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猪八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5:04:50
中国经济的“猪八戒” 2009-07-19 00:53
分类:默认分类
字号:大大 中中  小
中国经济的“猪八戒”
--对上半年宏观经济表现及今后的发展的评论
因为去上海录制节目,这篇评论有点滞后,不过也好,先看看达人们是如何说的,免得撞车。
一、中国经济的“八”
我注意到,媒体包括外媒,以及公众,对于二季度的宏观经济数字,以及经济的半年报的关注程度,远远比不上第一季度。原因可能是第一季度数字公布之前,人们心里没有概念,也没有人预先透漏什么先机。这次则不同,先后有多位前高官和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提前泄漏的二季度的端倪,即GDP增速接近8%,全年保八无虞。这些消息为公众打了预防针,或者说是安静剂。实际的数字,真的就应验了权威们的话。全都在预计之中,当谈就不会激动了。
在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还表示要对泄密者进行追究云云,当然我们根本不用当真。提前透露消息,或许算不上泄密,在我看来,可能还有双簧的味道呢。
我原来就说过,我是不大信服统计局的数字的。说的难听一点,我们的优势是,没有统计局完成不了的任务。
现在看来,今年在数字上实现“保八”的既定目标,是没有任何悬念了,连国际机构都改口上调了经济增长的预期呢。因为半年就增长了7.1%,,而我们要知道去年下半年的经济是逐月下滑的,而今年呢,按照专家们的说法,是早就触底了,所以,下半年的速度将越来越快,到年底的时候,比去年增加8%,肯定是如探囊取物了。
你看,春天的“触底说”(我当时在凤凰卫视辩论的话题),夏季的V型反转说,是多美妙的组合啊。
也有冷静的,说中国经济不是V,而是W型式的,也就是要有二次探底,第三季度速度会下来,如果真的如此,我敢断定,四季度的增速一定会达到10%,甚至更高。无论怎样,经济一定能够“保八”的。
可是,我的问题是,即便我们保了八,又有什么意义,保八将使我们付出多大代价呢。
表示的经济增长的GDP增加,是个生产性概念,与人民福利并不是一回事,在当前的特殊时期更是如此,只要产量增加了,不管这些东西,是不是销售出去了,是不是到了老百姓手里,增加了老百姓的福利,经济就一定增加了。一味地强调增长,有可能让我们忘了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什么,而把增长当成了它自身的目的,而不是本来的就业增加和人民福利提高。
我们也要看,经济增长的原因,或者拉动力量是什么,统计局公布的结果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功臣是投资,贡献率是87.6%,拉动GDP增加6.2个百分点。投资的钱,从哪里来的?一是财政资金,二是银行信贷资金。财政的四万亿投资(实际上还没花这么多),银行的天量信贷,主要投向之一就是铁公基,到处开花。投资的另一个大头是所谓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这十大产业,如钢铁、机械等等,无一不是严重产能过剩(通俗地说,产能过剩,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可以说你想要多少,都能造出来)的产业。
为什么过剩了还要再支持呢,因为银行的天量信贷,要想投出去,岂能遵循一般的审慎原则,为了完成指标,肯定是萝卜快了不洗泥。还记得去年底分配四万亿投资分配时,各地官员跑步钱进的壮观景象否,信贷的情况也是一样,差不多是谁要就给谁。反正都是给大型国企,还算安全,企业永远不会倒掉。
既然已经过剩,又要刺激继续生产,那结果就是更多的东西卖不出去。所以,投资增加的一个难堪的后果,就是造成更大的库存。根据统计方法,投资不但包括买机器设备,还包括卖不出去的困存。积压的东西多了,也能让经济增长。因为虽然卖不出去,可是只要被生产出来了,就一定要统计到GDP中。
增长的第二大功臣是消费,贡献率是53.4%,拉动经济增长3.8个百分点。这个数字与人们的感觉是有差异的。因为消费增长的基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当看到统计局说上半年居民收入增加了11.1`%的时候,我想大部分人不相信。不过,如果数字是真的,至少说明,我们的分配结构存在重要的隐患,分配不公,已经相当严重。比如垄断部门的职工收入,部分国企高管的收入,丝毫不受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影响,而是大幅增加的。有个咖啡馆理论,说本来一帮人穷人在和咖啡,这时候,比尔.盖茨进来了,喝咖啡的人就都被平均成了有钱人了。
在得到各种政策资金后,国企的职工也能感到收入增加,而且还没有失业、下岗的担忧。这与40%的民企由于金融风暴而倒闭,民企白领每日忧心减薪、被裁,2000万农民工春节之后失去了工作岗位,形成巨大反差。至于大型国企的奢侈新闻,更是不绝于耳,如中石化被爆买一个吊灯就花了1200万等等(但愿仅仅是传闻)。
统计局公布的数字说,上半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加了15%,这个15与普通消费者,没有多大关系。这个数字中,实际上包括了政府部门的支出,包括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购车,公款装修厕所的支出,都在内。与其说消费的贡献,不如说是政府和国企的贡献。
即便如此,不能不注意一个数据,第一季度时,消费的贡献率可是70.5%。也就是,消费的贡献在下降。这说明,除了投资,我们几乎没有招数了。
出口部门,这个30多年来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功臣,现在则沦落为“罪人”。出口的贡献率是负的41%,下拉经济2.9个百分点。这是我们三十年来,从没有碰到的情况。本来即使外部需求强劲,我们的产能尤过剩,现在失去了这个臂膀,还要大规模投资过剩产业,这些堆积如山的库存,将来卖给谁?
二、中国经济的“猪”
下半年中国经济会怎样?
焦点似乎是通货膨胀能否出现。
因为弗里德曼的名言是,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仅仅是货币现象,也就是说票子发多了,必然发生通货膨胀。
而与经济不佳的表现相比,中国的股市和房地产则异常火爆。货币增发-资产价格膨胀-通胀的链条似乎已经接近完成,通胀似乎就在眼前。
不过,且慢!
从货币多,到通胀发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就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或者通道才能完成。
如货币多了,利率降低,刺激企业投资,就是一个机制。这个机制目前并不存在。因为国企不在意利率高低,从来就大笔投资;民企利率再低,也拿不到钱,君不见,在银行灌水式的贷款下,大家还在讨论如何缓解民企贷款难么,这恐怕要成为世纪话题了。
再说,有了钱,投资什么呢?一切似乎都过剩,除了垄断企业,而垄断者的事,跟民企何干?
如果股票市场活了,赚了钱,也会增加消费,或者投资,这叫财富效应,也是一个机制。可是,即使股市红火,指数翻了番,大多数普通的投资者还在为解套发愁,即便小赚了几个钱,就敢乱花么。股市上挣大钱的,都是谁,大家心里清楚。
房价为什么这么高,很简单,除了需求大,有钱人蜂拥而至外,政府收取大笔的出让金,以及数十项收费,也是重要原因。看看那些拿了地王的企业吧,它们背后的股东可都是赫赫有名的央企,地王频频出现,未来的房价会怎样?房价如此高企,老百姓还敢花钱么?
有一种理论,正在流行:猪肉价格将快速上涨,进而造成CPI快速上升,通胀将会在年底前出现。这有道理,因为中国CPI中食品的权重最大,而食品中又以猪肉为大。如果猪肉价格飙升,CPI就会上涨,通胀就真的成真了。这也说明,现在的CPI统计需要改进,不能让猪肉左右通胀。不过,即便猪肉有如此的权中,通胀也不会成为现实。因为生产猪,不是什么高科技,不是难事,一旦猪肉价格上涨,就会有人养猪。比如前年猪价猛涨,连高盛都去养猪了。可是,养猪的人多了,猪肉价格也就下来了。粮食价格和原油价格也有类似的问题。粮价和油价的波动,仅仅是短期的现象,是国际金融炒家们的杰作,吃一堑,我们该长一智,不要再被蒙蔽了。
有人说美元将会大幅度贬值,美国会出现严重的通胀,这会输入到国内,引发“输入性通胀”。美元贬值是可能的,可是,说美元大幅度贬值,似乎太勉强了。美国在滥发美元,可是,欧洲呢,日本呢,韩国呢,中国呢,不是都在这么干?而且也许更猛。凭什么断定美元会大幅贬?美元将会是稳定的,不稳定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但是它也不符合美国自己的利益,实际上,金融危机之后,人们曾广泛认为美元贬值,可是,这个没有发生,短期内也不可能发生。
央行有办法让流动性泛滥,就有办法让其收缩,实际上,央行已经对此有所警醒。央票的发行,正回购,都在进行。
对于中国通胀的担忧,显然是过虑了。
三、中国经济的“戒”
金融危机后,为救市,美国政府花了很多钱,欧洲也是,中国也同样。危机持续越久,人们便越体会到政府的力量和正确。
这实际上是相当危险的。不久前看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约翰.泰勒教授(John B.Taylor)的文章“政府如何制造了这场金融危机”,他认为不是市场而是政府的错误导致了次贷危机。而新奥地利学派的一些学者们(他们准确预测到了危机的爆发,包括时间),认为危机是正常的市场矫正行为,而政府的干预则会把事情搞糟。不管对错,这至少提醒人们警觉政府的不适当干预。特别是我们,因为政府的作用太大,市场空间过窄,本来是我们经济体系的最大弊端,现在不能再次过头。
另一个问题是,国有企业,主要是央企,户数确实在减少,可是这有什么意义?不过是合并的结果,就是合并为一家,世界第一,又有什么价值呢,难道可以为市场让出空间吗。央企的圈地正如火如荼,看看机场的一再扩建就知道了;垄断国企挤占民企和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愈演愈烈,看看东星航空,看看民企的加油站的遭遇吧。还有前边提到的成了房地产股东的央企们,如此下去,我们离市场经济是更近还是更远了呢?
中国的经济增长30年,速度名列世界前茅,今后增速当然会有下降,但不足为虑。中国经济似乎已经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时代了。调整分配结构,进行财政的结构性减税,大幅度增加工资性收入的比例,控制公共部门乱花钱,以及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早该着手实施了。这对于经济长期增长也是很根本的措施,因为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富人,只有分配更均匀,消费才会更活跃,内需才会更强劲,经济增长的基础才更牢靠。
这就是中国经济的猪、八和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