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达擅自开来结婚证明向我求婚(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0:11:43
 我们郭达

                             文/吴 芳(郭达妻子)

  

我们郭达,因演小品常常扮演陕西老汉,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因演陕西老汉,破坏了他的形象,往往被人们误叫为“大爷”。记得小品《换大米》播出后,我的一位同学打来电话:“吴芳,听说《换大米》中的那个大爷是你丈夫,你怎么找了这么个土里土气的人啊?”那语气仿佛我大错特错。我笑了,要请那位同学来家中看看郭达。“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自己丈夫自己还不了解?外人不都是看点表面现象。

                     擅自开来结婚证明向我求婚

认识郭达是一次偶然。那是1977年,我在西安话剧院搞服装设计,这年夏天格外热。记得是在一个下午,我们服装工作间来了一位满头卷发瘦高的小伙子,他手里拿着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要我们帮忙补一下领子;当时是我接待他的。我拿着衣服,心里嘀咕开了,都什么年代了,还穿这么破的衣服,但想归想,我依然尽力为他补好了领子。

通过那次接触,我知道他叫郭达。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配在院里工作。因为是同事做了这点小事,只是一笑了之。

没想到几天后,他又来了,这回是专门找我借自行车的,我担心我那辆女式轻便车架不住他的身板,而且那时一辆自行车也是很值钱的宝贝了。我正犹豫,郭达找了一大堆理由,大有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的意思。这时,我才开始认真注意他,看上去小伙子蛮老实的,听言谈也是个实在人。就这样,车子被他骑走了。果不出我所料,第二天我就去了修车铺。后来,据郭达交代,他借车之意不在车。

因我们同在一个单位,熟悉起来也就顺其自然了。交往中,我发现郭达是一个好学上进的人。和他一起来的有二十多个年轻人,不知从哪儿刮来一股风,大家都开始学起英语。但这股风轻轻一吹也就过去了,只有郭达一人还在和英语叫板。每天下了班,他就钻到别人家去看电视,学习半个钟头的《跟我学》;为了帮助记忆,宿舍的墙上、门上、床上就是公共水房和过道里也都贴上了英语单词;出门在外时,他兜里总是揣着“硬纸片”,稍有空闲就捧在手上,嘴里叽里咕噜起来。那时,每次从单位到剧场去演出,郭达都不坐班车,因为这段路要经过西安繁华的人民大厦,那儿是外宾出入频繁的地带。郭达骑着自行车,早早地在那里转一会儿,伺机与外宾交谈几句。有一次,他发现了一个老外手持地图,像是在辨认方向,郭达赶紧上去与人家套词,结果他还真的用英语给那个老外指明了路线。这么折腾了七八年,郭达的英语水平还真像那么回事。他在《白求恩》的电影中扮演翻译,也是因为会外语而被外国导演相中的。相识实在很简单,当郭达正儿八经地向我抛出“红绣球”时,因为有了良好的印象作铺垫,我也就顺水推舟了。

70年代末,团里演出话剧《七十二家房客》,郭达成功地扮演了剧中钱医生的角色。崭露喜剧才华的他轰动一时,获得了台上台下的一致好评;场场爆满的演出让人百看不厌。记得团里一些年轻女演员每到郭达上场时都会跑到幕侧看他表演,一通心满意足的大笑之后才会恋恋不舍地走开。每到这时,我都很得意,记得单位的一位男同事开玩笑地对我说:“别说你喜欢他了,连我们男的都喜欢他,演戏可爱,人更可爱。”                          

                              恩爱有加的郭达夫妇

突然有一天,郭达在我一无所知的情况下,笑着对我说:“咱们结婚吧!证明我已经开来了。说明组织上是同意的!”我看着他手上那白纸黑字的证明,盖着红红的公章,什么话也没说,当即流出了眼泪,郭达的眼圈也红了。

他在家里永远是主演

家庭也好比人生的一个舞台,我们郭达是一位职业演员,在艺术的舞台上,通常是什么角色都要扮演,而在我们家庭的舞台上,他永远是主角。刚结婚时,家虽然很穷,可我们夫妻之间却是很和睦向上。1985年,郭达担任了演员队队长,演员们的吃喝拉撒睡、安排排练、负责剧场管理他都要过问。我管服装一摊子也不轻闲。有一次,单位集体组织去外地演出,我们俩忙的连十句话都没说上,现在回想起来,真不知那时是怎么挺过来的。我们辛勤的劳动,终于换来了丰硕果实,郭达在几十部舞台话剧表演中,荣获过各种大小奖项。郭达在涉足小品表演后,他主演的小品《产房门前》1986年获陕西省首届小品表演一等奖。1987年,该小品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亮相,获得广泛好评。紧接着,他又在1989年元旦晚会上表演小品《换大米》,再次获得成功。郭达的出色表演引起了总政话剧团领导及同行的关注,1994年10月,他被调往北京。

郭达调到总政话剧团的第二年,我们从西安举家迁到北京。在北京,郭达如鱼得水,每天忙于演出、会朋友。可我原本是搞服装设计的,在人才济济的北京,初来乍到很难找到自我感觉。面对陌生的环境,没有朋友,没有事业,心理一下子很难适应,总有些郁郁寡欢。忽然有一天,一向不爱逛街的郭达,提议周末全家去逛早市,我和儿子相视一望:“咦,这里有点名堂。”周五晚上回来很晚的郭达,第二天很早就起床了,招呼儿子,关照我穿衣打扮,兴致盎然的样子。他开车带着我们到离家很远的潘家园,这里是北京著名的古玩市场,一向爱好古董收藏的郭达是导游兼讲解。战国时期的陶罐、粗陶大碗,宋代的瓷瓶、瓷枕、古绣片、古木化妆盒等古董琳琅满目,我和儿子像发现了新大陆,不断发出惊呼:“哇,真漂亮!”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过去了,在我和儿子兴高采烈的时候,郭达也抿嘴笑了,那笑容里分明有“计划成功”的得意。后来我果真上了郭达的“当”,爱上了古瓷器鉴赏。郭达帮我找了老师,鼓励我到北大的培训班去学习,每周末陪我到古玩市场“实习”,我的生活重新变得忙碌、充实起来。

到北京后不久,儿子郭晓光出国学习,郭达又长年漂泊在外,只我一人在家守着一只猫。我思儿心切,有好长时间,不敢到儿子房间去取东西,睹物思人就流泪。只要郭达在家,我一说什么东西在晓光房里,他就赶紧说:我去拿,我去拿。我知道他何尝不是触景生情呢?儿子刚走,郭达就开始进驻筹备1997年春节晚会剧组。与往年不同的是,每天排练不管时间多晚,郭达都不留宿在演员住地,坚持回家住,朋友们从郭达的身体考虑,每天都挽留他,他总是一句话:吴芳一个人在家寂寞一天了,我该回去陪陪她。许多朋友都说:吴芳,郭达心里真有你。是的,我知道,对身患高血压、年近50岁的郭达来说,负荷有多重,我只有把全部的爱煲在汤里,夜夜守候着他回来喝汤的那一刻,听他说那句“还是老婆最好”,那份舒坦岂是“幸福”两个字所能包含的。有一次,我和蔡明共进晚餐,席间不知怎么就聊起郭达的为人,蔡明非常诚恳地说:“郭达真是好男人。他属马,性格也像马那么踏实,无论给他挂上多么重的车,他都会不慌不忙地拉着上路。我与他合作,他就像老大哥,凡事谦让我,这使我很感动,也使我们的合作一直很愉快。”听着别的女人夸自己的丈夫,我的心里一点不嫉妒,却升腾着感动和自豪。

其实,自从郭达成为名人,与蔡明长久的合作,就常有好事的人编个段子到社会上去“兜售”,关于我们夫妻关系的传闻就没有断过,还有好心的朋友打电话来“安慰”我:“吴芳,想开点,现在的人就这样。”我常常被弄得如坠雾里,不知所以然。后来真的想开了,自己踏踏实实过日子,何必“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去自寻烦恼。多和睦的夫妻,也是独立的个体,也应该拥有自由的空间。更重要的是郭达的为人,值得我放一百个心在肚里。

儿子的成长他操碎了心

郭达作为丈夫是非常优秀的,作为父亲更是少有。我常常调侃儿子:你够有福了,哪个男孩子长大成人不伴随着父亲的巴掌。你从小到大,爸爸就打过你一巴掌,到了晚上,给你洗脸时还郑重地向你道歉。

儿子很聪明,表现形式常常就是顽皮。我的性情有点急,有时自己调理不好就冲儿子发火。郭达拐弯抹角给我讲了他小时候的故事:“我母亲一个人带我生活很艰难,我小时候不能理解母亲,慢慢就疏远母亲,有什么事也不和母亲讲。母亲很伤心,我的生活也不顺畅,影响了我正常成长。这个教训,不能在咱们孩子身上重演。”

因为郭达这般善待孩子,他们父子真的成了好朋友,在一起无话不说。两人在院子里进进出出,那勾肩搭背的样子俨然是一对好哥俩。1996年1月。经一位热心朋友介绍,郭达将16岁的儿子送往英国渥斯特国王学校就读。在办理此事的几个月时间里,我们始终未给儿子透露半点风声,以免影响他的学习。直到暑假前,有一天我们不在家,英国校方打来电话被儿子接到,他才隐隐约约地知道了此事。当我们回来时,从未见过儿子这样喜形于色。因签证没有办下来,我还是矢口否认此事。没想到郭达当好人,告诉我:“儿子既然知道了,你就别再表演下去了。”当时窘得我哭笑不得。儿子的运气不错,4个星期我们就接到了领取签证通知,在取签证回来的路上,郭达就哭了,因为儿子毕竟尚未成年,且从没有离开过我们;实际上这一走,儿子将离开了家,离开了父母,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  9月5日,儿子将启程前往英国,而8月29日郭达还在外地演出,直到9月3日才从外地赶回来。儿子去的这所学校有600年的历史,郭晓光是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生。郭达郑重地告诉儿子,要他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祖国,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永远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不能给祖国抹黑。尽管他冒着酷暑领着儿子跑了几个商场,却依然没买到国旗,后来儿子走后,他才买到国旗,并托去英国出差的王刚捎了去。

我为儿子准备的是一套解海龙拍摄的希望工程画册,画册里每一幅令人声泪俱下的画面都强烈地震撼着每个读者。郭达在画册的空白页写下了:希望画册里每一个贫穷孩子渴望求学的眼睛,时时鞭策儿子珍惜一切,要刻苦学习,报效祖国,做一个国家有用的人。写完,郭达对儿子说,这画册只能是自己看,千万不能让外国人看见,家丑不可外扬。

刚开始去的一个月,郭晓光因英语基础不太好,所学的课只能似懂非懂。老师和他商量,是不是停一段时间,专门去补习英语,儿子很坚定地回答:“NO!”经过三个月的潜心钻研,儿子不仅过了语言关,而且成了班上的佼佼者。第二年,在英国参加的全英数学竞赛中,一举夺得了银奖。当儿子随信将获奖证书寄回来时,我们都惊呆了。儿子在信中说:我很爱爸爸、妈妈。特别是爸爸,他是我的偶像、朋友,和爸爸在一起,我总有一种安全感,也不知为什么,我总不能做得像爸爸那样出色……和爸爸在一起生活了十多年,是我一生的幸福!很多时候在我想偷懒、退却时,我都会想到爸爸,甚至在心里我总是以爸爸来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像爸爸一样正直、有本事、有骨气的人,无论如何也不给家里丢脸……看了信后,郭达和我都哭了很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