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湖书楼知多少之一——隐学书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08:23:35

 

 “诗书之乡”鄞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五千年的历史沉淀了灿烂的文化。享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美誉的东钱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争辉——东钱湖七十二溪汇入、八十三岭环抱,湖面渔帆点点、堤岸人影簇簇;历代名宦墨客或筑室湖边、结庐湖畔,或行吟湖曲、史载千古。岁月如歌。历经二千多年的洗礼,东钱湖畔无数遗迹淹没在星移斗转般的岁月中,但仍然有许多名胜古迹熠熠生辉。拂去历史的尘埃,今天的东钱湖畔还有隐学书院、余相书楼、二灵山房、茂屿山庄等等遗迹散发着历史的幽香。

钱湖自古多古迹, 其中最古老、最著名的要数的“隐学书院”,相传为东钱湖、宁波的文化始祖徐偃王所建。“隐学书院”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私人书院。

徐姓与黄姓同源,以国名为姓,他们的祖先为五帝之一的少昊。远古中国有三大部落:华夏、东夷和苗蛮。华夏族在黄河上中游,经济、文化发展比较早,势力最为强大。东夷族则在黄河下游、海滨,发展比较缓慢,后来成为诸多小部落的首领。长期以来,两部落间不断发生战争迁徙,也不断地融合。相传,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东夷族领袖少昊的后裔大业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舜帝恩赐给他的儿子伯益姓赢。大禹治水成功,继承舜的帝位。大禹晚年准备传位于伯益,但伯益淡于权位,主动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起来。夏启六年,伯益被杀害。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厚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山东中部、南部,郯城一带。若木封徐后,徐国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共有44代君王,存世1500余年。

到了西周中后期,徐国传到了第三十二代。到西周穆王的时候,徐国君主为以仁义著称的徐偃王。《辞源》释:“周穆王时,徐子称王,号为偃王。”有一次,徐偃王在疏导河道的时候,挖出了一副红色的弓箭,并以为是上天给他的暗示,要他取代周穆王成为天子,于是就率领周围的三十六个诸侯,一起起兵进攻周朝。此时周穆王正在昆仑山西王母那儿做客,得到消息后,立即返回镐京发兵讨伐徐偃王。眼看一场血战就要发生,徐偃王不忍让生灵涂炭,于是立即收兵弃国出走。公元前963年,徐偃王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深山之中,后来经过会稽(今浙江绍兴),来到了东海蓬莱(今浙江舟山)隐居。晋代郦道元《水经注》载:“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导沟陈蔡间,得朱弓赤矢,以得天瑞,自称偃王。江淮诸侯,从者三十六国。周王闻之,遣使至楚,令代伐之。偃王爱民不斗,遂为楚败。”徐偃王因仁义而兴国,又因仁义而亡国,却无怨无悔。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荀子把他和仲尼、周公、皋陶、伊尹、禹、汤、舜、尧并列一起,看重的正是徐偃王的“仁义”。

后来,徐偃王来到东钱湖边的一座青山下,过起了隐居生活。徐偃王建造了一座书院,作为自己读书的好地方,并大力传播中原文化,开化一方蛮民。徐偃王去世后,葬在鄞县东钱湖畔的青山上。同治《鄞县志》考证古时“隐”与“偃”通,判断此山确因徐偃王墓而命名。据《延右志》载,徐偃王隐学于此。其墓在“县东四十里隐学山,旧名栖贞。”徐本原在《徐偃王墓》一诗中写道:“山以隐学名,上有栖真祠”。后人为纪念徐偃王,把他读书的地方叫做“隐学书院”,把隐学书院所在的青山叫做“隐学山”,把隐学山附近的一条山岭叫做“隐学岭”,把隐学岭背后的村庄叫做“岭后”。

晚唐时期,人们又在隐学书院所在地建造了“隐学寺”,成为东钱湖畔最早兴建的寺院。宋大中祥符二年赐额“栖真寺”,后仍改名“隐学寺”。明朝鄞县人陆泶在《隐学寺》中写道:“谷口秋云薄,芙蓉一水香。荒台凝露白,残碣护苔苍。事云留陈迹,人来对夕阳。百年回首意,欲别更凄凉。”寺院的建立使书院的陈迹得以保存下来。现存寺院为1991年重修。目前,隐学寺外有“隐学寺亭”,寺内存有宋碑一方,一面刻有《隐学栖真教寺净发成记》,系崇宁元年(1102年)立;另一面为《隐学山复放生池碑》,款记为“绍兴十九年已巳(1149年)。寺内还供奉着徐偃王的神位,且有对联一幅相伴:“设书院教授子弟道德传遗,立楼真光前裕后千秋万古”。大殿楹联中有“寺旁王陵”字样,可见徐偃王墓确实就在寺院附近。隐学山一带人家大多是徐姓,为徐偃王的后代子孙。如今,一部分人住在隐学寺附近的郭家峙村,一部分人则迁到云龙镇的前徐村。

 

发表于2009年3月24日《鄞州日报》、《宁波帮》2009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