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加速推進國有商業銀行改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16:49:50
國有銀行改革是一場輸不起的改革。從前期內地政府穩步推進的各項措施,如財務重組、政府注資、股份制改造、引進戰略投資者、海外上市以及加快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等,可以看出,儘管這項改革充滿艱巨性、長期性和複雜性,但建立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將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事。
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是近幾年來社會各界廣為關注的一個焦點問題。無論是遍及全國的金融案件,還是各大商業銀行的注資、股改、引進戰略夥伴,都無不撥動著廣大財經人士的敏感神經。如何看待內地銀行業的改革與發展,可謂見仁見智。有人將內地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悲觀地比作浮在水面上的米糠──剝去上面一層,下面的馬上又浮上來了,似乎連綿不斷,永無絕期;也有人認為,加入WTO後,內地金融將對外資開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內地的銀行將會自動走上規範化管理軌道,甚至把內地銀行業的憂慮譏之為杞人憂天。實際上,如果把內地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放在金融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背景下從整體上加以考察,就不難發現內地國有商業銀行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既不必悲觀失望,也不能過分樂觀。
銀行股上市步化伐加速
二00四年初,國務院決定動用外匯儲備,向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注資450億美元,以提高兩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八月,經內地政府批准,中國銀行整體改制成為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九月,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二00五年以來,股改上市步伐明顯加快。四月,國務院批准中國工商銀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工行獲得15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注資,有望在九、十月份成立股份有限公司。這意味著國有商業銀行再次提速,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已經有三家正式啟動股改。就連一直保持沉默的中國農業銀行,也躍躍欲試,傳出再次向國務院提交股份制改造方案。六月,建行董事長郭樹清和美洲銀行董事長在北京宣佈:建行引入美洲銀行為戰略投資者,美洲銀行首期以25億美元從中央匯金有限公司受讓建行9.1%的股權,再於建行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首次公開募股)時購買5億美元的股權,同時擁有未來數年內將股權增持19.9%的選擇權。之後一周,新加坡國有淡馬錫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建行再簽引資協定:淡馬錫出資14億美元左右,獲建行5.1%股權,並承諾於建行IPO時再購入10億美元的股權。八月,中行傳出消息,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新加坡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瑞銀集團(UBS)和亞洲開發銀行(ADB)將獲得總計近25%的中行股權,總融資額達到60億美元,一舉抵達外資持有內地商業銀行股權比例之上限。
隨著中行、建行的股份制改革的啟動、戰略投資者的引進,普遍認為,兩家銀行在香港或倫敦等上市已經不太遙遠。
國有銀行海外上市:正當其時?
隨著交通銀行在香港的成功上市,各大國有銀行上市的心情溢於言表,顯得尤為迫切。對此,歡呼鼓舞者有之,規勸“欲速則不達”的忠告有之,質疑“現在是否是最佳上市時機”的也有之。
靜態來看,內地國有銀行也確實存在許多問題。首先,近兩年大案要案頻頻發生,暴露出銀行管理中存在巨大漏洞。其次,國有銀行資產質量不高由來已久,雖然國家通過剝離不良貸款,採取注資形式充實資本金,有效降低了不良貸款比率,但畢竟人為因素很大,不能證明為管理水平的提高,不良貸款是否會強勁反彈,值得關注。再次,出資人制度是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能否有效運作,短期內似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答案。此外,從外部環境看,國內股市低迷,銀行上市盤子太大,選擇國內上市幾乎不可能,而銀行上市前在會計準則和財務制度上能否做好與國際標準接軌的準備,也是一個問題。而作為登陸美國股市的首支內地金融股,中國人壽於二00三年十二月在紐約和香港內地首發上市,籌集資金34億美元,創下當年全球IPO最大規模,但上市未久,在國家審計署公佈二00三年審計工作報告指出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存在資金違規情況後,即陷入集團訴訟的泥潭,同時面臨美國證監會(SEG)的調查。迄今,該案還在調查審理之中。前車之鑒,不能不引起國有銀行上市的決策者和執行者的深思。
然而,國有銀行海外上市確實已經水到渠成。如前所述,近兩年來,內地加大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採取了許多措施。實際上,不少大案要案就是內地加大改革力度以後暴露出來的。“開弓沒有回頭箭”,下一步只能是按照計劃海外上市。如果在做了很多準備工作的情況下,突然停下來,這無論是理論分析還是操作層面都是難以想象的。首先,如果不加快上市步化,前期充實的資本金可能很快被新一輪的不良資產吞噬,國有銀行改革勢必倒退到從前狀態。其次,如果等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過渡期結束,國有銀行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形勢。而且,加快上市步伐,本身就是促進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的一項重要手段。當然,國有銀行海外上市絕不是目的,不是銀行募集資金地點的簡單轉移。其核心意義在於,海外上市將內地銀行置身於複雜多變的市場化環境之中,面對嚴格的法律監管環境,應對海外投資者特別是機構投資者苛刻的眼光,強大的壓力將迫使國有銀行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運作規律,借鑒國際優秀銀行的經驗,尋找差距,推動銀行業在發展模式、業務結構的轉型和贏利能力的提高,真正提高國內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問題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無論是進行股份制改革,國家注資補充資本金,還是海外上市,其最終目的都是提高銀行的市場競爭力。而銀行的市場競爭力歸根結底體現在內部管理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上。要提高內部管理水平,提高風險控制能力,其制度保證就是完善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
國有銀行改革實際上是金融領域的國有企業改革。過去,國家是國有商業銀行的唯一所有者,政府代表國家對銀行行使所有權和控制權。國有商業銀行也存在產權邊界模糊,預算約束軟化等現象,並直接導致了所有權與經營權不分、監督約束機制軟弱無力的銀行治理狀況。一方面是“所有者缺位”,銀行在經營中承擔許多行政性任務,受到各級政府的行政性干預,不能完全按照市場經濟原則經營,銀行所有權處於實際虛置狀態。另一方面是“內部人控制”,銀行管理者擁有許多重大事項的決策權,在國家承擔無限責任的情況下,銀行無倒閉之憂,風險意識淡化在所難免。
應該說,即將海外上市的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已經初步建立了公司治理的組織框架。下一步,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一是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等組織機構的分工,建立良好的權力制衡機制。二是建立規範的董事會制度。這是銀行治理的核心。董事會要制定銀行發展策略、確保銀行依法審慎經營、提高銀行透明度、監督高層管理人員誠信經營,建立效率評價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履行好受託職責和看管職責,並以個人身份銀行承擔的法律後果承擔責任。三是提高經營管理層的專業化管理水平。高層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應該制度化,不僅要建立符合現代銀行管理制度的高級管理人員的選聘制度,還要建立相應的問責制、業績評估制度和激勵約束制度。四是加強監事會的職能。目前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的監事會是與董事會並列的監督機構,必須保障監事會的獨立性,賦予監事會一定的人員罷免權,建立監事會的選拔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監事會與國家銀監會等部門的獨立匯報路線,等等。
不少銀行高官曾指出:國有銀行改革是一場輸不起的改革。從前期內地府穩步推進的各項措施看:財務重組、政府注資、股份制改造、引進戰略投資者、海外上市以及加快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我們有理由相信,儘管這項改革充滿艱巨性、長期性和複雜性,但建立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將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事。
資料來源:香港<<紫荊>>雜誌二00五年十月刊內同名文章,作者:殷亞紅,特許本中心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