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电影]解读《鸟笼山》的关键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6:41:02
解读《鸟笼山》的关键词
废园/文
关键词之一:吐痰
投资十多万元、演员人数众多,甚至还出现了美式吉普车和武器,这一切足以说明胡戈是下了血本,也下了功夫的。他相当于只用了《无极》三千分之一的投资,就鼓捣出一部四十五分钟的搞笑小电影。如果在十万后面再加个零的话,估计他可以让傻大木和乔不士坐上悍马、奔驰之类的高级车,两个人手中的玩具也不仅仅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了。
遗憾的是,这个小青年没有那么多钱,那他只能像街道居委会或者县级文工团一样,以几件寒碜的服装和塑料道具示人。他以及他所鼓捣(不能叫“拍摄”)的这部小电影的非凡意义在于,在当今中国两三个电影寡头的面前进行了一次放肆的表演,而且在那些所谓的大制作面前吐了一口痰。
关键词之二:影射
傻大木藏身的那个鸟笼山,有一个专门虐待犯人的小洞,谁惹毛了傻大木,谁就被扔进去,用麻绳固定在一个四条腿的木器上,通过一个长方形的显示器长时间地反复观摩一部电影的片段。片段里,小妹欲死未死,死去活来,如斯者三乃至四乃至五乃至无穷次,其间还插进一连串弱智的台词。至于这部电影是什么,地球人都知道。被送进虐待室里“固定观摩电影”的犯人,很少有人能生还,唯一的例外就是那个去刺杀傻大木的刺客“有名”(据说是某部电影主人公“无名”的弟弟),但他最后也疯了。
鸟笼,显然就是影射《无极》那个巨大的金丝鸟笼子。馒头,更是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著名道具。
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每当夜晚就呜呜哇哇在鸟笼山飘起的丝竹乐,它的旋律介于乡村社戏音乐和民间哀乐之间,听了让人起痱子或者想砸什么东西。几个轮番上场为“敬爱的傻大木同志”献歌的歌唱家,满怀激情地引吭高歌赞颂这赞颂那,他们以为这些歌曲可以让“敬爱的傻大木同志”高兴起来。没想到,我们“敬爱的傻大木同志”却被这些歌曲弄得满脸皱纹,好象得了胃痉挛。结果,几个歌唱家都被拖进虐待室,实施人道主义清除。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胡戈的影射之剑已经指向了那个每年一度的全民大傻乐晚会以及在晚会上大唱赞歌的“歌德派歌唱家”们。
关键词之三:刺官
乔不士——高官——湖南话——打官腔,这样的一条逻辑链条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胡戈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一般人都是通过电影里的伟人来领略湖南话的魅力的,在我们的印象中,似乎只有从伟人的嘴巴里说出来的湖南话,才是正宗的湖南话。后来,电视新闻里不断出现的湖南人,逐渐改变了我对湖南话的认识。而《鸟笼山》里的乔不士则第一次让我看到了湖南话在搞笑方面的杰出贡献,这样的贡献不亚于东北话、唐山话对中国小品的贡献。
世界警察总司令乔不士第一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搞笑发言,直接把讽刺的矛盾指向了官场。请看乔司令发言的题目:《关于傻大木盘踞在鸟笼山的关于违反武器限制条例而进行的关于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这个几乎令乔司令喘不过气来的超长公文标题,让人想起官场上那些层层转发、每转发一次就“关于”一次的党八股文件。而乔司令堂而皇之地把“傻大木没有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吗?”这个疑问句,断为陈述句式的“傻大木没有制造大规模杀伤武器”,则是讽刺那些只会念秘书写的发言稿的官僚。类似的讽刺,还有很多。
关键词之四:胃口
胡戈的胃口很大,因为他想恶搞的对象太多了。除了上面提到的《无极》、《英雄》、《十面埋伏》、“歌德派歌唱家”和官僚之外,他还把枪口对准了节目越来越水的电视,如:一个马弁劝傻大木看电视,傻大木不解,问他为何?马弁说你不是说自己的智商太高了吗?言下之意是经常看电视,可以把一个高智商的人变成一个低智商的人;还对准了眼下流行的网络跟帖语言,如“楼主是火星人,鉴定完毕”之类,这是一种在语境置换的条件下对网络流行语言的戏仿。
由于指向太多,《鸟笼山》根本不可能进行深入的解剖,自然地也就不能进行“断其一指”式的批判,批判的力量也自然消减。当然了,对于一部只有区区十多万元的小制作电影而言,我们不能太过苛求,倒是应该为胡戈这种臧否人物、月旦黑白的勇气竖起至少一个大拇指,因为敢于说出“皇帝的新衣”真相的大多是还没有变得世故的小孩。或许,在目前的条件下,“恶搞”才是揭穿假象的“大杀器”啊。
关键词之五:有聊
《现代汉语词典》里并没有这个词,这个词是我“恶搞”出来的,与“无聊”相对。
有些人认为,《鸟笼山》比不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显然低估了胡戈以及这部电影的价值。为什么这样说呢?理由有四:一,《馒头》是一个利用、剪裁现有图象资源的产物,而《鸟笼山》是原创;二,《馒头》是完全的室内操作,而《鸟笼山》已把活动场景挪到山洞和都市;三,《馒头》是一个人的创作,而《鸟笼山》是集体创作;四,《馒头》只跟陈凯歌一个人叫板,而《鸟笼山》是跟当下中国文化娱乐圈的种种怪象叫板。一个寂寂无名的小青年,在几个月时间内变成一个可以调度十多万资金、上百号人的草根导演,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显然已非“无聊”一个轻飘飘的词就能“淡化处理”。
据说,国家广电局有关人士曾表示要监管一下《鸟笼山》,但最后又放弃了。这就产生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信息。“有关人士”肯定遭遇了政策空白的尴尬,他们没准正在揪着头发起草一个《关于胡戈无证拍摄网络电影〈鸟笼山〉的关于网络电影的监管政策空白的关于如何健全完善网络电影拍摄的关于如何既与国际接轨又照顾国情具体情况并不致网民反感的关于相应对策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文件,没准这个文件明天就会出台。但在这个文件出台之前,胡戈以及他的《鸟笼山》已广泛传播,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恶搞”浪潮,而且催生了一个胡戈短片工作室和一个专门发布类似短片的网站(其商业前途不可估量),胡戈在可能到来的封杀厄运之前已经获胜。
一部三亿多元的大制作换来的是广大观众的恶评,而一部十多万元的玩儿电影却成为广大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胡戈太“有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