和地理政治。不过,鞭长所及,只到湖湘。
夏商周三代交替,都是北方政权的更迭,南方无从染指。西周后期,征讨南方淮夷,即江淮一带的东南夷,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周伐徐的南北战争。《诗经大雅》有两首诗专门描写周师南下。《常武》:“王旅啴啴(tantan),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zhuo)征徐国。” 《江汉》:“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估计是大获全胜,直达闽浙了。
战国烽火,七雄争霸。抗衡者,北秦南楚。《战国策. 楚策》所谓“纵合则楚帝,横成则秦王”。结果,秦人灭楚。
秦末硝烟,楚汉相争。起家山东的刘邦与起家江东的项羽大战五年,以兵围垓下十面埋伏单骑突围乌江自刎落下帷幕,“山东”胜“江东”。
汉末乱世,三国鼎立。自始自终,北强南弱,北攻南守。“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是说孙吴侥幸一胜,待到“千寻铁锁沉江地,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北司马终赢东吴孙。
六朝迭代,南北分裂。北属周,南归陈。北周灭南陈,斯有大隋。
隋末混战,此起彼伏,号称“七十二路烟尘,二十四家反王”。
但平定南北一统天下者,是北方军阀,山西李氏。
   晚唐五代十六国,胜出者仍是北周赵匡胤。东南的南唐后主李煜,西南的后蜀后主孟昶,举手投降。
   金破宋,徽钦被俘,“坐井观天”,史称“靖康之耻”。
元灭宋,列南人为五等。
   元末,朱元璋崛起江淮,扫荡群雄,北驱蒙元,建立明朝,是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北冠无奈南风吹”。
   明末,清兵入关,南明小朝廷负隅顽抗,蹈海自沉。又是一场北风卷地百草折。尔后,吴三桂,以南击北,止於湖南。洪秀全,以南击北,止於江淮。
   清末,孙中山北伐,受阻于北洋军阀,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是北洋袁世凯,不是南方孙中山。民国中,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南方处境艰难,辗转至北方,自北图南,势如破竹。
数一数,中国古代关乎兴亡的南北生死斗,十有九次是北胜南败,北笑南哭。究其原因,固然复杂,固然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民心、才略各方面深入研究,综合分析,例如,北方的强项是政治军事,所谓“天道在西北”(《左传》),南方的强项是经济艺术,但地理环境,也不可不察。北方黄土风沙,环境比较质朴艰苦,南方清山绿水,环境比较秀美舒适,因此北方的社会心理一般好动而不怕死,民风膘悍尚武,南方的社会心理一般好静而重养生,民风柔和斯文。正如南北诗风,唐李延寿《北史文苑传》:“河朔词意贞刚,重乎气质;江左宫商发越,贵乎绮靡。”也正如南北音乐,《左传. 襄公十九年》:“晋人闻有楚师,师旷曰:不害。吾骤歌北风,又歌南风,南风不竞,多死声。楚必无功。”“不竞”就是说南方的音乐软弱无力,师旷椐次判断“楚必无功”,实质上是以地域文化判断战斗力的高低。这种地域心理、地域民风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或许就是南北大战总是“南人垂泪北人笑”的重要因素。
   推而广之,美国的南北战争,北方胜。全球的南北格局,也是北方强。中国提南南合作,是搞发展中国家即弱国的联盟,第三世界的联盟。如果在座的某位有兴趣,不妨写一本政治地理学。
    
   警策之三:天命靡常,求民之莫,聿修厥德,自求多福。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革命,诛纣灭商。由于姬周本来是殷商的臣属,以下犯上,受人质疑。质疑周武革命是否符合君权神授?是否违抗“天命生商”?这个问题,事关重大,回答不好,殷人不服,周人困惑,天子缺少天命,政权缺少神授。为此,周初思想家改造了商代绝对不变的天命崇拜,提出了著名的周初天命观。天命(上帝意志)是伟大的,天命又是无常的。天命的有常还是无常,取决于人民的安定还是不安定。人民安定,天命常在;人民动乱,天命常去。谁能担负人民安定的责任,谁就能得到天命的眷顾。因此,要获得天命,保持天命,就要清明政治,宜民宜人,以德配天,自己争取上天的保佑。简而言之,皇权在于天命,天命在于民事,民事在于人为。基本精神是敬天命,重人事,敬天靠人,求福靠人,天人关系,人重天轻。这样一套富有逻辑和思辩的天命说教,的确是周初统一思想说服殷人安定民心的强大思想武器。
1984年,撰写《诗经哲学思想评述》(《中国古代佚名哲学名著评述》第一卷齐鲁书社出版),读《诗经大雅》,发觉“言王政之所由废兴”(《毛诗序》)的《大雅》对周初天命观有着生动的歌唱和简洁的表述。《大雅文王》:

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
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  

《大雅皇矣》:

皇矣上帝,临下有赫。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维此二国,其政不获。维彼四国,爰究爰度。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乃眷西顾,此维与宅。

《大雅文王》: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这几段诗的意思是,文王之灵,高高在上,光明灿烂,照耀河汉。我们姬周,原属殷商,天命维新,李代桃僵。伟大天命,曾佑商汤,商之天下,代代相传。商之子孙,成千上万,而今天命,归顺周邦。当初保你,如今保我,上帝意志,变化无常。辉煌上帝洞观天下,考察国家,监察四方,关注人民,有无疾苦,焦急人民,是否安康,一看商王,政治黑暗,再看诸侯,为虎作伥。上帝大怒,恨其模样。乃把目光,移向西方,眷顾周国,满意歧山。
你们殷人,无须空想,若念祖先,修其德行。世世代代,顺应天命,好自为之,求天赐福。回首过去,殷有民心,所作所为,配合上帝。俯看今日,商亡周兴,前车之鉴,牢牢记取,天命在周,永远不变。
   其中“天命靡常”“求民之莫(安定)”,“聿修厥德”,“自求多福”。是周初天命观的主要观点,也是儒家政治观主要观点的先声。孟子《尽心》“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是对“天命靡常”的继承。孟子《离娄》“得其民斯得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对“求民之莫”、“宜民宜人”(《大雅假乐》)和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的发展。柳宗元《天对》:“殷武踵德,民心是市”,“天集厥命,惟德受之”,是对“聿修厥德”的发挥。荀子《天论》“制天命而用之”是对“自求多福”的最大因革。后代帝王常以“天命靡常”、“求民之莫”、“聿修厥德”、“自求多福”,自我警诫,当作为政兴亡的警钟。
警策之四:“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人李商隐《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韩非子》:“秦穆公问由余:古之明王得国失国何以故?余对曰: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唐人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说炀帝之亡,在于水殿龙舟的奢侈,不在于千里通波的修河。这个看法,对于后人有道理,运河工程,造福后代。对于隋人就有问题,运河工程,劳民伤财。有如秦始皇修长城,现在看来,是足以自豪的中国象征。当时,则民不聊生,民怨沸腾。《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所以为政的经验之一,是与民休息,不能好大喜功,生事扰民。(国外主张把政府职能降到最低,也有这一层考虑。)隋朝之亡,既在好战,又在徭役,也在奢侈。皮日休责其奢侈,夸其工程,是后人角度。但他主张奢侈亡国,和李商隐是一致的。奢侈腐败是历代皇室的常见病。远如上古,屈原《离骚》: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羿淫游以佚畋(tian)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zhuo)又贪夫厥家。浇(ao)身被服强圉(yu)兮,纵欲而不忍,日糠娱以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历数上古国君因奢侈腐败,亡国亡身。近如晚清,慈僖修颐和园,空虚国库,影响财政,祸及甲午海战。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良有以也。

   警策之五: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张养浩的论史名曲: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立足民生,批判国家兴亡百姓受苦。揭穿了历史兴亡的往来帐目,是英雄设宴,民众卖单。或者,换句话说,人民群众要承担历史上每一次巨大变革的巨大成本。这应该是一条铁血规律。法国小说家都德的小说《妇女乐园》描写年青的女主人公走在夜晚香榭里大街阴暗的梧桐树下,想到伯父的个体小商业在情人的资本大商业的挤压下痛苦关门,不由一阵伤感:历史每前进一步,都需要肥料,伯父就是肥料了。
诗论兴亡之道,语类警策者,不胜枚举。以上几例,供诸位参考。

二、诗描兴亡之景,时有画卷。

史书记述兴亡场景,直陈其事,平实具体,只能记而说。诗歌描写兴亡场景,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可以吟而颂。吟而颂,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则喜闻乐见。这就是我的初中历史老师开讲“安史之乱”先诵《兵车行》的缘故。
古诗描写兴亡场景,画面鲜明的,首推亲历兴亡亲眼目睹亲身感受的作品。屈原《哀郢》描写秦攻楚都,楚人逃难: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寥寥四句,描述了早春二月楚人逃难、妻离子散,离乡背井,沿着长江夏水逃亡东方的惨象。且有时间,有方向,有路线。是诗笔纪实。蔡琰《悲愤诗》描写汉末乱离,共一百另六句,所录是开篇三十八句:  

汉季失柄权,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都,拥主以自疆。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生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槌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可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头六句写董卓阴谋篡权的罪恶。次六句写义师与卓军的战争。再六句写董卓所请匈奴军队的残暴。以下写妇女幼儿沦为俘虏的一路悲惨。读罢,触目惊心。杜甫的《三吏》《三别》描写安史之乱,人所尽知。且看晚唐韦庄《秦妇吟》描写黄巢之乱:  

“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按新旧《唐书》,黄巢进京,诛杀官僚贵族,“杀唐宗室在长安者无遗”。有点象1789年巴黎大革命。韦庄所写,是真实情景。汪元量的《醉歌》、《湖州歌》描写蒙人灭宋,人称宋末“史诗”。如《醉歌》写朝廷投降:  

淮襄州郡尽归降,鼙鼓喧天入古杭。(之三)
太后传宣许降国,伯颜丞相到帘前。(之四)
侍臣已写归降表,臣妾签名谢道清。(之五)
昨日太皇请茶饭,满朝朱紫尽降臣。(之十)

过程清楚,细节凄凉,满纸辛酸。金元人元好问的《北渡三首》、《续小娘歌十首》,描述蒙人灭金,人称金末“史诗”。如《北渡》之一: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zhan)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纥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画面真切,境况悲惨,过目难忘。

三、诗咏兴亡之情,志深笔长

抒发国破家亡的哀情。诗人生当乱世,饱经风霜。名篇名句,脍炙人口。南朝庾信《拟咏怀》:“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汪元量《利州》:“城因兵破悭(qian)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元人郑思肖《德佑二年岁旦》:“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清初屈大均《壬戍清明作》:“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原人物又消沉。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伤客心。”

抒发忧国忧民的衷情。曹操《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抒发救国救民的激情。岳飞《满江红》: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
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如今,
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
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
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在续汉阳游,骑黄鹤。

请缨提锐旅,一鞭渡河洛,与他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同有气势。秋谨《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夹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誓把乾坤力挽回。

最后两句,尤其壮烈。
抒发请缨无路的忿情。以南宋最突出。辛弃疾:“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做东家种树书。”张元干《水调歌头》:“梦中原,挥老泪,偏南州。”“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陈与义“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巴丘书事》)“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登岳阳楼》)
抒发朝廷苟安的怨情。 李清照:“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绝句》)。借古讽今,表面上歌颂项羽的英雄末路,实际上讽刺南宋的苟且偷安。
抒发英雄造势的豪情。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歌颂周公姬旦,抒发自己效法周公成就大业的心志。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歌颂秦始皇。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歌颂诸葛亮。辛弃疾《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歌颂曹操、刘备、孙权。反映了古代诗人普遍持有的英雄史观。有趣的是,古人咏叹前代兴亡的优秀作品,大多以三国为对象。大概因为三国是一个乱世英雄的时代。社会特别动乱,英雄特别出色。慷慨任气,文质彬彬。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历史的天空》: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能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名。
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奔腾。

就与同片的另一支插曲,明人杨慎的长短句《临江仙》在旨意上大不相同,是积极肯定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作为。
抒发英雄远去、青山依旧的幽情。幽,深邃渺远。吊古幽情,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那种勘破兴亡,看穿历史,悟透人生的伤感。苏轼《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明人杨慎《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从生命有限,宇宙无穷的意义看待国家兴亡和政治人物。感慨时光流逝,逝者如斯,事业无常,功名虚幻,丰功伟绩,如今安在?惟有江河万古,宇宙永恒。老庄色彩浓厚。昆明大观楼有一幅对联,其实也可以看作一首诗: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巾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挎革囊;伟业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抒写了古往今来,江山易帜,新陈代谢,物是人非的一般规律和人生感悟。这样的诗和对联,是英雄和事业的挽歌,是诗人对自己仕途事业功名的失望。与李白等人的英雄赞歌,是两种不同的声音。这取决于这两类人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科举仕途坎坷与否)、思想观念(人生观功名观)和个人性格。

四、帝王诗风,兴者刚健,亡者柔软

古之诗人中有位极帝王者。开国之君(含中兴之君)刚健,豪放而慷慨,旨意紧扣社稷事业。亡国之君,柔软,亡之前赏心风花雪月,婉约而香柔,亡之后(囚徒之君)伤心风花雪月,婉约而哀软。开国之君,诗词余事,本色是政治家。亡国之君,刻意诗词,“此身合是诗人末”?
且听开国之君和一代雄主的龙吟虎啸。汉高祖《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虽有缯缴,将安所施?

楚霸王《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武帝《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萧鼓鸣兮发倬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魏武帝《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魏文帝《至广陵於马上作》: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晋高祖司马懿《宴饮诗》: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遭逢际会,奉辞遐方。
         将扫逋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武阳。

唐太宗《还陕述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星旌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偏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武则天:  

“均露均霜标胜壤,好风好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谷底浴云衣。”

黄巢《菊花诗》:  

我待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宋太祖: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咏日》)
“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万国明。”(《咏月》)

金海陵王完颜亮《题扇》:“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题临安湖山画壁》:

自古车书一混同,南人何事费车工。
提师百万临江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念奴娇》: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
壑。皓虎癫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飞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占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戢,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落。

以上是典型的开国之君或中兴之君的慨而慷。近现代的革命领袖也是这个特征。孙中山《挽刘道一》: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庆功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毛泽东更是如此。
再听亡国之君的靡靡之音。南朝梁简文帝萧纲(503—551,年48,3年皇帝,被侯景所杀)《美人篇》:

佳丽尽关情,风流自有名。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粉光胜玉靓,衫薄拟蝉轻。密态随流脸,娇歌逐软声。
     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泳内人昼眠》:  

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绮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蕈文生玉腕,香汗浸红沙。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金闺思》:,

游子久不归,妾身当何依?
         日移孤影动,羞睹燕双飞。

陈后主(553—604,年52,在位7年,灭于隋,封长城县公)《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帏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隋书经籍志》说:“绮艳相高,极於轻靡。男女唱和,其音甚哀。”《隋书》又说后主还写过“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的歌词。未几,隋兵压境,做阶下囚。《玉树后庭花》遂成不祥之兆,亡国之音。以至后人思及六朝故事,总要想到这支“后庭遗曲”。所谓“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李商隐《隋宫》),“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夜泊秦淮》)。陈后主还有一首调戏皇后的诗《戏赠沈后》:  

留人不留人,不留人自去。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隋炀帝(569—618,年48)《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幸江都作诗》:  

求归不得去,真成遭个春。
         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

南唐李后主(937—938,年51,15年皇帝,3年俘虏,封违命侯)工书善画,精通音律,擅长诗词文赋,尤以长短句流芳千古。《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郎姿意怜。

后蜀孟昶(919—965,年46,在位28年,当年投降当年病死)《避暑摩可池上作》:  

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起来琼户寂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
         屈指西风几时开,只恐流年暗中换。

都是婉约香软的娇柔之作。而亡国之后,囚服取代龙袍,哀怨取代香软。李后主《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浪淘沙》:“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53)《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西风、破扉、孤馆、微灯,凄凉欲绝,伤心欲绝。
所以说,比较帝王诗风,开国之君慨而慷,其政举;末代之君香而柔,其政危,囚徒之君哀而软,其政熄。这三句话是从《毛诗大序》套过来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五、史家不能不读诗,诗家不能不读史。
 
史家不能不读诗。因为有些诗歌就是历史记录,史家要利用诗歌研判历史。例如《诗经大雅》的《生民》《公刘》《绵》以非常客观的历史内涵描述了东亚大陆原始社会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厥初生民,时维姜原”;描述了东亚大陆的父系社会一开始就是农业定居的社会,描述了农业定居的原始族群寻求生存趋利避害不断迁徙的状况和全民皆兵的组织形态以及这种组织形态逐步演进到国家形态的车辙马迹。从司马迁开始直到今天,史家治先秦史,仍然离不开诗经中的这一组“史诗”。
史家不能不读诗,因为如前所述,有些诗歌就是历史批评,白居易鞭挞奸臣篡国:“周公恐惧流言后,王莽谦恭未篡时。” 清人吴伟业《圆圆曲》声讨奸臣卖国:“痛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天问》指责红颜祸国:  

迁藏就岐,何能依?殷有惑妇,何所讥?
妲灭淫商,民以亟去。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不同意的,也大有人在。唐人崔道融《西施滩》:  

宰痞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唐人罗隐《论西施亡吴事》: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必怨西施。
     西施若解亡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宋人王安石赞成:“但得君王诛宰僖,不愁宫里有西施。” 认为罪在奸臣,不在美人。唐人陆龟蒙认为既不在奸臣也不在美人而在于君王。《吴宫怀古》:“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李商隐也反对红颜祸国论,主张好色亡国论。《北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指责齐主沉湎女色,不能自拔。白居易也有这层意思。《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清人袁枚说的最清楚,《张丽华》:  

结绮楼边花怨春,青溪栅上月伤神。
         可怜褒妲逢君子,都是《周南》传里人。

李商隐又批评君王求才,时常叶公好龙,不问正业。《贾生》:“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嘲讽汉文帝浪费贾谊才干。辛弃疾《永遇乐》: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到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针砭北魏拓拔圭好大喜功,草率求成
史家不能不读诗,因为有些诗歌就是历史总结。毛泽东《贺新郎》通览历史,总论兴亡,指出农民起义是推动兴亡和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事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侨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尽,东方白。
五千年春秋,一气呵成;数十代兴亡,几笔掠过。联想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凸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的大气概,大襟抱,大手笔。
当然诗家以诗论史与史家以文论史是有区别的。诗家以诗论史,立足于自己的情和志,其性质,都是借史抒情,借史明志。一般感情强烈而鲜明,议论也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史家以文论史,立足于自己的史学观念,一般文字严谨而冷静,事实清楚而真实,不以个人的好恶判断是非功过。(这也正是古代史学界认为《汉书》优于《史记》的缘故)所以从专业的立场说,论史说史,自然要以史学著作史学文章为圭臬,以文学诗歌为资讯。
史家不能不读诗,还因为诗歌是文化素养和文章素养。隋唐以诗取士正是这个道理。“二十四史”的作者个个史家,也几乎个个写诗。《史记》作者,西汉司马迁,写骚体《悲士不遇赋》,是中国最早的抒情小赋之一。《汉书》作者,东汉班固,写五言《咏史》,是中国第一首文人五言诗。《三国志》作者,晋人陈寿,少有才学,应该是能写诗的,可惜无诗传世。《后汉书》作者,南朝宋人范晔,存诗二首,一首录入《文选》,《乐游应诏》。一首见于本传,谋反弃市,临终吟哦,《临终诗》:  

祸福本无兆,性命归有极。
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
在生已可知,来缘懵无识。
好丑共一丘,何足异枉直。

《晋书》作者,唐人房玄龄,一代名相,唐太宗送过他两首诗,想来也是能诗的,但《全唐诗》只有君臣联诗一句“登封日观禅云亭” 。《宋书》、《南齐书》作者,梁人萧子显,善诗,诗载《玉台新咏》、《艺文类聚》等。《咏苑中游人》:

二月春心动,游望桃花初。
         回身隐日扇,却步敛风裾。

《梁书》、《陈书》作者,唐人姚思廉,在隋为代王侍读,在唐为秦王文学馆学士。《魏书》作者,北齐魏收,诗载《文苑英华》、《乐府诗集》、《诗纪》、《初学记》等。《北齐书》作者,唐人李百药,《全唐诗》有载。《周书》作者,唐人令狐德棻,《全唐诗》有载。《隋书》主编,唐人魏征,《全唐诗》有载。《北史》、《南史》作者,唐人李延寿,崇贤馆学士、符玺郎。《旧唐书》主编,后晋赵莹、刘昫(xu)。《新唐书》主编,北宋欧阳修、宋祁,诗名大于史名。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春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把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旧五代史》主编,北宋薛居正,后唐进士,后周刑部侍郎,北宋司空。《新五代史》主编,北宋欧阳修,《宋史》、《辽史》、《金史》主编,元人脱脱,也是一代名相,研习诗文,尤擅书画。《元史》主编,明人宋濂,学士承旨知制诰,文章大家,中学课本收过他的《送东阳马生序》。《明史》主编,清人张廷玉,康熙进士,大学士、军机大臣,乾隆时加太保。(今称“二十五史”是加了民国赵尔巽(sun)等编修的《清史稿》)
诗家不能不读史。史是诗家底蕴。不读史的诗人难有沧海桑田物换星移的大情感,难有铭功景钟流惠下民的大襟抱,难有笔惊风雨诗泣鬼神的大手笔。所以从屈原到秋瑾,中国古代的优秀诗人无不文史贯通,且兼融哲学。由此看来,古代学校文史哲不分家的教育,实在是高明的教育。古代文人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实在是优良的传统。这种教育和这种传统当今比较薄弱。后果之一,直接影响到诗歌的式微。例如诗歌主题的单薄。(好的也有,例如苏婷的《祖国》《致橡树》,但比较少)大多是一些小情感,小襟抱,小手笔,沿流的是贾岛冷心苦诣,寒情僻绪的一脉。沉湎于此,不能自拔,竟有走火入魔自残自绝者。更忧心的是,这类诗和这类诗人在青少年中大有市场,这只能说明许多青少年和这些诗人一样缺少大情感大襟抱,喜欢小情感小襟抱。诗风如此,教育多少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田家英不是诗人,但他深受诗歌熏陶,所以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能够赋诗言志,“四面江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我主张附中校训“少年心事当拿云”,也有矫正忽视诗教流弊的旨趣。今天的这个讲座,本意也是想在这方面聊有小补。
爱诗吧,诸位。

                            2004-5-9


附录:

1, 《礼记经解》:“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於诗者也。”  


2,李贺《致酒行》:

        零落棲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
        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吾闻马舟夕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空将牋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厄。

3,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战国秦置。  

4,岑参《送李副使赴帻西官军》: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5, 李清照,1084—1151?《山花子》: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籍,木犀花。

6, 章碣,未详生卒年,晚唐进士(唐僖宗德符年间874—879),漂泊江湖,不明去向。《全唐诗》卷669收其诗26首。如《东都望幸》: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另有一首《变体诗》。蔡宽夫诗话:“碣诗平仄各一韵,自号变体。”

7, 《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

8, 《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后汉书班固传》:“陈师案屯。”李贤注引《续汉志》:“大将军营五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下有屯长一人。”

9, 汪元量,生卒年不详,南宋钱塘人,内廷琴师,元灭南宋,皇室投降,元量随行北上。后做道士南归,漫游各地,不知所终。以《醉歌》十首,《湖州歌》九 十八首最为著名,人称宋末“史诗”。

10,杜甫《杜鹃》:

        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
        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古人又有“杜鹃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1, 虞集,1272—1348,元代四川仁寿人,儒学教授,官至翰林学士兼国子祭酒。诗风端严,人称“汉廷老吏”。
12,唐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写吴灭于魏: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欣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13,杜牧《赤壁》写孙吴抗曹,感叹兴亡成败不但在于人事,也要仰仗天时: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沈约《与徐勉书》:“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潘岳《秋兴赋序》:“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是谓“沈腰潘鬓”。

    15,屈原《天问》总结夏商周三代交替,指出德治和民心是兴亡之本:

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妹嬉何肆,汤何殛焉?
授殷天下,其德安施?及成乃亡,其罪伊何?

16,柳宗元《天对》:

殷武踵德,奚获牛之朴?卒营而班,民心是市。
天集厥命,惟德受之。惟德登帝,师以首之。

17,唐曹松《已亥岁》: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已亥,公元879年,唐僖宗乾符六年,唐军围剿黄巢军,百姓深受战乱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