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42:49


  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

  ——重大教育问题的思考

  针对一些人在论述教育改革和创新时,似乎明显地表现出一些误解,为此,记者走访了有关专家。专家指出:

  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

  本报记者 蒋建华

  现行教育的内、外部关系、特别是内部结构失衡,功能减弱或缺乏新的功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教育目标、课程、教学......越来越表现出不适应,于是就引起教育内部发生这样或那样的怀疑、批判和探索,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

  对于如何确立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专家进行了形象化的比喻,认为教育改革创新不是如造房子那样,必须把旧房子推倒,把基地清除干净,在空地上盖起新的房子;恰恰相反,教育改革必须在既有的教育基地上逐步进行改造。对于教育改革,怕麻烦,想干脆利索是不行的。新的与旧的,要革除的与要建立的......往往要“纠缠”在一起很长时间,“旧瓶装新酒”和“新瓶装旧酒”的情况都会有。

  专家认为,教育的继承性是很强的,因为教育是“普遍和永恒的范畴。”共同因素多而稳定,是长期形成的完整自足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改革必须“瞻前顾后”,“左顾右盼”,主要是调整、渐进。对已有的教育传统简单否定、推倒重来、另起炉灶的想法和做法,与千百年教育历史实际是不符合的,与科学地进行教育改革创新完全是两码事。

  专家针对有人认为教育改革需要推倒重来的想法,以班级授课制为例进行了分析。认为,班级授课制被攻击一百多年至今也没有消失,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是,当它庆祝取代个别教学模式的胜利的时候,却留下了后来一直被人抓住不放的小辫子,就是它简单地抛弃了传统的个别教学模式。甚至,追求教学个别化倒成为了一些教育改革创新的题目。

  专家还以前苏联为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前苏联20年代的教育改革,就曾犯过一种幼稚病,要打倒“读书学校”,创立“劳动学校”,其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我国十年动乱期间的“教育革命”,也曾犯过类似的幼稚病,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甚至把建国以后17年的教育全盘否定,“从而使教育事业遭受严重的破坏,广大教育工作者遭受严重摧残,耽误了整整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并且使我国教育事业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在许多方面本来已经缩小的差距又加大起来。”

  这些例子能够很好地说明,教育改革创新,不简单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的事情,在否定教育传统(改革创新当然意味着要否定教育传统)的同时,要把教育传统中合理的东西保留并加以发扬,进行改造,包含到新的教育体系中。

  专家认为,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新的教育思想理论、新的教育主张、新的教育方案蓝图。这些蓝图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自身的规律,满足新的要求,是不是善于利用了、适合了现实的和新的有利条件,而不是是不是对传统进行了全盘否定。

  本文载中国教育报2004年6月5日第3版

  如果说过去的德育相对简单,对规范、约束强调较多,那么逐步走向小康水平的社会在教育上是否到了一种不仅强调道德规范的简单授受,而且也开始追求道德教育的自由与个性境界的时候了呢?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建构实际上是学校德育更高境界的一种设计。

“我们的基本假设是: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如果可以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在‘欣赏’中自由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建构两个方面就可以在‘欣赏’过程中得以统一。”(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