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繁荣是怎样流产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2:07:11

去年10月初我发表了《警惕通货紧缩风险》一文,其后我国的CPI逐月下滑,到今年五月份为止,我国的CPI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出现负数,经济已经处于标准的通缩阶段。在这段时间内,管理层先后发出“通货膨胀可能回潮”,“现在说通货紧缩还为时过早”这样的声音,就在如今通缩已经完全可以确认的情况下,还不断有人在说要消除通缩预期或者“威胁”。

  这很让人纳闷,所谓“预期”的东西应该是当前还没有发生,既然通缩已经发生,“为时过早”从何而来?还要消除什么“通缩预期”呢?

  前两天翻阅《扬子晚报》,偶然看见一位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一位官员关于通货紧缩的描述,大意是物价下跌会造成企业亏损,从而加重失业,使得购买力下降,而购买力的下降反过头来又会迫使物价下跌,进入下一轮循环。

  明白了!原来“官方”的通货紧缩定义居然和恶性通缩一模一样,怪不得很多人一提到通货紧缩就那么紧张。照这么一说,那些患上通胀焦虑症候群的人们就应该想想什么是恶性通胀了,考虑问题怎么总是那么容易走极端呢?

  通胀焦虑的人还真不少不但中国有,美国也有,前段时间看了一段对着名投资大师麦嘉华(Marc Faber)的采访,采访中他说美国人“想要”通胀,接着还问了这么一句:“如果你说CPI是正的3%好,能不能告诉我负3%有什么不好?”。如果他用这话来问上面那位官员,估计那位官员会用恶性通缩的那一套词汇来对付他。

  鉴于国内经济界不同的人在谈及通货紧缩时采用不同的版本,建议大家事先亮出自己的定义,以防视听混淆,讨论的时候瞎费工夫,说了半天才知道谈的不完全是一回事。通缩的定义也需要标准化啊。

  我看到过下列官方说法:

  “经济学上认为,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都是通货紧缩的表现,而长期的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国家统计局人士解释说,按照经济学有关原理,通货紧缩,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市场货币供应量不足引起的价格水平的下降。”

  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值得探讨的,说前面那句的大概没听说过什么是“好通缩”,而后面那句则好像采用了古典经济学的定义。

  本人一贯的看法是:通胀通缩都不是“印钞机现象”,而是价格现象,它们与货币供应的总量没有必然的联系。而通货紧缩指的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所谓的“持续”并没有普遍认可的时间长度,如果参照通胀的定义,当可以界定为三个月以上。

  无论如何,有关通缩的辩论还会继续下去。为了证明目前还没有进入通缩,有人开始引入核心CPI的概念,可惜的是这么做在把猪肉价格下跌的因素排除在外的同时,也把燃油上涨的因素排除掉了,出来的数字还是负的。估计如果原油价格继续上涨下去,核心CPI又会没人提了,通胀好嘛!

  通缩真的一定不好吗?看来有必要谈谈通缩繁荣了。

  通缩繁荣(deflationary boom)目前也许还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词汇,它指的是物价下降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带来的繁荣,物价下跌,同时经济高速增长。它的情形和人们谈虎色变的滞涨正好相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的下跌会使得部分潜在购买力变成实际的购买行为,也就是说就是使人们有能力去购买那些过去想买而又买不起的东西,从而缓解或者消除需求不足的矛盾,带来市场的繁荣。

  通缩繁荣是内需大量释放的过程,是拉动消费性内需最有效的途径。

  小排量汽车购置附加税的减免,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农机补贴等措施带来相应产品的销量猛增,都是变相的物价下跌带来的相应行业的繁荣的例证。

  当然,这些“繁荣”现象是由财政补贴来实现的,如果没有补贴,在内、外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单个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降价能力是有限的,它受到其单位成本的刚性约束。

  由于财政资源的有限性,通过财政补贴形成的繁荣是不可持续的,一旦停止补贴,“繁荣”会戛然而止,紧随其后的会是一段很长的比补贴前更萧条的局面。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通缩繁荣具有可持续性。在物价总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的原材料乃至劳力成本的下降,意味着单位成本的下降,这使得企业在不影响其利润的前提下,其产品有了降价的空间。产品降价带来的销量上升,甚至可以使企业在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保持或者增加利润总额。

  企业产销量上升,保证了企业利润,促进了就业,而就业率的上升反过来又增加了社会总有效需求。同时财政收入也会相应增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形成这个良性循环的前提是:第一、不能发生结构性通胀;第二、由于需求的有限性,产品或产能不能绝对过剩。

  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从源头上封杀了企业降价的空间,使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化,销量减少,库存增加,利润下降,制造业产生通缩繁荣的前提条件不复存在。

  年初以来,在全球经济危机没有缓解迹象,我国PPI年率连续下降的情况下,原油价格上涨了一倍,铜价上涨50%以上,人们对这些现象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我个人的看法是“中国因素”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四万亿的刺激经济计划,中国贷款余额大幅增加,“中国经济将出现V型反转”(一位力拓官员原话),中国什么地方出现了复苏迹象,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词句,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国外的媒体上,被国际炒家利用,用来形成了广泛的通胀预期。中国经济的复苏带来需求将推高大宗商品价格,这种看法几乎成了一句“自证预言”。

  与此相配合的是,今年以来我国大量密集进口铁矿石,铜等有色金属,生怕经济危机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不够,造成铁矿石在港口的大量积压,我们曾一举买断智利数月的铜产量,“吃相”十分难看。

  我在今年二月初发表的《戏说外汇储备》续三里,曾建议国家采用“隔岸观火”之计,以静制动,不要轻易出手,尤其不能在中澳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束前大举买入铁矿石,实际情况是大家都在那儿抢购,这一方面造成了国内上亿吨的铁矿石积压,同时推高了价格,大大改善了“两拓”经营状况和现金流,这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铁矿石谈判中钢协再次陷入绝境,已经必输无疑;中铝收购力拓的努力告吹;五矿收购OZ Minerals 虽然修改后的方案最终大功告成,却白白多掏了一大笔钱。

  欲速则不达这句古训,总是在现实生活中反复得到验证。

  中国因素推高大宗商品价格的更严重的后果,彻底排除了我国产生通缩繁荣的可能性。据报道,如果接受日本钢企的铁矿石首发价,我国钢铁行业将面临巨额亏损。

  中国因素,反制中国!

  通缩繁荣没了,通胀焦虑的老毛病又占了上风,既然成本下不来,最好能把它转嫁给消费者,于是大家一起来制造通胀预期,实现通胀繁荣吧!

  我还是那句话:衰退不去,通胀不来!通货紧缩还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