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龙贵:不能把车改的主导权给既得利益者(东方早报 2009-8-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26:39
不能把车改的主导权给既得利益者
2009-8-12 1:48:54

为了更彻底地改革公车管理体制,杭州市正准备在局级领导干部中探索“包干使用”的车改模式——本人不领车贴,所有公务用车由公车服务中心提供。此消息一出,受到社会舆论质疑:局长不领车贴,重新用公车,与之前有何差别?这是否意味着杭州车改出现回潮?(8月11日《法制日报》)
杭州公务车改革3个月以来,21个市级机关车改节省近1/3开支。正在舆论普遍为之叫好,新的车改模式奈何又要呼之欲出。
对于“包干使用”模式是否改革回潮的舆论质疑,杭州市发改委副主任、车改办主任何新根解释说,这是“对发车补方式的补充”,一方面公车使用范围不包括上下班,严格限定在公务活动范围内;另一方面,单位不配车,用车由公务服务中心提供,车辆不固定,而且用车情况都有记录,便于监督。
这个解释不是没有道理。从理想的角度说,严格控制公车使用范围,并将使用权和管理权分离,确实可以解决人们普遍担忧的车改会造成行政效率降低、车补过高等问题。可一项改革的优劣能仅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考虑吗?
因为“公务活动”本身的不确定性,所谓“严格限定”根本无从谈起,而负责提供用车的公车服务中心是一家行政事业单位,正如一名机关驾驶员所质疑的,“让合同工举报局长公车私用可能吗?”所以很让人费解的是,倘若决策部门对这一车改模式有着足够的信心,为何不在更大范围内实行,而偏偏选择了相对不易约束的局级干部?
公车货币化改革纵有再多缺点,但有一点是最可贵的,即它的刚性,不留一点可以人为操纵的弹性空间。也正因为如此,公众才会在肯定车改意义的前提下,宽容了车补分配的实质不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包干使用”即便与车改在内容和形式有略微的不同,但终归换汤不换药,把改革的主导权交还给了既得利益者。这无疑是一种退步。
任何改革,都是一次利益的调整。而此次杭州正在探索的车改新模式,可谓对利益调整的再调整。不同的是,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有所不同。为什么要实行新模式,报道中没有给出理由,倒是一位局长的话让人印象深刻:“打车不方便。”其潜台词是,改革可以,但你得让我选择最有利的那一种改革。不幸的是,我们的改革真的就为此做出了适时的调整。安徽铜陵 吴龙贵
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223/userobject1ai183898.shtml
吴龙贵:不能把车改的主导权给既得利益者(东方早报 2009-8-12) 邱兵:给埃蒙斯的口信(东方早报 2008-8-18) 王琳:拆迁条例:“被审查”比“自修改”更重要(东方早报 2009-12-18) 沈彬:对邓玉娇“抗暴”的文学想象不能替代法律(东方早报 2009-5-21) 魏英杰:不能老让电视剧摸着石头过河(东方早报 2009-1-8) 五岳散人:听证会不能变成民意绑架会(东方早报 2009-8-2) 长平:人大代表不能“躲猫猫”(东方早报 2009-2-23) 熊培云:屋顶上的悲剧(东方早报 2009-12-3) 王冲:一只给布什增光的鞋子(东方早报 2008-12-18) 张鸣:还有多少官员开的是借来的车?(东方早报 2009-12-10) 曹林:负责官员不会把问题推给抽象政府(东方早报 2005-11-2) 东方早报专访姜文:我就是要站着把这钱给赚了 陈宁远:税收的镜子应先照谁?(东方早报 2009-8-12) 从东方学到大国学的寂寞之旅(东方早报 2009-7-12) 政改方案遭否违背香港主流民意(东方早报 2005-12-23) 香港政改方案遭否决(东方早报 2005-12-23) 鲁宁:监督把党和人民对立的官员正是媒体责任(东方早报 2009-6-18) 王琳:给在押人员体检更要给羁押制度“体检”(东方早报 2009-4-19) 薛涌:中国的燃油税不能像美国那样“肤浅”(东方早报 2008-11-29) 王建勋:治倒票“黄牛”,不能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东方早报 2009-1-13) 王琳:遏制看守所暴力不能仅靠整治(东方早报 2009-3-6) 杨涛:司法公正不能总是由舆论推着走(东方早报 2009-4-24) 行使公权力不能缺乏公意关怀(东方早报 2005-12-14) 杨耕身:中国不能承受之感动(东方早报 200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