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进入了突破时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8:03:17

户籍改革进入了突破时期

                        ——央视经济频道采访等的综述

胡星斗

 

 

目前,中国的户籍改革正进入突破时期。这个突破是蚂蚁搬家式的突破,是鬣狗战略的突破,也就是许许多多的渐进改革、各个地方的分散的改革最终形成实质性的变化,量变引起质变。上海户籍改革是让居住证持有者7年后可能成为常住户口,天津是允许蓝印户口三年后可成为常住户口,重庆、广州是废除农业与非农业户籍区分,深圳是推广居住证,让外来人口享受“准市民”的待遇;成都则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实行购房落户的政策,进而统一户口登记;武汉都市圈则在九城市内人口自由流动。我认为,目前户籍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就是给户籍松绑,实现迁徙自由,同城待遇,最终废除在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设置栅栏的二元户籍制度。

据报道,2008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中国在今后三到五年里取消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户口制度。这说明有关政府部门已经对于户籍制度有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政府官员必须要有点大思维、大气魄、大战略,不能鼠目寸光,治标不治本,问题越积累越多,形成淤积效应。

有人说户籍不能废除,哪个国家没有人口管理的办法呢?有人口管理的措施就有户籍。的确,如果废除了城乡隔离、城市与城市隔离、地区与地区隔离的二元政策和法律,户籍只起到人口登记的作用,那么保留“户籍”这一称呼也未尝不可。批评者的错误在于把人口登记的户籍与二元户籍混淆了。而“户籍”在中国约定俗成指的就是二元户籍,废除户籍其实是废除二元歧视,而非废除人口管理的办法。不过,我认为人口管理的办法与其还叫“户籍”,不如叫“国民信息系统”或“身份证管理系统”。

批评者的另一错误在于把废除户籍制度与获得同城待遇划等号了,于是指责我太“激进”、“浪漫”。实际上,废除户籍并不等于马上获得当地“户口”(其实没有户口了),不可能立即享受同城待遇。废除户籍的意义,一是象征性的意义,即从国家层面宣示:摈弃歧视,拆除栅栏,建设和谐社会,二是现实的意义,促进同城待遇的尽快实现、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因为没有了户籍,政府财政如果还不给外来人口拨款会遇到更多的质疑,外来人口中也会有更多的人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纳税人的权益,要求地方政府解决其子女上学、住房、看病、低保等问题。如果不废除户籍这个总根源,我可以断定:同城待遇永远不可能实现,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也永远不可能缩小。户籍这个根不解决,中央即使采取许多的惠农措施,目前的城乡差距不是照样不断地扩大吗!2007年城乡收入差距达到历史最大,是3.33:1,2008年继续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指出,在过去的17年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研究者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使农民有更多的进城机会,而且是平等就业和公平收入待遇的机会。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废除二元歧视的户籍制度,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

二元户籍制度既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是严控型社会的产物。现在,中国虽然已经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了,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客观上要求废除户籍制度,但是由于我们社会管理的方式并没有从防控型转变为服务型,所以,隔离型的户籍制度仍然为一些官员所倚重。1951年7月16日政务院批准公安部《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在城市中一律实行户口登记;1954年12月20日内务部、公安部、国家统计局又发出联合通知,要求建立农村户口登记制度;1956年3月10日,全国第一次户口工作会议要求在短时期内建立一套比较严密的户口管理制度,以便“发现和防范反革命和各种犯罪分子活动,密切配合斗争”。可见,户籍制度在一开始就是为了政治目的的,当然也是为了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

当然古代也有户籍制度,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大同小异,都是把人固定在一个地方,搞地区封锁。古代是把人固定在农村,计划经济时期是城乡二元。由于户籍制度,明朝时法律规定:离乡百里,都必须持“路引”,即离乡的证明。清朝实行保甲制,来路不明的盲流,都要被抓走。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了“居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但随之而后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户口登记条例》都违反了宪法。197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后来的宪法取消了迁徙自由的规定。1978年之前,人民只有持有介绍信,才能在国内“出差”;三年饥荒时期,许许多多的饥民出外要饭而被千里抓回,活活饿死在户籍所在地;2003年之前,许多外地人被收容遣送,被关押、虐待。2003年孙志刚事件,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中国人民实现了迁徙自由,但是自由迁徙的权利不受宪法和法律的保护,也不能获得同城待遇。

2003年之前中国的情况很像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之前的南非。南非曾经规定:年满16岁的非洲人必须携带身份证、迁移证、寻职证、居住证、纳税证明等,以备警察随时检查;如果忘了携带或者证件不全,会因“无业游民”的身份而被捕,仅1958年,南非就有近60万人因此被抓。

中国曾经摆脱了户籍制度,中华民国时期,中国人实现了迁徙自由,当时出台了《户籍法》,建立了身份证制度。毛泽东青年时期在北大工作,他既没有北京户籍,也没有办理暂住证。

户籍制度明明是封建时代、严控型社会、计划经济的产物,但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为他的存在而辩护,似乎存在就是合理的,不能废除。

中国迫切需要开展一场全社会的平等权利运动与社会公正运动。废除户籍的关键意义是平等权利。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从废除极端不合理的制度入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有了好的制度,才可能逐步建立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假使不废除户籍,现在各个大城市对人口的限制也限制不住,而且越限制问题越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首先也在于废除户籍,否则不可能达到目标。

废除户籍并不会造成城市居民利益的必然减少,只要增加财政投入及财政转移支付,同时控制住政府行政成本和“三公”消费,那么城乡可以共赢,仍然是帕累托改进。

废除户籍,要搞活农村,盘活农村的土地,实现土地的资本化,同时改善农村创业和金融困境,那么并非农村人都愿意进入城市。

废除户籍还必须加速城市化。我国户籍改革长期以来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只强调小城镇的户籍改革,大中城市的户籍改革徘徊不动。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开始了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1993年9月,国务院进一步研究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并推行。其间,1993年6月,国务院户籍制度改革文件起草小组推出了《国务院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决定》,主张废除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建立以居民身份证、公民出生证为证件管理主体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这一方案是正确的,高瞻远瞩的,可惜在当时“离土不离乡”的指导方针及维持稳定、怕出乱子的宏观背景下它没有被颁布实行。

其实,发展大城市更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人多地少,必须节约土地资源。据研究,在发达国家,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的人均占地的比例为1:2:3.1,在中国由于城市居民大多居住在高楼中,不像西方居民居住单栋小楼,所以我国大城市与小城市的人均占地比例甚至达到1:10,也就是说,大城市只是小城市人均占地的十分之一。另外,大城市基础设施好,设施的利用率高,能够形成财富聚集效应,所以大城市的经济效率比较高。但是我国不仅城市化率远远低于工业化率,而且大城市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河南人口一个亿,比日本少不了多少,可是日本有东京、大阪、京都、神户、名古屋等一批国际化大都市,河南一个也没有。世界十大人口城市,中国的城市有时勉强第九第十,有时挤不进前十,这是极为不正常的。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国土条件不好,需要将人口集中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形成人口聚集效应,而广大的黄土高坡、沙漠荒漠石漠地区、少水地区、有些草原地区急需减少人口,休养生息。所以,除了像北京这样的水资源条件不好的城市之外,其他的城市都可以大大地扩大规模,放松户籍。

废除户籍,然后以国民信息系统或者叫做身份证管理系统取代之。2001年2月,四川省政协委员就建议以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同年,成都市取消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户籍限制,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用身份证制度代替户籍制度;同年5月,广西也出台了新政策:以身份证代替户籍管理。所以,废除户籍并非不可行,有些地方早就这么做了。

这次上海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在于政府给出承诺、门槛值,外来人口有了明确的希望。未来,我希望有更多的城市以累计记分、权利梯度顺序的方式进行户籍改革,最终废除户籍。或者先废除户籍,废除歧视,但城市的福利待遇渐进获得,三年至十年获得同城待遇。比如可以制定一个“时间表”,居住了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其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就地高考的权利受到保障。作为配套改革,公立大学的招生录取制度,应该按考生比例招生,同一所大学,在全国各省的比例应该大致相同;居住了三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可以享有廉租房、社会保障等权利;五年以上享有平等就业权、选举权等;十年以上、没有犯罪记录及不良记录的自动获得当地户籍。这样的户改不只是吸引人才的措施,而是反映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所有的社会阶层平等地开放。

 

 

2009-3-16

 

 

附件1:

天津市长:持蓝印户口享受常住户口同等待遇

2009年03月09日05:01   新京报 徐春柳

 

本报讯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做客强国论坛,与网友在线交流。在回答网友关于户籍制度的问题,黄兴国表示,持蓝印户口者享受常住户口同等待遇。

高中读满三年可在津高考

黄兴国说,在天津市购买了商品房的外省市的人员,包括天津市农村户口人员,可以登记办理天津市蓝印户口一户,可以享受天津市常住户口同等的待遇。取得蓝印户口的外地学生只要在天津市普通高中有正式的学籍,并在天津高中从一年级开始读到三年级,学满三年,获得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都可以在天津市参加普通高考。

空客项目没任何影响

此前,有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取消150架空客飞机订单。黄兴国表示,外交部、中国民航部门已做了澄清,指出这个报道不实,空客公司也表示取消订单是误传。

黄兴国说,空客天津公司的生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订单已经安排到2012年,生产计划排到2016年,到2016年总共要交付284架飞机。

京津城际乘客近千万

对于京津关系,黄兴国表示,从去年8月1日开通到今年2月底,这7个月当中有900万人次乘坐了京津城际高速列车。

黄兴国介绍,这个带来的效果明显:第一,中央的大企业到天津的投资多了。第二,中央的科研院所与天津的合作现在也越来越多。

“今后我们和北京的文化产业的合作、环保的合作等等方面都会全方位地展开。”黄兴国说。

 

附件2:

(一)    办理蓝印户口的条件:
①境外投资80万元人民币,可登记国内亲属或聘用的外省市人员一个蓝印户口。②外省市单位在市内投资50万元人民币,登记一个蓝印户口;投资不足50万元人民币,在津每年上缴税金20万元人民币登记一个蓝印户口;在滨海三区、环城四区投资40万元人民币(在五县参照此标准)登记一个蓝印户口。
③外省市个人在市内六区投资30万元人民币,登记一个蓝印户口;在滨海三区、环城四区投资25万元人民币,登记一个蓝印户口;在五县投资或购买价值20万元人民币营业性用房的,可登记投资、购买者本人和配偶及一名子女3个蓝印户口。
④境外人员在津购买50万元人民币商品房,可登记国内亲属和配偶及一名子女3个蓝印户口;外省市人员在津购买40万元人民币商品房,可登记购房者和配偶及一名子女3个蓝印户口;在滨海三区、环城四区购买25万元人民币商品房,可登记购房者和配偶及一名子女3个蓝印户口;在五县购买商品住房,建筑面积在80平方米、价值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可登记购房者本人和配偶及一名子女3个蓝印户口。
⑤本市农业人口在市内六区购买价值50万元人民币营业性用房或商品住房的,可登记购房者本人和配偶及一名子女3个蓝印户口;本市农业人口在五县购买商品住房,建筑面积在80平方米、价值1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可登记购房本人和配偶及一名子女3个蓝印户口。
⑥本市各单位引进的外省市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虽没有职称但确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可登记本人和配偶及未成年子女3个蓝印户口。
(二)办理蓝印户口的手续。申办蓝印户口除提交申请、原户口所在地户籍证明、固定合法住所证明、身份证、两张一寸免冠照片外,并按申报类别和条件提交以下材料:
①投资的,提交营业执照和会计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所在单位同意登记蓝印户口证明;境外人员国内亲属关系公证书。
②购房的,提交市房管局出具的房屋所有权证、售房单位的购房发票、购房者与登记蓝印户口人员亲属关系公证书。
(三)蓝印户口转为常住户口。取得蓝印户口资格人员,经三年连续复验合格,本人提交申请、持《蓝印户口簿》和居住地派出所出具的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原籍户口地派出所出具的户口证明,到市局蓝印户口办公室办理转常住户口。本人持蓝印户口办公室开具的《户口准迁证》办理迁入后,到居住地派出所登记常住户口。派出所同时收回蓝印户口。
收费标准
办理蓝印户口。市局蓝印户口办公室收取城市建设增容费每人10000元;办理五县蓝印户口的,收取城市建设增容费每人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