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鲁:改变了思考经济学问题的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9:57:03

德布鲁:改变了思考经济学问题的方式

2005/12/31 经济学俱乐部

   << 回 首 页



 

作者:梁捷

  12月30日,是伟大经济学家杰拉德·德布鲁(GerardDebreu)逝世一周年纪念日。

  早在1983年,德布鲁就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不过他至死也没有在经济学专业圈子以外获得声誉。他的工作太过艰深,又不讨论具体经济学问题,连很多经济学家都不明白,何况外人。 但是几乎所有经济学家都在享受他的遗产,正是斯密、瓦尔拉、阿罗、德布鲁这几个名字构筑了经济学的核心——自由竞争市场的有效性。

  20世纪40年代,巴黎高师毕业的年轻数学家德布鲁偶然读到当时最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莫里斯·阿莱的书。书中特别提到了“洛桑学派”创始人瓦尔拉在上世纪末的工作,这是不同于马歇尔局部均衡的“一般均衡理论”。瓦尔拉认识到,我们必须全面地研究经济,思考不同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项工作深深打动了德布鲁。德布鲁决定改投阿莱门下从头学习经济学。差不多同一时候,在斯坦福任教的阿罗也开始研究一般均衡问题。和德布鲁一样,他差不多已经把问题想清楚了,只是需要一个精通数学的专家协助。他向阿莱求救,于是找到了最佳拍档德布鲁。上世纪50年代初,德布鲁到了美国,逐渐开始在《计量经济学》等英美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崭露头角。他的“原子式”(或者说“公理式”)研究方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954年,经济学史上重要的日子到来了。德布鲁和阿罗合作,在当年第三期《计量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竞争经济的存在性均衡”论文。这篇论文的题目很惊人,他们宣布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也就是说,这篇26页的文章从逻辑上验证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猜想,这是整套新古典经济学的根基。从此,经济学理论可以堂堂正正地被视为科学,而“一般均衡理论”也被称做阿罗-德布鲁体系,今天几乎所有的主流经济学家仍然在这个体系内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堪称德布鲁的黄金10年,他的每一篇文章都给出与经济学核心相关的公理证明,轻松地证明了一个又一个均衡定理。1959年,德布鲁决定写本《价格理论》来总结这十余年的研究。他只用了114页就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这本小册子用一般均衡理论重新表述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不仅讨论了商品、价格、消费等概念的实质意义,还把阿罗刚拓展的不确定环境中的资源配置问题纳入书中。至此,一般均衡理论尘埃落定。

  不久,德布鲁又发现另一个重要问题——讨价还价。其实纳什在上世纪50年代已经证明,两人之间还可以通过讨价还价来决定资源配置,根据谈判能力的差异,最终也会有一个均衡解。表面上看,在一个复杂经济系统中,每个人根据市场统一的价格进行交易和各人各自讨价还价形成价格的机制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价格不同,资源配置的效率自然也就不同。

  可德布鲁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和一般均衡是等价的。大规模讨价还价最终形成的价格之“核”,恰好应该是他过去一直研究的不动点。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邀请数学家斯卡夫合作。1963年,两人一起在《国际经济评论》上发表了“经济之核的极限理论”,证明了这个困扰经济学家多年的猜想。德布鲁就用另一种方式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几种不同的思路殊途而同归,斯密的预言被完美地证明了。

  1962年,德布鲁去了加州柏克利大学,以后的几十年都安心地留在那里教书。除了象征性地发表几篇讨论“原子式”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应用的短文以外,德布鲁几乎再也没有发表论文,对他来说,最重要的问题都在40岁前后解决了。20年以后,他获得了诺贝尔奖。又过了20余年,他悄然去世。虽然他没有研究什么具体的经济学问题,却真正地改变了我们思考经济学问题的方式。(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