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烈山:首都何必巨无霸(南方都市报 2007-10-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1:41:10
鄢烈山:首都何必巨无霸   2007-10-29 09:50:00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春秋小议之鄢烈山专栏  
  
  新华社记者报道说,山西、河北两省从10月初开始,向北京输水4500万立方米,其中山西是2500万立方米,主要由大同的册田水库集中输送。山西方面说,2003年到2006年已连续4次向北京输水,累计达两亿立方米。这条短讯勾起我的一段旧思绪。

  3年前,山西的朋友老陈借一辆车给我们观光晋北,去了五台山、大同、应县等地。晋北给我的感觉一是贫穷,二是荒凉。没有想到,自古以来的西北重镇大同市和全国重点文物佛宫寺木塔所在的应县县城,房屋大多简陋如北方的农舍。没有想到有1500年历史的佛教道场、有“清凉山”之称的旅游避暑胜地五台山,并不见“山高林密”的秀丽景色;大同、雁北及整个晋北的植被,还不如次年我从西安到延安看到的陕北黄土高坡。之所以如此,我想一条重要的原因应该是缺水吧。当时,我在报上看到从山西经内蒙往北京调水,心里乱七八糟地想,不知这水在沿途的流失和耗损要占百分之几十?北京人应该感激外地人的牺牲,怎么反滋养了某些居京者的傲慢,建议提高外地人进京门槛,难道他们以为自己是“打江山”的皇族,别人就该进贡?这山西是甘愿奉献、先人后己、要做谱写《龙江颂》的“江水英”,还是不得不服从“全国一盘棋”的大局?在水资源分配上两地之间的民事权利关系如何?应然的公共决策程序如何?自然,也想到张艺谋讲述为争水源而械斗的电影《老井》和一些历史故事……作为山西、北京两地利害的局外人,我对此的感觉,可用一句俗语形容:“摁着叫化子剥衣衫”——人总是倾向于同情弱者。

  新华社记者说,调水是为确保北京2008年奥运会用水。可是,奥运会结束后北京的用水量就会减少许多吗?又说,这调水有效缓解了北京供水紧张局面。可见,水还是不够用。即使南水北调顺利完成,就能满足日益膨胀的北京日益膨胀的需求吗?须知,全国各地都在闹水荒,供水资源谁也不富余,不情愿被“一平二调”。

  因此,就产生两个问题,一是首都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设在北京(北平),二是首都有什么必要一定要建成巨无霸。

  关于第一点,与国体和根本制度无关,只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所以在前两年沙尘暴虐害北京时,就有些人提议迁都。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就将中国的首都定在了南京。明成祖朱棣改北平为北京(而南京仍为“留都”,始终保留有一整套政府班子以备起用),有利于建立牢固的“前敌指挥部”,以抵御北边的鞑靼、瓦剌、兀良哈蒙古三大部卷土重来,并做好防范横扫中亚、西亚的凶悍的“瘸子帖木儿”从西北杀来,这是他雄才大略、不畏强敌的决策。满人建都北京,那只是他们可进可退的“中都”(东北的京城则是他们的根据地)……在中远程导弹技术支配性地影响战局的今天,我们已放弃了为准备打仗而沿海不搞建设的旧战略。首都建在哪里,军事方面的考量已不重要。要的是交通便利;从总体看,调配政治资源和治理全国的经济成本比较低。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北京,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首都。

  关于第二点,说起来非常简单,有现成的范例: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并不是全美最大的城市;金融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分散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地。我国即使定都北京,让它做一政治中心就可以了,何必建那么大?地质大学、政法大学等原先在本领域全国最好而校址在“外地”的大学,仿佛不挤到北京去就要失掉顶尖的份。国家歌舞剧院、图书馆、博物馆若不建在首都,仿佛就不能算全国最牛的……如此一来,北京的郊县都变成了城区,市中心一环一环地扩展下去,十环恐怕也打不住。自然环境并不优越的北京焉能不不堪重负?

  这是何苦呢?我知道,我们中国人有大一统的情结,喜欢扎堆喜欢有个大中心,但文化心理也是可以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前,我们爱搞些大场面,比如动辄搞大型团体操表演,比如有外国贵宾来就让学生和市民站到十里长安街两边去“热烈欢迎”。如今摒弃了这一套也没见谁嚷憋闷呀。 

  (作者系杂文家)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10290222.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