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解释力、影响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1:26:07
 (蒋建华  云山雾罩、晦涩难懂 难于工作、不愿推广) 

  一、一些现象

  一位失望的听众和一些失望的读者

  从事教育科学的宣传工作,总能碰见一些难以让人理解的事情。曾经有读者来信,说一次他兴高采烈地去听一个名教授的教育理论讲座,结果失望而归,因为讲座讲得很深奥,云山雾罩,没有听出一个所以然来。在阅读有些教育理论书籍或文章时,很多人有一种感受:有些书籍或文章晦涩难懂,没有思想,然而却是学界推崇的名著,让人好不失望。

  难干的编辑

  现在提倡宣传工作要做到“三贴近”,即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是说要通俗易懂。作为教育科学版的编辑人员,最想做到的是要贴近读者的心灵、而不仅仅追随某些小报。

  可是,自然来稿和约稿所面临的没有思想或者深奥难懂的问题大大增加了编辑工作量,要做到“三贴近”,比其他稿件的编辑工作任务更加繁重。

  很多稿件,由于编辑工作量太大,作编辑的到底是在编辑还是重写,著作权应该属于谁,最后都说不清楚。

  令人困惑的一些学者

  本人在约请有些大学老师给报纸写稿的时候,有个老师说,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也不算工作量,白耽误工夫。一位朋友在我建议他将自己的成果宣传推广出去时,告诉我大学教师要作大学教师的事。那么,我们需要问,大学教师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

  问题的实质

  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呢?我感觉,晦涩难懂和难于做到“三贴近”,说明教育科学还需要增强解释力;而有些专家学者专注于书斋,不积极将自己的成果推广出去,则有可能是没有认识到影响力对于教育科学的价值。有些教育理论文章,虽然有影响力然而没有解释力,有些理论文章虽然有解释力然而没有影响力,这属于瘸腿的情况;有些文章既没有解释力,也没有影响力,这属于没腿的情况。其实,在现实中,教育科学瘸腿甚至于没腿的情况随处可见。

   不知所云、没有论点 八股文、看上去很美

  二、原因何在

  现实原因

  有影响力没有解释力的文章表现为作者社会活动能力很强,或者有特殊的地位,或者能够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然而其所写的教育理论文章,不知所云,没有基本的论点,没有基本的论据,没有基本的论证过程,不讲道理、宣布真理,对社会、对教育不能起到解释的作用,不能给人以启发,没有解决人们的思想或具体的操作困惑。记得初中作文就对议论文的基本要求,可是在这些理论文章中都可以不遵守。教育问题是一个大众问题,由于不能提出鲜明的论点,采取特殊的视角,有些理论文章,往往没有超越常识对教育的理解,甚至于连常识都不具备。

  有解释力没有影响力的文章,一方面由于作者自身原因,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与社会沟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社会为作者不注意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创造了条件,甚至于有些作者根本就不注意甚至藐视成果的社会影响。

 

  这一道理,也可以从观念与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观念上,有些大学教师本身就受沉迷象牙塔思想的左右。机制上,现在,进行大学排行时,在对各学校科研成果的统计方面,注意考察引文数量,SCI等“权威”引文索引引文量多少,是大学、大学教师荣辱的指标。相应地,有些大学、甚至于有些知名大学在制定学校的科研津贴方案时,就列举了一级刊物、核心期刊的论文发表量,并且在某级杂志上的津贴数量是不一样的。

  据我所知,在本行业最权威的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有些学校个人有形津贴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元,一般性的学术刊物则至少一千元。在这一机制的直接推动下,最有价值的文章,则是读者面最窄的文章。至少其最初发表时是读者面最窄的。

  深层原因

  除了上面所说的表层原因外,还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具有影响力没有解释力的文章,有可能受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说明教育科学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本身尚很难产生高水平的成果。同时,也与教育科学的特性有关,由于教育是人人经历、其下一代也要经历的活动,因此教育活动是非常大众化的活动,也吸引了社会大众的参与,这本来是好事,然而人们却认为这也是教育科学,以至于给人们带来了误解,甚至于给社会带来误导。

  不可否认,现在有很多教育科学文章很有解释力,读后给人启发,使人振奋,茅塞顿开,然而影响不大,只在学术圈内有影响,没有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原因可能在于其表述晦涩,一般读者很难读懂,因而难以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为此,笔者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作《呼唤大众教育科学》,希望教育科学工作者能够将深刻的思想用大众的语言表述出来。正如一位老专家当年所说的,要用母亲教我们的语言来表述教育科学成果。实践上,该专家著的一本学术专著,印刷了十几次,发行了十几年,这也许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科学是社会的学问,是关于社会的学问,其价值应该体现在社会影响上。

  既没有解释力又没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文章,有可能与人们对教育科学知识增长方式的认识有关。在教育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方面的科学化进程中,受自然科学范式的影响,在追求学术规范的同时,忽略了作为社会科学的教育科学的根本应该是释疑解惑、影响社会。以为教育科学知识的增长方式与自然科学是一样的,是加法式的增长,以为通过过去的知识积累就可以一步一步达到教育科学的繁荣,所以,在有些核心期刊的文章中,注重于外在的引文证实,以为通过引文资料可以一步一步地推导出自己的结论,以至于有些文章好像八股文:看上去很美,很规范,看完以后没有感觉。

  这是自然科学知识生产方式在教育科学中的反映,自然科学已经发生了范式的变革甚至革命,可是教育科学还深受其旧模式的影响。

   瘸腿与没有腿,学科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

  三、如何解决

  能否成为答案

 这些现象促使我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人们有没有对教育科学的误解。教育科学发展到现阶段,应该如何发展,的确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这关涉到教育科学的表述方式、载体以及价值实现形式。

  在思考过程中,我觉得,是不是可以用解释力和影响力来对教育理论进行评价。教育科学应该有两条腿。一条腿是教育科学应该有解释力,另一条腿是教育科学应该有影响力。瘸腿的教育科学是残疾的,连一条腿都没有,则可能是没有价值的。其实,不仅对教育科学是这样,对社会科学甚至于自然科学也有可能是这样。在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今天,建设教育科学的这两条腿,可能是现实的一种选择。

  具有解释力的教育理论观点可能产生影响力,然而这不是自动产生的,需要注重如何扩大其影响力。影响力也分学科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其中社会影响力可能比学科影响力更有价值。然而,现在由于社会科学的评价机制不完善,促使人们往往只注意学科影响力而忽略了社会影响力,这一现象是不是有点像孤芳自赏。作为社会科学重要领域的教育科学,如果只注意学科影响力,而不注意社会影响力,其价值将会大打折扣。其实,现在也有一部分学者注意成果的社会影响力,然而这毕竟只是自身的意识而不是社会科学的评价机制所推动。并且还有一部分注意社会影响力的人,其教育科研成果没有解释力。

  社会的机制

  除了分析影响教育科学影响力与解释力的自身原因以外,似乎还需要分析社会原因。因为,有时候,社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如何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提供充分的条件。在作为编辑的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编辑教育科学的艰难,因为人们对大众传媒理解的误区,以至于外行都能说,要宣传教育理论,到杂志去。难道大众传媒就不需要科学吗?难道大众传媒就不需要传播科学知识吗?在作为教育报纸的编辑过程中,都能遇到这一问题,教育科学在教育类报纸中都受到挑战,说明大众传媒对自己在传播科学中的地位的认识仍然面临困境。

  教育科学需要解释力,这是专家们的工作。可是如果说教育科学需要影响力,则不仅需要专家的努力,而且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因为社会应该为教育科学扩大社会影响提供平台,这样方能以科学主导社会、以科学主导教育。

  社会为教育科学影响力提供的一个重要平台就是大众传媒工具,报纸、电视、互联网应该参与科学知识的传播。因为,大众传播工具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宣传平台。可以说,也许一个大众传播媒体可以强于所有专业的、学术的、核心期刊的社会传播作用。

  也许最重要的是,社会科学学术管理机构应该将解释力与影响力列入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思想并且选择相应的指标,这样的机制约束才可能发挥持久的作用。

  曾经与一所名牌大学的社科处长谈起他们的评价导向是否有问题时,他告诉笔者难以操作。我想,这应该不是理由。因为,在智慧聚集的名牌大学,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无异于推卸责任。因为,在面向市场经济的今天,在科研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侯,仅仅用所谓的核心期刊、权威引文指数去评价作为社会科学的教育科学成果,势必将学者们推向图书馆,最后再保存到图书馆,甚至于极端点说,有可能将教育科学引向死胡同。

  编辑设想

  为了扩大教育科学的社会影响,达到科学引领教育的目的。笔者希望社会能够提供支持与帮助,希望有关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实体单位或者有志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参与我们的工作,既扩大教育科学的影响力,也扩大自身的影响,提升自身的形象。我设想,举办教育科学公益大讲堂,巡回讲座,从而以科学精神支撑教育教学改革。我设想,每年评选10篇具有解释力的教育理论文章,通过大众传播手段向社会宣传。我还设想,每年评选10位既有解释力又有影响力的专家,达到评选十杰教师的宣传规模,向社会宣传,提供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楷模,这也许就是新时期的新劳模。

  从捍卫常识到超越常识

  蒋建华

  近读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名记者清华演讲录》,其中有一篇中国青年报卢跃刚先生的演讲《捍卫常识》。在演讲中,作为一名记者,一名记者,卢跃刚先生提出要捍卫常识。在新闻采访工作中,他除了详细收集材料外,还对材料进行证伪工作,以便自己在工作中能够捍卫常识。

  卢跃刚先生捍卫常识直接来源于他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大话、空话、套话和假话现象。其实,岂止作为记者需要捍卫常识,作为教育科学工作者也仍然需要捍卫常识。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违背常识的地方,教育科学工作者更有捍卫常识的责任。

  同时,对于教育科学工作者而言,仅仅捍卫常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超越常识。超越常识的核心内容在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教育科学研究而言,不可回避,我们看见许多科研成果,从研究选题、研究方法到成果表述,没有超越人们的常识范围,读后让人感到没有新意,与常识无异。

  作为科学研究,其本质在于探索人类的未知世界,在于解释人们内心的困惑,停留于常识水平没有达到科学研究的目的。停留于常识水平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根源在于,教育科学研究是门槛很低然而要求却很高的学问。门槛低导致没有对生活采取特殊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人,由于其特殊的地位或者能够借用特殊的地位发表“科研”成果,从而导致常识性的科研成果满天飞。

  为了超越常识,有些学术专著或论文在表述科研成果时,出现模仿古文或洋文的倾向,以为这样方能显示其学术品位。其实,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食古不化和食洋不化的情况,许多介绍国外教育理论的著作和文章让人怀疑作者是否已经明白其中的道理。

  同时,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还有一种指导思想上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在指导思想上,有人以为教育科学的科学化水平在于达到“科学”化:即人们常常所理解的数学化或模型化。这一思潮根源于十九世纪以来反映工业社会知识型的自然科学对教育科学的影响,特别是迄今仍然存在的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在西方世界,美其名为进行科学的实证研究,一个很小的常识性课题常常受到一些专家们的青睐,常常受到千万乃至上亿美金的资助。

  随着对外交流的开展,海外学习者的回归,西方世界的科研选题思想和操作技术在我国也时兴起来,因而在教育科学研究中,不仅在一般的普通研究者中出现了停留于常识水平的研究成果,而且在一些著名专家中也出现了停留于常识水平的成果。

  可以举一个例子,本人曾经阅读了一些采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的教育和心理科学博士论文,作者花了几年时间去基层单位调查研究,进行教育实验,收集了一大堆数据,并且用各种图、表将数据明晰化,可是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人人皆知、不证自明的道理。

  我认为,教育科学研究要体现研究的基本特点,应该有起码的论点、论据和严密的论证。通过调查、实验获取数据,其本身并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而只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释社会现象特别是教育现象,是要得出一个论点,而不是为了一堆数据。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需要教育科学工作者提供不同的解释,这是教育科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性所体现的任务,要追求永恒的真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教育科学研究提倡超越常识需要提倡研究中的视角主义态度,即是在一定的视野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收集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实验,最终解释所收集的数据,而不是仅仅停留于数据化水平。

  教育科学研究既要超越常识,也需要捍卫常识,其办法不应该是将教育科学变成深奥的科学,而应该是找到教育科学与实际、与大众的结合点,用大众与科学两方面的思想来规范现有的教育科学问题、研究方法与成果语言。从大众方面考虑,是捍卫常识;从科学方面考虑,则是超越常识。这样用大众的方法、研究大众的问题、用大众的语言表达出研究的结果所形成的教育科学体系,就可以既满足捍卫常识的需要,也可以满足超越常识的需要。

  这样,就要求教育科学工作者:无话不要说,实话实说,说大众话,为大众说话。“无话不要说”,针对现在有些所谓的科研成果没有具体、科学的内容,没有启迪人的思想,却到处拉关系、走后门发表、出版,既浪费纸张,又破坏教育科学的形象;“实话实说”,针对现在有些人专门写奉承文章,对政策、经验不是实事求是地分析,摆事实、讲道理,而是胡乱吹捧、夸大其词,不像科学文章,因而不属于科学范畴。“说大众话,为大众说话”,要求教育科学工作者不要将教育科学变成了玄学。

  我认为,捍卫常识和超越常识、走向创新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要求。不管是普通的研究者还是专门的研究者,既然是从事科学研究,称自己为研究者、称自己的成果为研究成果,那么就需要树立一个基本理念:在捍卫常识的基础上超越常识!

捍卫常识和超越常识是知识创新背景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底线伦理,也是提升当前教育科研水平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