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主力战舰资料(航空母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20:42:24

四、航空母舰

凤翔级航空母舰

凤翔级是世界上第一级作为航空母舰来建造的舰艇,只有1艘凤翔号。

凤翔号

自航母诞生以来,日本海军也一直关注着海军航空兵和航空母舰的发展。早在1913年,日本海军就着手将一艘商船“若宫丸”号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1920年,日本海军在浅野造船厂又开工建造了本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号,并于1922年12月建成服役,由于该舰在航母发展史中第一次使用了岛状上层建筑,因而被称为第二代航母,以区别于第一代“平原型”航母,它在“外貌”上已经颇像现代航母了。

  凤翔号是世界上第一艘专门作为航空母舰来建造的军舰,虽然开工比英美的航空母舰晚,下水却早几个月,因此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舰的桂冠就带了它的头上。二十年代时,为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战术和甲板飞行训练积累了经验。

“凤翔”号全长168米,标准排水量7470吨,最大航速25节。该舰在甲板前部有大约5度的下倾斜坡,两部升降机沿飞行甲板中线布置。它打破了第一代航母的“平原型”结构,一个小型岛式舰桥被设置在飞行甲板的右舷。三个烟囱可向外侧倾倒,以免影响飞机起降作业。但是经过试验,日本海军发现“凤翔”号的岛式结构并不是很合适。由于该舰的飞行甲板比较狭窄,岛式建筑在起降时显得非常碍事。为了保证舰载机的安全起降,日本海军于1924年又拆除了岛式建筑,由此,世界上第一艘“纯种航母”又恢复成为一艘典型的“平原型”航母,这从发展上讲是一种倒退。

1934年时本舰已经成为二流战舰,1935年9月26日在海军演习中遭遇飓风,前甲板被压坏。

太平洋战争前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延长了飞行甲板以搭载新式战斗机。中途岛海战时作为山本的主力舰队中一员参战。1943年再次延长了飞行甲板,但这次弄得太离谱以至于无法再进行远洋航行,其后一直充当训练舰。1945年在吴县军港被攻击但幸免于难,战后用来运送日本海外侨民和战俘,1946年9月被解体。

排 水 量 7,470吨/10,000吨

飞行甲板长度 551.6英尺

航   速 26.5节

动   力 30,000马力

续 航 力 8000海里/18节

火   炮 5.5英寸4座、25mm30座、13.2mm10座

雷   达 21型13式

标准舰载机 26架

舰   员 550人

 

 

赤城级航空母舰

Akagi Class

赤城号是由建造中的天城级战列巡洋舰改装而成,只有1艘赤城号。

赤城号

Akagi

      赤城号本来是八八舰队计划中天城级巡洋战舰的一艘,但是适逢华盛顿军缩会议,本来被列为废舰,但是却借着变成航空母舰而留存了下来.

      会议当时决定各国都把建造中的主力舰全部废止,而美日双方可以将排水量三万三千吨以内的巡洋战舰两只转换为航空母舰.日方是用赤城号和天城号两艘作为转换舰,而美方则是用建造中的巡洋战舰萨拉托加号和列克星敦号.后来天城号的舰体在关东大地震中严重毁坏,就以战舰加贺号作为代替品.

      由于本来是巡洋战舰,名字自然就是以山名为准.军舰的命名是很重要的,不能因为改成了航空母舰就乱改.赤城号舰体庞大,但因为原来是艘巡洋战舰,所使用的动力装置能赋予他不慢的速度.

      完成后即成为航空战队的主力.并在昭和十三(1938)年改去了三段式甲板的设计,并加强了防空武器.赤城号极拥有日本空母的特色,他有一个向下弯曲的烟囱,这设计是为了避免排烟影响到飞机的起降,但排烟常常渗入舰内,令舰内生活十分困扰.虽然如此,它仍然是联合舰队中倍受宠爱的舰只,三本五十六长官曾经担任过赤城号的舰长.他的舰桥是在左舷,烟囱在右舷,这和日本其它空母都不一样,除了赤城号和飞龙号外,其它空母的舰桥都在右舷.如果仔细观察赤城号的外表,可以发现他的船身十分高,最前部的飞行甲板由数根柱子架在那巡洋战舰过分尖细的舰首上.此外,两舷在舰尾附近各有三门舷侧副炮.

      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是为第一航空舰队旗舰,带领着六艘空母突袭了珍珠港.在这之后,由于一直是航空舰队的中心,所以从腊包尔攻击直到达尔文港的空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昭和十七(1942)年四月,进出印度洋,击沉了英空母哈密斯号和重巡洋舰多赛特夏号。但在昭和十七(1942)年六月五日的中途岛海战中受到美机的集中轰炸而重创起火,6月6日,由驱逐舰岚号,野分号发射鱼雷自行击沉.

   

建造所        吴海军工厂

起工        大正九年十二月六日

下水        大正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

竣工        昭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排水量        26900吨

全长        261.2m

全幅        29m

速力        31节

航续力        14节/时8000浬

飞行机        60架

兵装        20cm主炮十门

        12cm高角炮十二门

近代化改装

昭和十三年八月三十一日改装完了

改装后的要目:

排水量        36500吨

全长        260.67m

全幅        31.32m

航续力        16节/时8200浬

速力        31.2节

飞行机        91架

兵装        20cm主炮六门

        12cm高角炮十二门

        25mm机枪二十八挺

  

丧失:昭和17年(1942)6月6日

舰名由来:赤城山,乃为群马县赤城,榛名,妙义的上毛三山之一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长古川喜一        (海兵42期)        昭和16.3.25

青木泰二郎        (海兵41期)        昭和17.4.25

 

 

加贺级航空母舰

Kaga Class

加贺级只有1艘加贺号。

加贺号

Kaga

 

      加贺号本来是华盛顿会议中的废舰,后来因为正在改造为航母的天城号船体在关东大地震中受损严重,而改用战舰加贺的船体来改造成航空母舰.战舰加贺本来是八八舰队计划中加贺级战舰的第一艘,同级舰为土佐号战舰.八八舰队计划本来预备建造舰龄在八年内的战舰八艘和巡洋战舰八艘,而加贺号本来预计装用40cm炮十门,分别装在五个连装炮塔上,以前二后三的方式放置.后部的三个炮塔全在后部舰桥后,依第四炮塔较高的方式装备.本级战舰比长门级还大,主炮也多出两门,约四万多吨.在华盛顿军缩后,加贺号幸运的以航空母舰的方式存活了下来,而土佐号却成了标的舰.

      跟本来是巡洋战舰的赤城号相比,加贺号的速度就显得比较慢.刚完成时是采用三段甲板式飞行甲板,后来跟赤城号一样改成一段式飞行甲板.最初时烟囱由两舷引至舰尾排放,但是由于排烟管延伸于两舰舷,附近的居住区因为热烟成了灼热地狱,而且排出的废气会在舰尾造成乱流,严重影响飞机的着舰,所以后来改成直接在舷侧向下排放,和许多日本空母一样拥有向下弯曲的烟囱.

      昭和七年(1932)第一次上海事变的时候的出动,号称世界第一次正规航空母舰的实战参加.在太平洋战争时,和赤城号编成第一航空舰队,参加了珍珠港事变.后来在昭和十七年二月二日在帛琉附近碰触暗礁,造成舰底受损,暂时退出战线.在中途岛战役时复归前线,又和赤城号组队出击.1942年6月5日,被美空母企业号的舰载机攻击,身中四枚命中弹后,于当天沉入太平洋.

建造所        横须贺海军工厂

起工        大正九年七月十九日(川崎神户造船厂)

下水        大正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川崎神户造船厂)

竣工        昭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横须贺海军工厂)

排水量        26900吨

全长        238.5m

全幅        29.6m

速力        27.5节

飞行机        60架

兵装        20cm主炮十门

        12cm高角炮十二门

近代化改装

昭和十年六月二十五日改装完了

改装后的要目:

排水量        38200吨

全长        248.6m

全幅        32.5m

航续力        16节/时1,0000浬

速力        28.3节

飞行机        90架

兵装        20cm炮十门

        12.7cm高角炮十六门

        25mm机枪二十二挺

  

丧失:昭和17年(1942)6月5日

舰名由来:来自加贺国.现在的石川县南部,金泽平野为其中心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冈田次作        (海兵42期)        昭和16.9.15

图片:早期的加贺号,首部甲板分为三层

 

 

苍龙级航空母舰

Soryu Class

苍龙级只建造了1艘苍龙号。

苍龙号

Soryu

  日本海军在完成号称世界最早的航舰凤翔号以来,又陆续的计划建造了由战舰、巡洋战舰改造而来的航舰加贺号与赤城号,并有小型空母龙骧号的建造计划,因此,在华盛顿海军军缩条约的限制下,当时的日本海军航舰保有允许量就只剩下21000吨。

  在伦敦海军条约中,规定了巡洋舰种的保有量中,容许拥有不超过25%吨位的具有航空机发舰甲板的巡洋舰,于是美国海军遂提出了将重巡洋舰和航空母舰混合的航空巡洋舰计划,而日本海军与之相对应的,也在昭和七年(1932)提出了所谓的G6计划,本计划中的航空巡洋舰造型奇特,在如同航舰般的外型上,于飞行甲板前端下面布置了三座渐高的8吋连装炮塔,预计性能如下:速度36节,排水量17500吨,舰载机70架。

  在昭和九年(1934)开始的第二次补充计划(丸二计划)中,军令部要求以G6计划为参考,将剩下的21000吨航舰保有量使用来建造两艘所谓的航空巡洋舰。该计划中的航空巡洋舰性能如下:排水量10050吨,主炮8吋五门(装备在中心线上),12.7cm高射炮20门(连装十基),防空机枪40挺以上,搭载机100架(半数置于飞行甲板),速力36节,预计于昭和十一年(1936)完成一号舰,而于隔年完成二号舰。

  此计画的舰容比起G6计划起来更像是一般航舰,不过在前段飞行甲板下却装备了两座炮塔,一座三连装一座二连装。不过毕竟要在10050吨的排水量内完成所有上述要求实在超出当时技术水准太大,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将主炮改成6吋,高射炮减到连装八基,并将舰载机减少到70架。即使是如此,也难以达成要求,为了减轻重量,只有在少数地方装上了能对抗8吋炮的装甲,剩下地方都施以只足以对抗驱逐舰级的防御。在运用上也有极大的问题,炮力既不足与当代条约重巡相敌,防御力又不够,加上背着大型机库,怎么有办法在海战中取得优势?加上友鹤事件发生,本舰的设计被判为重心过高,于是就在昭和九年(1934)变更计划,将本舰设计成为一单纯的航舰,这就是航舰苍龙号的由来。

  完成后的苍龙号是日本海军第一艘近代空母。相较之下,赤城号、加贺号虽然体型庞大,不过也是历经数度改装才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的现代化外貌,而这种现代化外貌就在苍龙级上确定,可以说日后的日本空母都是以苍龙级为基本而发展出来的。船体是重巡般的以速度为优先考量的高速船体,飞行甲板通遍全舰长度,小型的舰桥位于右舷,而两只向下弯曲的烟囱则位于其后。日本海军日后的主要中型航舰以上如飞龙级、翔鹤级、云龙级等都是依照此一形式发展(惟独飞龙级舰桥置于左舷)。

  飞行甲板上于中心线装设有前、中、后三座升降梯,机库共有两层。最初计算的舰载机为:九六式舰战常用12机加补用4机,九七式舰攻常用9机加补用3机,九六式舰爆常用27机加补用9机,九七式舰侦常用9机,合计常用57机加补用16机共73机。到了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标准则为零式舰战常用18机,九七式舰攻常用18机,九九式舰爆常用18机,各机种补用机各三机,共常用54机,补用9机。建造时为了压低排水量,采用电气熔接式,即电焊式结合,不过在第四舰队事件发生后,本件的舰体强度受到质疑,于是在外板、内底板、最上甲板级上甲板实施大范围的补强措施,结果增加了不少的排水量。又,本来在龙骧级上使用的舷外通路因为耐波性不加,而在设计本舰时多采用舰内通路。本舰的轮机与重巡铃谷级的相同,使本舰达到34.5节的速度。

  航空母舰苍龙号完成后即编入第二航空战队,开始了飞行队的训练。昭和十三年(1938)四月,苍龙号派往中国战场支持,将舰载机的一部份派遣到南京。同年十月参加了广东方面作战的支持任务,并于十二月归回本土。昭和十六年(1941)七月,与飞龙号航舰一起南下支持法属南印度支那的进驻,之后就为了筹备攻击珍珠港,而回到本土,展开严苛的训练。在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从单冠湾出击前往珍珠港的苍龙号搭载了零战21机,七式舰攻18机,九九式舰爆18机,合计57机。在执行完珍珠港的任务回国途中,苍龙号所属的第二航空战队奉命前往威克岛支持久攻不下的登陆作战。

  隔年(1942)一月,苍龙号与飞龙号一起南下参加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攻略支持作战,二月,在帛琉与第一航空战队会合,先是轰炸了澳洲的达尔文港,后是进入了印度洋,对锡兰岛发动攻击,炸沉英国重巡洋舰和轻空母一艘。这段期间是苍龙号最得意的时候,他与他的飞行队向世人夸耀了无敌的战攻,不过,死亡的脚步却渐渐逼近。

  昭和十七年(1942)五月二十七日,苍龙号随着一只前所未有的大舰队从本土出发前往中途岛,参加了惊天动地的中途岛大海战。苍龙号当时仍在第二航战里,僚舰仍是飞龙号,他们都归在二航战司令山口多闻海军少将的管理下。此海战中苍龙号除了定数的载机以外,还搭载了两架后来彗星舰爆前身的新锐高速侦察机二式舰侦,和准备配上占领后的中途岛基地的三架零战。由于密码遭美国破译,所以美国集中了全部的力量朝着苍龙号所在的南云机动部队发动猛烈的攻势。当日上午10时25分,就当舰队数度击退来袭鱼雷机,准备好迎风放出战机时,美军俯冲轰炸机突然从空中窜下,在短短几分钟间,三枚直击弹命中苍龙号飞行甲板上面,并平均的落在三座升架机前,爆炸连续引爆了停在甲板上正等待起飞的战机和堆积在甲板上的炸弹鱼雷,全舰陷入一片大火,10时40分,苍龙号的主机就停止了动作。

  火灾延伸到鱼雷库,发生了大爆炸,10时45分,柳本柳作舰长下令全舰弃船,而自己却坚持留在舰桥。当天整个下午苍龙号都持续着猛烈的燃烧,日落时,火势稍有减退,阿部士官长奉命将柳本舰长带下来,但是当他看到手持军刀,独自肃立在舰桥,表情坚定决定与舰共存亡的柳本后,也只能哭着离开。7时13分,焚烧了八小时半的苍龙号沉没,定员1103名中有718名战死。

建造所        吴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下水        昭和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竣工        昭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基准排水量        15900吨

公试排水量        18448吨

全长        227.5m

水线幅        21.34m

飞行甲板        216.9m x 26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4.5节

轴马力        152000马力

飞行机        73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十四基

  

丧失:昭和17年(1942)6月4日

 

 

飞龙级航空母舰

Hiryu Class

飞龙级仅建造1艘飞龙号。

飞龙号

Hiryu

  航舰飞龙号是在昭和九年度(1934)的第二次补充计划(丸二计划)中预定建造的航舰二号舰。原来本舰预定在一号舰苍龙号开工后一年动工建造,舰型与一号舰同型,不过后来由于大改装后的航舰加贺号的运用实绩,和苍龙号的建造经验,而使得飞龙号在设计上做了许多的修正,以致于当建造完成时,飞龙号实际上已经与苍龙号完全不同,可以独立称级了。

  相对于苍龙级,飞龙级空母的改良项目不少,如:舰首干舷的增加、舵型的改变、船体强度的增加、防御力的强化、续航距离的增加、飞行甲板的加宽、岛型舰桥位置上的调整等等。结果,由于重新设计耗费时日,开工日期也因此延后,以致于比计划中的竣工日期晚了一年半以上。完成时的数据如表上所记载,舰载机搭载情形则是九六式舰战常用十二架补用四架,九七式舰攻常用九架补用三架,九六式舰爆常用二十七架补用九架,九七式舰侦常用九架,合计常用五十七架补用十六架,与苍龙级相同。

  相对于苍龙级,本舰在飞行甲板的长度上没有变更,但是却比苍龙级宽了一公尺,这是从改装后的航舰加贺号上取得的*作经验,不过,虽然飞行甲板变宽了,但是全体并没有加宽。苍龙级的岛型舰桥与改装后的加贺号一样,是位于右舷前方,航空本部鉴于加贺号的*作经验,发觉将舰桥置于舷侧中央将有助于发着舰的作业,所以命令以后建造的航舰都要将舰桥置于舰体长度的中央,所以飞龙号的岛型舰桥就位在于舷侧中央,从侧影图上十分容易辨识。但是,飞龙号右舷中央部位装有两座向下弯曲的烟囱,和穿越舰体的排烟通路,只好把舰桥移至左舷中央部。在理论上,烟囱与舰桥分别置于两舷中央,具有平衡重量的优点,应该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配置方式,不过,海军却在改装完成后的空母赤城号上学到了一点教训。赤城号也跟飞龙号一样,烟囱和舰桥分置于两舷中央,结果实际*作后却发现这种设计会造成飞行甲板上的空气乱流,而对起降作业造成困扰,于是海军紧急下令更改回原来的设计,不过飞龙号的建造工事已经来不及变更,只能继续完成。变更的影响见于后来完成的翔鹤级航舰,其岛型舰桥回归至原来右舷前方的设计,与烟囱置于同一舷。另外,飞龙号的舰桥构造比苍龙号整整大了一号。

  在船体上,飞龙号与苍龙号也有显著的不同。首先,是加厚了船体外板和甲板钢板的厚度,以求得更好的船体强度和防御力,而且,设于水线下的钢板重量也让飞龙号的重心更低。在结构上与苍龙号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本舰改用了全铆接构造,舍弃了在苍龙号上仍然运用的电气熔接法(电焊),这主要是因为第四舰队事件的发生,而使得日本海军全面禁止在军舰上使用对于结构上较存虑的电焊法。虽然使用铆接法建造的船身比较坚固,但是制造时间上仍是以电焊法较为有利,日后美国海军在战中的大量造舰,就是运用了电焊法。日本海军自己废了电焊法的功夫,实在是相当可惜,到了战争末期,才重新使用此法建造急造船只。此外,本舰的轮机较苍龙号马力大上一千马力,但是因为强化了船身强度,排水量比苍龙号大上1800吨,所以速力上也较苍龙号慢0.2节。此外,由于在苍龙号上使用的横列吊下式平衡双舵被认为不好用,所以到了本舰改用了半平衡式一枚舵。

  在武器上,大致与苍龙号相同,不同处为 飞龙号是第一艘装用25mm三连装机枪座的空母,并与25mm连装混载使用。

  飞龙号完成后,就与准姊妹舰苍龙号编成第二航空战队。昭和十五年(1940)九月,日军进驻北法属印度支那,第二航战只有飞龙号出击参加行动。隔年七月,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飞龙号才跟苍龙号一起参加支持任务。作战结束后两舰都回到本土,为了即将来临的夏威夷攻击作战而展开严格的训练。

  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八日,飞龙号与其它五艘中大型航舰一起对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奇袭,太平洋战争随之爆发。在结束珍珠港的攻击任务回国途中,第二航空战队奉命前往威克岛支持久攻不下的登陆作战,在强而有力的空中力量支持下,日军不久就攻下此岛。昭和十七年(1942)一月,飞龙号与苍龙号一起南下参加攻略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支持作战。二月,在帛琉与第一航空战队会合,先是轰炸了澳洲的达尔文港,后是进入了印度洋。机动部队的飞行员以高超的技术在印度洋击沉了英军的重巡洋舰两艘以及轻航舰一艘。飞龙号以及他的战机们在战场上证明了他们是世界上战力最强的航空战队,但是,即使是如此的风光,却仍逃不出命运的翻弄。

  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五日,飞龙号参加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海战中途岛攻略战,与其它三艘航舰─同战队的苍龙号、第一航战的赤城号和加贺号航舰同属南云中将的机动部队麾下,任务是奇袭中途岛基地,彻底毁灭该岛战力,并诱出美国航舰加以歼灭,但是,这个计划却因为密码遭美军解破而曝光,使得美军能掌握日本的各步行动,调来了三艘航舰在中途岛埋伏着,打算要以勇猛的强烈攻击击溃来袭敌军。南云机动部队四艘航舰在严格的无线电静默管制下悄悄逼近了中途岛基地,发动了第一波攻击队攻击中途岛。但是由于攻击队机群被中途岛美军雷达发现,所以岛上战机都紧急疏开,加上防空火力强烈,使得属于飞龙号的攻击队队长友永大尉发回「需要第二次攻击」的报告。

  本来在机动部队各舰飞行甲板上,预留了一支用来攻击出没敌舰队的第二波攻击队,但是因为中途岛攻击不甚理想,于是南云中将下令第二波攻击队改换陆用炸弹,在这先后来自中途岛的美军战机陆续以猛攻方式袭击南云舰队,但是却因为技术不良以及零式战机的拦截而根本没有任何战果。但是就在换弹结束后,却突然传来发现敌航舰舰队的消息,坐镇飞龙号的第二航战司令山口多闻少将建议马上派出战机攻击,但是南云却认为先花时间改换陆用炸弹为攻舰用的鱼雷,还有收容第一波攻击队在程序上较为合理。结果事实证明南云的决定是错的,就在四艘航舰都把飞行甲板上的各项事务处理完毕,正要迎风放出飞行队攻击美国舰队时,美国舰载俯冲轰炸机突然出现,将在甲板上载满了炸弹油料以及战机的日本航舰化成了一团火海。由于飞龙号位置较其它三艘航舰为远,得以躲开了这次毁灭性的俯冲攻击。

  在其它三艘空母都化成一片火海后,在飞龙号上的山口少将接管了作战指挥权,并随即在当地时间十时四十分派出战机反击,该攻击队由小林道雄大尉指挥,记有零战六机、九九式舰爆十八机。中午十二时,该攻击队对以航舰约克镇号为中心的美军TF17发动攻击,小林攻击队虽然由于美军战斗机的拦截以及猛烈密集的防空炮火而损失惨重,只有八架战机得以幸存,但却给美军航舰带来严重的破坏,约克镇号遭击中三枚命中弹,其中一枚还是从烟囱里一路掉到主机舱,炸坏了大部分的锅炉。

  十二时四十五分,在飞龙号上的山口以仅存力量发动了第二次攻击,这次阵容包含了六架零战以及十架九七式舰上攻击机,由带队攻击中途岛的友永大尉率领,直扑美军舰队。其中友永大尉的座机在起飞前油箱已经损坏,而他自己也明白这样的油料是不足以安全返航的。下午二时三十分,美军舰载雷达首先发现友永的机群,便派战机升空拦截,结果友永攻击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有半数的战机遭击落。友永大尉决心死命攻击,于是带领着残余的僚机对约克镇号发动鱼雷攻击,友永本人投了雷以后就往约克镇号撞上去,而其僚机在受其鼓励下也拼命突破防线投射鱼雷,其中有两枚命中了约克镇号。

  接近黄昏时,山口计划将飞龙号上的残余兵力─战机六机、舰爆五机以及舰攻六机发动最后一次攻击,但是美军航舰攻击队却先找上门来了。这时全舰人员,包括飞行员在内,都精疲力尽,从早上到现在飞龙号已经躲过二十六枚鱼雷与七十枚炸弹,但是却始终难逃一死。来自美军企业号航舰的二十四架SBD俯冲轰炸机从天空呼啸而下,由于没有装备雷达,加上空中战机不足,飞龙号只能就这样接受炸弹的洗礼。四枚炸弹击中飞龙号,两枚在第一升降机附近,两枚在舰桥与第二升降机附近,飞龙号受伤严重,舰上燃起熊熊大火,虽然一度似乎得以控制,但终究无法得以救回。

  午夜,山口少将下令全员弃舰,而自己则留在舰上与舰共存亡,他摘下了军帽作为遗物,在舰桥里与准备一同赴死的飞龙号加来止男舰长观赏着月色,并以清水代酒。五点十分,驱逐舰卷云号对飞龙号发射了两枚鱼雷,确定飞龙号开始下沉后便随着舰队撤退。但是飞龙号并没有因此沉没,到了第二天早上山本本队里的侦察机发现飞龙号正在漂流,并在舰上发现人影,就派驱逐舰谷风号前去营救,但是却再也找不到飞龙号踪影。事实上,飞龙号一直漂流到八点二十分,侦察机所看到的人影是机舱里的幸存者,机关长万代少尉一行人。这些人本来被困在机舱里,差点丧命,但是卷云号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却打破了船舱使得他们得以逃生,后来他们被救起,成为了美军的俘虏。

 

 

飞鹰级航空母舰

Hiyo Class

飞鹰级共有2艘,分别是飞鹰号和隼鹰号。

飞鹰号

Hiyo

  由于军缩条约的限定,日本海军积极想从各种不同的管道来增强自己的实力,所以在战争爆发前就出现了许多伪造舰或代造舰,其中最大型的大概就是由大型豪华客船中途改造而来的空母飞鹰型。当时日本海军有一种钻条约漏洞的办法,就是与民间船公司合资建造大型的优秀高速客船,并在建造设计时赋予特别的功能,使其能在战争爆发后进厂迅速改造成为航空母舰使用。

  大型邮船出云丸和橿原丸就是在这种计谋下诞生的,一方面,是日本邮船公司为了1940年的东京奥运促成活动而建造的大型豪华航线邮轮,一方面却是预备好飞行甲板的架设、升降机位置等的特设空母。原先决定政府方补助80%的费用,但是大藏省主张应降到50%,最后由海军介入达成60%补助的妥协。排水量达24000吨级,日本前所未见的超大型邮轮出云丸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工。因应海军的要求,本级舰拥有极为庞大的舰身,预计改造成空母之后将可容纳58架战机,相当于拥有中型空母的战力。出云丸在昭和十四年11月30日在川崎神户造船所第四船台启工,恰好的是,三天前正规空母瑞鹤号才刚从该船台下水。昭和十六年(1941)一月二十一日,日本海军决定买断该二舰,于是以48364000日圆买进,并再加上27800000日圆的兵装费来将此二舰秘密改造成空母。出云丸编成一零零一番舰。

  改造完成的空母飞鹰级,从外观上看起来极具特色,尤其是他那烟囱与舰桥混合为一体的大型舰岛,和向外倾斜的烟囱,令人印象深刻。升降机前后各有一具,格纳库有两层。搭载机原来预定配置零战常用十二机,补用三机,九九式舰爆常用十八机,补用二机,九七式舰攻常用十八机,补用五基,共四十八机,补用十机。不过由于战训经验,改成战斗机二十一机,舰爆十八机,舰攻九机的配置。此外,常用四十八机中的八到九机必须露天放在甲板上。炸弹携带量为800公斤54发,250公斤198发,60公斤348发,九一式航空鱼雷27枚。另外,扬弹装置,也就是将弹雷运上飞行甲板的装置,大小各一具分别设置于前后。虽然因为是由商船改造过来,所以在装甲防护和速度上与正规空母有所落差,不过在战机运用上却拥有与中型空母相当的实力,在战争中也证明了这一点。综观当代的商船改造航舰,大多是排水量万吨上下、速力二十节左右、载机量二三十架,相较之下,飞鹰级就显得优秀许多。大概只有意大利客船罗马号改造过来的未完成空母能与之匹敌。不过,飞鹰级能有这样优秀的表现,还不是因为日本海军的苦心经营呢,或许,日本海军在自豪飞鹰级能有这么优秀的性能表现时,脸上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万不得已的苦笑吧。

  飞鹰号竣工时已经是昭和十七年(1942)七月,中途岛海战已经以大败收场,他服役后加入了新编的第三舰队第二航空战队,与姊妹舰隼鹰号同队。该年十月,日本海军想要以大规模航舰杀入所罗门与美方一决死战,而飞鹰号也担任起舰队航空主力的任务到达土鲁克岛,10月11日,舰队由土鲁克出击,直往瓜达卡那尔岛攻去,飞鹰号与隼鹰号组成的第二航空战队将与第一航空战队形成双钳之势,夹碎该区域的美军航空兵力和任何敌人航舰。不过,10月22日,飞鹰号却在所罗门东部海域发生了轮机故障,无法继续参加作战,只得回航土鲁克,结果就错失参加南太平洋海战(美方称圣塔克鲁兹大海战)的机会。由战果看来,如果飞鹰号能如期参战,则美方必将损失更大。

  错失战机的飞鹰号在回到国内后直到昭和十八年(1943)才再度下南洋前往土鲁克岛,不过这一次并非是要进入前线出生入死,而是将舰上所属飞行部队转移至腊包尔执行"伊号作战"。结果将腊包尔当作不沉航空母舰的伊号作战不但没有成功击灭敌部队,己方由航舰转移至地面的航空部队反而受到极大的损害。至此,日本海军舰载航空兵力已经到达谷底,再也没有办法执行什么积极的机动部队作战。同年6月10日,飞鹰号在从横须贺出发前往土鲁克基地的途中于日本近海的三宅岛遭受美国潜舰的伏击,一枚鱼雷造成第一罐室严重损坏,突然间陷入行动不能的状态。不过在救援部队的协助下总算是回到了横须贺进行修理。

  由于原有舰载航空部队消耗殆尽,而新训练的航空部队又尚未形成战力,所以在马里亚那海战前,飞鹰号担任的是飞机及物资的运输任务,他在1943年后半年曾到过新加坡、马尼拉、帛琉、土鲁克、并曾往卡比延运送战机。昭和十九年(1944)5月,飞鹰号终于收到改制以后的新舰载航空兵力:652空飞行队。日本海军以前是采用随舰航空队的制度,但是在1944年时改用了舰空分离制度。接着就南下塔威塔威,与机动部队会合,准备进行绝对国防圈之战。6月19日,马里亚那大海战爆发,此时飞鹰号上所搭载的战机有零战二十七机、舰攻天山六机、九九式舰爆十八机合计五十一机。此一编制与之前所定比起来,又增加了战斗机的数量。飞鹰号在这场海战中属于第三舰队"乙部队"第二航空战队。

  19日黎明初醒,小泽机动部队─第一机动舰队的三群空母朝着东方航去,凌晨派出的侦察机于早上六时三十分在塞班岛西一百海浬回报发现敌机动部队位置,遂对此敌发动大规模的航空攻击。这第一波攻击共有从各行舰上起飞的战机共246架,飞鹰号提供了其中的天山舰攻五架、零战爆九架、零战九架。10时30分,小泽舰队发动起飞机数80架的第二波攻击,飞鹰号上起飞了零战十架、九九式舰爆十八架。这些波波飞往美国舰队位置的战机大多一去不反,惨死于美军防空战机和配备了VT信管的猛烈高射炮火下。而在这期间,舰队里的大凤号和翔鹤号陆续遭受美国潜舰的雷击而沉没,于是,在下午整个舰队转往西退去,决定在整捕后再与敌决一死战,不过,由于战机损失过大,恐怕隔日的作战将会是一面倒的悲惨情形。

  二十日上午,小泽舰队与油槽船会合,进行舰只的补给作业,下午三时,索敌机又传发现敌机,于是停止补给作业,全速向西退去,此时,索敌机又传与敌机动部队接触,于是小泽下令舰队转向逆风放出战机,不过这时所能用的战机已经寥寥无几。五十三十分,飞鹰号仍在忙着转向起飞战机,这时美军大规模攻击队却突然杀至,飞鹰号赶紧停止发舰作业,转向回去追上退避中的本队。下午六时,美国攻击队到达上空,飞鹰号开始在海面上剧烈扭动闪躲俯冲轰炸机投下的炸弹,但是,仍然难逃一难,一枚炸弹炸中舰桥后方,将桅干直接炸碎,并炸伤了舰长,炸死了飞行长和航海长,结果飞鹰号就只能由年轻经验尚未老到的航海士来*纵。

  一架美国鱼雷机虽然在雷击航路中遭到炮火击中,冒着黑烟,却勇敢的将鱼雷正确无误的投下,这一枚鱼雷由于在极近的距离发射,飞鹰号根本来不及闪躲,被击中了右舷的机械室。由于是商船改造过来的航舰,防护力不如正规空母,飞鹰号马上陷入了无法航行的状态。两个小时后,大火蔓延全舰,加上弹药诱爆使得火势更加猛烈,舰长只得下令全体退舰。下午七时三十二分,飞鹰号舰首朝上沉入海中,约250名舰员随着他沉入大海。

建造所        川崎神户造船所

起工        昭和十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客船出云丸)

下水        昭和十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竣工        昭和十七年七月三十一(空母飞鹰)

基准排水量        24140吨

公试排水量        27500吨

全长        219.32m

全幅        26.7m

飞行甲板        210.3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25.5节

轴马力        56250马力

飞行机        48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八基(最初)

  

丧失:昭和19年(1944)6月20日

图片:消防演习的飞鹰,注意它极有特色的烟囱。

 

 

隼鹰号

Junyo

  空母隼鹰号,原本是日本邮船公司的大型豪华邮轮橿原丸。1936年,为了替东京奥林匹克的举办催生,日本邮船决定建造两艘足以媲美当时各国在太平洋航线上的豪华邮船,那就是橿原号和出云号。刚刚解除军缩条约,正在替航舰数量不足苦恼的日本海军看上了这两艘船,便与日本邮船签订协约,决定出资补助建造这两艘邮轮,其意图便是在战争爆发时能迅速改造成空母供海军使用,结果双方各曲所需,一拍即合。由于必须能在战争爆发时迅速改装成空母,所以在建造过程中预留了相当多便于改造工事进行的地方,如格纳库、升降机位置、电线通路等。船身的大小尺寸由海军规定,长210米,幅25米以上,速力24节,片舷轮机速力19节以上,在战时能在三个月内改装成航舰。结果,产生了日本客船史上未见的巨大豪华客船,就是连昭和初期建造的浅间丸级和正在建造中的新锐客船新田丸级都难望其项背。另外,本级船采用了最新科技的球根式舰首,和大型高温高压的锅炉,其蒸气压力甚至比高速驱逐舰岛风级所使用者还要高(压力40kg/平方公分,温度420度),不过由于没有装用太多具,所以速度只有25节上下,不过还是日本商船改造空母中速度最快者。

  昭和十五年(1940)十月,橿原丸在三菱长崎造船所的建造进度已经到达上甲板,而太平洋情势已经告急,日本海军决定将此二舰改造成空母使用,于是昭和十六年(1941)一月二十一日,将此二船从日本邮船买进,准备改造成空母,橿原丸称为一零零二番舰,进入机密改造工事。该舰于昭和十七年(1942)五月三日竣工,称为特设航空母舰隼鹰,并在同年七月十四日改名为空母隼鹰。本级舰外型上最具特色之处就在于他的舰桥,是日本海军首次采用的烟囱─舰桥合一的岛型舰桥,其烟囱并具备向外侧倾斜26度斜角,以免排烟影响飞行甲板上的作业,此种舰桥后来也用于空母大凤号、信浓号上。

  完成以后的隼鹰号马上就参加了中途岛海战,配置于阿留申方面的佯攻作战,与轻空母龙骧号编成由角田觉治少将率领的第四航空战队,和阿留申攻略部队一起在细萱中将的率领下攻击阿留申群岛。在这场作战中,隼鹰号搭载了零式战斗机20架和九九式舰爆19架,并没有搭载舰攻。隼鹰号由于刚完成,其上配属的飞行队训练程度很低,但是因为觉得只派出轻空母龙骧号一只有所不足,所以只好勉强上阵。不过北方作战倒也没有碰到多大的阻碍,部队顺利的攻占了阿图岛和吉斯卡岛等地。舰载机最远还攻击到阿拉斯加西边的荷兰港。

  在中途岛大败后,隼鹰号回到日本本土,并在七月装上了新型的二十一号对空电探,并且与姊妹舰飞鹰号一起编成新成立的第三舰队中的第二航空战队。十月,隼鹰号随着舰队出击,经由土鲁克岛到达战火连天的所罗门海域,这只舰队是日本海军派出打算一举解决瓜岛问题的一个有力的重槌,拥有由南云忠一中将直率第一航空战队的航舰翔鹤号、瑞鹤号、瑞凤号和角田觉治少将率领的第二航空战队隼鹰号、飞鹰号,不过飞鹰号在半途中轮机发生故障,只得折回土鲁克岛。隼鹰号属于近藤信竹中将率领下的前进部队,准备以战机攻击瓜岛的飞机场。这就是南太平洋海战(美方称为圣塔克鲁兹海战)。

  10月25日上午十一时三十五分,从隼鹰号上起飞的零战舰爆各十二架飞往瓜岛轰炸,全部都得以幸运返航。26日,日美双方几乎同时发现对方航舰部队,揭开了南太平洋海战的序幕。上午七时十四分,隼鹰号上起飞了他的第一次攻击队,计有零战12架,九九式舰爆17架,这次的攻击由于云层的阻碍,只命中了战舰南达科他号和一艘轻巡各一枚命中弹,而由于美方防空炮火的猛烈,损失了十一架的舰爆。正当隼鹰号上准备第二次的攻击时,发现了从第一航战友舰上飞来的战机,便清空甲板收容之,共收容了来自翔鹤号、瑞鹤号和瑞凤号的10架战机。隼鹰号的第二次的航空攻击在十一时六分发进,计有零战八机、舰攻七机,在出发前,攻击队队长对队员训令:第一目标是空母,第二目标是空母,第三目标还是空母,不要让巡洋舰或战舰夺去了你们的注意力,那些都是不重要的东西,攻击目标只有空母!。这次的攻击队在下午一时十分发现正被重巡洋舰北安普敦号拖曳中,身受重伤的航舰大黄蜂号。在经过一番激战后,攻击队损失舰攻两机、零战两机,战果是命中大黄蜂号鱼雷一枚,造成该舰达十四度的严重倾斜。在第二次攻击队起飞后,隼鹰号回收了第一次攻击队,并从其中挑出尚堪使用的零战六机、舰爆四机发动第三次攻击。这次的攻击命中了大黄蜂号四枚炸弹,而且全机都得以平安归舰。最后饱经蹂躏的大黄蜂号在日本前进部队的两只驱逐舰的雷击下终于沉入大海。隼鹰号最后在海战结束后与机动部队的瑞鹤号合流,平安的回到土鲁克岛。

  昭和十七年(1942)末到隔年(1943)初,隼鹰号都在土鲁克待命,并曾出动支持对新几内亚韦瓦克进行的攻略战,并在二月回到日本本土。隼鹰号趁这个时机加强了他的防空武装,包括了追加上的25mm三连装机铳四基和在左舷后部增设了的一座二十一号电探。昭和十八年这一年中,由于海军实行"伊号作战",而将航舰上的航空对清空调至腊包尔充作基地航空队,结果作战不但没成功,还大量的消耗了所剩不多的精锐飞行员。结果,在南太平洋海战力下赫赫功绩的隼鹰号在这样的一年中就顶多只能担任运送战机或物资的任务。同年11月,隼鹰号在冲之岛海域遭受美国潜舰的雷击而受伤,由重巡洋舰利根号拖曳回吴港进厂大修。

  隼鹰号一直到昭和十九年(1944)的马里亚那海战才有登场机会。在此战役中,隼鹰号仍是属于第三舰队的乙部队─第二航空战队(由城岛高次少将统领),不过同队的空母除了姊妹舰飞鹰号以外还多了轻空母龙凤号。此时隼鹰号上携带了零战27机、九九式舰爆九机、彗星九机共五十一机。6月19日,马里亚那大海战爆发,在这场海战中,日本方总共发出两波大型攻击,第一波达246架,第二波达80架。不过由于美军拥有极为优秀的防空炮火和大量的防卫战机,日机纷纷坠海不归,损失惨重。20日十八时接近夕阳的时候,美国攻击机群发现小泽机动部队,便开始展开大规模的攻击。隼鹰号在烟囱附近中了两枚直击弹,杀死了五十名乘员,另外还身受六枚至近弹攻击,失去发着舰能力,不过由于航行能力未受严重损害,加上日暮迫近,得以逃过一劫。

  在回国修理完成后,隼鹰号并没有参加10月的菲岛海战,而是从事于对马尼拉方面的物资运送工作。1944年12月9日,从台湾海峡的马公启程往佐世保的航行途中,遭受到美国潜舰的鱼雷攻击,分别击中右舷机械室和舰首,浸水达5000吨,并丧失水面下舰首约10公尺。不过另一舷的轮机仍能正常运作,就这样单舷开回了佐世保。在经过马里亚那海战后的修复后,隼鹰号又再次强化了他的防空兵装,包括了12公分28连装对空喷进炮,25mm机铳的搭载则达到了三连装19基、连装2基、单装27基。不过这些加强的兵装并没有机会再度上场。

  隼鹰号从12月遭受雷击进坞大修直到昭和二十年(1945)三月都未能完成,此时战局已经没有让他上场的机会了,于是干脆就施以伪装,让他停泊于佐世保港内的惠比寿湾。可能是伪装的成功,在战争结束前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其实到了战争结束时他那受雷击损坏的右舷轮机仍未得以修复,不过由于仍能以单舷航行,加上吨位庞大,被相中作为特殊运输船,隼鹰号最后在昭和二十一年(1946)在佐世保解体,结束他传奇的一生。

建造所        三菱长崎造船所

起工        昭和十四年三月二十日(客船橿原丸)

下水        昭和十六年六月二十六日(特设空母橿原丸)

竣工        昭和十七年五月三日(空母隼鹰)

基准排水量        24140吨

公试排水量        27500吨

全长        219.32m

全幅        26.7m

飞行甲板        210.3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25.5节

轴马力        56250马力

飞行机        48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八基(最初)

        12cm二十八连装喷进炮三基(1944)

  

丧失:昭和20年(1945)11月30日除籍

 

 

云龙级航空母舰

Unryu Class

云龙级共有6艘,分别是云龙号、天城号、葛城号、笠置号、阿苏号和生驹号。

云龙

Unryu

  航舰云龙号是云龙级的首舰。日本海军在昭和十四年度(1939)计划的丸四计划(军备充实计划)里面建造的航舰只有新型装甲空母大凤号一艘,基本上日本海军是希望在航舰数目上能与美国相等就好,将建造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与美军相差甚多的战舰部队上。但是在昭和十五年(1940)美国通过了第三次宾逊案,准备建造三艘新型航舰,这又让日美空母数量间失衡,所以在日本海军后来制定的丸五计划中,给新空母的建造案留了空间。丸五计划中本来是要放入大凤改级航舰三艘,但是后来将其中一艘改成新型中型航舰,这就是云龙级的前身。

  昭和十六年(1941)十一月,日本已经下定开战决心,尚在计划中,预计昭和十七年实施的丸五计划也就先由丸急计划代替(战时建造计划)。在丸急计划中,已经明确的决定建造一艘新型的中型航空母舰─里面的302号舰,也就是云龙号。云龙号虽然是在称为丸急的建造计划中,但是实际上却很晚才开工,那时候已经是中途岛海战结束后的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一日。

  云龙级航舰基本上是以上一级中型航舰飞龙级为基础而发展,船体与飞龙级相去不远,两者亦可以算是准同级舰。本级舰的改良点,主要有舰桥的位置、升降机的数目与大小、舵的修正何妨空火力的提升等,在船体与甲板上与飞龙级都是使用相同的图面。

  在舰桥位置上,飞龙级位于左舷的舰桥大受批评。原因有二,第一个是这样烟囱在右舷,舰桥在左舷的布置会导致飞行甲板气流不稳定,不利于飞机起降,第二个就是大多数飞行员都是右撇子,右撇子在开飞机时,对于右手边障碍物的闪避能力较左手边的好多了,也就是说,设在左边的舰桥让右撇子飞行员起降时感到不安。所以云龙级就改回像苍龙级一样,把舰桥至于右舷烟囱前。在舰桥构造上,也比飞龙号大了些。

  升降机部分,由于在甲板上开洞一样的升降机是防御的弱点,所以日本新造的空母,如大凤级等都只有配备两具升降机,一具置于机库前端,一具就置于机库后端,舍去中间升降机也减少了中间段机库的通行不良问题。另外,由于战机发展日趋大型化,云龙级升降机的面积也增大以对应。甲板上减去了两基收放式探照灯,并在左舷后侧装备一具可以隐藏到甲板下的二一号电探。搭载基本来的计划是零式舰上战斗机常用十二架,补用三架﹔九九式舰爆常用二十七架,补用三架﹔九七式舰攻十八架,补用两架,合计常用五十七架,补用八架。后来,改采新机种制,就变成舰战烈风常用十八架补用两架,舰攻/爆流星常用二十七架,舰侦彩云六架,总计常用五十一架,补用两架,但是其中六架彩云舰侦必须露天系留在甲板上。

  格纳库部分也和飞龙级一样是两层,特别的是,本舰受了中途岛海战战训的影响,在机库壁上装设了泡沫式消防装置。另外,本舰也采用了不燃性涂料,并强化了机库的通风性。还有,大量裁减舷窗,加强不沉对策。舵方面,因为飞龙型使用的一枚式舵评价不好,本级舰改用了横列两枚式舵。武器方面,与飞龙级相似,但是极力加强机枪装备,最后达到了25mm三连装机枪座二十一基,单装三十挺的程度。预计在完成后要在舰首两侧装上12公分28连装对空喷进弹共六座,但是实际上并未装设。本来日本航舰引以为常的习惯,在航舰舰桥上装设一具九四式高射装置,在云龙级上由于要在该处直接装设(而非额外架设,像翔鹤级等都是后来架设在舰桥上的九四式高射装置上)二一号电探,于是把本来装备在舰桥顶端的一具九四式高射装置装到了舰桥旁边。另外,主桅上也装设了一具一三号雷达。

  云龙号航舰一直等到马里雅纳海战结束后才得以竣工,当时已经是昭和十九年(1944)八月,云龙号与同时完成的同级天城号航舰被编成了第一航空战队,但是实际上,已经没有舰载机和飞行员够他们装载了。云龙号预定在同年年底能进入战场,但是本来预计要搭载在其上的航空队都在雷一太海战中消耗殆尽,所以云龙号也就只好作一艘没有舰载机的空母。

   昭和十九年(1944)十二月,战局持续恶化,云龙号也被派命向菲律宾进行紧急运送任务,当时装载了特攻兵器樱花和陆军部队的云龙号,在十八日离开吴港前往马尼拉。在隔日十九日下午四时三十五分,云龙号在东中国海宫古岛西北二百三十海里处遭受美国潜舰SS-395红鱼号的雷击,中雷两枚,第一枚命中舰桥下面,造成机械故障,停止运作,第二枚则命中右舷前部,瞬间引发格纳库内存放的特攻机樱花连续爆炸(每架樱花各有一颗载有炸药1200公斤的弹头),数分钟后前部大规模倾斜,舰长下令弃舰,但是云龙号却在在中雷后二十三分钟迅速沉入海中,带着舰长以下一千两百四十名成员沉入大海,结束了他既短暂又悲惨的生涯。

建造所        横须贺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十七年八月一日

下水        昭和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

竣工        昭和十九年八月六日

基准排水量        17480吨

公试排水量        2045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4节

轴马力        152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二十一基,单装三十基

  

丧失:昭和19年(1944)12月19日

 

 

天城号

Amagi

  航舰天城号是云龙级的二号舰。本来预计在昭和十七年(1942)执行的丸五造舰计划,在中途岛海战大败后有了极大的改变,成了改丸五计划。丸五计划中本来只有放置一艘云龙级空母,但是由于中途岛战役大败,使得日本海军中的巨舰大炮派真正的体认到航舰的重要性,于是决定在改五计划中全力生产航空母舰,其中打算建造改大凤级大型航舰五艘,和中型空母云龙级十五艘(5001号~5015号),而天城号就是计划中的5001号舰。

  但是,实际上真正有开工的也不过天城号、葛城号、笠置号、阿苏号和生驹号五艘,其它不是未起工就是建造中止,而这五艘里面,也只有天城号跟葛城号有完工,其它在战争结束时都未完成。天城号使用的主机来自于改铃谷型重巡洋舰预定采用的主机。与云龙号相较起来,天城号的工期就减短了两个月。远祖飞龙号建造时间为1077日,其改良型云龙号从开工到竣工需要725日,而天城号则是669日。不过,再怎么算,都是约两年的长时间。

  完成以后的天城号马上与姊妹舰云龙号组成第一航空战队,不过那已经是昭和十九年(1944)八月,马里雅纳海战已经把日本仅存的舰载机飞行员都消耗光了。虽说本舰是一艘空母,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过战机在飞行甲板上起飞或降落过。

  天城号就这样一直待在吴港里,直到昭和二十年(1945)三月十九日,美军空袭吴港,天城号挨了一枚炸弹。虽然停泊在三子岛旁,并有掩护伪装措施,在同年七月二十四日和七月二十八日的美军吴港大空袭时,仍难逃挨炸。七月二十四日的空袭行动里,天城号被击中命中弹三枚,七月二十八日的空袭,天城号又中一枚命中弹,并接受许多至近弹。结果在浸水后翻转着底,就像是图片上那样,以十分难堪的姿态度过了战争的结束。最后只有遭到解体命运。

建造所        三菱长崎造船所

起工        昭和十七年十月一日

下水        昭和十八年十月十五日

竣工        昭和十九年八月十日

基准排水量        17480吨

公试排水量        2045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4节

轴马力        152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二十一基,单装三十基

名称由来:日本海军在战中后期以山名命名中型空母,天城山来自于伊豆半岛中部火山群的总称,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娘"著称  

 

丧失:1947年7月31日解体

 

 

葛城号

Katsuragi

  航舰葛城号是日本云龙级序列的第三艘。在中途岛海战大败后,日本海军计划建造十五艘云龙型中型空母,序号从5001号一直排到5015号,其中5001号是天城号,5002号并没有开工,而葛城号番号是5003号,照号码来看其实葛城号应该算是云龙级的四号舰。

  由于日本海军急着要让这一批量产型的云龙级航舰早点完成,各舰都有不同的措施来设法减短工期,所以每艘都有其不同之处。其中葛城号方面采用了驱逐舰阳炎型的主机,因为巡洋舰级的大型主机的建造是十分费工夫的。葛城号上面总共搭载了两组阳炎型的主机,出力仅达104000马力,较云龙级原来的152000马力降低许多,所以速力也下降两节,只能达到三十二节的程度。此外,这批量产的云龙级空母到了葛城号以后都变更了装甲材质。本来云龙级在舷侧有46mm的CNC装甲板,但是到了葛城号以后的云龙级为了施工方便,就以25mm+25mm的DS钢板代用。因为主机采用较为小型的驱逐舰主机,所以葛城号的基准排水量只有17150吨,满载排水量为20100吨,均较云龙级为小。吃水方面也因此较浅,相对于云龙级的7.86公尺,葛城号只有7.76公尺,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主机功率差了50000马力,速力却只下降两节的缘故。

  本舰预定在舰首两侧共装设六座12公分28连装喷进炮,这是一种新式的防空火箭弹发射器,但是始终没有装上。在电波兵器方面,本舰舰桥上的雷达,在竣工时是网状的二一号雷达,与云龙号相同,但是在昭和十九年(1944)末换装了喇叭状的二二号雷达。本舰在细部上与云龙号有许多相异点,像是舰桥后部的形状不同与前述的雷达的改装。

  这批量产的云龙级,就有开工的来讲可以在细分为天城类、葛城类,其中天城类的主机是使用没有完成的重巡洋舰改铃谷型300舰与301舰的主机,输出功率152000马力,包括了天城号以及笠置号都是这样的类型。葛城类空母就是葛城号与阿苏号,不同的地方就是主机采用的是驱逐舰的主机,只有104000马力。

  葛城号在昭和十九年(1944)十月完成后随即加入了以空母云龙号与天城号在八月编成的第三舰队第一航空战队,但是却没有舰载机可以使用,因为日本舰载航空兵力已经在同年的马里雅纳海战中损失殆尽。加上从南洋运来的油料渐渐的不足,葛城号也只能跟他的姊妹舰一样,在吴港里呆着,什么事也不能作。到了昭和二十年(1945)美军开始大规模空袭日本本土,葛城号也不能幸免,在同年三月十九日的美军舰载机攻击中遭命中一弹,七月二十四日的大规模攻击中右舷中部又遭命中一弹,二十八日飞行甲板又命中两弹,但都没有伤到要害,在战争结束时本舰仍属于可航行状态。战后,由于本舰上有航行能力,被认命为复员运输舰,到腊包尔等南洋地区载运残留在当地的日本陆海军回国,由于本来是一艘航舰,运输效率极大,运载了近一万两千名日本军人回国。葛城号最后在1946年12月22日,送到大阪日立樱岛工厂解体。

建造所        吴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十七年十二月八日

下水        昭和十九年一月十九日

竣工        昭和十九年十月十五日

基准排水量        17150吨

公试排水量        2010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2节

轴马力        104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二十一基,单装二十五基

名称由来:日本海军后期将中型空母以山名命名,葛城山是大阪府与奈良县境内的金刚山地里面的一座山峰名  

 

丧失:1946年12月22日解体

 

 

笠置号

Kasagi

  航舰笠置号是日本云龙级中型空母。在中途岛海战大败后,日本海军决定建造十五艘云龙级,分别从5001号舰到5015号舰,其中笠置号属于5004号舰。十五只计划空母里面,实际开工的也只有五艘,分别是5001号舰天城号、5003号舰葛城号、5004号舰笠置号、5006号舰阿苏号、5007号舰生驹号。跳号的5002号舰与5005号舰本来预定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建造,但是由于该工厂备用来改造空母信浓号,所以停止了建造.

  这批量产的云龙级,由于属于战时急造舰,各舰为了近早完成,在细部上都各有差别。如果要细分的话,就有开工的来讲可以在细分为天城类、葛城类,其中天城类的主机是流用没有完成的重巡洋舰改铃谷型300舰与301舰的主机,出力152000马力,包括了天城号以及笠置号都是这样的类型。葛城类空母就是葛城号与阿苏号,不同的地方就是主机采用的是驱逐舰的主机,只有104000马力。这是以主机来分类,但是若要讲到细部构造,可能每艘都不尽相同。

  如前述,笠置号采用的是巡洋舰用主机,所以速度可以达到34节。在这批云龙级中,为了缩短工期,许多较难制作的地方都与以简化,像是在烟囱后面的12.7公分连装高射炮座,本来应该附有防烟护盾,但都省掉了,还有,舷侧机枪台也都从圆形改成较易制作的角形。笠置号与其它姊妹舰不同的特色之一就是他连烟囱都直接以六角形状制成,只要将六片钢板结合就可以。

  笠置号是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开工,但是在下水后则移到佐世保工厂进行接下来的建造工事。昭和二十年(1945)三月,笠置号的工事在完成了百分之八十四的时候遭到下令中止,因为一来日本已经没有航舰飞行员,二来也没有足够的油料给空母运用,何况建造空母的资材应该被用在其它更紧急的用途上。笠置号就这样以未成舰的姿态在佐世保待到战后,并在昭和二十一年(1946)九月一日在佐世保船舶公司解体。

建造所        三菱长崎造船所

起工        昭和十八年四月十四日

下水        昭和十九年十月十九日

竣工        未完成

基准排水量        17480吨

公试排水量        2045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4节

轴马力        152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二十一基,单装二十五基

名称由来:日本海军后期将中型空母以山名命名,笠置山是京都府笠置山地的一峰,以风蚀外貌险峻著称

 

丧失:战争结束时完成80%

 

 

阿苏号

Aso

  航舰阿苏号是日本云龙级中型空母。中途岛海战大败后,日本海军终于认知道空母是海战的主力,于是下令建造五艘大型航舰以及十五艘中型航舰,而中型航舰就是以云龙级航舰来进行量产。阿苏号是属于计划中的5006号舰,在5001号到5015号中,完成的也只有区区三舰,而阿苏号并不包括在内。

  阿苏号在昭和十八年(1943)六月八日于吴海军工厂起工。在第一批的量产云龙级里面,天城号、笠置号是在三菱长崎造船所起工﹔葛城号与阿苏号在吴海军工厂起工﹔生驹号在川崎重工起工﹔5002号舰和5005号舰预计在横须贺起工,但是因为该处正在进行将未成战舰信浓号改装成航舰的工事而作罢。

  云龙级每一艘,尤其到了后面的几艘,为了减少施工时数,都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如果要细分级别起来可能有好几种。阿苏号的特点就是与同工厂建造的葛城号一样,采用了阳炎型驱逐舰的主机两组,该主机出力达52000马力,两组结合起来有10400马力,远逊于云龙级本来152000的巡洋舰级出力,以至于最高速度只有32节,比云龙级的34节慢了两节。但是阿苏号也因此比较轻,基准排水量只有17150吨,较云龙级的17480吨轻。

  阿苏号的建造工事持续到昭和十九年(1944)十一月一日,在吴工厂下水,但在这之后随即被宣告工事中止。无奈当时日军舰载航空队以经销耗殆尽,而被切断的南洋航路又造成石油的不足,巨大的航舰自然变成无用之物。昭和二十年(1945)七月,日本已经笼罩在本土决战的气氛下,无用的阿苏号船体也被拿来给特攻兵器樱花弹作实验标的,结果是进水后着底,并以此姿态迎接了战争的结束。战后,由吴播磨造船厂进行解体工事。

建造所        吴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十八年六月八日

下水        昭和十九年十一月一日

竣工        未完成

基准排水量        17150吨

公试排水量        2010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4节

轴马力        104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预计)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二十一基,单装二十五基

名称由来:日本海军后期将中型空母以山名命名,阿苏山是位于九州中部的著名活火山

 

 

生驹号

Ikoma

  航舰生驹号是日本云龙级中型空母。中途岛海战大败后,日本海军终于认知到空母才是海战的主力,于是下令紧急建造五艘大凤改型航舰以及十五艘云龙型中型空母,这记载于日本海军改丸五计划中。生驹号是十五艘中有开工里面的最后一艘,也是日本最后一艘起工的空母。

  这十五艘中知道名字的有:完成服役的天城号和葛城号、终战时建造工事达百分之八十四的笠置号、进水后停止建造,成为标的舰的阿苏号、和本舰生驹号,另外还有一艘名曰鞍马号,不过只有个空名。

  生驹号于昭和十八年(1943)七月五日于神户的川崎重工开始建造,到了十九年(1944)十一月十七日后下水,但是接下来的建造工事随即被取消,因为实在没有战机和足够的油料给航舰使用,航舰就变成了废物,与其浪费材料完成一艘废物,不如把材料用在其它更重要的地方。于是生驹号就以此下水后的姿态在小豆岛停泊,就这样迎接了战争的结束。战后他在昭和二十一年(1946)六月于三井玉野造船所解体。

建造所        吴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十八年六月八日

下水        昭和十九年十一月一日

竣工        未完成

基准排水量        17480吨

公试排水量        20450吨

全长        227.35m

水线幅        22.0m

飞行甲板        216.9m x 27m

格纳库        2层

速力        34节

轴马力        152000马力

飞行机        53架

兵装(预计)        12.7cm高角炮连装六基共12门

        25mm机铳三连装十三基

名称由来:日本海军后期将中型空母以山名命名,生驹山位于京都府和奈良县境内。

 

 

龙凤级航空母舰

Ryuho Class

龙凤级是由大鲸级潜艇母舰改装而来,只有1艘龙凤号。

龙凤号

Ryuho

  航空母舰龙凤号,是日本在二次大战中一系列由战前建造的空母预备舰改造过来的改造空母中的第一艘。为了突破军缩条约的限制造舰量,日本海军想出了这种偷梁换柱的方法,在平时建造合乎条约限制的舰种如潜水母舰、给油舰等,在建造过程中预留以后改造成空母的结构,然后在战争爆发时能够进坞直接在三个月内改造成航空母舰使用。

  龙凤号的前身是潜水母舰大鲸号,从外型上就可以看出这种潜水母舰在日后改造成空母并不会太困难:舰桥位于极前方,在其后就是一片隆起而平坦的区块,正好就是日后改造成航空母舰时使用的机库,整艘船从侧面看就像是一艘被剥去飞行甲板的航舰,而且在这块机库预留区的前部还设置了一具升降机,说是给舰上搭载的三架水上侦察机使用,但是事实上是给以后改造成空母的时候能够直接沿用。另外,由于本舰采用的是柴油动力,理应不需要多大的烟囱,但是本舰在舰身隆起区块的中央装置了一个巨大的烟囱,其实这是一个伪装的烟囱,要给人一种庞大的烟路通过机库预留空间的错误印象。这种造型后来也沿用在改造成空母的祥凤号、瑞凤号的预备舰剑埼号、高崎号上。

  由于大鲸号使用的是电气溶焊技术建造的,所以建造期间特别短,只造了七个月就完成下水,但是实际上发现溶焊技术有许多失败的地方,所以在浸水后不得不重回坞中修补。事实上,这次的下水只不过是一个表面上的仪式,因为当时船舰下水日程是报给天皇知道的,一定要在这期间完成,只好先给他下水以后在来慢慢修补。另外年度预算上的分配要在同一年完成也是一个原因。

  下水后,工程师发现大鲸号所使用的柴油机问题多多,所以在调整上花费了许多的时间。但是大鲸号的闹剧还没演完,第四舰队事件的爆发又引发了对于电气溶焊强度的疑虑,所以大鲸号又得进行补强的作业,另外,由于中日战争开打,本舰的建造工作又拖延了一阵子,原来在昭和八年花了七个月就完成船体(1933)进行下水仪式,但是实际上完成配发到部队却是昭和十三年(1939)的事了。

改装前的大鲸号潜艇母舰

  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八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没过几天大鲸号就赶紧入坞进行改造工事,这个工事原本规定应在三个月内完成,不过实际上大鲸号脱胎换骨成为航空母舰龙凤号却是花了约一年的时间,到了昭和十七年(1942)十一月才完成。工事从三个月拖延到一年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柴油机的问题实在太多,于是决定给他换装阳炎级驱逐舰使用的一般主机,要把一艘建好的船挖开来换装主机绝对是一建耗费时日的事情,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瑞凤号跟龙凤号上面。其实原来大鲸号使用的柴油机仅能达到20节的航速,原本的计划是在改装时于机械室增设主机,达到预期31节的速力,但是这时却必须舍弃柴油机,整个换新。另外一个独特的原因是因为大鲸号在坞中进行改造工事的时候适逢杜立德带领B-25轰炸机队执行他那有名的东京轰炸,大鲸号刚好就给他中了一枚炸弹。

  在大鲸号、高崎号、剑埼号三艘预备舰里面他是最早建造的一艘,但是在龙凤号、瑞凤号、祥凤号三艘空母中却是最晚以航舰姿态完成的一艘。其原因屏除了大家都相同的柴油机问题外,龙凤号最晚服役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是最晚送进坞中改造的空母,从时间看来,刚好是另外两艘完成的时候他才送进坞,而且三艘都是在横须贺工厂进行改造的,因此有限的船坞也可能是其原因。

  本舰的改装要领跟瑞凤级大致相同,但是有几点的差异,首先,本舰的受力甲板(包含在舰体结构中的甲板)是最上甲板,而瑞凤级则是机库甲板,第二点是本舰的体型较瑞凤型为大,加装的垫舱物也较重,所以整体来说排水量较大上两千吨左右。在飞行甲板的配置上,本舰的后升降机位置较瑞凤级为后,而防风栅栏则较为前,另外,飞行甲板也比瑞凤级多五公尺长。本舰的搭载机计划如下:零式舰战21架,九七式舰攻9架,共计30架,跟瑞凤级相当。另外由于换装主机的关系,原本预计31节的航速降到了只有26.5节,比瑞凤级更慢。

  本舰在建造过程中意外累累,服役后运气也不甚佳。龙凤号进到战场的时候已经是中途岛战役结束后的昭和十七年(1942)末,当时瓜岛战事正吃紧,本舰于十一月三十日编入新成立的机动部队-第三舰队,并于十二月十一日奉命前往土鲁克基地,但却没想到就在发航的第二天在本土附近的八丈岛受到美国潜舰的雷击而损伤,只得回头到横须贺入渠修理。这个修理的工事一直到隔年(1943)二月才完成。

  龙凤号将他受雷击的损伤修复后的八个月里几乎都在濑户内海进行训练,到昭和十八年(1943)十月才开始在战场上活动,但是多从事的是一些运送任务,从同年十月到隔年昭和十九年(1944)四月间,本舰前后在吴、海南岛、新加坡、土鲁克、塞班等地进行输送或护航的任务。

  在一连串的工作结束后,龙凤号回到本土修养并且进行训练,南太平洋战局已败,这是为了未来即将爆发的中太平洋海战作准备。大本营为了即将引爆的中太平洋大规模海战制定了阿号计划,而当时分别分散在本土跟新加坡基地的联合舰队也将依照阿号计划,于五月二十日前于菲律宾南部的塔威塔威基地集结待机。龙凤号在五月十六日进入塔威塔威港,编入了第三舰队第二航空部队(乙部队)中,支持该部队的大型航舰隼鹰号跟飞鹰号,相较之下,瑞凤号则是被安排到更前面的前卫队位置,这一点可能跟龙凤号的速力较弱,跟速力只有25.5节的隼鹰号、飞鹰号编在一起比较恰当的缘故。

  六月十五日,美军突袭登陆塞班岛,引爆了即将展开的马里雅纳大海战。六月十九日,日军在小泽治三郎将军的率领下赶赴马里雅纳群岛,并于当日对美军航舰部队发动连续几波猛烈的攻击,日本方时间当天早上九点,在前卫队以及本队第一航空部队先后发动共一百九十七架战机的攻击波后,第二航空部队的隼鹰号、飞鹰号跟本舰龙凤号发动了拥有零战17架、舰攻天山7架、爆战(带炸弹的零战)25架的攻击波。前面前卫队跟第一航空队发动的攻击波找到了美国舰队,但是由于机员熟练度太低、美军利用雷达集结战斗机拦截、以及使用VT信管的高射炮精准的射击,损失惨重,而未中敌一弹。由第二航空队发动的攻击波,不知是幸运或不幸,并没有找到敌人位置,大多数只得飞回母舰,其中继续于海面寻找美舰的二十架战机突然与美战舰相遇,其中七架被炮火击落(天山一架、零战一架与爆战五架)。

  损失惨重的小泽司令决定全舰队向西撤退,一方面作海上加油作业,一方面寻找反击的机会,但是就在傍晚的时候美军战机杀到,对日本舰队进行了猛烈的打击。在这次攻击中,日方的航舰飞鹰号被击沉,其它的舰艇也多少有损伤,龙凤号也受了点损伤,不过并不严重,所以逃过了这场劫难。

  马里雅纳海战结束后,日军虽然仍有几艘航舰健在,但是战机和飞行员损失过大,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已经宣告毁灭。而在到战争结束的这段期间内,龙凤号并未再参加更激烈的战斗,也没有参加小泽将军在莱特湾海战时的诱饵部队,只有待在濑户内海,眼看战局越来越对日本不利,战争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昭和二十年(1945)美军开始空袭日本本土,同年三月十九日,在内海停泊的龙凤号遭受到美军舰载机的攻击而受损,失去行动能力,而对战争末期的日本来说,大花力气去整修一艘动力受损的航舰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根本没有舰载机可以使用,所以龙凤号就被施以伪装,一直停泊在江田岛秋月海岸。同年四月二十日,龙凤号的成员下舰,只留下*作防空炮的人员,降格为预备舰。

  从龙凤号的一生来讲,参加过的真正战役只有唯一的马里雅纳海战。战争结束后的昭和二十一年(1946)二月,龙凤号终于进入船坞,但是并非要修复他的创伤,而是进行他生命中最后的旅程-拆解。

建造所        横须贺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八年四月十二日

下水        昭和八年十一月十六日

竣工        昭和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潜水母舰大鲸)

改造起工        昭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竣工        昭和十七年十一月三十日(空母龙凤)

基准排水量        13360吨

公试排水量        15300吨

全长        215.65m

水线幅        19.58m

飞行甲板        185m x 23m

格纳库        2层

速力        26.5节

轴马力        52000马力

飞行机        30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四基共8门

        25mm机铳三连装十基共30挺

  

 

丧失:1945年11月30日除籍

 

 

翔鹤级舰队航空母舰

Shokaku Class

翔鹤级是太平洋开战之初日军拥有的最好的航母,共有2艘,分别是翔鹤号和瑞鹤号。

翔鹤号

Shokaku

      翔鹤是太平洋开战之初日本海军使用的最好的航空母舰。翔鹤号于37年12月开始建造,41年8月服役,与瑞鹤号共同编为第五航空战队。

  1941年12月,第五航空战队与第一航空战队(赤城号和加贺号)、第二航空战队(飞龙号和苍龙号)航空战队共6艘航母参与珍珠港行动,这也是第五航空战队的首次任务。由于第五航空战队的飞行员训练程度不如第一、二航空战队,所以从翔鹤号和瑞鹤号上起飞的飞机多数用来袭击机场和制空。随后,1942年1月,南云中将带领第一航空战队与第五航空战队参与东南亚外围诸要地的攻击,其中包括1月20-23日,空袭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的拉包尔基地。而后南云舰队向西横扫了南太平洋至印度洋的整个海域。包括,2月19日空袭澳大利亚达尔文港、3月3协助战领荷属东印度,空袭了爪哇南岸芝拉扎港。

  1942年4月,第一、五航空战队与第二航空战队汇合转战对印度洋,除加贺号外的其它袭击珍珠港的5艘航母均在其中。4月5日,战队空袭了锡兰湾英太平洋舰队的科伦坡和亭可里兰基地,在大和战车之下消失就有英军重巡洋舰多塞特郡号、康沃尔号和航母竞技神号。

  但实际上,珍珠港行动的后5个月中,日本海军对一、二、五战队六艘航母的使用是“浪费的和不恰当的”(渊田美津雄),因为所攻击的对象包括竞技神号航母在内其战略意义都不大,并且致使联合舰队最锋利的矛偏离了其主要的目标美太平洋舰队有近半年的时间。

  从印度洋返航途中,第五航空战队受命支援莫尔兹比港的登陆。1942年5月8日,在珊瑚海海战中,第五航空战队击沉美航母列克星顿号、重创约克城号。对垒中翔鹤号也中了三颗炸弹严重受损,瑞鹤号虽没有受损但严重减员,所以两舰都没有参加42年6月的中途战役。也因此为日本大型航母留下了一点血脉。

  中途岛后,翔鹤号和瑞鹤号就成了联合舰队的顶梁柱,并改称第一航空战队。1942年8月在瓜岛争夺战中,在东所罗门海,翔鹤号和瑞鹤号击伤美航母企业号,42年10月的圣克鲁斯海战中,又击沉美航母大黄蜂号。

  进入1943年,太平洋的天平已完全逆转。美国埃斯克斯级航母服役后,联合舰队的翔鹤号和瑞鹤号仍然在苦苦支撑,两舰屡屡受创,但还劫数未到。1944年6月,在马里亚纳海空战中,翔鹤号被美潜艇棘鳍号发射的鱼雷击中,随后燃油爆炸,沉没。

最大排水量 33,200吨

飞行甲板 847‘x97‘

最大航速 34节

主  炮 5英寸×16

防空火炮 25mm×45,13.2mm×22

标准舰载机 零战21架,99舰爆30架,97舰攻30架(1941)

标准舰员 1690人

 

 

瑞鹤号

Suikaku

      瑞鹤号和翔鹤号属同一级航空母舰,瑞鹤号于38年5月开始建造,41年9月服役。这是日本海军不受任何限制精心设计的大型航母。其标准排水量为25675吨,航速34节,18节时续航力9700海里,可载机84架,有3部飞机升降机。由于日本海军舰载机重量较轻,所以舰上没有装备弹射器,在飞行甲板上装有11根拦阻索。由于瑞鹤号加装了坚固的防护装甲,生命力大为增强,岛式上层建筑设在右舷,其上装备了双联127mm高炮8座、三联25mm高炮12座。

      瑞鹤服役后一直与姐妹舰翔鹤号一起行动,参与了空袭珍珠港、腊包尔、达尔文等战斗。1942年5月8日的珊瑚海海战中,瑞鹤与翔鹤联手击沉了美航母列克星顿号、重创约克城号。对垒中翔鹤号严重受损,瑞鹤号安然无恙,但由于飞行员和飞机损失严重,只得返回日本进行整补,所以没有参加42年6月的中途战役。

       中途岛海战后,瑞鹤号编入第一航空战队。在1942年8月的瓜岛争夺战中,瑞鹤号在东所罗门海击伤美航母企业号,42年10月的圣克鲁斯海战中,又击沉美航母大黄蜂号。1944年6月,瑞鹤号在马里亚那海空战中遭受严重损失,几乎耗光了舰载机和飞行员。但此时的日本已经无法为其补充新飞机和人员了。由于没有了舰载机,,瑞鹤也失去了它的作战价值,因此在随后进行的莱特湾海战中,瑞鹤被编入小泽中将的诱敌舰队。1944年10月25日,瑞鹤号被美国舰载机炸沉在恩加诺角海域。

标准排水量 25675吨

武备 97式攻击机32架(含预备机5架)双联127毫米平高炮8座,三联25毫米炮12座

总长 257.5米

宽  26米

型深 23米

动力 蒸汽轮机4台,主锅炉8座,160000马力,4桨(300转/分)

吃水 8.87米

飞行甲板 长242.2米,宽29米

航速 34节

载机 零式战斗机20架(含预备机2架)

续航力 9700海里/18节 99式轰炸机32架(含预备机5架)

舰员 1660名

 

 

大凤级舰队航空母舰

Taiho Class

大凤是日本设计最为精良的一型航母,只建成1艘大凤号。

大凤号

Taiho

      30年代,世界各海军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掀起高潮,进入了所谓无条约制约的时期。野心勃勃的日本海军以美国海军为对手,从1939年起,开始实施为期6年的造舰计划。计划规定,着手建造新型航空母舰。

  日本海军分析,在兵力对比上日本海军弱于美国海军,要想取胜,就只好借助自身训练有素、特别擅长夜战和近战的特点,迫近美舰队打肉搏战。这样就得冒受到打击的危险,接近敌舰,故须加强防护能力,加强航空母舰的装甲防护。“大凤”号就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建造的一艘“不逊于美英航母的具有现代形态”的航空母舰。

  “大凤”号排水量34 000余吨,水线长253米,水线宽 27.7米及吃水9.7米,飞行甲板长257.5米,宽30 米,蒸汽涡轮机,4轴,功率160000马力,航速33节。为了改变其飞行甲板的脆弱状况,日本海军煞费苦心,不惜减少舰载机的数量(为63架,比“翔鹤”号少21架),来提高飞行甲板的防护能力,加强其不沉性。在日海军的航母建造之上,被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

  “大凤”号飞行甲板低,烟囱采取何种样式,一开始便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从前,日本航空母舰的烟囱由舰舷向测方伸出,并向下弯曲,效果倒也不错。不足之处是,一旦遭受损伤,舰体倾斜时,对舰十分不利。“大凤”号飞行甲板位置低,安装烟囱的甲板位置也低。在如此低的甲板上,若依然是过去的那种弯曲状大烟囱,对舰体的稳性就更加不利。因此,决定放弃横斜弯曲状处囱,而采取直立式烟囱。但是,这一点在技术证论会上遇到了麻烦。日海军一贯重视夜战,航母也不例外,兵舰载机要适应夜战的需要,政要尽可能减少飞行甲板上的突出物,而在立式烟囱是一个明显的障碍物。此外,这种烟囱的徘烟也影响飞机的起降活动。改装成直立大烟囱一事虽受到强烈反对,最后还是保持航母稳性的幸见占了上风,结果直立式烟囱定了下来,并使其与舰桥一体化。

  “大凤”号的舰桥不是设置在飞行甲板航测线以外,而是偏内侧一点,在右舷测中部稍靠前的地方,以利保持稳性。为保证排出的浓烟不致对后部飞行甲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设计研究部门制作了一个百分之一的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试验证明,在舰桥、烟囱一体化后,沙囱需从其垂直面向外倾斜26”,高出飞行甲板17米。这样,烟囱排出的浓烟才不会影响后部飞行甲板上的作业。“大凤”号舰桥内部的配置情况,从飞行甲板平面起向上依次是,飞行甲板平面上有方位测定室,飞行员待机室,气象室;下部舰桥甲板平面上有司令官、参谋长、舰长和航海长休息室,方位测定室,报务室;上都舰桥甲板上有*舵室,第一防御指挥所,作战室兼海图室,方位测定室,报务室;罗经舰桥甲板平面上有传今所,探照灯指挥所,舰载机起降指挥所;防空指挥所设置在最上部的甲板上。

  在日本海军中,“大凤”号率先采用了能够抗风暴的全封闭式舰首。舰首外板一直延伸到飞行甲板前端和侧面,从而提高了航母的适航性、耐波性,增加了飞行甲板的长度和最前部飞行甲板的强度。

  “大凤”号舰首的外舷呈明显的外倾状,并与飞行甲板的侧面、前端相连接。通常在首甲板上的锚甲板设在舰内部,抛锚、起锚设备也置放在舰内,舰首外舷两例也看不到起锚用的喇叭口,水线以下的舰首是球界形状的。舰首部的舱室内有:仓库、作业场、抛锚机室等。

  “大凤”号是日本海军中第一艘飞行甲板装防护装甲的航空母舰。既要有防护装甲又要保证其稳性,这是个很难两全的难题。日本海军经过论证后,毅然决定采取直接加强飞行甲板的措施。这样就可以改变飞行甲板的脆弱性,以利打近战,深入到敌舰载机作战半径内突击敌舰船。“大凤”号飞行甲板长257.5米,前端宽18米,中部宽30米,后端宽27米。升降机前后各一部(每部重100吨),两部升降机之间装有防护装甲(长150米,宽20米)。这部分防护装甲由一层20毫米厚和一层75毫米厚的甲板上下叠加而成,表面敦以乳胶(以前是木质的),可以经受得住500公斤炸弹的俯冲攻击。飞行甲板上装有舰载机着舰用阻拦装置(每部阻拦装置最多有4条阻拦横索,4部阻拦装置共有14条阻拦横京),最大制动距离40米,最大制动速度每秒30米(飞机最大重量4000公斤),采用油压制动方式。复原动力为压缩空气,复原时间9秒。

  机库分上下二层;上层宽 18米,上下层各有4个隔舱。上层机库的舱顶板厚10毫米。飞行申权与机库顶板之间有0.7米的空间,以防炸弹穿透飞行甲板危及上层机库。

      “大凤”号主要装备九八式双联装100毫米高射炮和九六式3联装25毫米机关炮2种。前者有 6座( 12门),两舷配置,各 3座。其最大射程14000米,最大射高11000米,射速15发/分,最大仰南十90o—-10“,俯仰速度16o/分,旋回速度 10.6”/分,半自动装填。该炮的射击指挥仪为九四式,两舷各装一部。而后者有17座,左舷8座,右舷7座,舰尾2座;其射击指挥仪8部,分别装置在两舷和舰尾。此外,在舰桥、上层建筑后部和信号桅上装有对空雷达。飞行甲板和舰桥侧方装设了探照灯。

  “大凤”号舱尾干舷较高,舰尾飞行国板下面是小艇置放处,因干般高未另设小艇置放甲板。舵有2副,前后配置,均是半平衡舵。此外,为加强防空火力,竣工时在规尾装了3联装25毫米炮2座。

      1944年6月,大凤号参加了马里亚那海战。6月19日上午8时10分,大凤号被美国潜艇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鱼雷爆炸后损坏了一部升降机,结果把那里的通风口堵住了,而航空汽油罐受损后汽油蒸气不断外泄,这些气体由少而多,大量聚集,结果在14时32分被引爆。烈火浓烟从机库喷出,很快蔓延到弹药库。“大凤”号的腹部,随之发生一连串大爆炸,舰体迅即倾斜。18时28分,在中雷10小时之后,这艘服役才一个月的新型航空母舰,就葬身在塞班岛以西洋面的万丈深渊。

排 水 量 35,000吨/37,720吨

飞行甲板长度 832.5英尺

动   力 163,000马力

续 航 力 8000海里/18节

航   速 33.3节

火   炮 100mm12座、25mm71座、13mm22座

舰   员 1751人

舰 载 机 60架,最大载机85架

 

 

瑞凤级轻型航空母舰

Zuiho Class

瑞凤级共有2艘,分别是瑞凤号和祥凤号。

瑞凤号

Zuiho

  瑞凤级空母是日本海军战前积极建设的空母预备舰其中一类,这种预备舰原来以给油舰、潜水母舰的名义建造,然后在构造上替以后改装成航空母舰留下预备空间,像是机库、管道、升降机等。日本除了在军舰范畴找寻适合作为空母预备舰的舰只外,也在民间寻求合适的大型高速客船,以出资赞助的方式,换取能迅速改造成航舰的构造条件。这些都是暗中进行的秘密行动,为的就是以防有朝一日战争爆发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充航舰兵力。但是这些航舰都有缺点,不是吨位太小,就是慢得不得了,瑞凤级空母属于前者,所以在战争中也顶多只有补助空母或轻空母的效用。

  空母瑞凤号原本是以给油舰高崎号的名义建造,于昭和十年(1935)六月于横须贺起工,在他之前已经有同型的给油舰(后改成潜水母舰)剑埼号起工,也就是他日后的姊妹舰空母祥凤号。剑埼号在昭和十四年(1939)一月就以潜水母舰的姿态竣工服役,但是还在船坞中进行舣装的高崎号却较他早一步在同年秋天决定改造成空母,并在昭和十五年(1940)年十二月以空母瑞凤号的姿态竣工,而剑埼号却是在同年十一月才开始改装成空母的工程,并在一年多后完工,所以即使剑埼号要较高崎号早开工建造,但是瑞凤号却是比祥凤号早完成,实际上,给油舰高崎号根本没有完成,在建造途中就改成空母,而剑埼号则是以潜水母舰的姿态竣工后,又回到船坞中修改成航舰,所以,这一级航舰被称为「瑞凤级」而非「祥凤级」。

  给油舰高崎号在设计时,跟同型舰剑埼号一样,都有替机库空间以及舰桥、舰内管线、飞行甲板、升降机等保留空间。该级舰的舰桥位于十分前面的位置,改装成空母以后就直接成为空母的舰桥使用,位于飞行甲板的正下方。在舰桥后面,是一大块隆起的区块,这当然不用说,就是为了机库保留空间,里面计有两层机库,在上面是平平的一大片,还有一具升降机,从空中看起来一目了然,在改装之时只要拆掉立在舰体中间的假烟囱,然后铺上飞行甲板,就是一艘空母了。

  空母瑞凤号在昭和十五年(1940)十二月完工服役,成为空母的他拥有零式战斗机常用十八架,补用三架﹔九七式舰上攻击机常用九架,共计常用二十七架,补用三架的载机量。这样的载机量无法成为一艘正规的舰队航舰,但是在辅助正规航舰使用,或在水面舰队担任防空武力方面却很适当。

  在战争初期,瑞凤号都在本土待机,除了曾向菲律宾的达佛运送一次战斗机外,就只有在杜立德突袭日本本土时曾经慌张的出动向东追击,不过当然没有捕捉到神出鬼没的美国舰队。他参加的第一次大战就是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的中途岛海战,在这之前,他的姊妹舰祥凤号已经在珊瑚海惨死。

  在中途岛海战中,瑞凤号属于近藤信竹中将率领的中途岛攻略部队麾下,该部队以战舰与重巡洋舰构成,任务是支持并指挥中途岛登陆作战,其中瑞凤号的任务就是在到达中途岛之前保护此一舰队的空中安全,不过在作战计划中,中途岛的登陆作战是在拥有四艘航舰的南云机动部队清除中途岛附近障碍后才进行的,所以瑞凤号实际上并不会准备接受一场恶战。结果,南云机动部队惨中美军埋伏,几乎全灭,而登陆中途岛的作战也就随之烟消云散,瑞凤号也只得跟着近藤舰队回到本土。

  1942年7月,瑞凤号被编到新成立的第三舰队第一航空战队,并前往西南太平洋执行任务。瑞凤号在同年8月23日到25日的第二次所罗门海战(美方称东所罗门海战)后,接替在该海战中沉没的轻空母龙骧号的位置,与大型航舰翔鹤号、瑞鹤号编组成为第一线战力。同年10月26日,南太平洋海战(美方称圣塔克鲁兹海战)爆发,瑞凤号与翔鹤号、瑞鹤号并肩作战,另有改造航舰隼鹰号助阵。在海战中,瑞凤号是首先遭美机击中者,一枚到两枚炸弹炸中了他的舰尾,飞行甲板被炸开了约十五公尺的裂缝,不过由于战机多已经起飞,并没有造成严重的损伤,虽然如此,但是在该海战中瑞凤号已经失去了起飞降落战机的能力。

  10月28日,瑞凤号到了土鲁克港进行应急修理,并在11月7日回到本土佐世保进行正式的修理工程。修理工程于一个月后完成,瑞凤号随即赶往南太平洋前线,但却只能在1943年1月参加了瓜岛撤退作战。2月,瑞凤号曾向韦瓦克和卡比延派送战机,4月,他舰上所属的战机离开了母舰,到陆上基地参加所谓伊号作战,当然,是有去无回。没有了战机的瑞凤号只能回到本土,偶尔进行军需品运送的任务,在1943年11月,他的战机又转移到腊包尔基地,进行吕号作战,当然还是以失败收场。在1943年到1944年间,瑞凤号在本土-土鲁克-关岛等地来回数趟,直到马里雅那海战时他才有机会再度上阵。

  1944年6月19,瑞凤号位于小泽舰队中,正在马里雅那海域,准备放出战机攻击美国舰队。瑞凤号在小泽舰队里的位置是在机动部队大型航舰主力部队的前卫部队中,该部队包括了战舰大和号、武藏号等,是一只强而有力的水面舰队,他们的任务是走在机动部队本队前方,扫荡任何的敌方水面舰艇而保护主队的安全,或许可以说是一个坚强的档箭牌。而瑞凤号则是与另外两艘轻空母千岁号与千代田号编组,位于其中,号称第三航空战队,一方面是作前卫,一方面是攻击部队的最前锋,一方面也是预想中必须最早承受美军反击的一只航空兵力。

  在马里雅那海战中,日军首先发动攻击,瑞凤号身在最前锋,与千代田号、千岁号在上午7点25分发动了总共六十七架的战机攻击波,其中包括了零战十七架、天山七架和由零战改装成的战斗爆击机四十三架,另一方面,小泽舰队本队则是发动了更大规模的空中攻击,不过这些加起来近四百架的战机在一天的两次攻击中不但没有造成什么战果,而且大多在美军战机的猛攻以及超乎想象的猛烈炮火下成为海中的藻屑。后来,美军终于转过身来追逐小泽舰队,不过由于发动时间已晚,加上小泽舰队逃亡顺利,未能全歼日本舰队,而瑞凤号也逃过了一劫,并没有什么损伤。

  马里雅那海战后,日本舰队航空实力名存实亡,航舰也都成了空壳子,连一只象样的航空部队都没有。瑞凤号在马里雅那海战中虽然逃出一命,但在执行个两个月的小笠原群岛船团护卫活动后,到最后也只能参加日本航舰的最后一役─雷伊太海战中的恩加诺海战,而且是充当诱饵。在雷伊太海战中,瑞凤号与仅存的几艘航舰瑞鹤号、千代田号、千岁号编组,在小泽治三郎中将的率领下,从战场东北编迫近,希望能够成为一个诱饵,引诱美军机动部队离开雷伊太前线,让由栗田健男中将率领的水上部队能冲进雷伊太湾歼灭登陆敌军。结果美军机动部队指挥官海尔赛果然被小泽钓走,差一点让栗田舰队冲入雷伊太湾。

  1944年10月25日上午,大量的美机对小泽舰队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小泽手中的四艘航舰里面的舰载机加起来才112架,根本只是个空壳子,其中瑞凤号搭载了零战8架,爆战(由零战改成的战斗爆击机)4架,天山5架,总共17架,其中有11架在24日已经当作最后一次攻击队派出去吸引美军的注意力,所以当瑞凤号在25日遭受美军攻击时,舰上几乎已经没有舰载机可言,当然,空中也是同样的惨况。这时候的瑞凤号已经与战争初期大不相同,防空机铳从12挺加强到48挺,并且装备了六基12公分28连装对空喷进炮,飞行甲板前端也极力延长,以利战机起降作业。

  瑞凤号在当天早上数波攻击中,共计遭命中鱼雷两枚,外加命中弹两枚,和数多的至近弹,最后在下午三十二十七分翻覆沉没。瑞凤号在大战中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南太平洋海战、马里雅那海战、雷伊太海战等重要海战,战历遍及战争前中后三期,算是日本轻空母中武勋最高的一舰,相较于以日本第一艘损失空母著称的姊妹舰祥凤号来说,是强许多,不过最后仍难逃沉没命运。

建造所        横须贺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十年六月二十日

下水        昭和十一年一月十九日

竣工        昭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空母瑞凤)

基准排水量        11200吨

公试排水量        13100吨

全长        205.50m

水线幅        18.00m

飞行甲板        180m x 23m

格纳库        2层

速力        28节

轴马力        52000马力

飞行机        30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四基共8门

        25mm机铳三连装四基共12挺(最终48挺)

        12cm28连装喷进炮六基(最终装备)

  

 

丧失:1944年10月25日

 

 

祥凤号

Shoho

  空母祥凤号与瑞凤号同级,都是日本海军苦心经营在战前极力储备的轻型航舰。这些航舰原来都是潜水母舰或是给油舰,但在构造上已经为日后改造成航空母舰作准备,在舰桥、机库、升降机上都有作空间的预留,在战争爆发时可以紧急改造成航舰使用。祥凤号的前身是昭和九年度的丸二计划中的给油舰剑埼号,在计划之初就是以空母预备舰的身分起造,预计排水量12000吨,速力19节,能撘载4000吨的补给用重油。建造过程中从给油舰更改为潜水母舰,并在昭和十四(1939)年一月十五日以潜水母舰剑埼号的姿态竣工。

  潜水母舰剑埼号排水量13350吨,撘载柴油机关56000马力,速力预计28.7节。完工以后的剑埼号,从外观是看起来简直就像是一艘飞行甲板被剥掉的航空母舰,从侧面看起来,背部隆起的区块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是机库空间,而从空中看起来就更清楚了,就是连升降机的位置也清晰可见。剑埼号跟以后同样改造成航舰的预备舰大鲸号、高崎号一样,在隆起的背部中央有一根烟囱,这是为了掩蔽改造成航舰意图而设置的假烟囱,因为事实上航舰不可能在飞行甲板中间安置烟囱。

  昭和十五年(1940)十一月,太平洋情势越来越紧张,剑埼号开始进行改造工事转变成航空母舰。原本军方的要求是在三个月内能紧急改造成空母使用,但是由于主机的问题,使得剑埼号的改造工程拖了一年以上才完成。剑埼号本来使用的是柴油主机,56000马力,速度可达28.7节,但是由于日本在柴油机上的技术尚未成熟,常常发生故障,实际上最大的速度只有17节左右。一艘航舰当然航速不能这么慢,于是剑埼号就只好开肠破肚,把柴油主机更换成阳炎型驱逐舰所使用的主机,这才把速度提升到了28节。

  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剑埼号正式改名为空母祥凤号竣工,距离起造时间已经有五年之久。完工后的祥凤号舰容修长,十分具有女性美。他的武器包括了12.7cm连装高角炮各舷两基共四基,25mm三连装机铳各舷两基共四基,机库共有上下两层,升降机有前后两具,机库里总共撘载零式舰上战斗机十八架,补用三架,九七式舰上攻击机九架,全部总共常用二十七架补用三架。祥凤号的烟囱与许多日本典型空母一样,都是从右舷伸出向下弯曲型,另外在右舷后端有一个起倒式的小型烟囱,给补助锅炉排气用。

  祥凤号在竣工后就迅速编入了第一航空舰队第四航空战队,并在开战之初从事对于内南洋诸岛的战机运送工作。昭和十七年(1942)二月,祥凤号前往土鲁克群岛,并在三月前往腊包尔运送战机,四月祥凤号回到了横须贺,在杜立德空袭东京时也曾一度慌张的奔驰到海面追击敌人航舰部队,不过当然是无功而返。五月,祥凤号移往南洋,参加了即将爆发的摩尔斯贝港攻略战。

  在摩尔斯贝港攻略战的序列中,祥凤号属于五藤存知少将所率领的警戒部队,该部队包含了四艘重巡洋舰以及一艘驱逐舰,其任务为在摩尔斯贝港外进行警戒任务,保护船团顺利开进摩尔斯贝港执行登陆作战。五月六日,珊瑚海大战爆发,日军机动部队首先重击了被误认为是美军航舰的油船和一艘驱逐舰。当天虽然有一架从摩尔斯贝港起飞的美军B-17轰炸机发现了五藤的舰队,并作了一次攻击,但是没有造成什么损伤。

  五月七日上午八时十五分,美军侦察机发现了五藤舰队,并误认其为日军主力机动部队,随即派出总数达九十三架的战机进行攻击,十一时左右,这批战机杀到祥凤号上空,当时祥凤号的几架战机正在替整个舰队以及运输船队护航,当空中警戒发现美军战机杀到时,祥凤号立刻转向逆风,企图让甲板上还未升空的战斗机紧急升空拦截敌机,但是已经太晚了。美国战机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将原本预计投射在两艘正规日本大型航舰的弹药倾泄在这艘可怜的轻型航舰上,不久祥凤号就成为一团废铁沉入海底,在沉没前总共命中了十三枚炸弹以及七枚鱼雷,他不仅是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第一艘损失的航舰,也可能是沉没的最快的航舰─前后不到三十五分钟。

建造所        横须贺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九年十二月三日

下水        昭和十年六月一日

竣工        昭和十四年一月十五日(潜水母舰剑埼)

改装完成        昭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空母祥凤)

基准排水量        11200吨

公试排水量        13100吨

全长        205.50m

水线幅        18.00m

飞行甲板        180m x 23m

格纳库        2层

速力        28节

轴马力        52000马力

飞行机        30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连装四基共8门

        25mm机铳三连装四基

  

 

丧失:1942年5月7日

 

 

信浓级大型舰队航空母舰

Shinano Class

信浓无疑是二战最具悲剧色彩的航空母舰了。该级只有唯一一艘信浓号。

信浓号

Shinano

      信浓号原本是属于大和型超级战舰的三号舰,而在中途岛海战大败之后决定改装成航空母舰.原本大和型预计建造四艘,分别是大和号,武藏号,信浓号,以及第四艘未命名的一一一号舰(有人臆测为尾张号).其中大和号,武藏号分别于昭和十二年,十三年(1937,1938)起工,而信浓号则是属于昭和十四年度计划(第四次补充计划)而以一一零号舰的番号于横须贺海军工厂起工.本来预定是要在横须贺的船台建造(大和号建造于吴,武藏号建造于长崎),但是由于横须贺的设施邻近交通要道,无法用大型围墙围起来,所以特别为她建造了六号船坞来进行极机密的建造.由于这三艘超级战舰都是在极机密的情形下建造,所以美军一直认为这三艘新战舰是约五万吨的巨舰,而后来才知道竟然是排水量达七万吨级的超级巨舰.

      战舰信浓号在武装配置上跟大和级的有一点不同.大和级竣工时只配备十二点七公分四十倍径连装高射炮六基,而信浓号在设计上因应防空战事越发激烈的战争,舍弃了原本装设在舷侧的两座十五点五公分三连装副炮,预计装上最新的十公分六十五倍径连装高射炮十二基,这种炮曾装设在秋月级防空驱逐舰上,性能远超过原来海军惯用的十二点七公分高射炮.

      大和号,武藏号分别于昭和十六,十七年竣工,但是信浓号的工事却是迟迟未能完成.依照大和号的建造速度来看,战舰信浓号应该是在昭和十九年(1944)竣工,但是因为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横须贺工厂急于处理许多新造舰的工事以及军舰的修复,所以信浓号的工事进度也就大幅脱节.要将工事暂时中止吧,也要耗费极大的功夫将这艘巨体由船坞拖出,所以信浓号就这样的被置于不知如何是好的境地.

      昭和十七年(1942)六月,日本海军在中途岛遭受大败,四艘精锐的航空母舰一去不返.为此日本海军决定开始大量建造空母来补充失去的航舰.就在此时,决定了要将正在横须贺海军工厂第二船台建造中的云龙型中型空母与以量产化,而与之并行的,在昭和十七年六月三十日决定将建造到一半的战舰信浓号改装成航空母舰.由空母信浓号的诞生,我们可以见到:战舰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

      由于战舰信浓的建造工事已经达第一甲板,所以在改造成空母时只好在其上加盖飞行甲板以及格纳库,所以空母信浓号只有一层格纳库,再加上新世代舰载机如烈风,天山等的大型化,所以信浓号只能携带少量的战机,公称四十七架战机(舰战十八架,补用二机,舰爆二十四架,补用三机),这让信浓号成为了后世耻笑的把柄,相较于这艘巨无霸,未满两万吨的飞龙号能搭载同型战机约六十架,而三万多吨的加贺号则能搭载达九十机的战机.这让满载排水量达七万吨级的信浓号颜面尽失.要再将第一甲板掀翻,加设第二层机库,在时间上似乎是不允许的.为此,日本海军研发了两段式进击作战,所谓两段式进击作战就是将防护力薄弱的一般空母置于远离战场的位置,而将如信浓号这种的防护巨舰置于最前线,作战时,战机由基地或是后方的空母起飞,降落于信浓号上,加油挂弹,再次起飞去攻击敌人.所以信浓号不必搭载太多的战机,她只须负起替战机整备的责任,而信浓号战舰式的装甲巨体和她那宽敞无比的飞行甲板更是能发挥她的作用.就这样,信浓号仅搭载用于自卫的战机和用于替换后方飞来的预备战机,而原本用于放置战舰弹药的位置也改成储存大量油料及爆弹鱼雷的仓库.这样的作战可以保护后方脆弱空母的安全,但是在执行上却有一定调度上的困难.还有,信浓号预计装上新式十公分长炮管高角炮,但是由于生产数的关系,还是紧急的装上十二点七公分高角炮应急.

      面对每况愈下的战事,日本海军希望超级巨舰信浓号能早日竣工,赶进加入战事,盼望能以超级巨舰一扳劣势.但是依照信浓号的改造速度来说,要到昭和二十年(1945)二月才能得以完工.昭和十九年(1944)年六月,美军登陆赛班岛,而在海上则是发生了惊天动地的马里雅纳大海战,结果却是一败涂地,日本海军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就在七月下令要实行突击工事,在当年十月就要让信浓号加入战事.就这样,信浓号就在急造工事之下,于当年十一月十一日,竣工于横须贺工厂.当天正是一次大战结束二十六周年的纪念日.但是这样的突击施工终究造成了信浓号的悲剧.在马里雅纳海战之后,又爆发了雷伊泰海战,至此,日本海军可以说是名存实亡.所以,海军更是急于赶快将信浓号推上战场.就这样,信浓号带着尚未完全完成的简陋设备,和许多缺乏经验的船员,急急忙忙的由横须贺航向四国的松山基地进行训练,也预计在那里加装上多连装喷进炮.

      十一月二十八日,信浓号在三艘驱逐舰滨风号,矶风号,雪风号的护航下启航,但谁也没想到这处女航竟然成为了他最后的一次航路.隔日凌晨三时十二分,观察员突然发觉舰舷侧有四枚鱼雷正飞奔而至,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四枚鱼雷都击中了信浓号,造成左舷中央水线部破裂.但是舰长阿部大佐却不以为意,因为信浓号不是一般空母,她是由战舰大和型改装过来的,在莱特湾海战中,姊妹舰战舰武藏号整整和美矶战斗了九个小时,身中十数枚鱼雷才沉没,而这时候信浓号才中了四枚鱼雷,应该还是可以继续航行以达大阪湾,阿部的意思是要信浓号在岸边搁浅,这样船员和海兵还可以登岸求救,要是继续停留的话则很可能会继续遭受雷击,而要是信浓号在海中沉没,不用说的那一千多名舰员就要落到冰冷的海水中了.但是这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海水大量的涌入舰身,加上舰员技术低劣,和由于突击施工造成的简劣设备,信浓号在到达熊野海面-潮岬一百海里处舰身以达五十度倾斜.阿部舰长只好忍痛下令全体离舰.

      想当初信浓号实施复原性测试时,测得的数据远超过标准,因为大和级战舰的全幅十分庞大,加上信浓号只设置一层机库,所以重心极低,复原性极佳.但是由于施工不当,加上舰员技术尚未纯熟,这样的优秀巨舰也到达即将翻覆的地步.最后,舰长阿部以及一名年轻士官安田督少尉站立在即将沉没的信浓号舰首,和巨舰一同沉入无情的大海.时为昭和十九年(1944)十一月二十日上午十时五十五分.在竣工二十天后,也就是正是服役十七小时后,巨舰信浓号在日本本土近海遭受美军潜舰射水鱼号的雷击沉没.信浓号短暂的一生正是日本海军战争中后期悲惨状况的最佳写照.

建造所        横须贺海军工厂

起工        昭和十五年五月十四日

下水        昭和十九年十月八日

竣工        昭和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

排水量        62000吨

全长        266m

全幅        38m

速力        27节

飞行机        47架

兵装        12.7cm高角炮十六门(连装八基)

        25mm机枪一百零五挺(三连装35基)

        25mm机枪四十挺(单装)

        12cm二十八连装喷进炮十二基(预计装备)

丧失:昭和19年(1944)11月29日

舰名由来:因为本来是战舰,所以依国名来命名.名字来自信浓国,以日本第一长川信浓川著称.

 

太平洋战争中的舰长: 阿部俊雄

图片:信浓极为罕见的照片

 

 

大鹰级护航航空母舰

Taiyo Class

大鹰级共有3艘,分别是大鹰号、云鹰号和冲鹰号。

大鹰号

Taiyo

  大鹰号是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前,为了能在战争爆发时迅速扩张因为军缩条约所造成的舰只数量劣势,所安排的一系列空母预备舰中的一只。所谓空母预备舰就是日本海军在战前出经费投资补助大型优秀客船的建造,然后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将其征用入海军籍,改造成航空母舰,战争结束后再复旧归还船公司。

  昭和十五年(1940)秋,海军检讨当时正在建造的大型客船,并征用了建造中的日本邮船公司的春日丸、出云丸以及橿原丸三艘大型客船,而这三艘还未完成的客船就是日后的空母大鹰号、飞鹰号和隼鹰号,其中春日丸的代称是第1003舰。在三菱长崎造船所进行了大部分的船壳工程跟约百分之三十的舣装工事后,于昭和十六年(1941)五月一日离开长崎,到达佐世保开始了他的改装工事,改装工事于当年八月三十一日完成,这时候他的称号是特设空母春日丸。

  虽然本舰在征用时的条件是在战后将回复旧观归还船公司,但是实际上整艘船已经经过了大幅度的改造,要回复成原来客船的外观几乎是不可能,何况后来日本战败,空母一艘艘的都沉到海里去了。

  跟另外一级改造空母飞鹰级比起来,本级舰实在逊色太多。飞鹰级载机量几乎是本级舰的两倍,速度又更快,相较之下,飞鹰级还能勉强作舰队空母使用,而本级舰顶多只能作护卫空母使用。但是我们看一看大鹰级的排水量,也是一万七千多吨,跟空母飞龙级相去不远,为什么性能如此的低落呢?

  首先,是改造空母的原因。这些改造空母,尤其是从客船改造而来的,原来的设计都不是依照航舰的使用去规划,自然有许多的空间和排水量浪费在一般客船的使用上,像是宽敞的客室空间、储存食物的空间、甚至厨房等,这就是一般客船跟军舰的差别,军舰每吨排水量都经过精密的计算,甚至不惜牺牲兵员生活空间,期待能装下更多的武器弹药,这以日本海军的军舰最为出名。所以,即使排水量跟空母飞龙级相当,载机量则是远远比不上,仅有其三分之一弱,另外在速度上更难以比较。

  跟瑞凤级的改造空母比较,大鹰级也是吃亏,因为实际上瑞凤级虽然是改造空母,但是一开始就是以航舰的设计下去建造的,多有预留以后改装成空母的空间,而大鹰级则没有这样的设计,因为他是征用民间客船改造而来。那么,跟同是客船改造而来的飞鹰级相比,大鹰级也是远远比不上,为什么呢?基本上,飞鹰级原来所属的客船设计就比大鹰级原来所属的客船设计还要大,飞鹰级的原属橿原丸、出云丸排水量约为两万六千吨,而大鹰级原属的新田级客船只有约一万七千吨,所以在大小上本来就有差别。另外,飞鹰级在改造成空母前,工事尚未建构到最上甲板,也就是说能在最上甲板下再设一层机库,所以他拥有两层机库。相较之下大鹰级只有一层机库,有可能是原来客船的工事已经建构到最上甲板上,所以只能在其上搭建机库。所以大鹰级的载机量也只有飞鹰级的一半。

  舰载机的配置方面,最早的计画是九六式舰战常用九架、补用三架,九七式舰攻常用十八架,共三十架,后来改成零战常用九架、补用两架,九七式舰攻常用十五架、补用一架,共二十七架。昭和十九年十月,当大鹰级空母已经陆续沉没,只剩下云鹰号一舰的时候,海军制定新的载机方案,是零战常用九架、补用三架,天山舰攻常用六架,合计十八架。

  从客船春日丸改造成空母大鹰号的概要如下:拆除最上甲板(强度甲板)以上的建物,把最上甲板当作是格纳库甲板,在其上架设一个五公尺高的机库,机库则是由舷侧的支柱称起,在其上铺设长162公尺,宽23公尺的飞行甲板。在格纳库的最前端以及最后端布置了两具12公尺乘12公尺的正方形升降机。舰桥则是设置在机库升降机的前面,机库的最末端设有飞行机搬运口,能从舰尾运送飞机道格纳库或搬出来。由于本舰速度只有21节,所以在飞行甲板上并未设置遮风栏。排烟则是靠一具向下弯曲的烟囱,装置在右舷中央。

  兵装上,本舰也是极度孱弱。相对于瑞凤级12.7公分连装高射炮四基共八门的基本装备,本舰只配备了12公分单装高射炮六门,而且在完成时还因为海军兵器装备不足,只有装上四门而已。日本海军常用的25mm机铳也只有装上连装形式,而且只装用了四座。  由于原本是客船的船体,在复原性以及强度上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本舰在改造成空母时也进行的对于强度甲板的补强以及增加了压舱物以降低重心。另外,在飞行甲板上设置了前后各一基的隐藏式探照灯,能收到飞行甲板下面去。

  特设空母春日丸在昭和十六年(1941)八月三十一日完工后,于同年九月五日编入第一航空舰队第五航空战队,又于九月二十五日改编入同舰队第四航空战队。相较于活耀于第一线的几艘轻空母,由于性能过于低落,本舰在战争爆发前后大多执行飞机搬运的工作,在本土、高雄、帛琉等地来回。战争爆发后的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十二日,特设空母春日丸回到本土,进入内海西部,从事着飞行员着舰的训练工作。

  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三十一日,特设空母春日丸改名为航空母舰大鹰号,但是在剩下的日子里,本舰的任务都还是一样,从事于飞机的搬运,在帛琉、达佛、土鲁克、泗水、新加坡以及本土间来来回回,输送飞机以及物资。昭和十七年(1942)九月二十八日,大鹰号在土鲁克附近遭受美军潜舰的雷击,赶紧进入土鲁克港进行修复。昭和十八年(1943)八月六日,本舰在从土鲁克出港前往本土的途中又遭受美国潜舰的攻击,但是因为闪避得当,并没有造成损伤。

  昭和十八年(1943)九月二十四日在父岛东方,大鹰号又再度遭受美军潜舰的攻击,舰尾中雷以后陷入航行不能的状况,幸好由航舰冲鹰号曳航回本土,才没有遭受灭顶的灾难。同年十二月十五日,大鹰号被编入新成立的海上护卫总司令部,该部专司运输船团的护卫,所指挥的多是一些旧式驱逐舰和像大鹰级这样的性能低落的航舰。从此,大鹰号就开始替船团进行护航的工作,不过不变的是仍然要跟美国神出鬼没的潜舰拼命。

  在这一年中,大鹰号在修复期间加装上了原来就应有的另外两门12公分高射炮,该炮位置是在舰桥前两侧,另外在舰首舰尾处增加了25mm三连装机铳各两基,还有,前部的隐藏式探照灯改换成了一具二十一号电探。另外,由于空母冲鹰号的实验绩效,本舰也加长了他的飞行甲板,从162公尺增长到了172公尺。

  昭和十九年(1944)一月十一日,本舰进入横须贺入坞维修,并于同年四月出坞回到战场。四月二十二日,大鹰号被编入了第一海上护卫队。在大鹰号生命结束前的这段时光里,他大多从事从本土到新加坡以及菲律宾这一线的物资运送船团护卫。最后,大鹰号在昭和十九年(1944)八月十八日,于吕宋岛西岸遭受美军潜舰Rasher SS-269的雷击而沉没。

建造所        三菱长崎造船所(日本邮船春日丸)

改装所        佐世保工厂(特设空母春日丸)

起工        昭和十五年一月六日(日本邮船春日丸)

下水        昭和十五年九月十九日(日本邮船春日丸)

改造起工        昭和十六年五月一日(特设空母春日丸)

竣工        昭和十六年八月三十一日(特设空母春日丸)

改名        昭和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空母大鹰)

基准排水量        17830吨

公试排水量        20000吨

全长        180.24m

水线幅        22.5m

飞行甲板        162m x 23m

格纳库        1层

速力        21节

轴马力        25200马力

飞行机        27架

兵装        12cm高角炮单装六门

        25mm机铳连装四基共8挺

  

 

丧失:1944年8月18日

 

 

云鹰号

Unyo

  昭和十三年(1937),日本邮船公司为了因应预定在昭和十六年(1940)开幕的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开始计划建造一级新型豪华客轮,这型客轮将使用在欧洲航线,作为与当时德国的三艘最新型欧亚航线客轮香霍斯特号(Scharnhorst)、格内森瑙号(Gneisenau)和波兹坦号(Potsdam)在业务上竞争的对手。这三艘新锐客轮分别被命名为新田丸(Nittamaru)、八幡丸(Yawatamaru)、春日丸(Kasukamaru),日本邮船公司在命名时别出心裁,他们的英文拼音首字母拼起来刚好是代表日本邮船公司名字英文缩写的NYK。

  这次预计举办的奥林匹克大会是史上第十二届大会,举办地点选在东京,对亚洲以及日本来说都是意义深远。因为这是奥林匹克大会一次在亚洲国家举办,而作为第一次在亚洲举办的奥运会的城市东京,则代表了当时日本国力强盛,在世界上足以作为亚洲的代表。但是很讽刺的是,这次奥运大会却因为日中战争的爆发,日本全国即将进入总动员体制,而在日本内阁会议的决议下放弃举办。

  既然东京奥运停办,这三艘客轮建造的噱头就去了一半,不过结果却比预想中的更糟糕,欧洲大战在1939年爆发,开往欧洲的航线不得不停止运作,而原来预计就航于欧亚航线的三艘豪华客轮也就只好变更他们的服务路线转向北美航线就役,其中八幡丸的就航航线包括了西雅图航线以及旧金山航线。

  事实上,日本邮船公司这三艘一万七千吨级新锐豪华客轮,都是接受了日本政府的「优秀船舶建造助成法」的补助而建造,当时日本政府一方面为了促进国内造船业的发展,一方面也希望国内船公司能拥有更多的高速大型商船,以便日后发生战争时能充作运输船使用,于昭和十二年(1937)四月颁布了「优秀船舶建造助成法」,只要国内船公司的新船建造计划中具有性能达到总吨数(计算一艘商船大小的计法,并非几艘商船的总共吨数)六千吨以上、速力十九节以上的新建造客船或油槽船,都可以受到来自政府的资金补助,这个法案在昭和十三年(1938)实施。以当时日本商船队的水准来说,跟世界各国是有一段相当大的差距的,优秀的大型客船可以说是屈指可数。有了政府的补助,要建造能与德国新锐客轮香霍斯特号这种等级匹敌的大型客船(在世界上算是中小型等级)才有可能。

  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日本新锐客船八幡丸,真正的就航时间只有一年。昭和十六年,太平洋上风起云涌,就在战争即将爆发的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八幡丸卸下了他客船的工作,回航到吴工厂接受海军的征召,进入船坞准备改造成航空母舰,成为日本海军特设空母八幡丸。有关改造工事的细节请参照空母大鹰号一文。隔年昭和十七年(1942)五月三十一日,特设空母八幡丸的改造工事完成,随即编入联合舰队附属,并且开始执行任务。由于从客船新田级改造而来的本级舰性能无法跟第一线的大型优秀空母相比,特设空母八幡丸也跟他的姊妹舰一样大多担任飞机运送的工作。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三十一日,在执行完一趟往俾斯麦群岛运送飞机的任务后,特设空母八幡丸与姊妹舰特设空母春日丸一同编成舰队,正式入籍海军(之前是编入联合舰队附属),并且改名为空母云鹰。

  从昭和十七年(1942)九月到昭和十八年(1943)十二月十五日编入海上护卫总司令部前,云鹰号一直在太平洋上进行各种运输任务,包括了飞机和各式物资的运输。十七年(1942)九月初再度进行了一趟往俾斯麦群岛的运输后,就从事着从日本本土横须贺基地往太平洋上最大海军基地的土鲁克岛这条十分重要航线的运输工作,除了年底有一段时间转向原荷属东印度群岛运输外,在横须贺跟土鲁克间计来回了约十五趟之多。在繁忙的运输任务之中,云鹰号进行了两次例行入渠维修,一次在昭和十八年(1943)初于横须贺,一次在同年九月于吴港。  昭和十八年(1943)十二月十五日,云鹰号编入新成立的海上护卫总司令部,任务从物资运输升级成了运输船团护卫,搭载了十二架九七舰攻进行护卫任务(原设计格纳量为零战十一架,九七式舰攻十六架),但是实际上还是大同小异,走的仍是本土-塞班岛-土鲁克的路线。云鹰号才刚刚担任船团运输护卫舰不久,就在昭和十九年(1944)一月十九日于塞班岛附近遭受美国潜舰的雷击,所幸受伤不重,在塞班岛进行抢修后尚能回航本土入渠大修。云鹰号利用了这次回国大修的机会,拆除旧型的吴式着舰制动装置四型,装上了新型的三式着舰制动装置,从而具备能够供新型舰攻流星改起降的能力。

  云鹰号的维修花了将近五个月的时间,才于昭和十九年(1944)六月二十八日出渠,不过在这之后云鹰号已经无法回到旧日服务的中太平洋主要补给路线,因为塞班岛于昭和十九年(1944)七月沦陷,而土鲁克岛也早已被美国航舰部队炸成一个空壳。在这段时间,太平洋战局每况愈下,而云鹰号也就只能待在日本内海西部待机。

  昭和十九年(1944)八月十三日,云鹰号编入第一海上护卫队,同队的还有练习巡洋舰香椎号和海防舰五只。第一海上护卫队编成后随即进行了他们的第一项任务─护卫十八艘运输船南下,其中包括七艘往菲律宾增援的运兵舰以及十一艘开往新加坡的高速油槽船。同年八月二十五日,这只船队从本土门司港启航,云鹰号放出舰载机在空中执行索敌警戒任务,在航行途中有四艘运输船落伍,云鹰号继续护卫剩下的十四艘运输船南下。八月二十九日,船团在台湾的高雄港进行几小时的暂休停泊并进行补给,然后再度上路,于九月一日与队中四艘往菲律宾的运兵舰分离,最后在九月五日到达新加坡,云鹰号成功无事的完成了一次护卫船团的大任。

  不过好运并不长久,由于战事吃紧,美军似乎意图朝菲律宾猛扑而来,如果菲律宾一但遭攻陷,位于新加坡的大量物资就可能因为航线被切断而无法运到日本本土,因此军方无不加紧从新加坡搬运物资的脚步。昭和十九年(1944)九月十一日,刚替从本土而来的空运输船队护航至新加坡的云鹰号又要替刚在新加坡载满石油的五艘大型油槽船运输队护卫回日本本土。九月十六日半夜,同型的油槽船ATSUSA丸(???丸)号突然遭受鱼雷击中,随即沉没,接下来轮到云鹰号在十二时四十二分分别于右舷中央机关室与舰尾舵机室遭受雷击,击中处发生大爆炸,云鹰号很快就失去动力并开始下沉,最后在九月十七日七时五十五分沉没,结束了他劳碌的生涯。击沉云鹰号的是美国海军SS-220 Barb(鮘)号潜舰。

建造所        三菱长崎造船所(日本邮船八幡丸)

起工        昭和十三年十二月十四日(日本邮船八幡丸)

下水        昭和十四年十月三十一日(日本邮船八幡丸)

竣工        昭和十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日本邮船八幡丸)

改装所        吴海军工厂(特设空母八幡丸)

改造起工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特设空母八幡丸)

改装完了        昭和十七年五月三十一日(特设空母八幡丸)

改名        昭和十七年八月三十一日(空母云鹰)

基准排水量        17830吨

公试排水量        20000吨

全长        180.24m

水线幅        22.5m

飞行甲板        162m x 23m

格纳库        1层

速力        21节

轴马力        25200马力

飞行机        27架

兵装        12cm高角炮单装六门

        25mm机铳连装四基共8挺

  

 

丧失:1944年9月17日

图片说明:这是云鹰号的前身“八幡丸”豪华油轮。摇身一变就成了航母了,同志们,警惕啊!!!

 

 

冲鹰号

Chuyo

  空母冲鹰号,是由豪华客轮新田丸改造而来的轻型空母。昭和十二年(1937)九月,日本邮船公司在日本政府优秀船舶建造补助法案的资助之下,决定建造三艘日本最新最大的豪华客轮,用于欧洲-日本航线,打算跟各国最新锐的欧洲-远东客轮争一高下,并且骄傲的宣布将以日本邮船公司英文简称NYK三个字母为首来给三艘客轮命名,其中新田丸(Nittamaru)正是这三姊妹之首。一方面,这三艘豪华客轮由于受政府补助,所以在战争的时候一但受军方征召,即需回到船坞中接受紧急改造,成为特设航空母舰。

   新田丸型客轮排水量达17150吨,主机出力25200hp,能搭载283名旅客,发挥22.474节的速度驰骋大洋,一等二等公室全部设有冷暖气空调,船上设备充足,吸烟室、社交厅、桥牌间、图书室、游泳池,其规模属日本前所未见,内部装潢相较于日本邮船公司的前一级客轮浅间丸级更为豪华,并且大胆采用新锐建筑师设计,较旧式的古典装潢更显现代风格与气派。

  但是,在新田丸级客轮竣工之时,太平洋上却战云密布,欧洲大战已经爆发,原先预定的欧洲航路已经无法实现,只得改航日本-美西间的太平洋航线,不过不久,三舰就陆续受到海军征召,未能在太平洋上一展雍容的豪华客船将背负着航空甲板,成为浴血奋战的航空母舰。

  冲鹰是姊妹舰中最后进行改装的,时为昭和十七年(1942)八月十日,于吴工厂进行改装。由于历经中途岛海战的失利,吸取了作战的经验又再度进行了改修。飞行甲板比大鹰、云鹰延长了10公尺,达到172公尺之长,宽度也增加了约20公分。对空兵器的配置也较大鹰、云鹰二舰为充足,两舰配备有12公分单装高角炮6基,相对的冲鹰则装有12.7cm连装高角炮4基、三连装25毫米机铳10基,比起姊妹舰要强上许多。格纳库也变更了设计,大鹰、云鹰为常用搭载机23架,而冲鹰则有26架(补用机不明)。

  冲鹰在同年年11月25日即完成了改造工事,速度之快,仅三个半月,相较于大鹰的四个月,云鹰的六个多月,为同型舰中最快者。除了因为拥有改装前二舰的经验外,工程上也较为简化,包括废除发动机试运所以及发动机调整所,改为使用机库末端的一角空间进行引擎的整备工作。

  竣工之后的冲鹰马上在12月4日开始投入往土鲁克输送战机的任务,此时舰上的训练仍尚未完熟。冲鹰作为空母的生涯当中,跟其它姊妹舰一样大多是从事于横须贺与土鲁克之间的飞机输送任务,充当飞机运输船之用,这是由于其航速根本跟不上正规舰队的运动速度之故。以这种低速轻航舰运送战机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太平洋前线诸岛有许多缺乏港口设施的基地,要以普通运输舰载运战机卸货不易,如果是轻航舰,则不必靠港,直接从飞行甲板起飞再降落到各基地即可。1943年一月,一队运往前线的战机就直接从冲鹰号起飞降落到卡比延基地。

  昭和十八年(1943)9月24日,姊妹舰大鹰号在父岛东方遭受美军潜舰的鱼雷攻击,命中舰尾导致丧失航行能力,幸好由冲鹰为之曳航带回横须贺,才保住一命。

  不过厄运不久就降临到冲鹰身上,1943年11月30日,冲鹰与空母瑞凤、重巡摩耶一起从土鲁克出发向横须贺航行,12月3日深夜在八丈岛东方遭到美军潜艇旗鱼号(Sailfish,SS192)发射的鱼雷攻击,命中了左舷舰首,造成舰首附近的飞行甲板破裂落海。不过虽然浸水,但机关仍然可以运转,于是在驱逐舰浦风的护卫下继续向横须贺航行。到了翌晨黎明再度遭旗鱼号攻击,这次命中左舷机械室,大量浸水造成航行不能。到了早上8点41分又被鱼雷三发命中,经过一阵大火终于沉没。这是商船改造空母的初丧失。

改装所        吴海军工厂

改造起工        昭和十七年八月十日

竣工        昭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基准排水量        17830吨

公试排水量        20000吨

全长        180.24m

水线幅        22.5m

飞行甲板        162m x 23m

格纳库        1层

速力        21节

轴马力        25200马力

飞行机        常用26架

兵装        12.7cm八九式连装高角炮 四基共八门

        25mm机铳三连装十基共三十挺

  

 

丧失:1943年12月4日

 

 

龙骧号轻型航空母舰

Ryujo

  龙骧号由横滨造船厂建造。1929年11月26日开工,1931年4月2日下水,1933年5月9日完工。龙骧号的舰桥是在甲板下方横穿而过的。虽然排水量不大却能够容纳三十架以上的飞机,一般用来支援登陆作战。

      建造时的想法是填充受条约限制所剩余的吨位,故该航母的设计并不成功。由巡洋舰的舰体建造,原设计是建成单层机库,但在建造中改为双层机库。该航母建成后存在武器较弱;稳定性差和超载等问题。在服役后,马上进行了改装,包括加强舰体结构,减少大型防空炮数量,改装后的状态是:满载排水量13,650吨,主尺度175.4 x 20.7 x 7米,编制924人,武器为4座双127mm两用炮,4座双25mm炮,24门13mm炮。搭载37架飞机。前甲板升高。在二战中还增加了更多的防空炮。

  

      1942年8月24日,龙骧号在瓜岛战斗中命中鱼雷和炸弹沉没。

标准排水量 13,650吨

飞行甲板长度 590英尺

航   速 29节

火   炮 5英寸8座,8座25mm炮,24mm机枪24座

标准舰载机 37架

舰   员 924人

 

 

千岁级轻型航空母舰

Citose Class

千岁级共2艘,分别是千岁号和千代田号。

千岁号

Citose

  该级航母共两艘。原设计是作为水上飞机母舰的。在中途岛海战后为了补充日本海军航母的损失而临时改建为航空母舰。作为航母来说其性能是很不尽人意的。该级舰建成后因当时的日本缺乏飞机和飞行员,所以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首舰千岁号于1934年11月26日由吴市海军船厂开工建造。1936年11月29日下水,1938年7月25日完工。1943年到1944年1月1日在Sasebo海军船厂改装为轻型航母。1944年10月被编入小泽治三郎中将的北方舰队参加了著名的莱特湾大海战,由于舰上没有飞机,所以被当作诱饵舰使用。10月25日遭到美国舰载飞机的轰炸,最终沉没。

排 水 量 15,300吨(满载)

航   速 29节

动   力 44,000马力

火   炮 127mm8座、25mm30座、

编   制 800人

标准舰载机 30架

 

 

千代田号

Ciyoda

      千代田号是千岁级的第二艘,也是由水上飞机母舰临时改装而成的轻型航空母舰。它的改装时间比其姐妹舰千岁号要早,但改装完成后同样因为日本缺乏飞机而无所作为。

      千代田号于1936年12月14日在吴市(Kure)海军船厂开工建造。1937年11月19日下水,1938年12月15日完工。1942年到1943年10月31日在横滨海军造船厂改装为轻型航母。1944年10月,该级两艘同型舰随小泽中将参加了莱特湾海战并扮演诱饵。10月25日遭到由杜保斯少将率领的美国海军巡洋舰和驱逐舰的炮击,重伤沉没。

排水量 15,300吨(满载)

  航速 29节

  动力 44,000马力

  火炮 127mm8座、25mm30座、

  编制 800人

  标准舰载机 30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