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相2009年中期投资策略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2:12:30
此页面为打印预览页 选择字号: 超大 大 中 小

新浪演播室> 正文
天相2009年中期投资策略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0日 12:28新浪网
选择字号: 超大 大 中 小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会议现在开始,首先我代表天相公司对各位朋友来参加本次策略会表示衷心的欢迎,同时借此机会在过去的9年多时间给予我们支持和帮助的朋友,我们对他们表示非常感谢。应该说天相经过9年的发展,到现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天相现在拥有员工400余人,研究团队超过130人,是业内最大的团队对之一。天相策略会作为一个服务形式,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今天到现场的客户超过了100人。本来这次我们的时机不是很凑巧,台风的登陆一定影响到我们策略会嘉宾的进程。作为一种弥补,我们也安排了网络视频直播和网络文字直播,也有很多客户通过网络形式来参与到分享策略会的观点。
本次策略会得到了来自于天相证券联盟单位,世纪证券,山西证券和西部证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天相研究联盟成功运转2年多时间,在过去的2年多时间里我们的联盟单位通过这种形式充分的分享了研究和各项资源的共享。应该说它的作用起到的非常作用,对联盟单位的业务板块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借此机会我也对来自联盟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预祝联盟能够更有效的,取得更大的成绩。
本次策略会也得到了来自新浪财经等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再次我代表天相公司也一并表示感谢。
大家还依稀记得,天相发出了市场强音,市场之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弹,这一观点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和传播。在去年年底,我们与拐点和成长这样的关键词发出了对市场坚定的判断,应该说这些判断在一起一段时间的市场走势验证都得到了广泛的验证。今天天相研究团队又一次站在了各位面前,来展示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是我们也精心的策划安排了来自部委和业界的专家就固定资产投资、新能源、创业版、国资管理等话题共享他们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本次策略会的第一部分,首先我们请出的是的天相全球宏观经济组组长汤云飞先生来就美国以及全球经济资本市场的走势和大家做一个分享和交流。天相宏观研究团队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面一直持续对全球和美国的基础给予高度的关注,并进行了持续研究。就在整个全球经济下滑的通道中,我们发出了一个最鉴定的声音,我们认为今年8月美国经济触底,这是业内最早的一个,而且是最坚定的一个声音。到现在为止我们正在验证这个过程。接下来我们对全球经济的看法和对市场的看法由汤云飞先生来给我们做演讲!有请!
汤云飞: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能站在这个讲台上和大家分享我们的研究是我们的荣幸,首先我们在第一篇的演讲当中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于全球经济当前局势的情况,我们先从回顾开始,我们主要向大家说明全球经济,特别是从美国来看,全球经济现在是底部,以后我们也对未来全球政府可能的政策取向进行一个分析和展望。最后我们会为大家推荐我们最重视的海外市场的资产配置方面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我们通过对次贷危机的回顾来表明我们研究出来对全球各国央行未来的走势,央行未来的政策取向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首先我们回顾次贷危机发展过程时,我们在去年年底就做了这样的判断,我们认为特里谢暗示加息是从当时的政策来讲是不合时宜的。为什么我在这里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特里谢对当时政策的反思决定了目前,也就是他未来近期一段时间对欧元区货币政策采取的做法。
作为政策上层来讲,他目前还在台上,我们不敢对他说什么。我们作为投资节的分析人士,我们在底下进行议论没有关系。从这个过程来看,我们去年在香山的课程进行反思,由于特里谢的加息,国家的油价由投资者疯狂供给金融类造成了美国的房地产信心再一度恶化,造成了两房的危机,由于美国政治的斗争造成了延误拯救市场信心的时间,导致了心脏病一样的金融危机的产生。
在这一次危机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及时的,在深度爆发之前,就是特里谢加息之前的一段时间,美国已经做了很多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从4.75%降低到2%,财政政策,布什政府也通过在2008年2月份通过退税法案,这个退税法案的效果很明确,通过这个效果还是降息货币宽松政策,去年上半年已经看到了效果。从这里来讲,我们发现,美国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所起到的效果基本上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它采取什么样数量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扩张政策,基本上有法可依,未来多少时间内产生效果也是有迹可循的。当特里谢发生了这么严重的危机,由于他的错误导致了一系列的危机,美国也采取了更加大幅度的措施,包括直接注入各个金融机构的货币政策,它不但是大量的宽松,而且是极宽松政策,就是所谓的定向宽松,利润下降到接近0%,并且它最终计划在国债和资产支持战略当中购买幅度,他的计划当中可以高达1.75万亿美元,这个1.75万亿有没有达到不知道,这是最高的限额,但是目前有迹象他已经停止进一步扩大国债和资产积极政策的购买,这是根据经济复苏的一系列数据显示有关的。
同时也采取了金融稳定计划,来购买一些所谓的有毒资产。奥巴马也签署了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我们看一下这些计划产生的效果是什么?正如我们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预期得那样,从目前来讲,首先最最明显的政策效应是出现在房地产市场,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市场在勃兰特的政策下利率降低到3%的水平,目前这个利率水平又重新开始回升,是因为他感觉到经济已经收到刺激回升了,他就可以暂停或者是减少购买长期国债和资产的力度,这样市场的利率逐渐回升,同时也反映了市场对未来通货膨胀重新上升的预期。
同时,他的抵押贷款申请活动也从2月份到4月份之间激增了一倍左右。这些活动使得EMBA,也就是房地产抵押证证券相关的CDO市场重新开始回复,重新开始恢复的结果就是这些延伸证券的顶芽有据可依,有了市场的依据,这些衍生品和货币市场的信心重新恢复。从GDP的利差我们可以看到,从去年9月份危机深度爆发之后它的高点已经下降到0.30%的水平。我们看到如果是在普通利率水平之下,0.50%是正常的位置,在极度低的水平之下0.2%是他的最低位置。这说明目前的信贷紧缩状况已经大为改观,但是还没有完全到达正常化。所以,一方面它是大为进步的,社会市场环境、浸染市场环境进步很大,他还有继续进步的空间。
从延伸品市场的情况来看,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衍生债券的市场,除了房地产抵押贷款这些证券之外,还有一些信用卡衍生证券,有学生证券的相关CDO,还有其他的一些汽车贷款等ABS,我们可以从其他所有的ABS支持证券利差的情况看,我们看到从去年年底来它是下滑的,这说明它背后的资产价格在回升。我们知道欧美银行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他的资产负债额是在延衍生品相关的债券当中。去年的次贷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一爆发,这些相关的衍生债券完全丧失了流动性,没有办法给它定价,现在资产的价格回升后,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联想到资产负债表的修复程度在快速的得到修复。特别是最快速的时间,今年的第一季度,在3月份的时间我们为什么判断欧洲银行业将会带动整个股票市场,产生大幅度反弹的重要原因。其他的和政府相关的,银行信用互换的利率也大幅度下降,这也是政策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来讲,刚才我们从分析中可以看到,整个金融市场在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宽松的货币性政策和目的性很强烈的证券购买之下,它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回稳,目前已经接近了正常水平,但是还没有到,从实体经济来看,美国为什么出现GDP下滑,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季度GDP下滑5.5%的水平,由2.6%是由于库存效应导致的,除了库存以外,其他的经济活动下滑了3%左右,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二季度继续下滑,它的趋库存已经到了最低阶段,我们就可以很容易继续往前推动。第三季度会发生什么样情况,第四季度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以感觉第三季度毒、第四季度会产生补库存的效应,如果产生这种效应,第三、第四季度会出现一个GDP的快速恢复,这个恢复速度会达到2.5%左右。
我们从各个不同的分向指标来进一步判断趋库存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首先从GDP的风险中可以看到,美国库存在第一季度的下滑中占到了2%左右,第一季度的去库存化效应我们从发展中看到它的效应逐渐的向上面反弹,我们觉得目前的情况是美国的去库存化将近尾声的较短。从消费者的库存指数来看,这也能反映出去库存的周期很快会完结,我们看到这个去库存指数已经到了非常低的位置,产生指数已经逐渐的回升。从存货、产出得的比值来看这是非常低的位置,很有可能会出现逆转的走势。
更重要是,我们看一个新建住宅销售的库存情况,它已经从库存销售比非常高的位置逐渐向下扭转,这就说明新建住宅方面去库存化的行动可能已经结束了,这个方面的判断,我们可以用一个最新的数据说明。就是所谓的新屋开工,这个指数在我们的PPT当中没有,它是上周末刚刚出来的最新数据,这个数据显示,连续2个月大幅度的反弹,这说明新开工这一层建筑营建商开始扩大新房屋的建造过程,说明新房屋的建造重新引导房地产的建筑过程,这对房地产去库存化的终结已经有一个明确性。
旧屋销售,现存住宅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二手房,我们看到它已经出现了一个底部,已经逐渐开始向上游的趋势,它的销售逐渐增加,目前处在一个微弱的向上抬头的趋势当中,现房住宅的销售部能够完全的决定这个地方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说像去终那样又出现货币政策、配合方面的失误政策,美国的房地产市场还受到打击,这就是特里谢和全国央行的配合程度应该已经吸取了去年的教训。待会儿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分析,特里谢现在的言行显示出他对去年的教训吸收的非常深刻。从这些方面来讲,我们觉得货币政策方面产生失误的风险不大。美国房地产市场从现在开始复苏应该说信心是比较大的。
我们从库存消耗周期消化结束时,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它的需求方面也是已经在复苏。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看到需求方面的复苏:
第一是制造业订单,这显示见底的是耐用品的订单,最后体现在实体经济当中,一个很明确的信号就是零售销售已经出现了抬头的势头。我们首先来看制造业订单,制造业订单当中非常早的一个数据信号就是ISM制造业指数当中的制造业订单风向指数,这个制造业订单已经超过了50%,这个意思就是它已经处在一个正增长当中,这说明它是一个非常强的,我们从最后一段形状来看,就可以看出制造业订单是处于非常强的反转趋势。像其他的几个主要连锁制造业订单指数也是和ISM制造业订单一样出现了巨大的上升。这四大联储中都可以发现在今年一月份是一个底部,到现在为止,它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复苏现象。
作为美国经济来讲,它见底反弹同时是耐用品订单的大幅度回升,我们看到耐用品订单在2009年年初是出现了见底反弹的明显征兆,这个位置从目前来讲是90年以来的难得的低位,我们预想这个张力是非常大的。
从消费方面看,我们看到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回升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实际上,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是在2009年的1月份触底,过了2009年1月份现在已经重新恢复到正常的50%以上的水平。目前来讲,5月份一期的消费者信心指数是54.9%,这样的话同时伴随着耐用品消费同时出现了见底反转的趋势。
最后我们可以反映在实体经济当中相对来讲是同步的指标,就是零售销售,零售销售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去年年底到达低谷之后,今年出现了又接近底部的位置,今天又扭头向上,也就是说连续3个月份零售销售已经出现了正增长。从整体来看,现在第二季度的零售销售很有可能最终出现的是正增长值。
这是从美国经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它似乎出现了见底反弹的信号,我们从更加广泛的指标看到,美国经济今年中期触底反弹是得到了更加大的佐证,首先是证监会的指标,首先是经济研究局的研究指标,ECRI这些指标都可以看到现在这些指标都是美国的定点。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数据积累,智商会认为,如果年度增长在4.5%以上,未来6个月会出现正增长,我们可以发现,6个月的联化比率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已经出现了4.5%以上的数据。
我们从ECRI的领先指标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特别是从最后一段时间的情况看,ECRI的指标明确指数,今年8、9月份会出现GDP的正增长。从谘商会的领先指标和其他的领先指标来看,我们可以看到综合领先指标指向的是今年经济触底,我们从RSN的指标来看更可以看出,它从理论学来讲,精确制度比较高。它还有一个指标是M2,就是美国的货币政策什么时候大幅度扩张,我们通过对M2的研究,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我们觉得美国的ISM超过4.2%,这是全球认为潜在的经济活动出现正增长的迹象。因为这个数字是统计学的结果,随着数字的积累,这个4.2%的回归数字会上下浮动,现在根据美国的说法是41.2%,这个幅度不是特别大。我们看到美国的ISM的指数在上个月达到了41.8%,而且6月份的数字是44.8%,7月份的数字我们预计会进一步上升。
这上面的红线是ISM的非制造业,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制造业还是非制造业都出现了见底反弹的位置。
前一段时间,6月份时,很多经济学家担心美国失业率的情况,这一点我要向大家说明,失业率的增长还会继续,因为失业率是一个滞后指标,经济见底反弹失业率还会增长,到今年年底失业率还会超过10%,也有可能不到10%,但不论到还是不到,也不论它超过百分制多少,我们也不会感到惊讶,因为失业率是不稳定的,它的分母时时刻刻在变化,取决于他的劳动力,劳动力愿意找工作始终在失业率的分母计算不分人数当中进进出出,这样会影响到失业率的统计。
上个月的失业率达到了9.6%,9.6%的原因是有一大批愿意找工作的人,从非就业状态,不去寻找工作的状态加入到寻找工作状态中去,结果这一部分人没有办法找到工作,变化就大了,这就扭曲了失业率正常的发展状态。
我们更加关注的是非劳就业人数,我们从绝对数字看,失业的增速是处在一个明显放缓的趋势当中,所以说,拿上一个星期出来的最新的四周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和新的人数来看都是连续的下滑。四周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下滑了50万人,这说明美国失业的情况也在大幅度好转。
从各种数据来看,我们发现美国这个国家在目前这个位置已经触底了,对于未来的担忧,国际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是对通货膨胀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从经济数据的分析看,短期的通货膨胀基本上不存在。为什么?因为实体经济的需求在经济发展增速中远远低于潜在增速的情况下不存在短期通货膨胀压力,目前是中长期的,这主要是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波波揽客的货币政策,另一个是财政赤字,另外我们可以发现有趣的现象,自从90年代全球央行基本上对通货膨胀目标制度的政策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后,我们发现全球通货膨胀的趋势逐渐的放缓。自从通货膨胀目标制度之后,通货膨胀真正成为现实的可能就变得很小。 为什么?因为各国央行发现有通货膨胀苗头时,他就会采取前瞻性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的预期。从目前的情况看,短期内美国没有通胀的,因为从全球的通胀预测指数现实,美国两年内没有通货膨胀的危险。但是从通货膨胀的商品价格关系看,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带来了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一个非常强烈的担忧。大宗商品价格暴涨的担忧集中体现在去年6月份特里谢的加息,对世界大宗市场反映的活动上面。特里谢一暗示加息原油价格暴涨了150美元,全球商品暴涨,这就意味着欧元加息,美元和欧元的利率差缩小了,美元就贬值,美元贬值了大宗商品就暴涨。这个对期货市场的暗示作用就引发了投机者凤疯狂的投机期货市场,尤其导致实体经济的股票市场也连带的感受到这种冲击。
因此,在母亲的情况下,特里谢对去年举动的反思就决定了他未来一段时间会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向配合。我们的推测是,目前美联储实际上已经在暗示不会再继续扩张它的货币政策规模,而特里谢的表现从目前来讲,他今年以来的表现非常好。我们回忆一下,6月份时,当全球都对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中长期通货膨胀非常担忧时,欧洲的政府已经向欧元区的澳洲央行施压,希望它能够及时的回收货币刺激政策,特里谢就是通过释放出一些信息来维护他对欧元继续实施货币扩张的中期图,他说他对欧洲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表示很大的担忧。因为欧洲的银行业第四季度就改变了会计准则,结果在去年四季度就避免了一大堆的见底。美国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都没有改变会计准则,它还是以市场进价,所以它的市场表现非常充分。当他今年开始改革时,他的绝大部分都完成了,欧洲的资产检记都在表格当中。特里谢通过对资产市场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他借助这种表述维持了他进一步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议程,这样他同勃兰特的协调当中显现出来,导致美元在今年6月份当中到了1.43的高位没有继续走低,进一步的抑制了欧元的价格。只要美国央行和欧洲央行继续保持这种协作关系,我们可以遇到只要能源商品达到他们不能忍受的承受,可以会通过协作的关系来强化美元,抑制期货市场的投机。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市场的监管,美国国会也开始对期货市场,特别是大宗商品投机部位点的监管来压制大宗商品的投机行为。这样的话全球大宗商品的前期前景,我们觉得恶性暴涨不太会实现。到今年年底可能会上涨,这主要是实体经济恢复的需求上升产生的,而未来到产生这种超越于实体经济基本面的暴涨在全球的货币当局,以及监管当局的努力、暗示下将会难以发生。
从财政政策方面看,我们也可以看到美国充分意识到它目前大部分的财政赤字对全球长期通胀的暗示性作用,奥巴马政府在政府预算草案当中表现出它的意图,也就是2010年之后,当美国经济复苏后他才开始加税,对高收入的人群回复克林顿时代的水平,高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是39.6%,现在只有35%左右,所以平均高收入人群的税率要加4%,近10年来,布什上台没有增收遗产税,现在要增收遗产税,现在还有是社保基金的领取,本来是60多岁,现在要增加到70多岁。从这些情况来看,未来对美国特别是美元的汇率,我们应该抱有一定的信息,它的汇率走向随着美国经济领先于欧洲的复苏应该走强一段时间,从明年开始,美元汇率才由于美国消费的扩张进一步走向一段时间的贬势,我觉得它的商品指数和石油价格是振荡攀升的走势,超过以前高位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
对美国经济的预测,我们预测它第三、第四季度当中很可能有一个季度出现快速的增长,明年上半年由于弥补库存的效率没有消失,它可以会出现一个慢增长,失业率在今年年底有可能达到10%的高位,下半年开始下滑。
欧元区的经济预测,它会落后于美国半年左右,它会在今年年底开始反弹。英国和日本就比较简单了,英国和日本,由于英国金融业的比重非常大,它基本上和美国同步复苏,由于日本去库存的行动特别区别,因为它传统上有零库存的传统生产,他的去库存非常剧烈,补库存也非常剧烈,所以第二季度会出现慢速的增长。
从长期股票市场来看,我们觉得目前是冬天快要结束,春天快要来临,这是抗德拉杰弗长周期,这个长周期在2000年年结束,本来大规模衰退的情况被波勃兰特的抄底政策推起,目前它的形状是另外一个底部,从长周期轨迹来看,很有可能春天就在前面。从VIX隐含波动率的收敛和美股的反弹来看,现在美国的股市担忧情绪偏高,这意味着投资者和经济学家做出的预期是偏低的,这导致了未来出现的数据比预期要好。这也对今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所证明。
今年第二季度美国股票的利润报告,有28家公司超过了预期比的28%,目前我们觉得金融以及耐用品科技和工业,估值的角度和增长的情况非常值得关注。我们对于美国股票的建议就是这样。这是我们7月初的建议,我们觉得880点是很好的支撑点位,从880点又有一轮非常好的上涨趋势。目前应该草配、金融、工业、耐用品,公用、卫生保健、可以减持一点,我们觉得今年年底有客观会达到1050点的位置。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汤云飞先生,应该说从他的演讲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经济有信心的地方是在于美国的经济开始出于回升的状态,尤其是三季度会有一个加速的过程,对中国的外贸形势在不愿的将来有一个更有效的改观。
接下来我们请出的是天相投资策略的首席分析师仇彦英先生,我在开场中讲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们今天的低点去年的拐点都是他领导的小团队做出来的,以及整个天相研究团队共同的结果。
今天我们整个中期策略会的题目是,创造性破坏与趋势性增长,这个题目是来自于他的手笔,我们在分内是叫他仇大师,这是我们对他股票研究的一个尊称,接下来我们请他谈论一下对股市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有请仇彦英先生!
仇彦英:接下来我和大家共同探讨的是中期投资策略问题,从这个屏幕上大家会看到一个很强的中期性的基本观点,我做观点基本上喜欢用一个中期性的趋势来看问题,因为通过中期和趋势对市场判断会更明显一些。
怎样理解创造性破坏呢?这是来自澳大利亚专家对经济的一个基本理解,他认为经济是通过破坏和创新增进的螺旋式增长,通过这个基本过程股市会有一个牛市和熊市,如果你的经济持续处于稳定的态势下,这个经济就不会有趋势性的上涨。
中国当天的经济状况去年处于一个破坏性的过程,目前是处于创造性的过程,创造性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有一些问题。从大周期的角度,我认为中国处于一个新一轮经济的起点。我这里就把中国20年增长划分为两个阶段,接下来我们会进入新一轮的10周年,这10年增长的基本模式是对前面模式的破坏和以建立内需启动的新增长周期。这样的周期内中国的股市会进入新的阶段。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强势性的行业,如果在每一个中期的证章阶段投资一个强势性产业就可以获得一个巨大的超额收益。在2008年之前我们投资家电类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收益。第二个10年投资机械类,包括住房类,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接下来的10年我们围绕内需会寻找到那些强势性行业,我们重点投资强势性行业,在下一个10年会获得最好的收益。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
去年我们的观点是拐点与成长,目前我们是进入了复苏的阶段,今年我们研究的重点是复苏期的股市会怎么走?我们接下来整个周期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
我结合我的策略讲一个巴非特的投资智慧,这对我们接下来的股市会越来越有用,这在之前不会太显著,这个策略在之后会越来越管用。巴非特的策略是集中在两点,一个是发展很强的坡,在这个过程的难点是你要看到哪些是创造性的因素在影响这个趋势,这个趋势在接下来会怎么演绎?这是我们发现很长的坡的难点。第二是你发现了很长的坡,要发现很湿的雪,就是在强势行业与公司那些是你看好的,这就在我们投资方面变得很轻松。有人说巴非特是价值投资,我觉得他是一个趋势投资。如果把巴非特投资美国股市的几十年拉开来看,他就是处于一个上坡的过程,但是几十年之后美国会进入下坡的过程,所以我觉得巴非特是时势造英雄。如果把巴非特理解为时势造英雄,中国在未来得10年就是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期,但是我们看到很多人不能够坚持,发现好的坡造就一个好的产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坚持。
市场预期和加剧市场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经济回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股市回落的快一些,所以导致股市常常过度下跌,但是经济复苏增长加速的阶段,股市又会领先于经济增长,从而出现股指上的壁垒,这就是股市基本面,他们俩是亦步亦趋,我们的投资面会变得非常简单。
这里面是去年底我们研究经济处于衰退期或者软着陆期经济怎么走?今年我们进入了经济复苏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经济会怎么走?在这个时期面临的最大两个困惑是,我们前面强调的流动性问题和市场预期让我们常常对市场发生分析,目前对市场的分析是股指的困惑,因为经济刚刚处于一个复苏的阶段,但是我们的市场股指进入一个高时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投资带来的一个迷惑是,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结合前面巴非特的观点,对于投资来讲,价值往往是难以准确固定、量化的,因为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我们对股市的识别率仍然产生一个恐慌率,但是经济出现明显的增长态势时,我们在股票的价值没有发生变化时,我们往往给它25倍或者是35倍的市盈率,这种经济因素并没有在股市上得到体现,我们的投资收益得到了2-3倍更高的收益。在投资中如果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就会比较轻松。
后面的几部分是对经济的判断,我只是讲一些基本的结论,我们更多的是股市投资的理解和认识上。创造性破坏是熊彼特的理论上面,他更多是一个市场的周期性,他对市场的认识是比较清晰的。凯因斯是因为更多是从技术上来预计经济周期,我觉得在经济走势上用熊彼特的理论会更准确和清晰一些。这是美国的一个长期股市上涨基本过程,我们看到在经济处于长期增长的态势下,美国的股市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创造性和破坏性,但是基本上没有破坏上涨性趋势。美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负增长的时期,这就增长了美国股市长期上涨的坡已经不存在了,可能整个股市投资上是周期性的波动,很难有趋势性的上涨。
在这里,我发表一下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基本判断。这里就设计到格林斯潘的基本政策,我觉得在增长过程中他需要一个破坏和调整,格林斯潘上台会被称为华尔街的神,从另一个方面就是他是华尔街的保护神,他上台后应对了很多次经济危机,当这些经济危机出现调整波段时,格林斯潘就及时出手,这样就使一些破坏性增长没有出现,导致这一次就集中爆发出来,就出现了影响求的金融危机。所以市场上要有一个合理性的调整,这在我们的股票市场往往演绎的多一些,像前年我们股票上涨太多,如果没有及时的调整,我们大的失误无法避免,现在我们都会出现一些破坏性的创造和调整。
这是对美国经济衰退的统计,这里面显示出来,我们越来越的经济衰退是金融危机导致的。不是以前的外围因素,更多是美国的金融系统。从日本来看,它也有一个创造性破坏和趋势性增长的过程,在90年代以后,日本创新力不足,就进入了一个通缩的时期。在一个增长过程中,你有了破坏,如果创新动力不够,经济会进入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
具体到中国,中国正在经历了两次创造性破坏,目前是第三次创造性破坏。我划分为3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88-97年,我们当时遇到的问题比现在还要复杂,学潮等一一系列问题。我们通过后期的创新中国进入了10年的经济周期。这一年的基本动力就是防治和家电的满足和释放。第二个释放是98-2007年,这最典型的是东南亚的经济危机,这让大多数国家陷入了金融困境,但是后面我们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外需拉动,加入WTO,中国建立了新的增长模式,中国进入了新的10年,最重要的是工业化制造。现在的10年也是制造业开始,从工业化开放的过程和启动国内市场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中国进入新的10年,在这新的10年什么行业是强势的行业就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我们前面强调的经济结构来看,中国股市是处于以来经济增长的坡,这个坡就是经济的持续增长,我把1992年定为一个基数是1000的话,我们的2002年接近了一倍,当你的GDP处于负增长,你经济上涨的坡就不存在了,会处于长期下跌的过程,未来的10年还是增长的十年,我们股市上涨依赖的坡还是存在的。
以1992年为基础,后面是1992年的GDP总量持续增长,但是每年经济增长率的波动是影响股市波动的周期性因素,但不是改变大趋势性的因素,所以我们看到GDP增长率的变化常常会引起股市周期性的牛市或者是熊市。从经济增长的发展阶段看,第一个阶段是经济需求的满足,第二个阶段是WTO推动的制造业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消费周期。我们接下来要在这三个10年内,中国的经济波动推动那些强势行业的快速增长。
如果把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萧条和1929年相提并论有一个相似性。最早提出来美国次贷危机和美国萧条有一个比较,刚开始都没有发现次贷危机的影响会这么大。当前,全球基本的增长模式用这个图可以解释出来,发展中国家再生产买入货币增产,最后使发展中国家觉得会增加信贷,再拉动全球的需求,全球的基本模式就是这样一个路径。但是由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资产的下跌,导致每年中国家出口下降,这样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模式难以维持。如果发展中国家的资产不流入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基本模式在下期也会有一个挑战。接下来一段时间的秩序就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减少对外围市场的需求,对发达国家来说,如果资本减少了流入,它就不能维持经济的进展,接下来的新秩序是这样一个模式。我这个数据是目前的基本格局,就是发达国家在消费,发展中国家在生产,拉美、亚洲国家基本上是出口型国家,每周和欧美的国家基本上是消费型国家。
支持消费的基本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入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资产上涨增加消费,从而推动对发展中国家新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这个增长模式能够持续下去。这种模式的结果是美国越来越的产生银行帐户赤字,然后资本的流入对动了美元的强势,如果这个强势不存在,美元会处于长期的弱势状态。这些都是一些实质性的结果。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出口增长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模式。
我们的结果是国外拥有的美元资产越来越多,国外拥有的美元也是在竞争,这样就推动了美元储备的持续需求。另一个结果是,如果我们认为美元处于一个持续的变更过程,商品价格优一个相关性,美元贬值导致商品价格持续走高,持久这种增长没世不存在,一方面是发展国家的出口推动增长会受到挑战,美元的走势会受到挑战,上涨的价格会受到基本的趋势,这是创造性破坏带来的接下来的结果。
接下来对于中国来说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这种增长没世不存在,中国必须转变前期依赖出口的,前期依赖增长模式会受到破坏,我们要建立一些新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的增长没世不存在不得不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看就是增加消费,降低储蓄,这个过程在亚洲四小龙国家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像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前,亚洲金融市场的增长是靠外需,但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都是启动内需的过程,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中国现在也是减少外需,如果必要条件具备的话,中国经济增长的10年就可以确定。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10年条件是可以具备的,一个是中国的消费可以取得一个巨大的空间,另外一个基本条件当中我们的社会保障条件逐步完善,内需的启动具有一个必要的条件,接下来的10年中国启动内需的必要条件在具备。如果现实中不能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会逐步的确立。
另外是美元进入贬值周期,收入性通胀对经济带来增长,这就加强了人民币的地位,这也是政府一直在做的事情。怎样提高人民币的地位?目前的一个方面是储备走上多元化,另一个方面是加强人民币与国际接轨,我们目前与20多个国家进行了货币储备,结算货币。如果人民币走向强势,它带来的结果和日本带来的状况差不多。如果从2005年开始,我们的股票投资是依赖人民币做的基本策略,接下来的10年是人民币真正保持强势的阶段,这段时间依赖人民币强势和汇率上涨作为策略的主线可能会更加有效。如果按照日本的经验,接下来的我们会更加看好地产的一些行业。
通胀因素主要是产出缺口的内通胀因素,目前我们对通胀有一个预期,中国现在出现一个产能过盛,但是目前是不会产生的。这是对经济上的一些判断。
接下来是投资设备商的关系。从大周期来看,在长坡上每个国家都有一个大的涨幅,我们看标普增长了1.28倍,我们看到这个增长是一个一波比一波低的过程,这就是股市赖以上涨的坡度不再存在,所以会进入持续回稳的过程。我们看到香港的上涨比较平稳,从底部到现在的上涨接近180倍,主要是因为香港来自于内地的经济增长,另外国内的上市资源到香港上市,可以让香港在一个坡上,对香港的经济也是比较好的。从中国经济上看,我们在一个长坡上,我们的经济增长有4倍,所以中国股市有一个上涨的空间。
为什么这些国家的股市涨了这么多倍,为什么股指没有提升,相对来讲,我们的股市从它的产生到最高点,整个市场涨了4倍,为什么整个股指从10倍到60-70倍,这是上市公司的基本质量影响到股市上涨的空间,怎样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这不能靠一些新增的上市公司,主要是靠资产的整合来改善这些股指。我看一些央行和国企都在改革这些股指,这些以后也是我们寻找投资的基本方向。
从这一次的股市的基本周期看,它基本上改变了我们股市过去的基本特征,过去股市的基本特征是扭转熊市,我们看到这一次股市是下跌的快,接下来是基本可以确立一个上涨周期,这主要是股市和阶级的基本对应关系越来越明确,或者它的相关性越来越强。但是在上游股市上中周期中,虽然经济处于上涨中,但是股市出现的问题,包括股权分置的问题导致股市的关系和经济相关性不是很强,但是在后期他们的相关性越来越强,通过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和上市资源的改善,这可以让越来越反映经济增长的上市是公司进入我们的股市,这样经济和股市的相关性越来越强。
如果经济和股市的相关性越来越强,承认我们前面10年增长到来,我们的下一个高点比上一个高点要高,结合国家的经验,我们下一个10年要超出上一个。短期内的操作要更关注市场内的特征指标,这一次演绎的特征指标特别显著,从去年11月份开始到今年3月份演绎了一个基本特征是小盘股的超额收益越来越大,但是大盘股的收益越来越小,喇叭口在增加。我们4月份有一个观点就是增加蓝筹股的关注度,因为喇叭口是很难延续的,如果不能延续小盘股会跌下来,大盘股不动,我们看到股市整体最后的结果会把大股票的超额收益拉上去,小额股票收益下来这可以达到市场的均衡。我们目前在演绎这种格局,这种格局目前还没有变化,大盘股的超额收益仍然会处于增长的过程。接下来的增长会围绕着大盘股来做,这是一个基本的投资方向。
另外从股指的角度,我们看到大盘股的市盈率有一个基本优势。它更多的反映了一个行业增长的基本预期特征。具体中短期的股市更多是考虑股市的基本供求关系,从供的关系考虑供的数量和质量,如果从资金的角度来看股市不缺乏,我们更多的是关注股市的供给质量,我们看到大盘股发行时股票市场没有把它看成是利空,这是在解读市场时,我们从供求关系的角度会更容易得出短期内的结论,就是要看供给在某个方面关注它的数量,某个方面是关注它的质量。在去年股市下下跌的过程中我们关注的是数量,所以大小非的解禁往往成为股市持续性下跌的推动力。从去年年底我们看到大小非成为股市上涨的推动力。所以我们更多是关注股市的质量问题。
从需求角度来看,供给的质量是强调整体上看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率的判断,从去年底所有行业分析师判断是负增长,今年所有经济分析师都调整了判断,我们预计今年会增长13%,这样整个市场的质量判断来讲是会提升的。这从质量的角度来说是提升的,从需求的角度来说可能会对市场的中短期更容易判断。
这里面我们把需求的因素更多用流动性指标来判断,一个是从持续率增速的变化,另一个是MI、M2的基本关系是我们在06年10月份引入股市的,用来作为一个基本型的判断指标,去年低,12月份它到了一个最低点,另外从股市持续增长变化的角度,我们看到今年一月份整个居民持续存款增速在下降,这意味着更多的居民资产在向股市转移,从这两个指标上,我们更能够从流动性的角度对股市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趋势性判断。
结合股市的供求关系,特别是股市的基本质量角度,我们对今年市场的基本判断是,如果我们判断业绩是增长13%,在13%如果市场能够接受25倍的市盈率,我们今年市场的整体涨幅在3500点到3600点左右。在业绩增速的判断不断的得到修整的情况下,市场可以接受的市盈率是在不断的调整,这可能是投资中面临的困惑,如果你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10%,我们市场接受的市盈率只有20倍,如果上市公司增长能够达到25%,市场可接受的市盈率会达到30倍,这样整个股指会得到提升。如果我们今年判断会超过30倍,整个市场愿意接受30倍,整个市场的价格会提高到4000左右,这是一个修饰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恒定的市盈率,更多是增长的预期会提高市场的估值,所以市场在业绩并不是显著体现的情况下,整个市场的价值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从点位上看,我们如果结束这个市盈率市场会有3600点左右。
这是从市场方向的,另外在投资中强调的,在方向上判断没有分歧,我们在方向上投资什么样的强势行业,我们做了一些经验对比。这些国家和我们的对应阶段不太一致,我们更多是在用数字说明,在每一个周期增长下你要把握强势行业这是获得超额收益的关键。像美国的强势行业表现得就特别突出,它的科技是它的强势行业,金融是它的强势行业,石油、天然气也是它的强势行业。相对来讲,它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工业、实用性的基本消费品行业不是它的强势行业。2000年之前增长周期中,这些行业的强势性还比较突出,但是2000之后这些行业公共事业和消费品的强势特征不很突出,所以在不同的阶段强势行业是不一样的。
从恒生指数来看,我们看到香港的强势行业主要是金融,公共事业,房地产产业也有一定的强势性,这和香港整个市场构成和香港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特征都是比较对应的。日本的强势行业基本上是在增长的周期下,它的强势行业就是金融类、证券、银行、地产类,另外它的销售服务业有一点的提升,像批发、零售也有一定的增长,这样对我们带来的其启示是怎样发展中国的强势行业,我们的第一个10年是轻工、纺织家电,我们推出的是四川长虹,它的增长拉动了中国的股价和业绩有了快速的增长,进入下一个增长的10年,一个是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另外一个是加入WTO外需的增加,导致中国的强势行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地产,另一个是机电行业,机电行业最突出的是中国制造。另外这些行业的快速扩张又拉动了对资源的需求,推动资源类股票的上涨,在这个周期中中国股票出现了很大的回调,从2005-2006年,这些行业的代表性股票有了几十倍的收益。
接下来是我们要寻找强势行业,为什么寻找强势行业?中国股市有一个特征是,我们的股市从活动率的角度来说是好坏不分的,如果这个行业是一个好的行业,这个行业的市盈率基本上都会上涨,差的公司往往会涨的多一些。中国上市公司的边界是不确定的,差的公司重组整合的周期会越迫切,越大,这样就导致了行业的整体表现往往是趋同的,从大的市场方向角度看,中国股价的同向波动率是最高的,以至于我们有一个特征就是同涨同跌。当行业度过了强势阶段,进入了整合、结合调整的阶段,再进行所谓的挖掘和自下而上的模式去选择,才是有效的。
但是按照巴非特的基本投资逻辑角度来看,按照自下而上去选择往往不能够获得好的收益,所以还是按照强势行业的角度来把握强势企业,这可能是一个最佳的投资模式。按照下一个增长周期的判断,中国是启动内需,或者是以奠定内需为基本增长模式的过程。我把这个阶段的强势行业划分为三类,这三类都是依赖内需:第一类是中产阶层的扩大或者是增长,导致了我们对投资形势的需求必然会导致我们对地产行业进入快速的扩张期,这是未来10年最重要的特征。第二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我们对基本增长的需求,这就是商业、食品、旅游、医药行业,这些事情是内需是消费服务上典型的行业。第三类是中国内需类不足的需求,像公共设施、公共需求具有内需上的基本支撑,这些最基本的是电器设备,这不太依赖于外需市场,像中国制造更多是依赖于外需,这些内需上体现的增长技术型产业有一个更大的上涨空间。按照这个逻辑我们配置了这三个行业。这是我们年底进行得配置组合。
这一次是按照我们前面强调的逻辑,我们划分为三类,一类是金融资源,另外是中国制造,内需上有一个增长动力的制造是我们投资的重点。这里面更具有内需空间的是电器设备和通讯、软件服务、制造等,消费和服务里面,医药、酒店、旅游更值得看好一些,另外,日用品从投资整合的角度也更被看好。
谢谢!
主持人:谢谢仇老师,应该说在他的40多分钟的演讲中,重点阐述了我们整个宏观经济在大周期的看法,以及在大周期下我们选股的逻辑和思路。应该说,从仇老师整个阐述中,我们还是从当前的周期下选择一些强势性的行业。听了两两位专业的分析师的演讲,大家都很辛苦,接下来我们进入一个相对而言比较轻松的环节。
在过去的一年,天相举办了天相盈利预测大奖赛,主要思路是对上市公司2008年的业绩进行预测,我们的参加者来自于各种各样的民间高手,在座的各位都很专业,对于盈利预测也不陌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整个活动在4月30日得到了圆满的结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很多很惊奇的地方。
第一、这些民间高手中,我们发现他给出的盈利预测非常准,而且给的时间也非常早,这是一个数据,这是2008年的12月16公布的新华制药的盈利预测和现在的盈利收益一分都不差,这是非常惊奇的。各位都是做盈利分析的,大家能不能都做到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
第二、同样一个人,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同样准确的预测,他给了蓝星清洗,他是去年12月份给的,这是今年4月份披露的,他披露的业绩一分不差。
第三、同样给两家精准预测的还有两个人。前面两个是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我们这第三位和第四位预测的比董事长都准确,我相信这个准不是偶然的,他能给很多的上市公司这些预测,应该是很厉害的高手。
还有一点是,我们现在做了一年这样的活动,我发现了我们给出盈利预测的公司,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能给出盈利预测,我们有1605家公司,都有人能给出预测,这其中有17个公司,我们给出的预测实际偏离是0,有1000条的预测是小于11%,还有70%的公司它的预测实际偏离少于10%,在座的各位都很清楚,大家都是投资和研究方面的专家,我们能不能很准确的估计到一个公司本身的业绩,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活动是天相牵头组织的,我们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也希望这个活动往下举行,我们的标准就是你给的时间越早、偏离越小越厉害。我们的活动现在已经顺利结束了,我们接下来按照一个轻松的活动,就是把预测非常准的民间高手请到了现场,我们给他们一个小的颁奖奖励。
我们请出我们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给他颁奖!
这位是获得我们天相预测大奖赛的30万奖金获得者的一位先生,我们原来以为这个奖金会是一个比较大的公司,但是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位民间先生。
获奖者:大家好,我很高兴参加这个大奖赛,在这个时刻我首先感谢天相投资公司举办这个大奖赛,我也感谢我现在的单位的董事长张先生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以及我的合伙人刘先生的鼎力相助,在13年的研究中,我依靠自己的钻研,在10年前就建立了上市公司的预测投资分析系统,从而使本人非常荣幸的获得了第一、第二名的殊荣,在获奖同时,我也对比赛方表示很高的崇敬。我们举办的活动是在2年前,那是一个全国股民都非常兴奋得时候,那个时候是一个全世界股市都面临低点的时候,当时天相投资公司有了先见之明,对我们的市场信息有很好的决策能力。到今年颁奖仪式为止,我们的股指也上升了1000多位,这也说明我们的董事长的朝高预测能力。
我将用我的奖金再加强我的股指评估设备和能力,也帮助更多的人进行更大的收益。
主持人:我们的获奖者预测给的非常准,但是演讲的时候和紧张。他准备了这么长的稿子,我们对他的参与,和过去一段时间参与我们大奖赛的人表示感谢。首先我们有请我们天相投资负责预测系统的周波先生给他颁奖!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他的获奖表示中心的祝贺!
经过了一个非常轻松的环节,我们接下来要请出上半场压轴的演讲嘉宾,大家也期待了很久,我看现场的很多人问我,每年林总都是第一个讲,今年怎么到现在还不安排他讲,我说,别着急,我们总是要有压轴的人,现在我们请出林义相先生就目前的整个经济改革为大家做深入的演讲。
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印象,我们在去年的策略会上提出换一个角度看改革,在那个会议上我们集中阐述了对经济的看法,之后整个政策的演变和整个经济的演变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林总的判断,今天我们换一种方法来分析经济和市场,在整个策略上我们法出了坚定的看多宣言,也再一次表达了验证。今天林总给我们讲换一个方法来分析,换一个角度来看发展和改革。
林义相:谢谢各位的光临,我们的提问叫“换一个角度研究中国经济”我们主要还是延续以前的说法,换一个东西,我们不太愿意做的和别人一样,我们觉得很多事情大家都是以同一个方法同一个角度考虑问题,我们有必要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
今天我讲的是换一种角度研究中国经济,其实是一个离现实表面上看起来比较远的理论研究问题。我们是换一种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我们的切入点是理论研究,这和以前的策略会上谈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股市有一些区别。作为一个基础的理论研究和思考,对于我们分析和思考任何一个时期的具体经济形势和股票系统的形势都是有用的。
我们要换个角度研究中国经济,首先我们要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中国加入了WTO对外的依赖程度是大幅度提高,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用进出口总额来看国家的依存度,我们以前的依存度是33.6%,最高是达到了67%,我们的经济依存度是大幅度提高。从进口和出口来看,我们都可以看到这些数据,由此说明加入WTO对中国整体的经济运行、格局、机制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的进出口占中国GDP的比例在2001年加入WTO是1.7%,虽然今年出口跌的非常离开是4.7%。中国加入WTO面临了非常新的问题,以前中国给人更多的是自给自足,虽然我们改革开放30年,前20年对国际经济联系不紧密,但是加入WTO外面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这一次,中国经济是第一次直面国际危机。我们知道上一次的国际性危机是1998年,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加入WTO,受到外来冲击非常小。这一次我们深刻感觉到国际危机对于中国的影响。
这一次我们看到对中国经济的三种影响,三种影响对GDP拉高有一定影响。2009年一季度对外贸易出现了负2.07%,就是我们的三大需求没有赶上经济增长的速度。这是一个基本情况,这说明了中国经济很大程度的融入了国际经济,特别是外来经济对我们的影响特别大。这是一个现象,我们要研究,我们从一些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来看中国的经济是怎样运作的,它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从图的左上角开始,我们看到国际市场上中国的潜在生产能力,中国潜在优势非常大,尤其是劳动力优势。我们加入WTO以后,这样一个国际市场的潜在前景和中国的潜在生产力才可以融合在一起。我们说潜在的生产能力和产能加上现实的国际市场,导致了我们巨额的贸易顺差,这相对应的是外汇储备增加。这里面有一个制度在这里,外汇多了人民币比就增加,人民币增加了特别是投资增加了,投资增加了给产能增加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力,这些过程就导致了经济增长。
前面一些专家提到了,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大家看到我们用的是正号,这两个方向是同方向变化的,一旦我们出现向上的过程,整个过程是正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会越来越大,整体上会导致经济增长。
但是,我们看到这个过程是正循环过程,但是实际上它有一个积极因素导致反方向的作用。虽然是外汇改变了外贸的基础。如果我们的图里面加上汇率,这就融入了第一个经济调节机制。我们可以看到,当外贸顺差增加的时候,外贸顺差增加事实上它会引起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在正常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减少出口企业的利润,就是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企业的利润。随着利润和投资之间是一个加号,但并不是利润下降了投资增加了,而是说他们是同向变化的,利润下降投资下降,投资下降产能下降,与此相关联的是贸易顺差的减少和外汇储备的减少。
如果我们的市场机制在起作用,使得汇率根据贸易顺差的变化发生变化时,其实外贸的过程中是有一个自我稳定的机制,但事实上,这个机制没有很快地,及时的的发挥作用,因为有一种外生力量起作用,它会阻止和妨碍市场的作用。不管是美国政府推人民币升值,还是人民币有意识的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都会改变整个外贸的稳定机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外汇状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受外在的力量,不仅仅是经济和贸易的内在机制,从这里面可以看出,国际贸易中不是一个纯经济的成份。
我们看到了汇率机制,另外还有价格机制,有了价格机制外贸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从这个机制里面假如说国际需求是红箭头,国际机制对中国经济是外部的变化,国际需求的增加和产能的增加往同一个方向去会导致出口的增加。但是我们要知道,出口的增加是国际出口和我们的生产能力之间取的一个小值,实际上它是一个短板。当国际需求导致产能增加时,只有供给增加时,我们的产能才能够增加。现在的情况不是这样,国际需求低是不会增加出口的。
我们可以看到当国际需求发生变化时,在现在的金融危机下直接导致的情况是下游产品的物价下降。因为国际需求和下游产品价格是正向的,这是直接的后果。但是间接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从经济循环过程中看,下游产品的价格和全球的产品利润是同向变化的,这和外贸货币的供应都是同向变化的。大家要注意,产能和物价的关系,这个物价特别区分了对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的影响,它们是不一样的。我们看,在整个循环过程里面,如果国际需求增加的话,我们会增加一连串的下游顺差,这会导致投资的增加,也会导致产能的增加,就是国际需求增加会出现这种结果,并进一步导致上游价格的上涨和上游加价格的下跌。
为什么这样说?大家看起来会觉得奇怪,国际需求的增加第一步的直接后果,就是国际需求对下游产品是一个拉动作用,是正向的,但是通过一个供给能力的调整,供给能力调整以后会导致产能的增加,产能增加后会对下游产品,我们说国际需求是一个最终消费,这对国际价格是抑制的作用。它具有一个稳定的价值在里面,最终使得出口和顺差会下降,如果国家需求减少的时候,将直接导致下游价格降低,我们看起来国际需求的减少会导致下游价格的下跌,因为它是同向的。但是通过投资和产能的调整,最后会引起对下游价格的支撑。这就是正常情况下的经济循环,由于需求下降了产能遭到破坏或者淘汰,或者是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它在中期会对下游进行调整。
在中期来看,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会有一个奇妙的作用,就是短期和长期作用不一样,它不会让市场朝着某一个方向自我的膨胀和循环下去,正循环在现实情况中不应该产生的,这里面就引入一个负号我们看到负号是基数,这里面有一个正常过程,如果是偶数这就麻烦了。如果我们在这里面引入价格机制,这在国际贸易中是有自我稳定和自我调节的机制,这也是市场稳定机制在国际贸易中自我发生作用。如果我们引入一些外在的变量,就是我们提出的金融危机、反倾销,贸易保护,我们知道美国说世界经济要卖美国货,不卖别的。所以我们看到人为地改变经济的变量整个经济会遭到破坏。我们看到,外在的经济中,美国人说刺激经济卖美国货,但是它不是最市场经济考虑的。他职责中国要按市场经济和要求做事,在国际贸易中实际上是国家的利益最重要。美国这样一个靠民选的经济制度选择国家领导人,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看,经济规律和经济作用有一定的强制下,会有一个经济利益的作用。
在这个机制下有一个外来的政策干预,这会出现什么?当国际的需求下降时,我们可以看到刚才提到的,整个内在调节的机制也是产能,所谓的产能就是供给,供给对价格的影响。如果国际需求下降,直接的结果会导致出口企业的利润下降,因此就启动了这个循环的过程。从中国政府来看,要抵消国际需求的下降,影响了国际出口利润,它会采取一个措施比如出口退税,但是出口退税影响的价值和效果,直接的效果会增加企业的利润。如果我们从经济周期的循环过程看,这个情况会不一样,结果会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我们看到如果退税后,利润增加,贸易顺差增加,这是我们想达到的目的。增加外汇储备、增加贸易顺差、增加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会导致下游出口品的下降,如果出口品价格下降会导致利润的下降,经过经济的循环过程,出口退税的作用只能在短期有效。从长期来看,出口退税是无效的,这种情况就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现在资讯非常发达的情况下,原来是经过经济循环的周期发挥作用,现在可能会很快甚至是当天就会发生作用。如果今天政府增加出口退税,今天上午刚宣布,今天下午会接到国家的购买者的电话,这个反映会变化非常快。出口退税的政策在短期内不能起导作用,人家会算好的,这会有产能过剩的存在,因此经济调节不会起作用。
比如,产能过剩我算好你只有微薄的利润就可以活,我后面就会跟着压低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出口退税在短期内很难见效,这是买卖双方的博弈过程。还有一个机制会抵消我们的刺激机制,当产能过剩,当企业有更多的利润进行投资这会导致上游产品的需求增加,这样上游产品的物价是上涨的,上游的产品价格上涨必然会导致出口企业下降,我们的出口企业都是加工性企业,这和国外说中国是世界制造厂是有关的。如果国际需求下降的话,我们采取的政策是国内的货币政策和投资政策,由于这一连串产能过剩都是正向的,当产能下降时我们提高产能,货币政策对经济发生作用时就是扩张性。只有它的扩张性的,才能抵消埃及需求下降造成的损失。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在外贸上不起作用。
我们说,在市场博弈的情况下,是买方起作用,上游正好相反是卖方起作用,所以产能的增加会导致上游的价格上涨,但是下游产品价格上不去。从数量的角度来看有是一样,我们说,生产能力增加,供给能力增加,但是国际需求没有增加,国际需求和生产、供给能力是有一个最小值,当产能超过国际需求,不管增加多少都是不能增加的。所以这个政策在外贸上是不大。
投资在中国占的财政干预比较强,投资政策是政府决策,我们也把它当成是一个外生边缘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在这中间我们增加投资,投资会区分两个,一个是投资规模的增加,为了抵消国际需求的下降,或者是金融危机政府大量的投资,最终的结果在外贸上方面是有限的。我们计算过,我们的外汇出口额再多,按它再下跌还会下跌。如果你投资的投向是增加生产能力你就是恶化了供求状况。由于产能超过国际需求不能增加出口的规模,由于产能过剩,你再增加一个制造能够它会加大上游产品的需求,但是下游产品的价格会因为产能过剩的压力价格会下跌。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知道刺激经济的措施,虽然很多人批评,中国4万万亿的投资是基础设施,不是近期产生效应的。但是,我们如果投资在表面上看起来短期见效的,能增加生产能力的投资这个会更增高,与其增加产能过剩的投资还不如增加生产机制的问题。
有时候我想到以前的生产过程,马克思政治学在分析,你把牛奶填到海里也比卖了要好,当你的见效很慢,你的基础设施要比投资在产业生产上面要好,这只是我对以前投资过程的一个回忆。
我们看到,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政策的选择非常微妙,如果是一个扩张性的政策,对刺激经济的出口项目是有限的,另一个方面我们要看到,我们要增加投资,增加投资的时候一定会增加对外面的出口,因此从整个国际贸易平衡角度来看,扩张性的政策会使得贸易顺差恶化,一方面是出口不能继续增加,但是进口会增加。这不是一个能够有效的恢复贸易平衡的手段。
产能过剩对外贸是失效的,唯一的办法是扩大内需,我们知道扩大内需才能够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扩大内需和产能过剩是一个负号,是反向变化的。现在政府在做的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政策的选择上,如果把中国的经济和国际经济的运行紧密度越来越高,国际影响越来越大,我们的图在某种情况下会有一个政策选择和路径问题。
我们知道,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扩大内需对经济预期是一个外生的边缘,不是经济循环过程内生的。刚才说的只有扩大内需才是有效的经济政策,这个理论的分析是支持了现在政府的政策选择,不是我有意的,这是政策碰上的。就像我们一年前说的换一个分析宏观调控政策,差不多是一个反系统的一个建议,我们说要放贷款,减税、支持中小企业,支持经济的供给,这次碰上了和政策是温和的。
现在我们启动内需就看到了,我们有10大行业的振兴规划,我在这里用房地产做一个例子来讲启动内需是什么状况。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大家都知道。我们看到当经济增长时会增加房地产的需求,房地产增加了会增加价格投资,价格投资后会拉动经济的增长。这是一个正反馈的经济,当房地产价格不断的上涨,这个过程又是一个不稳定的过程,会有什么样的稳定机制?因为房地产市场在各国都有内在的问题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房地产上涨抑制房地产需求。这是一个反馈的消息但是它是负号的。
房地产正常的情况就是这个状况,但是在中国房地产情况比较特殊,我们知道经济增长特别需要房地产拉动时,但是房地产没有在10大行业振兴规划里面。大家都知道房地产市场拉动最重要,家电、化工等等,但是重要经济的需要刺激没有房地产,原因出在什么地方?我们要分析原因不能说在房地产市场的机制上来寻求,这会找不到解释。我们要跳出这个机制来这个刺激产业。
在房地产中外生变量改变了房地产的运行机制。从房地产的价格上面会引出关联力和社会的满意度,这不是房地产经济层面的问题,这两个东西怎么回影响房地产的市场机制和中国政府没有把房地产作为主要拉动的行业?我们看到房地产价值越高,官员的利益越大,大家会很容易理解。就是非经济的内在利益,这是涉及到经济利益,但是和经济无管的人利益更大。房地产价格越高,社会满意度越度,关联利益越大会刺激高端房地产的需求,有钱的人房地产越来越高,房地产在利益上面越大,有一帮人会推动房地产的投资,这又是推动了整个房地产正循环的过程。因为,房地产关联方的利益,房地产的关联方是和房地产运作有关的,有权的人,这无论是什么权一定是有权的,他能推动房地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关联利益本来是外在的,加上去的利益,是从房地产里面切出来的利益,一旦他们成为利益当事方,它他会内生化,一旦他的利益在里面他会推动房地产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的市场是不稳定的,但是这里面有另外一个因素,什么因素?是社会满意度,当房地产的关联方利益越大的时候,社会满意度越低。当房地产价格越高,社会满意度也是负号,这两条过来都是负号的。房地产价格越高社会就不满意,这就是遏制房地产暴涨和房地产投机的唯一因素,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社会满意度的下降最后由谁来体现?这就要由中央政府来决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房地产上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态度是不一致的,尤其是在这一次刺激经济过程,中央层面有一些说法但是没有实践的措施,因为他怕房地产市场价格暴涨。但是地方官员不一样,只要中央一松口,各地官员都在推房地产,他让房地产发展,让房地产价格下来,为什么?因为他们里面有关联利益?第一个层面是官方说了,房地产发展影响到土地出让金,可以提高政府的金额。地方官员可以支配的资源越多,他支配的这些资源里面会获得各种各样正当或不正当的各种各样的利益,因此他需要借助土地出让金的增加获得政府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
我们不排出比较多的是地方政府官员在房地产业里面的个人利益,上海梅龙镇的房地产倒塌了,最后露出来的就是官员,我们可以看到梅龙镇这么小的地方就有这么多的政府官员。中国所有的富豪基本上出自于房地产企业。我们可以设想,在拿地、审批各个方面,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占有很大优势,但是他的利润很少,因为他的利润被分散了,直接变成官员利益了。
关联力和社会满意度极大的改变了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分析这个现象,我个人觉得这不是经济学研究的课题,经济学研究不了这个课题,这是超出研究范围。用马克思的经济学观点来说,我们要在销售、分配、流通方面不同的关系来分析,这就是用经济学的眼光来看房地产的现象,才可以知道房地产怎么回处于现在的状况。
我们理解了房地产,也就理解了经济部门某一部分的机制,我们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纯粹的经济学。我们讲在房地产中的关联利益,这个关联利益怎么回得到?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机制是土地供给机制,我们现在采取的土地政策是中央政府保土地18亿的政策是不能破的,政策利益者这些人利用这个政策来操作房地产的操作性,他们这种方法引发了房地产的上涨,而且还导致了利润总额的增加。第二、如果它保持土地的稀缺性和垄断性,它会导致房地产利润率的上涨,这就会大幅度的推动房地产的上涨。利用保更低的政策,保障了土地的稀缺性和垄断性对房地产是不利的。我认为保耕地是起不了作用。我们讲土地需求的每年总额是500%,如果我们每年要满足这个需求,如果我们每年供求是100%这个需求是可以正常运行的。如果你第一年你给了5%,这会导致你每年的土地供给会满足当年需求,由于上一年延续下来的5单位的土地供求缺口,这会导致每年5个单位的土地需求不足,这一定会导致土地价格上涨,这就是导致每年土地的上涨,土地价格上涨,房价会跟着上涨。于是它节约的土地5年是1%,时间越长,它的决月幅度越小,土地能不能真的节约是不可能的因为近来在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尤其是陈城镇化的过程,你每年控制建房的用地,但是每年的建设土地照样在增加,也就是城镇化的过程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个必然趋势,你挡是挡补住的,你只是用保护土地作为一个借口,为房地产的上涨找一个借口,钻一个政策的控制,但是保不住,因为最后土地还是要给的,只不过是你每年认为造成一个5%的缺口导致了价格上涨,这是政策很大的问题。
如果我们每年增加5个单位的供给供不应求,于是每年有5%的供过应求,这样土地没有浪费,土地用的非常少,对那些紧缺、短的政策下用了10个单位,5年下来才2%,现在多供给的部分是1%,但是在市场上的运行机制造成了不一样的后果,这样一个机制我们慢慢的感觉到,现在北京市政府公布了一个政策,我感觉我的理解土地的供给会增加,速度会更快,这是废品率市场正常运行的很重要的前提。
我们讲到国内不能简单的用经济学的语言来理解,我们的期货市场和股票市场,就是股票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股票的价格。股票的需求就是资金的供求,这点大家很清楚,很多人说我们的市场是供求决定的,事实上不是这么简单。表面上看经济现象是供给需求决定的机制,但是事实上决定股票市场不是供给需求直接决定的股票价格,而是在供给需求后面有哪些因素决定了股票的供求和需求。在这一连串的、一系列的决定因素里面,才决定了股票市场的特色。这不能用纯粹的经济学来解释,需要用政府经济学来解释。
我们看到,股票市场有什么组成?有四大参与者,第一个方面是上市公司,就是股票供给这一方面,第二是投资者,就是股票的需求、资金这一方面。上面这一块是市场的监管部门,下面是中介机构。这个图我是有意画成这样。中介机构和市场的监管,我们看到它一部分和上市公司股票这一块有关,另外和资金和投资者是重复的,是有重叠的部分。这重叠的部分怎么解释?中国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它既有股票市场的特殊性,这特殊性在中间这一部分,是属于中介机构的结构和政府的政策,这是别的机构没有的,但是它同时是国有企业,他和上市公司的运转是一样的。右边的机构又是金融机构,它又受到了一个金融体系的监管,我们看到中介机构的跨度非常大,中介机构是它的职能和特殊定位。
上市公司这一块的股票供给,股票供给有两方面控制它,像菜市场的白菜一样,我们上市公司中股票的供给是没有限制的,为什么?因为决定股票供给的这些人不是这些企业、股份的所有者,他卖所有价格不在乎,你卖多少他无所谓,他这个钱可以用,他在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拿回去的理由,如果中国的股票发展不加控制,特别是对这些不是企业所有者的人,如果对股票的发行不加控制,股票的控制会泛滥、出问题。还有是股票控制的质量,股票控制的质量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我认为这是不好的,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公司好坏不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上市公司要取得很好的效应在短期内是不行的,什么觉得了股票的供求数量?是上市公司决定的,决定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甚至是国有企业决定了上市公司,后面就是企业制度。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的国营和民营,这些企业什么关系,这明显是一个共进退的过程,这主要是我们的经济制度,经济制度是政府制度,政治制度后民是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了。也就是一连串的制度决定了我们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
股票的需求就是资金,什么决定了我们资金的需求?就是投融资体制,我们的银行体制在决大程度上提供者为公司提供着投融资体制,投融资体制决定了银行对股票市场的支持。资金进入股市上的速度不是股票市场监管机构来调节的,实际上是银行系统来调节。大家看到要查资金、放贷款不是股票市场的监管机构决定的,主要是人民银行。为什么这么多的资金通过贷款进入到经济中去,像这一次金融危机大量进入国有体制,因为我们的银行是国有银行为主,民营银行很小,也很小,要进一步扩大也不可能。我们的金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会保证了我们投融资的投向、规模,这就是银行体制,也是我们的金融体制。谁可以办银行、可以办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怎么运作?都是要考虑的。我们的图在外面的的圆圈的机制都是一样,但是内部是不一样的。
市场的监管机制也是一样的,市场的中心位置是股票市场监管的特殊性,是有它特殊的职能和要求,同时它又要考虑到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因此我们看到尽管是跨了很大的部分。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国际惯例是中间这一遍,我们的上市公司特色是在市值这一部分,我们的金融体制是在金融管制这一方面。
有了这样的运行机制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的国有企业怎么改,改成什么程度,它怎么运作,实际上国有企业的运行机制不是按照市场监管来做的,是按照国有体制来做的。这是外生机制,这是一连串的经济制度,这是一个外生因素。资金也是这样,资金在很大层面上不是内在调节,而是大的外在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调整了股价是多少。我特别相信一句话,中国的股市是政策性的,但是中央不会承认,但是股市是政策性的。我把刚才的分析情况概括起来,中国的股票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它每一个发展是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相联系的,改革开放是由政策来调整的,来主导的,政策由谁来决定?是由政府来决定的。
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股市1992年时,邓小平南巡讲话,我们知道是1000-1000点,1933年的大跌是宏观调控决定的,1993-1997年是人民日报的评论员社论开始的,一直到1997年年初的常委会把证券公司的老总撤掉了,还有是1995年的政策,2001年是国营减持,2005年的上涨是股权分支改革,这一次一个启动是很重要的契机是因为经济复苏的四万万亿投资,任何一个重大的转折关口都有重大的政策在里面。我刚才说的几个点都有重大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有些政策根本就没有落实,但是不妨碍这些政策起作用。这个市场的基本面会发挥作用,但是不是人们想象的作用。有些情况下就是一句话、一个政策的取向,一个态度非常重要。
我前段时间在报纸上说过,我们的金融融资没有停,有的说是券商融资,券商融资从来没有合法过,还有是1997年初一些公司因为融资就被查掉了。中外合资是2000年以后的事情,我国根本没有一个实际的内容,但是股市从2004年以后是上涨的过程。研究股市我们仅仅分析上市公司的业绩是不够的,因为上市公司中,我们很难判断它会变,我看中国的上市公司的边界是不确定的,它哪天划一个东西,确定一个东西都是不可侧的。
还有是研究中国经济的问题,还有是理论性的东西,当然是结合现在的问题,比如说国际贸易的问题,经济刺激的问题,房地产的问题和股票市场的问题。我先从理论上考虑,在中国我们要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这样的经济现象,我们不要从经济学来研究,我们要调出经济学的局限来分析。
大家知道,经济学的定义是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就是说当这个东西不多的时候怎样用的最有效率,这是经济学理解的,我们也正在做。但是有另外一条,我们在什么样的框槛下、体制下研究这个资源配置,这个前提和框架是需要政治经济学决定的。举个例子,国有企业改革吗?改成什么样子?国有企业股票卖多少?定价是什么?控制权要保留多少水平?这些东西都不是简单的近来学解决的。经济学是在这个情况下,你这个企业怎么运转。只有把这个前提确定了,经济学才可以用上。但是这个前提是靠政治经济学来分析的。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生产关系、变化、规律的学科,这第一条是生产责任所有制,也就是我们的制度,我们的金融制度, 就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发生变化时,是怎样的变化?我们要让国企进行改革,要改成谁的公司?谁的企业?这一定是政治经济学决定的。
还有一个是人和人在生活关系中的问题,这个企业有谁控制,谁说的算,这要考虑在企业里面的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同时是国资系统,也就是政府和公司的关系问题,我们现在看到国资企业里面国资委和各大企业是有矛盾的。这就是生产关系决定的问题。这包括国资委一些政策的出台,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东西是政府经济学研究的。
还有是生产关系和产品分配,这个利益归谁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国有企业的利润分不分?分多少?分给谁?国有企业的高管和盐工的比例是什么,高管有没有决定薪酬的权利,他的薪酬限制在多少比例中,这些东西都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东西。预示,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要研究经济,我们首先要考虑这个前提是什么,只要把这个前提搞清楚了,我们才能够从经济学、资源配置的有效角度来说怎么做。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一个厨师,你做投资,你要看哪些菜是给你的,那些调料你可以用,首先是这个东西,人家给你的东西不一样,权利不一样,你做好之后结果不一样,你整个配菜的方式不一样。这个前提确定了,这个前提是相对确定的时候才是经济学,这是我们在这个框架之下进行研究。如果我们的经济的前提条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我们才会有策略的来进行股票的预期。
假如我们处在一个大框架和前提发生重大变化时,你再看市盈率是多少?哪个企业好哪个企业不好?有意义吗?意义不大。股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状况下我们研究的重点不一样,在前提不确定我们要首先严重前提,这个前提首先是在政策方面,当大的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去研究下一步股市怎么演变,股指高吗?哪些股票会涨?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里,我们要对经济学进行研究,我们要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这个研究不一样,成果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的中国经济进行研究,这实际上是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我们要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内在的关系,我们一上来讲经济的内在机制,我们讲外贸顺差,产能等等,这都是经济变量的关系。但是如果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绝对不是经济变量能够结实的,如果纯粹用经济变量去理解我们会犯错误。国家之间要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看,这是要研究国际经济和国家利益,因为国家利益是第一位,是高于一切的,这在国家竞争中是毫无疑问的。美国逼着我们升值,我们不升值,我个人认为讲这些东西没有用,这些东西是给别人听的。我们的政策决定了,美国人讲一大堆道理我们会升高,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想法,我们就不会升。还有是实力,如果美国让你升,你不升,美国会找一些方法让你升。做经济学研究的人,我们要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一定要知道后面是一个国家之间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我们国际贸易中反倾销、国际贸易主义这些都是做什么用的?它都是接着经济学的说法最后实现经济上的利益。就是你要实现经济上的利益要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关系。我们星期六和统计局搞的一个会议,有一个官员说,美国要征收炭收税,好啊,我们也收取一个人力资源全球合理配置,这样我们一半中国人就把你美国给占领了。
改革是什么?中国主体的改革是国有经济的改革,我们用纯粹经济学的说法解释不清楚,要解决这个大趋势大阶段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我是把它划分为92年以后的经济改革。我们1992年的不是真正的股票市场,它是为国有企业解决资金问题的。我92年从国外回来发现国家的企业很奇怪,有国家股、上市股,还有一些政策,国有企业要捆绑上市等等政策,这都是政策上的东西,但是政策上启动了怎么理解?这不是经济现象是政治现象,这就可以理解了。
1992年以后的国有企业改革国退民进,尤其是国有小企业全是优化的,那时候的中企业有一大部分是优化的,这个改革过程怎么推进?这个过程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每一个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改革是局部寻找解决方案,或者是在几个人之间解决的。就是大家几个人一蹉嚯,这个国有企业你买走做一个改制就好了。这很简单,经济学的理由是国有企业不改革,国有企业要亏欠,但是如果国有企业零价格卖给你,我不会赔钱,如果我能卖点钱这是合理的。但是问题的本质是,这些国有企业被私有化了,这实际上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和几个政府人的决定。这是一个好的过程,中国的改革迈出了第一步,在这个改革过程中中国经济才有活力。虽然大家看到了不合理现象,所以基于这个不合理现象我们就进行招标,我们有一些流程了程序,这在经济学的分析上是不成立的,因为招标的评估实现都说好了,招标的价格基本上就定好了。从政治经济学上我们理解是这样做,但在经济学是合理的,也就是说每一件事做出来就是符合经济学的要求,老百姓不能说什么。大家在经济发展中收入都提高了,你多拿了就无所谓,反正我吃的比以前好了。但是经济增长10年以后,我们发现社会成本社会化了,我们的所有教育、医疗、环境都是社会承担的,我们看到一些成果被私有化了。我们那时候的改革成果被私有化,成本社会化,当出现这些情况以后,经济增长不能全给老百姓带来明显的生活改善,这个社会的失衡就出现了,当社会不平衡出现了,我们就必然要求进入到和谐社会建设。
我们1992年过了10年,10年之后是2003年,2003年过后我们提出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不是个别人的要求,如果不再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社会的倾斜会相当严重。如果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有和谐社会建设,我们就要改变在这之前的改革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有一部分人得到更多的利益,大部分人得到利益少。能得到更多利益的小部分人一定是和行政、权利机关关系密切的人,一定是他们得到更多的利益,我是从整体上来说,并不是一个个人,这在整体上是这样。
这从唯物主义来看这个结构是成立的,如果是社会经济过程,这个过程一定给它的主导力量带来利益,如果社会过程的主导力量得不到豪猪这个力量是不能进行下去的。这是必然的,中国改革的力量是一个行政力量,我们的改革是职能的改革,掌握这个过程的从逻辑上说他要得到好处,但是我们的说法和原理是矛盾的,我们是市场化的改革,我们的市场化的改革不断的强化,行政力量弱化,如果让一个行政力量不断弱化的人去改革是不可能的。但事实上中国走过来了,是可能的,成功了或者是取得了很大得成功。为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因为他觉得在市场中掌握行政权利的人得到了不断经济强化的利益补偿,这就是权利换利益,因此这个过程可以进行下去。只是说,到了经济改革后我们要搞城市化改革,如果不让掌握行政权利的人得到这个好处他就不会做这个事情,经济改革过程必然会停止,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新的方式继续改革、深化,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原来的不能继续下去要停止。但是有权力的人不会闲着,他会做对他有利的事情,第一是行政职权,我们会看到和谐社会建设到现在位置,性质权力是越来越强了,第二个是经济的资源大量集中到国企、央企,因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国企是全国老百姓的,因此搞和谐社会建设,全国老百姓的资本要越来越多。另外一个是,因为国企是行政权利控制的,你不能让我从行政改革里面把国有企业慢慢卖出去,私有化企业得好处,我就会让他资源越来越多,你在改革中不让我有好处,我就要收回去。这表现出来非常简单的现象就是18岁-25岁的年轻人选职业,非常好选,就是争公务员,因为有权力而且比较自由。这就是2003年和谐社会建设的问题,它换来的是社会相对的平衡和和谐,我认为这是必要的。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我们要理解这个过程。
我们再设想以后会怎样。过去的经验大家很清楚,国有经济的运行青年大家很清楚,我们说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念来看,一件事情都是有过程的,都是在矛盾演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否定,它现在是原有体制的改革方案的否定,它否定以后内部会越来越进行干预,当矛盾激化后它会出现自我的反映。下一个反映就是国进民退,这和92年以后的改革完全不一样。92年的改革是以个案处理的,是在局部找解决方案的,所谓的股权改易不是达到资本市场的程度。这是92年前一轮的改革过程。后一轮的改革过程,它一定是国退民进是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的,它的改革方向不一样。为什么?很简单,因为92年大家不清楚,是很糟糕的状况,政府是“甩包袱”,现在这些多国有企业,政府已经上升了很多的地位,老百姓意识改变了,需要透明需要参与,所以老百姓一定是想国有企业的改革通过资本实现。我们知道,10年前国有企业领导人两个市长一商量可以改变,过了10年之后哪个政府官员和领导人可以决定吗?没有的。这是老百姓的力量。另外一个力量是92年改革之后有一批人有钱了,这批有钱人同时是有权的,也就是说有权有影响的人,可能不在现在的行政体制上面,如果要改革他们的利益在哪里?他不希望你看到,他希望把自己的钱买股票,他在92年积累了大量的权,他有权又有钱。所以后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一定是从资本市场起来的。我们要看到资本市场以后要进一步发展,那时候的基本市场是越来越接近我们从经济学里面定义的资本市场。
我们说92年一段时间的资本市场不是真正的资本市场,我们在座的看到,这是从不是非常规范的资本市场到现在慢慢规范的资本市场,实际上是要过渡到后面相对规范的接近经济学定义的资本市场。只有那个资本市场发展好,才会有中国经济下一轮的经济发展。我认为,国有经济改革从经济学角度是这样分析和思考的。
中小企业我讲的非常多,中小企业在是边缘企业,我说中小企业是边缘企业是最好的诠释,这一轮的金融危机对它的冲击最大,金融扶持他们也得不到。就像我们擀饼的时候一定要从中间开始擀,最后就是边上受惠,中小企业是中国的边缘企业。现在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它要搞银行贷款是不可能的。因为银行的本性和中小企业的特点是矛盾的,虽然银监会要求各大银行成立中小企业贷款制度,这个没有用的,因为它的本性决定了不适合搞中小企业的贷款。
另外是通货膨胀,我的看法是通货膨胀从现在的势头来看,通货膨胀是一个现实的威胁,但是通货膨胀又不会变成现实,现实的状况是一个现实的威胁,但是它不会变成一个现实,因为政府会在2年时间内采取一个措施不让它变成一个现实。我们知道原材料上游的价格上涨会变成一个现实,但是全面的价格上涨是不可能的,我们的一些理论思想和现实是可以结合起来的,当产能过剩时,就不会传到下游,并且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决定不会承认通货膨胀是现在的威胁,它不会承认的,为什么?我们现在经济正企稳复苏,如果政府现在说通货膨胀威胁来了,这预示着政策要收紧,当政策收紧时经济怎么复苏?
我星期六和统计局搞的“把脉中国”的研讨会上,有一个官员说,我们现在经济复苏是在爬坡,当我快到山顶时你能说再过两小时下坡了,我现在能加油门,踩刹车吗?这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还是需要往前冲,还是需要赶油门,但是不会加那么快。但是更不会说我后面要下坡了就不加油门了。但是不排除它为现在的市场方向做一个准备。像一个银行进行了一个票据的贷款,我们接下来的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有哪些变化,我们要关注一些信号。这些信号的持续出现时间和它的频率对我们有帮助,但是绝对不会是一个信号、两个新号导致整个政策的转变,这是不会的。整个股市出现正大的转折转口都要重大的政策背景在后面,我们现在没有看到一个重大的政策背景就不会发生。从全世界的范围看,通货膨胀的风险很小,前端时间我去参加国际投资分析师的理事会,有30多个国家的分析师,他们国家都不考虑,现在经济都起不来怎么会考虑通货膨胀,我觉得他们说的是实话。虽然货币投资很多,但是不存在,因为我说的投资是上游产品,对它们的比重很小。我们的经济决策者和国际上联系很多,他听到周围没有通货膨胀威胁,他也不会说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威胁。但是它会实行一些政策,小动作我们要关注,大政策出现了是另外一个发展。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谢谢林总,我们接下来看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林总的,可以现场提问!
嘉宾提问:林总我想请问一个问题是,您对地产的看法非常好,您和高层接触,您认为高层对高地价的程度和社会反映的态度是什么时候?
林义相:离房地产越远的人对高房价不能容忍,离房地产越近的人对房地产降低不能容忍。现在出现了所谓的地王,政府的官员有些很不满意,但是地方官员就不一样了。
嘉宾:您对就业可以发表一些演讲吗?
林义相:在经济危机里面受冲击最大的是就业,只是中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需求,这个需求的弹性非常大,这实际上对城镇化,对中国农民状况的改善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记得以前我们说就业问题是首要问题。现在来看,农民工的问题从经济上来对农民工影响很大,但是在社会上影响不大。就业困难的问题是大学生的问题,今年毕业生有600多万,前几年延续下来没有工作的大学生是1千万,这是很大的数字,这批人是很难管理,很难满足的。从就业统计数字是不可信的,现在没有人知道失业率人口是多少。如果真的出现这种状况,中国的经济状况也不会好。
我听说,杭州的房地产价格涨的非常厉害,房地产价格恢复是一部分,另外是浙江有很多小企业主,因为金融危机他把企业给关闭乐观,他就拿着很多钱不办厂了,就买房子了,这相当一部分是中小企业倒闭引发的,这不能说是有素质问题,但是对于经济来说影响力非常大。
提问:感谢您给我这个荣幸的机会,您最后谈到的是统计的问题。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国内的货币关系量比较大,另外是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中国是明显是勉励通货膨胀的问题。我们现在还关于到上策的策略不明智问题,这个我也同意,还有一个问题是输入性通货膨胀问题。我在听您演讲之前,我的想法是,在一个通胀膨胀预期情况下,有可能出现输入性通货膨胀,在这种博弈下,这种通货膨胀可以抵制楼市泡沫,另一方面是可以缓解社会上价值观的调整,比如说您说的这个博弈模型可以作为一个因素,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的指数连续站在50%以上,我不知道您的看法是不是比较乐观,我也不知道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通货膨胀的预期您怎么看?
林义相:我们要区分严格意义上的通货膨胀,和一部分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上游产品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是一样的,地产会上涨,只要我们维持这样的政策地产还会上涨。所为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概念不是特别准确,我们只能是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中国经济上涨的压力。如果我们大量的上游产品价格很高,加入有一个很大的传导机制,会导致中国很多商品价格上涨。我们是制造大国,世界工厂,因此我们的产能过剩非常重。所以我们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表现为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就像前几年我们也没有出现上游价格上涨,只是到2007年抗不住了才会出现价格上涨。中国通货膨胀真正的威胁是来自于农产品和粮食,中国农产品连续60年上升,中国的农产品失控性上涨可能性不大。我们看到,去年粮食价格上涨非常大,去年CPI上涨7%,农产品有6%左右,其中4%是猪肉价格上涨。当时我调侃说,中国经济变成了“猪经济”了。现在农产品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现在也是一个机会,我觉得农产品应该上涨,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喊了半天要改善农民的生活,但是农民的生活你又不给他提,这是白说的。如果我们能够适度的推出一些农产品价格调整政策,这是好的形势。如果的农产品价格上涨3-4%是可以接受的。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林先生精彩的演讲表示感谢。随着林总的精彩演讲,我们上午的会议就到此结束,我们对下午的会议做个预报,我们将请四个部委的专家来进行研究讨论,我们是下午1:30分开始。
此页面为打印预览页 选择字号: 超大 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