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有顺:经济危机下的文化机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3:31:38
谢有顺:经济危机下的文化机遇 来源:南方日报  2009-07-19 11:24:22  作者:

  

  核心提示

  世界性金融危机带来恐慌与反思。就像英国学术泰斗汤因比提出的文明的“挑战与应战”理论———人类文明即是在“挑战和应战”这对矛盾中诞生和延续的。有学者提出这是一场西方文明的危机,也有学者提出这是东方文明崛起的时机。

  言犹在耳。早在上个世纪末,英国《泰晤士报》就发表过一篇题为《我们将走你们的路》的文章,其中预测了一个“太平洋世纪”,提出亚洲价值观将在未来获得全球支配权。西方大学者汤因比、斯宾格勒都曾预言过西方文明的没落,汤因比更预言“21世纪就是中国人的世纪”。

  金融危机带来的物质受挫在提醒人们,一场新的文化较量已经开始。昨天“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由著名文化批评家谢有顺主讲《经济危机下的文化机遇》,首度提出:美国这个傲慢多年的超级大国,金融危机后,已经放下身段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贪婪和欲望,开始变得谦逊……他由此展开分析,在这个机遇和挑战下,中国崛起和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可能。

  本报摘取谢有顺演讲的精华部分,并在演讲后对他进行了专访。

  ■观点精华

  物质的中国无法赢得别人的尊敬

 

  我想从这次金融危机中经常被人提及的两种观点的辨析中,开始对这个演讲主题的思索。

  第一种观点是,有人认为,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会影响实体经济,但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则会迎来难得的机遇。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沿用两个例证,一是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以好莱坞电影业为核心,文化产业从此异军突起。第二个例证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日本、韩国通过相继实施 “文化立国”的战略,成功实现了对自己国家形象的再造,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这次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起源的金融危机,波及面和破坏力之大,都不亚于前面几次金融危机,很多人据此以为,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也必将带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我的看法并不那么乐观,因为从美国、日本包括我国的一些情形看,这次金融危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思索,当中国的物质输出的发展战略面临重大挫折之时,我们该学习美国、日本和韩国人,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从而彻底改变西方人眼中的单一的物质中国的印象。

  中国自古以来多向西方输出物质,如陶瓷、丝绸、工艺品等,直到今天,这种以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耗费为基础的发展主义观念都未改变,似乎中国人只会生产物质产品。而中国人的文化情怀、精神生活, 中国人的情感方式和想象方式,在西方人眼里,一直处于静默之中。当前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经济的困难,另一方面也为中国文化的发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这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充分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物质力量,而接下来,文化的崛起将会是中国下一轮发展的核心主题,因为光有物质,很难唤醒别人对你的尊敬,惟有文化复兴,才是伟大民族复兴、国家形象重构的动力。以经济发展为单一宗旨的发展战略,必然造成别人一想到中国,就想到中国的物质产品,而不太会想起,中国也是一个生产过孔子、老子、唐诗、宋词和《红楼梦》的中国。相比于我们的物质影响力,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实在是太可怜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前两年《福布斯》的企业排行榜上看出端倪:排在中国前十名企业里面七位是房地产企业,而排在美国的前十名企业里面却是七位技术经济企业,这说明我们主要是靠资源,靠挖山、卖地来赚钱的,而美国人是靠技术。二者当然有根本的不同。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 2002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的书中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她说中国成不了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用来推进自己的权力而削弱我们西方国家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这话是很尖刻的,但也很中肯。假如我们还是实行单一的物质出口的战略,而忽视文化的输出,或者还是仅仅把文化当作宣传品,无法获得别人的认同,那么,中国的经济总量即便超过了美国,也无济于事,因为中国出口的只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一个没有广为人知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中国,是无法赢得别人的尊敬的。

  谦逊和反思也是一种“软实力”

 

  第二种观点是,有人认为,这次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由此证明美国国力、影响力开始走向衰落,美元的强势地位很快就有可能被人民币或别的货币所取代。网络上有很多民族主义者持这个看法。我对这种自大情绪一直充满警惕。为什么?因为和我们的自大相比,我在美国政治家最近的言辞中,反而看到了一种谦卑和反思的精神。我当然知道,这些年来,由于布什政府推行的一系列单边政策,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反美高潮。但是,奥巴马总统上台之后,整个美国政界的情绪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果你关注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就会发现,奥巴马总统在有关问题上不只一次地向拉美国家“公开认错”,坦言美国一直奉行的孤立古巴政策是“愚蠢之举”;奥巴马向其他与会领导人承诺,美国要与其他美洲国家建立“平等伙伴关系”,“不分大小”,“美国已经发生变革”,“愿意承认”过去犯下的错误;奥巴马还主动走向素以“反美斗士”形象示人的查韦斯,并和他微笑握手。就连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多米尼加共和国时也说,拉美地区十分猖獗的毒品贸易一部分的责任要归咎于美国国内对于毒品的巨大需求,而她访问墨西哥时也承认,美国大量枪支流入墨西哥加剧了当地的暴力事件。拉美国家对美国的这种谦逊姿态,普遍反应积极。我不知大家觉察到了没有,一个傲慢多年的超级大国,一旦放下身段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贪婪和欲望,包括反思温室气体排放这样的具体问题,开始变得谦逊,愿意承认错误,并想重新开始一段旅程时,她后面所蕴藏的力量是多么的可怕。可惜,中国人至今没有认识到这种谦逊和反思会给美国带来怎样的一种精神转变。

  这表明,美国这样一个军事强国和文化大国,她除了应用自己的“硬实力”之外,也开始更加注重“软实力”的应用。反思、认错,这在缓解反美情绪上,用的是一种巧劲,因此,我们讲到“软实力”的时候,不要总是只想到文化产业,只想到功夫熊猫或者杰克逊,“软实力”也可能是一种精神,一种姿态。

  多少人都是通过美国的电影和娱乐文化来了解美国的,又有多少人是通过韩国的电视剧来了解韩国的。软实力所塑造的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更为可亲,也更见吸引力。美国在世界各地过度使用军事力量的冷硬形象,许多时候就是被他们所创造的米老鼠、功夫熊猫这样的形象所软化和缓解的。因此, 我们不要小看文化的力量、艺术形象的力量,要记得“以德服人”总是比“以力服人”更有效果。

  文化的亲和力,在于不易被摧毁

 

  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其实可以帮助我们思索硬与软的辨证关系。过去,我们想象中的金融系统是强大无比、坚不可摧的,没想到,一次危机就证实了它貌似强大,其实不堪一击。相反,那些看起来柔软的事物,有时却能焕发出极为强大的力量。比如水,是世界上最软的事物了,但一旦水汇聚成了大水,那就无坚不摧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这是老子说的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文化的力量是一种柔韧的力量,它一旦被建立起来,就不易被摧毁。中华民族经历的灾难不比别的民族少,但为何能一直延续下来,就在于她的文化血脉没有断,文化还在影响人心。文化比政治更永久,文化也比历史更永久。2004 年我访问台湾时,正是台独势力非常嚣张的时候,但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台湾的文化人中,支持台独的人其实很少,为什么?一个台湾教授对我说,他不能接受,一旦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孔子、李白和曹雪芹都将成为外国人,讲述他们作品的课程将变成外国文学课。因此,只要文化的维系力还在,台湾人的心就跑不远,许多的时候,文化比军事更有力量。

  因此,中国的崛起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不能流于空谈,而是要真实地通过文化的再造,重塑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文化是一种胸襟、气度和创造力。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但没人承认日本是超级大国,就是因为日本的文化中终究还不能站立起一种有感召力的普世吸引力。英国《旁观者》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第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中国是一个大国,也有深厚的文化传统, 但在下一轮的全球竞争中,文化发展和文化输出依然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因为许多时候,我们还是把文化当作宣传或说教,而无法找到一种可亲的、有吸引力的语言和形象来诠释民族精神。

  文化的声音,有时是柔弱的、小的声音,但小的声音去到人群中,就可能成为大声音。假若每个文化人都能发出声音,中国就有希望。

  ■现场问答

 

  提问:我觉得这次金融危机的背后是不是就是一个文化的危机———商业文化发生质变才导致这种危机。

  谢有顺:我承认你所说的,经济危机的背后其实是文化危机的一种展示。具体落实到中国,你所说的文化过度的商业化,所导致的粗鄙化,跟文化过多的意识形态化所导致的僵硬化,都是今天文化的一些问题。所以,说到底无论是文化的从业者还是文化的管理者和文化的传播者,都要重新来认识文化的特性和文化内在的内涵,文化确实是一个精神、价值,甚至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表达。如果文化跟生命没有关系,跟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跟我们内心的追求没有关系,这种文化的生命力一定不会长久。

  提问:如果中国文化想走出去,能够给世界提供哪些价值观?

  谢有顺:中国文化有一些价值观念能够影响世界,能够给人带来有益的启示,包括中国人对“和”的这种观念,对“中庸”的认识,包括中国人以审美作为他人生的终极目标这样一种人生的设计,对于缓解现在一些极端主义的思想是有很好的帮助。只是中国的这种传统的文化需要经过一个现代的转换,如果我们到现在还是把京剧、粤剧拿到国外去演出,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要在文化传统和自身文化创造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化形象,要研究调查现代人的生活和现代人的消费心理,找到适合他们接受的文化形象,再把这种文化的精神及观念输出。

  主办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南方日报 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 广东科学馆

  官方网站:WWW·LNDJT·GOV·CN

  合作网站:腾讯网

  ■记者访谈

   中国软实力:解读中国人的情感和心灵

  文化是中国人的“宗教”

  记者:如您所说的,金融危机并不一定带来美国的衰落,反而可能激发他们的自省。那么对于中国,怎样才能抓住这个挑战?实现软实力的崛起?

  谢有顺:文化上,要重视拿来,也要重视输出。面对新的文化竞争,我们沉重的文化传统有时也是负担,这就要求我们在应战的过程中,能接受现代文化的冲击和调整。固守几个文化符号或文化套路,只会把我们的文化宣传得面目可憎,而真正的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与心灵相呼应的力量。

  文化文化, 即文而化之,文而教之,而文有文心,这个文心,指向的是中国人的情感、记忆和想象。要让一种文化的价值和文化的形象具有感召力,文化的管理者和从业者,就要认识研究中国人的情感、记忆和想象,找到能够接近中国人心灵的话语和形象,我相信,能够感动中国人,也能感动别国的人。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到处泛滥着太多没有文化的文化,文化只是口号、教条和枯燥的名词,或者是一些不着边际的大场面,这样的文化,尚且不能让本国人信服,它又如何让外国人接受?真正的文化价值观,就是把文化当作文化来看待,而不把文化当作政治,也不把文化当作宣传,更不把文化当作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文化有文化自身的品格和尊严。金融危机带来的物质受挫,不过是在提醒我们,国家间的文化较量才刚刚开始。

  说到底,中国的软实力,要能解读中国人的情感和心灵,也要能解读中国社会的各个侧面。首要的,我以为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人面对真实、面对现状的勇气。只有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真实的中国人,才能唤起别人对我们的信任,而信任,是文化交流获得成功与否的关键。

  记者:您在演讲中提到,金融危机,应该促进我们反省个体的生活,物质的、享乐的以及实用主义至上的生活方式,应该找到办法去安放我们日益空洞的内心。您觉得,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国人的欲望膨胀也到了一个极限,对于一个个体,怎样才能实现一种心灵的安放?

  谢有顺:中国是一个没有终极意义上的宗教传统的国家,文化才是中国人的“宗教”。按照林语堂的说法,古代的诗歌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而谁都知道,诗歌是不实用的,是一种性灵的抒发、活跃的情愫,但它却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美、优雅和智慧———所以,中国人教育孩子时,都不忘让小孩背诵唐诗;我想,设若大家能将自己热爱唐诗这种文化情怀,进一步扩展到日常生活、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国文化的全面苏醒便是大有希望的。当我们这样讲的时候,并不是要提倡复古,也不是要停止对中国文化糟粕的批判,而是要以理性的方式,为中国人找回一种安身立命的文化信念。中国文化中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抛弃的,比如鲁迅先生他们所批判的奴性、劣根性,以及一些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包括在民众心中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这些,都是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但是,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值得倡扬的精髓,比如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讲情理,也主张入世,推崇审美人生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剥离了这些文化的内核,中国人的生活就会显得空洞。

  广东文化充满矛盾和生机

  记者:最近广东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提升广东文化软实力,且要成为未来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主力省份。您觉得广东文化软实力存在哪些机遇以及局限?

  谢有顺:要提升文化软实力,首要的是要宽容各种创造精神,表彰真正的文化创造力,要尊重文化的个性和文化生产的艺术规律,给文化从业者一个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同时,广东要大力发展通俗文化,以通俗赢得大众,以影响力来传播文化的声音,因为没有影响,就没有文化的实力。广东的先进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市民文化,一种能容纳各种声音、并把这些声音返回到生活中的市民文化,而市民文化适合孕育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任何的文化产业,都是以大众性、通俗性为基础的,只有文化产业壮大了,文化理想、文化责任才可能被承担起来。一般来说,大的文化公司,大的文化名人,才能承担大的文化责任。因此,以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为路线,扶持大的文化产业公司,塑造大的文化名人和文化明星,可能才是一条比较现实的、走得通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从最低的地方往上走。离开了低的起点,文化发展又会是不落地的空谈。

  在广州的民间,活跃着很多有创造力的文化产业,它们的活力、创造力和生存能力,都值得我们关注。如果能把一个城市塑造得充满人性的气息,同时也能吸引消费者参与到日常的文化消费之中,即便不高雅、不精英,我们也得承认,这也是文化。尤其是广州成熟的媒体文化,我们要呵护它、壮大它,它才是广州最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而广东的劣势是缺乏文化野心和文化气魄,文化交流的模式也单一,还有小富即安的心态,等等,都将会严重制约广东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专题撰文(除署名外):

  本报记者/李培实习生/潘月圆通讯员/刘育青

  摄影:李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