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结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7:34:59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杜 玫
【摘 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误区,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持久的发展。对这些误区加以纠正,关键在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功能、内容、操作者、实施等方面有正确的定位认识。本文从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辨证系统观、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与内容的界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和全程渗透三个方面,对这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辨证系统观 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全员参与 全程渗透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剧变期,此一时期里,生理急剧变化造成的心理激荡、成长的烦恼、自我发展与社会挑战的交接等等,使他们的心理充斥着各种矛盾、冲突、困惑。同时,社会刺激多样化与学习生活的相对单一的矛盾,导致厌学现象的普遍存在;生理早熟以及导致生理亢奋诱惑因素的日益增多,与自制力发展滞后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冲动行为的发生;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普遍的自我中心加剧了心理弱化现象,与高科技社会对新一代的全面素质要求差距拉大……,凡此种种,加剧了此一时期的心理冲突。这些矛盾冲突不及时解决,必然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发后,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上有要求、下有需求”的教育内容,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日渐广泛开展的进程中,一些误识也明显地暴露出来,这些误识包括:①心理健康教育是外加的教育形式;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是少部分的专职人员如咨询人员或德育人员;③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德育工作的范畴;④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有病的学生而开设;⑤心理咨询即是心理健康教育且能包治百病。由于这些误识的存在,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在观念定位、人员投入、内容界定、实施途径、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偏颇之处。这些偏颇与21世纪的人才高品位心理素质模式对学校教育的反馈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与扭转长期“应试教育”的遗后问题、加速素质教育的进程是有距离的,更与当前学生群体中各种心理问题急待解决纠正、学生心理素质亟待提高发展的现实格格不入。对这些误识加以辨识,以避免重蹈覆辙是必要的。这些误区、误识的存在,是与人们对心理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认识存在偏颇有关。故此,本文拟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功能、内容、操作者、实施等方面,对这一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做一探讨。
一、对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辨证系统观
观念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作用的定位如何,势必影响人们在实施过程中的对策思路。当前,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误区,亟待建立辨证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观。
㈠从素质教育系统要素的横向联系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要素结构中起着基础和动力作用。
首先从素质教育内容结构看,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等七个方面,这七个方面以心理健康为核心,构成了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众所周知,人的身心互动,心理健康促进了身体健康,现代医学业已证明:除了少数的烈性传染病,其余各种人体器官的、以及功能的疾病的产生和蔓延均与一定的不良情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心理因素有关。通过保持心理健康而促进生理健康,是现代人提高生命质量最根本的措施之一。而身心健全是人全面发展的物质和精神前提,智力活动赖于充分开展的物质支持——神经系统的激活及有序化——是与人的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能使人更充分地发挥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方位高效地发展智能。心理健康的人追求欢愉、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具有和谐情调、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生存质量,无疑促进了道德和审美层次的提高。心理健康的人热爱生活,能摆正工作、劳动、交往等关系,并以此来检验自身能力、体验自身价值,从而面对现实、悦纳自我。因此心理素质是其它方面素质发展的基础,素质教育的开展有待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七项素质内容的整合统一。“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育’的基础和中介”。
再从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看,包含:品德素质教育目标——思想素质教育目标、道德素质教育目标、个性心理素质教育目标;才智素质教育目标——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目标、智力素质教育目标、能力素质教育目标;身体素质教育目标——运动素质教育目标、保健素质目标。其中不难见心理素质要素分散于各分支目标中,并对目标网络起推动、整合的作用。①心理健康教育对品德素质教育目标的影响:个性心理品质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个性倾向性包括兴趣、动机、需要、各种观念等,决定了个体观念体系的建立与取舍,也制约着个体品德活动的基本方向,是个体政治取向、价值观和道德行为的最高调节器。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则是个体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具体演绎,从而赋予品德素质以个人独特的色彩。因此,个性心理素质是品德素质的核心,心理健康教育是品德素质教育的基础。②心理健康教育对才智素质教育目标的影响:个体在具备了一定的先天智力禀赋的基础上,其智力、能力以及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优势发展。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对个体潜能的挖掘、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引动、增力、调节的作用。科学文化素质、智能素质与非智力品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产物,保证了才智目标的达成。③运动、保健素质的提高,更是与人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热爱生命、热爱运动、追求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源于人对现实正确的把握和对生命深切的眷恋、对生命意义的执着信念,也与人的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相关。可以这么说,具备健康良好心态的人,才有可能筑构起良好的品德、才智与身体素质优势群,从而启动个体整体素质发展的动力体系。
㈡从人发展的纵向联系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人品质培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
首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各有其规律性的特征,都离不开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小学、中学各学段的学生,其主导学习动机分别对应于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自觉把学习、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自我提高内驱力则是一种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因而,对小学生来讲,教师、成年人的肯定、赞赏就成为激励他们进步最强大的心理动力;而中学生则把获得积极的社会评价、特别是同伴的接纳、认同当成自我评价最重要的参照,学生归属需要的满足与否、自我意识发展的状况如何,就成为这一阶段教育必须关注的重点。也就是说,年龄阶段不同,教育的侧重点、内容、方法、形式等也明显地有所差异。又如,伴随着学生成长和生活过程而出现的各式各样心理问题,有其产生和存在的特点,是教育过程所不可忽视的。其一,各个阶段均有其易发的心理疾病,需要加以针对性的教育疏导。其二,心理问题的隐藏性大,在学生身上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并不总是以一定的外显形式表现出来,易被忽视或误解。外显攻击性行为易被关注,而隐藏的、变相的或内潜性的问题,往往对个体危害更大。某些心理问题,其行为反应结果可能是品德层面的东西,而实质上根源在于心理症结,如仅采用惯常的道德、法制教育,收效可能甚微,甚至会加重病症,造成严重的后果。其三,心理问题特别是心理障碍的迁延性大。当某一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某一障碍得不到及时矫治或矫治方法不当如仅以道德约束、强制命令等,往往容易使“病症”迁移延变,投射波及其它心理活动,影响广泛的情绪行为。其结果可能出现:问题加重、对象泛化、问题性质转移、旧问题隐藏、新问题出现等情况,出现连锁反应,进而恶性循环。由于心理问题的上述特点,教育过程中如果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失当,会助长心理问题的产生。如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滞后或失缺,会使某些根植于过去的心理潜影恶性显现,也会产生新的心理阴影;对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廷误时机,误“诊”、误导,则会加重这些学生的心理病症。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匮乏,在学校教育中,往往重视生理,如身高、体重、视力、有无生理疾病,忽视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重视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激发。对学生身上所出现的种种伴随学习和成长而产生的心理问题熟视无睹或者根本无暇顾及,即使注意到了,也流之于粗放处理。1997年汕头特区的一项调查表明:学生碰到挫折时,把老师当做倾诉对象的比率为1%,感到缺乏倾诉对象的占11.3%,折射了当前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缺乏、知识装备不到位对工作的严重影响。教师中对心理教育工作的忽视及相应知识的缺乏,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导致教不得法,滥用批评和惩罚的事件时有发生,加剧了师生矛盾,使教育效果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这种现象至今仍随时随处可见。这些现象的存在,显然与现代社会对教育的要求相悖。
其次,不同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品质发展各有其时代心理特征,忽视这些特征去施加教育必然导致“教育无能”和教育无效。一方面,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在青少年学生身上出现的积极心理特征,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措施、途径加以及时强化,以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群体心理优势群。如当代青少年普遍具有的独立意识、对新事物的敏锐感受力、多元的价值趋向、以及相应的自由度较广的行为方式,为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基础。为此,教育教学过程要具备个性化特征,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更好发展,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趋向。另一方面,伴随社会发展而在青少年身上出现的异质的心理特征,则需要以具有时代特征的眼光和思路去考虑对策,用僵死的过去经验简单应对是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当前学生中心理问题的上升趋势以及多样化表现形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出来。因为,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社会竞争机制在生活领域中的广泛渗透,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社会刺激的增多,都无形地给学生施加种种的精神压力,增加了学生厌学、无助、紧张、焦虑、恐惧等不正常心理的出现频率,心理适应不良乃至各种精神疾患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越来越严重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论是检出率还是表现形式,都明显地带有时代的色彩,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异化物。以检出率不低的多动症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各种各样问题行为为例,明显地与当代独生子女自我教育能力薄弱有关,与家庭教育中有求必应、玩具过多、即时满足、过度溺爱等教养方式有关,与学校教育唯求考分不及其余有关,是带有典型时代特点的心理问题症候群,用纯粹医学的或道德教育的思路去解决,必然收效甚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生活过程的广泛渗透,技术的衍生物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如当前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大敌。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最基本的策略,用心理分析的眼光和方法去解决带有时代特征的青少年学生身上的问题,促进其心理成长,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变迁的社会潮流冲击下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再次,现代德育取得成效的突破口在于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传统德育在内容上强调“大德”,如政治思想、杜会公德,而少年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却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传统德育重视学生行为的社会道德结果,因而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施之以道德、纪律、法律教育,而忽视了潜藏在这种种问题背后的心理症结,这可以说是传统德育常使学生感到空、远、大,甚至不可接受,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差距较大的最根本原因。近十年来,强调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但德育工作取得高效的新局面仍未打开,德育工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令教育工作者困惑的现象。如厌学、问题行为、狂热追星、早恋等等现象,就常令教育者发出“教育无能”的叹息。仔细地分析可以发现,以往德育工作只强调了德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层面,而对德的心理层面却成为盲区。事实上,心理层面是个体另外二个层面的驱动器。忽视心理层面的教育对学生来说,必然是被动消极、缺乏开启主动性的教育,不触及心理层面的德育所造成的教育效果,不仅低效,甚至会出现负效应。如对一个因爱、关注、归属的需要缺损而采取过度补偿方式,在课堂上捣乱、影响教育秩序的学生,若从其行为的破坏效果而课以严厉责罚,则其问题行为可能会越演越烈。因此,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层面的活动,依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施以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寻求各种问题背后的心理原因,对症施治,才能取得积极的教育效果。当前我国学生心理问题的严峻事实,不容许人们闭目塞听,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特别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重要的突破口就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属于德育工作的范畴,不是德育的下位概念,而应该是与德育平行地属于素质教育的并列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划归于德育范畴的做法,容易误导心理教育成为学校中少数人忙碌的“专利”,于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全面、深入、扎实地开展无益。
最后,现代人才品质培养更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突飞猛进,知识技术以几年翻番的速度发展,许多知识技术在短暂的时间里被发现,又很快被兼容、被淘汰。因此,在知识技术更新换代、令人目不暇接的当今,拥有高效的学习能力、良好而持久的学习品质以及终身学习的志趣与学习习惯,具有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独立与亲和、创新与继承、自觉守规与个性充分表达等等矛盾的能力,成为每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心理能力。面对着“地球村”的形成,现代人既要有强烈的国家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又要有放眼全球的胸怀和胆魄;要有丰富多彩的个性表现,又要能自觉遵守社会规章制度;要开拓进取又能诚信负责任;因而必须是一个观念、情感、行为等多种心理功能统一的人。信息化社会为现代人生活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信息垃圾。在泛滥的信息面前,辨别力尚幼稚的青少年,很容易由于良莠不分,不愿意放弃每一个新鲜刺激而将自己抛掷于各种信息面前,丧失判断力和抵御力,为过量、有害的信息所害。信息社会里,青少年有效选择、过滤、管理和使用信息以及防御技术与信息的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教育的又一要求。如何使青少年一代拥有迎接各种时代变化、时代挑战必备的心理能力,是现代教育要面对的基本问题。让学生在学校里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让他们拥有广阔的容纳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品质以及和谐人格,让他们拥有“勤奋、热情、快乐、好奇、志向、想象、自律、礼貌、合作、诚实和主动”等品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由此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支柱。
二、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与内容的界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有三方面功能:一是发展性功能。即通过对全体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调整和培养,使学生认识自已的各方面潜在能量,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地发挥主体意识,发展个性才能,不断健全人格。二是预防性功能。即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易发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心理问题,采取一定教育防御措施,实施超前干预,防患于未然。三是矫治性功能。即对学生各式各样的心理偏异现象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矫正,帮助其恢复健康。在这三方面功能的定位上,笔者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发展与预防为主,矫治为辅”。这是因为,每一个处于发育成长时期的学生,由于勃勃向上的成长的需要,会自发地产生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和探究倾向,会遵循“快乐原则”自发地从经验中学习,这是一种潜在的学习的内导机制。当这种自主倾向在合适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满足了内在需要时,反过来会促进这种内导机制产生更大的驱动力,这样便形成了成长——学习——心理发展的循环。无疑地,这种循环因外部影响的性质而将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从经验中学习到的东西也有好坏之分。伴随成长过程同步发展起来的心理品质,将对人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不论是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皮亚杰的智力发展四阶段理论、还是班杜拉的社会模仿学习理论,无一不论证了环境影响对潜在学习、对心理成长的重要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伴随学生成长促进其心理发展这一命题作为构造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题中本义,从而使最积极的心理教育影响贯穿学生成长与社会化全过程。从个体心理行为的形成来看,各种心理品质是逐渐的经验过滤沉淀、长期的条件反射作用的结果,有其形成和改变的周期性。心理品质一经形成会因动力定型而自动操作演绎,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品质,概莫如此。同理推之,不良心理品质的改变便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果说对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辅以纠正,不失于“亡羊补牢”的话,而积极发展、防范于未然则更主动有效。因此,要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减少不良心理品质的形成概率。使“发展和预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本位目标,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起到素质教育核心和基础的作用。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狭窄地定位为心理咨询,是对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误导;把医学心理咨询等同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无知。
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当前该项工作实施过程中最不统一的方面。笔者认为,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预防性、矫治性以及学生素质发展的内源性、主体性、整体性、动态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特点出发来综合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包括:①学习心理辅导。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校活动的最主要方式,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要、学习情绪、学习方法、学习成绩等,无一不影响着学生的当前学习状态和持续的学习效果,会产生或正或负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或障碍,许多是由学习上的不适应而引起。因此,学习心理辅导便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心理的调节,可以较大幅度地预防心理问题的滋生。学习心理辅导具体内容包括:学习过程科学用脑、智力潜能开发、学习困难的心理辅导、考试心理辅导等。②情绪调节。“人格的最佳发展中包括情绪的重要作用,情绪体验、情绪行为自儿童时期的健康发展和良好情绪特质的形成,是塑造完美人格的核心”。而情绪异常往往是精神疾病的先兆,情绪在心理变异中起着核心作用。对正在成长中、情绪波动性大的青少年学生的情绪生活进行有机的调节,使其具有欢愉、自信、豁达、稳定而平和的情绪状态,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情绪异常的范围是一个大的量变范围,介于正常与异常之间存在着一个长的“灰色区”,教育调节主要定位于疏导、纠正、防患,一般不涉及严格意义上的治疗,主要内容有:自卑心理调节、妒忌心理防治、过度焦虑防治、挫折感调节、攻击行为防御等。③适应和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早于1947年就在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适应既是他们社会化进程的需要,也是他们人格发展所必须。适应对于个体的社会化,既具有当前的显效性,又具有对未来发展的迁移功能。学生在学校生活的适应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环境适应。④个性完善。心理健康标准之一是:有正常的行为和协调的个性。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个性逐渐形成定型的“关键期”,在学校各种活动中,陶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对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智力潜能和个性才能的充分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内容包括: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气质特点的宏扬及改造、意志的锻炼、不良性格的纠正、自我教育习惯的养成等。⑤青春期心理辅导。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新质的东西容易确立,旧质的东西也容易破除,及时抓住这个教育机会,可使“危险期”转变为“机会期”。在青春期心理变化诸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意识与性意识是最核心的要素。因此青春期心理辅导最主要的内容应该是:青春期自我意识教育和青春期性意识教育;⑥升学与就业指导。借助于各种科学的检测手段,帮助学生分析自身能力及兴趣之所在,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学生能面对现实,更好地选择、创设有利于自我成才的道路。显而易见,上述这些内容是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被弱化、忽视了的学校教育的常规内容,现在重视之,是对扭曲了的教育的匡正,非新加的教育内容。明确定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利于避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入形式化、阵风式应付的俗套。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全面界定以及有效实施,才能确保素质教育的扎实推进。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参与和全程渗透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扎实贯彻是在全员参与下的全程渗透。青少年学生主要的社会生活环境是学校和家庭,主要的社会依恋指向于父母、教师和同学,教师和家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无可取代。集学生心理生活的领路人、心理冲突的调停者、心理困惑的疏导者、心理支持的策源者等责任于一身者,理所当然、责无旁贷地应该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和家长。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赖于全员参与,即是全体教师和家长行动起来,共同投入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列中,把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冲突、培养学生良好心态和较强心理免疫力的职责视为己任,贯彻在管理、日常示范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育教学策略的运用、提倡教学民主、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的心理冲突;重视自身心理调节,以健康良好的心态以及适切的演绎,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潜移默化的榜样。全程渗透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尤其是各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家长学校、专业心理辅导等教育工作过程。为避免大家都无序管或大家都不管的局面,全员参与下的全程渗透应该有相应的分工,有特定的渗透的途径和方式。
1.管理过程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要摆上学校教育管理的议事日程,在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充分地渗透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主要责任人是学校管理者。学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体现在对学校心理教育的全盘规划、检查督导等方面上,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在学校全方面工作开展过程中扎扎实实地渗透。
2.教学过程渗透。
各科教学中有三种心理教育因素,有待进一步地发掘利用:一是遍布于各年级、各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二是存在于教学过程的对学生当前乃至于今后各种适应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改善;三是与减少学生心理伤害事件、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高效的教学过程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才干,而且能愉悦学生的情绪、提高自信心、坚定道德和理智信念、磨练蔑视困难与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学会竞争与协作的交往技巧等,其主要责任人在各科任教师。各科任教师要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实施学习心理辅导、及时帮助学生化解与学习有关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以良好的教学风范持久地影响学生。
3.班主任工作渗透。
班主任工作过程是最能渗透心理教育因素的过程,班级朝气蓬勃、生动活泼局面的打开,有赖于每一个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与心理面貌的提高。。班主任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与知识技术渗透于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上,使班集体有良好的心理氛围和凝聚力,学生个体心理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传统班主任工作模式注重学生社会道德面貌、教育社会价值的高层构造,采取的是说理教育、集体规范、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教育形式,对学生个体情感体验、价值体验、行动体验等对个体成长至关重要的自我体验流之于轻视,忽视了个人隐私保密、尊严维护、自信心增进等多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因此,使传统模式与心理辅导模式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更好效果的突破口。
4.家长学校渗透。
家长的职责在于掌握必要的心理知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加强孩子品德教育和心理冲突的及时化解,科学育儿。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这个渠道。长期以来家长学校工作成效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重心的定位以及工作方式的选用问题。在工作重心方面长期存在重智轻德、只视一点不及其余、以偏概全的现象,即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轻视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对学习成绩之外的、学习现象背后的许许多多外显的或内隐的心理问题无暇顾及,甚至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导致延误教育时机、加重学生心理问题程度、诱发学生新的心理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形式方面通常以开会介绍基本情况、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为主题。这种做法无形中强化了家长们对孩子文化课学习成绩的片面追求,也强化了为达此目的所采取的不科学的教育方法。改变过去家长学校工作效果较低的关键在于普及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知识,使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科学育儿的观念和相应技术为广大家长所掌握,提高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另一方面,加强和改进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内容、形式也至关重要,着眼点从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向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存在原因分析、培养和提高对策上来,是当前家长学校提高成效的一项重要措施。
5.专业心理辅导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所开展的服务于学生群体或个体的心理咨询活动。
这一层面上的工作,要由接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的人员来主持,是对学生心理发展、预防、诊治等方面高层次的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学校心理咨询不能代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部。提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化”倾向,有利于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误入少数人忙碌、多数人袖手旁观、工作缺乏相互理解支持的局面,也有利于避免与医学模式心理咨询相等同的倾向。学校心理咨询不可能“包治百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预防”功能的实现,确实能减少或减轻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但难以保证学生不再产生心理问题和疾病;学校心理咨询主要任务在于对学生中发生的各式各样心理疾病进行及时的鉴定,对轻度心理障碍者进行咨询疏导、纠正,对中重度心理疾病及时转送医学治疗。这一点,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对学校心理咨询的苛责会扼杀其与摇篮之中。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有赖于对其意义、功能、内容的正确认识,有赖于“全员参与全程渗透”观念的定位、措施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