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互持” 次级债酝酿三调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7 05:08:52

规范“互持” 次级债酝酿三调整

商业银行人士透露,监管层正在酝酿新规,拟对商业银行的次级债发行及互持行为进行规范,并着重引导核心资本的提高。

一个主要调整方向是,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将按照一定比例从资本中予以扣减。也就是说,持有的别的银行的次级债越多,对自身的资本就会有明显的递减效应。

但上述人士透露,目前该方案尚在酝酿之中,具体如何操作还未有定论。

上半年,伴随着信贷规模的飞速扩张,在国际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过程中,中国的银行通过大量发行次级债,正在缔造一个“扩杠杆化”的过程。

由于次级债大多在银行间互持,这导致系统性“风险捆绑”,而整个银行体系的资本状况并没有实质提高。

若监管规范银行互持,将对上半年疯狂信贷扩张下的次级债发行浪潮有所遏制,并对银行的信贷扩张形成约束。

三个可能的调整方向

接近监管层的商业银行人士透露,可能的调整方向为:一是,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的规模将受到更严格限定;二是,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的比例可能缩减;三是,商业银行持有的别的银行的次级债,在计算自有资本时将予以扣减。

根据现行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100%,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今后,这一比例有望下调。

相关人士透露,今后的审批会按照核心资本的一定比例来批。

另外,次级债在计入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时,现行规定是前期全额计入,距到期日最后5年按一定折扣比例递减计入。这一折扣比例可能继续下调。

接近监管层人士透露,这次调整的初衷在于削减商业银行的次级债互持行为,减少通过次级债补充资本的做法,规避互持的市场风险。而对次级债进行研究的同时,监管当局也正在着手对“如何进行核心资本补充”进行探讨。

一位国有银行风险管理部副总向记者透露,如果这一新规执行,将大大降低银行持有其他银行次级债的积极性,“基本上银行不会去购买了,发债行也就发不出去了”。

从本次监管可能的调整方向看,似乎正在通过增加银行的互持成本,削弱银行对次级债补充资本的路径依赖。

按照《商业银行次级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持有的其他银行发行的次级债券余额不得超过其核心资本的20%。对于超过的部分,要从资本中予以扣除。

而本次如果加大限制,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持有压力。

某国有银行风险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该行前期做过的压力测试,持有银行次级债的成本其实非常高,“如果持有一些小行的,风险等级更高,基本是亏的”。

其所称的亏,主要由于风险权重所限。新修订的资本充足率规定,商业银行持有其他商业银行发行的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的风险权重为100%。

资本路径压力

事实上,除了本次酝酿调整的次级债新规定外,在近期银监会对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所下发的8大征求意见稿中,即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计算指引》的征求意见稿件,初衷同样是强化银行资本约束机制。

一位国有银行资产负债部总经理告诉记者,征求意见稿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与之前的规定主要有三点区别:一是,正常、关注类的减值准备以前是计算在资本内的,现在不仅不算在内,而且要予以相应扣除;二是,递延税收资产不再计入资本;三是,资本充足率公式的分母部分,增加了操作风险提取的资本。

根据该行做的风险测试,如果按照这个意见稿执行,那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在现有基础上大约降低0.7-1个百分点。

“这个影响是很大的,”上述总经理告诉记者,如果次级债的新规再出来,那银行的资本补充压力就会立即放大了。

次级债作为补充商业银行附属资本的一个重要途径,于2004年开闸。开闸的初衷意在拓宽商业银行资本筹集渠道,推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相较于其他资本补充渠道,次级债优势明显。

“如果通过注资解决,股东对资本的回报率要求是很高的,而次级债不存在这个问题。”一位股份制银行计划财务部人士称。

另外,注资和引进投资者等程序复杂,运行程序也远不如次级债简单。正因如此,次级债放行以来,成为商业银行最便捷的资本补充途径,并对改善银行的资本结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急剧扩张所带来的系统内互持风险也越来越高。

商业银行人士透露,次级债的发行并非完全市场化,包括其定价,由于很多是银行间互相帮忙,并不能完全反映其风险溢价水平。

从这个角度说,监管的规范亦在清理之中。

而不可避免的是,商业银行尚有2000多亿元次级债未完成发售,如果新规出台将对这2000多亿产生不小的发行压力。

但更应该从全局着眼的是,高度依赖次级债这一资本补充路径,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正使银行“资本杠杆放大效应”日益膨胀,这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并使资本的硬约束极大消减。

从这个角度讲,对资本充足率进行审慎的监管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