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亿能给中国留下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1:36:04
四万亿能给中国留下什么?来源:南方周末  2009-07-30 14:12:04  作者:马宇

  

一事一议 

金融危机之后,似乎是谁赤字大,谁对世界的贡献就大,就可以多花外汇买点IMF的投票权;哪个政府危机干预的力度大,哪个政府就富有责任感,就可以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拥戴

由美国引发的此次金融危机,普遍的观点是削弱了美国的地位,包括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权、话语权,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投资中的地位下降,美元更是直接受损,一币独大地位动摇,欧元甚至人民币的地位都在上升。危机给各国造成的影响,自然也都认为以始作俑者美国为甚,似乎预示美老大气数将尽;中国则坐收渔利(虽然咱们也受伤了,但现在不是还7.1%么),后面更该我们收拾局面了——人民币国际化呼之欲出,中国在国际上空前活跃,“社会主义拯救资本主义”已看到了一丝希望。

果真如此吗?

我没有那么乐观,刚好相反,我更加悲观。此次危机,更加显示出美国的灵活、战略与前瞻。

当然,我也并非真的以为,美国人格林斯潘甚至更高层,在放任次贷发展的时候,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国做套;我没长千里眼顺风耳,美国人怎么在白宫、国会山密谋我不清楚;我也没有那么蠢,或是病态被迫害狂,一根筋地臆想美国人怎么时时惦着害我们。但最起码,美国是顺势而为,通过应对金融危机,既解决了自己的问题(金融甚至制造业),又打击了竞争对手,包括欧盟(欧元),当然更包括中国。

不经历这么一次震荡、调整乃至改革,美国的金融业是否能保持健康?美元的地位是不是不可避免地在削弱?美国控制全球政治经济事务的能力是不是在下降?美国的凝聚力是不是在减弱而离心力在增强?

而危机后你再看,美国人是不是在这些方面都变得更强了?这次危机是不是使得全球更加依赖美国和美元?掰着指头数吧,可预见的将来,谁能跟美国叫板?是美国盟友的欧盟,还是美国名为伙伴实为对手的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在国际组织中,在各项事务中,从控制力到话语权,从体系框架到规则制定,美国人失控了吗?即使我们一厢情愿地想,恐怕也没有那么乐观。

从美国国内来说,它的金融业以及制造业会不会更具竞争力?看看通用汽车的处理就很有意味。若在平时,通用基本无解,尾大不掉,强行处置反而可能引发诸多后遗症。但借着危机实施破产,政府介入,顺理成章地解决了从经营到劳工等诸多问题,没有产生新的劳工问题,国内国际不但没有反对反而一片理解与同情。重组后的通用能否再成世界第一不好说,但起码竞争力会比以前更强。哈,那时候,其竞争对手连美国政府涉嫌补贴通用违反世贸规则都不好意思提出来。

再看我们。我们是不是借机解决我们改革开放30年来解决不了的问题呢?现实图景是:大敌当前,全力保增长!措施是扩大财政、信贷投入,政府操控、国企主导。美国人的积极财政,是搞新能源、剥离企业包袱、处置企业问题,而我们的积极财政,是政府砸钱投资,居然还有可能20%砸进了股市楼市。

今年我们的财政赤字可能达到9500亿元。据专家说,这不足为虑,因为离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还有距离(3%?4%?哈哈),我们甚至还有3000亿元的可用赤字余地。唉,实在不知该如何评论。不管理论上怎么说,也不管国际上怎么样,我坚决反对在目前这种国情、体制下玩赤字财政——且不说我们使用效益、赤字成本等问题,就以我们的体制承受能力来说,也不宜大搞赤字财政。

有人会说,美国人长期大发国债,也玩赤字财政,不也过得好好的吗?可美国有办法控制和解决赤字问题,里根布什赤字了,花兄克林顿觉得不好就给抹掉了;小布什要打仗要反恐需要钱,奥巴马要应对危机需要钱,再来点赤字也无妨。换句话说,美国的赤字都在它的控制范围内,可在一定时期内解决燃眉之急而又不会伤害内在经济和长远发展——别忘了有国会在给它把着呢,哪一届总统都想多花钱,可是不是确有必要寅吃卯粮还得国会说了算。而那往往是反对党把持着,它不想多留点钱而不是个债务窟窿等他们的总统上台花?起码还买个好人缘呢,而那好人缘是可以化为选票决定这些政客们的前途的。

再者说,美国人的赤字还有全世界帮它扛,不都说吗,全世界借钱给美国人花,我们能做到吗?我们买了几千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还只能乞求美国人“保证我们的资产安全”(不安全你还买干嘛?买了再让人承诺还不是空口白话于事无补?)。我们若有本事,就该让美国人买我们的国债,让他们天天担心去。可我们不行,我们只能卖给中国人。问题在于,我们的经济,以及人们的信心,对于赤字到底有多大的承受力?!

我不是专家,我想即使那些所谓的专家大概也算不出来中国到底能承受多大的赤字规模。所谓的国际标准多半都是扯淡,根本不适应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情(虽然我挺恶心“国情”这种无处不在、无时不对的恰当理由,但这里却还是不得不用它)。我只知道,我们对于经济的信心其实挺脆弱的,受不得风吹草动。

1980年代,里根玩了个“战略防御计划”(星球大战计划是也),除了催生了信息产业的突破,让美国抢回了差点被日本人夺去的科技制高点,还逼着前苏联走上了军备竞赛之路,导致或者加速了前苏联的崩溃。现在,美国人是不能再跟中国搞军备竞赛了,中国不上这个当,一个陷阱还能绊死俩大国吗,中国军费增长再快也有个限度。但美国人也看出了中国的体制弱点,好大喜功啊,计划经济啊,所以拉着我们玩经济竞争。

本来,经济竞争是好事情,往往是双赢。与战争的零和游戏或赢家通吃不一样,经济竞争一般不会有绝对的失败者,最可能是赢家多得些输家少得点,否则这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但问题在于,美国拉中国参与的这次竞争,表现得虽然是经济层面的,但却有两个跟一般经济竞争不一样的要点:

一是竞争参与的主体不一样。不是两国的个体,不是两国的企业,而是两国的政府。若论个人,论企业(国企不算),中国是不怕的,我们整体实力上是有差距,但竞争下来,我们会得到我们应得的那些利益。看看我们这些年的对美贸易就很清楚——我们还没使全力呢,还时不时地给自己设绊下套,美国人都已经受不了了。但美国人这次跟我们比政府:危机啦,你看我这个老牌市场经济都政府亲自上阵了,都积极财政了,你们还不更有理由、更有条件这么做?于是,他搞了 7000亿美元,我们搞了4万亿人民币。全世界都对我们大加赞扬。

此中的关键在于,美国政府知道他的钱该怎么花,他也很清楚我们会怎么花,效果?当然也在美国人意料之中。借这次危机,借积极财政,奥巴马把“新能源战略”玩到里根星球大战的水平,再引发一次技术突破、诞生一个新的产业,我也不会吃惊。而我们的4万亿会留下什么呢?

二是竞争的内容不一样。美国人不跟我们在贸易、投资领域竞争,甚至也不跟我们比产业、比技术——前面也说了,若是比这些,即使我们暂时争不过,也总能带动我们往上走,从而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可他们不,他们跟我们比“赤字”,比有形的手。似乎是谁赤字大,谁对世界的贡献就大,就可以多花外汇买点 IMF的投票权;哪个政府危机干预的力度大,哪个政府就富有责任感,就可以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拥戴,就像G20峰会给我们透露的信息一样。而这样的竞争,中国毫无胜机;其后果也与经济竞争迥异,而与铁血竞争(战争)类似,失败方不但得不到收益,反将受到深重伤害。

作为中国人,我惟有企望这不是真的。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