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1:39:16
宝宝入园你准备好了吗?
 
新闻午报  2005年03月08日
 

没有了祖辈们的过分关怀,孩子们也许会成长得更快一些

设计独白:“袖子弄脏了,我自己来擦。”

设计独白:“与小伙伴们一起吃饭,我吃得更多更有滋味了。”

人说:幼儿园,是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个场所。那么何时进幼儿园,则在幼儿教育中显得尤其重要。如何避免入园误区,请听专家分析。咨询专家法华镇路幼儿园园长吴小静
误区一
祖辈养育优于幼儿园教育
如今,像小叮当这样打小由外婆领大的孩子还真不少。据调查,因父母工作繁忙而将抚养孩子的重任交由祖辈,造成目前我国祖孙三代同住,或祖孙两代同住的现象十分普遍。俗话说“隔代亲”,不少父母都表示,自己从小在父母的严厉教育下长大,却从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动过孙辈一个指头。当然,孩子由祖辈照看有不少有利之处:可以使老人的晚年因抚养孩子而更充实;而老人的育儿经验及血缘亲情关系,也使他们能更好地照顾孩子,让父母更放心。
但尽管如此,仍有不少教育专家认为,其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祖辈对孩子无原则的溺爱、袒护,使孩子极易形成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性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专家观点:隔代抚养一般存在以下几种隐患。
第一,孩子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氛围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易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更严重的甚至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如现在很多小孩“少年老成”,失去了“童言”,这与隔代抚养有密切关系。
第二,由于老年人大都好静而不善运动与外出,这样长期与孩子呆在一些固定的地方玩耍,容易造成孩子的视野狭小,并养成其孤僻、沉默寡言的习性,而不利于培养孩子开阔的胸怀和活泼、宽容的性格。长此以往会使孩子长大后,为人心胸狭小,不善与人交际,易产生交际恐惧症。
第三,老年人的思想意识相对固定化,行为模式化,往往表现出固执、偏激的想法与言行,极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培养,可能导致孩子心理、行为、人格的偏离。
第四,老年人抚养孩子,常常是过分的关心和溺爱,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没有机会做自己的事情。长期下去,会使孩子缺乏独立性、自信心和果断力,养成依赖心理、抗挫力差,这使孩子在成长中,稍微受挫就一蹶不振。
误区二进幼儿园越早越好
也有部分家长,在子女尚未形成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表达能力时,就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其结果是孩子在小朋友间不能建立良好的关系,觉得孤独、没有安全感,而导致孩子厌恶去幼儿园。生活中有不少提前入园的孩子,由于跟不上比他大一届同伴的节奏,时间一长,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诚然,幼儿园的教育相对家庭式的教育,更专业化、更系统化,而且幼儿园又提供了孩子与同龄人之间游戏、学习、协作、竞争的环境,这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环境所无法比拟的。但何时入园,家长还是应视孩子的心智是否成熟到能够暂离家庭、单独融入新环境来决定。像小小这样的小朋友,应该在她懂得一些简单会话,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如上厕所、喝水等,同时又可以自己料理一些自己的事情,如吃饭、穿衣后再到幼儿园也不迟。专家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孩子心理上的适应比身体上的适应更加重要。原则上,当幼儿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能适应幼儿园生活,就可以进入幼儿园了。
入园时孩子具备以下的能力十分必要:
第一、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幼儿不仅要听得懂别人讲话,还要有能表达自己所有意愿的70%左右的语言能力,这样才能够表示出自己的意思,和别人做简单的沟通。
第二、在基本动作技能方面,幼儿应该具备一些简单的技能和基本动作,如丢球、握剪刀等,这样在入园后才不至于什么都不会,以至于无法参加园里的活动。
第三、在一般社交常识方面,要懂得“轮流”、“排队”等规则,会处理自己的大小便问题,有请别人帮忙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总之,孩子的个体发育千差万别,对于那些年龄过小、身体虚弱、自理能力差的孩子,若执意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培养“独立性”,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误区三春季入园一定比秋季入园好
现实生活中,有部分父母认为春季入园相比秋季入园更有好处,原因是,大部分秋季入园的小朋友,早已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他们不再因为与家人分离的焦虑感而哭闹,这样带班的老师会有更多的精力,来照顾为数不多的“插班新生”。而大多数孩子的稳定情绪也会感染“插班新生”,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专家观点:春季入园有其优势所在,但也存在缺陷。
第一、春季气候寒冷,天气忽冷忽热,再加上新生心理方面的不适应,特别容易生病。
第二、新入园的宝宝很容易因心理问题及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而导致频繁尿裤,而这个季节衣着较厚,由此也产生了不少麻烦。
链接入园前应帮助宝宝做哪些准备?
每年新生入园前夕,一些家长总有一大堆关于幼儿入园的问题。那么幼儿入园前应做哪些准备呢?一、做好心理准备
1、以“听”激趣,就是家长要先了解幼儿园,常向幼儿讲述园中趣事,以引起幼儿的共鸣,激发幼儿入园的兴趣。
2、以“看”导行,就是家长在征得教师同意后,带幼儿到幼儿园观看或参与幼儿园活动,让幼儿通过看和玩直接体验幼儿园的生活,以幼儿园集体的感召力,唤起幼儿入园的信心,引导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3、以“情”扩情,就是家长要创造机会扩大幼儿的情感圈,让幼儿将教师的真情纳入到自己的情感圈中。事实上,幼儿入园前的情感圈仅限于父母等几个人。因而在情感上对身边亲人或看护人依赖性强,一旦离开这小小的情感圈,幼儿就紧张、害怕、无所适从,最常见的防御本能是以哭求救,这是正常的现象。因此,最常见的办法是,在幼儿入园报名后,家长要先让孩子和幼儿园教师交朋友,给幼儿接触、亲近教师的机会,让幼儿从心理上接纳并崇拜老师。
4、以“禁”激“欲”,就是一种明“禁止”暗“激欲”,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欲的教育策略。幼儿天性好奇、好动,常常是越不让他动的物品,他越想动,越不让他去的地方,他越想探个究竟。根据幼儿这一心理特征,家长可有意识地正话反说、以“禁”激“欲”。二、做好物质准备
1、玩物的准备。即在征得教师同意的基础上,允许幼儿带一些喜欢的玩具或图书入园。对幼儿来说,在陌生的环境里,有自己熟悉的物品陪伴,在一定程度上就会缓解其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2、衣物的准备。因幼儿自理能力不强,遇事又不敢表达,难免会有一些令幼儿尴尬的事情发生,幼儿备用衣物的准备,必要时可解师生的燃眉之急。
3、视听的准备。家长要购买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磁带或光盘让幼儿听或看,幼儿通过常听常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乐曲的熏陶,成为情境中的一员,不但学会了歌曲,还从视觉上、听觉上感知了幼儿园。
三、做好语言准备
对即将入园的幼儿来说,其活动中心将从家庭乐园转入到集体乐园,这也意味着幼儿从自我中心向群体中心转移。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中,为了小朋友间的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有一些规则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遵守,而这些都需要借助语言来完成。相互谦让、友好合作、礼貌待人等良好品德,将会使幼儿很快融入到群体之中。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还要以朋友身份帮助幼儿理解和运用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促使幼儿之间爱心的输出,有助于幼儿交往活动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