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点评]杭州“车改”难入佳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0:47:12

杭州“车改”难入佳境

 

杭州自5月起首批21家单位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都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与此同时,杭州市向公务员发放“车贴”,“车贴”根据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局级干部2600元(624《新京报》)。

“车轮腐败”,由来已久,公车改革,倡廉保洁,万民企盼。我原以为,杭州此举会群情振奋,大受欢迎。然而,出乎我预料的是,并未引起多大震动。杭州首批车改实施之时,笔者正在杭州公干,很自然就与朋友们聊起车改话题,干部却言辞谨慎,群众反应冷漠。美丽的西子湖,依旧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苏白两堤、柳丝依依、人来人往,湖畔大道、林荫如盖、车水马龙。人们不禁要问,政府投入西湖的“车改”这枚石子为何未激起多大波澜?我的回答是,杭州“公车改革”仍然走的是“货币化”的老路,很难进入佳境。

有资料显示,公车改革起于1998年,旨在解决公务用车费用高、财政负担沉重;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和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四大问题。但改革之路阻力重重、艰难曲折、改改停停、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直到2004年下半年,在社会呼声日渐升温、财政不堪负重之下,公车改革才在全国兴起,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江西、黑龙江、辽宁等14个省(区、市)以及国家审计署、国家宗教局等4个中央国家机关进行了公车改革试点。科技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出版总署等1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实施了班车改革。从各地情况看,公车改革多数是从乡镇一级搞起,个别地方在市、县直属部门进行了改革。深圳、佛山、威海等市已制定了改革方案,准备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湖北和吉林两省还对离退休干部的公务用车进行了改革试点。然而,到了2006年初,公车改革突然先是降温、继而停止不前,最后难以改下去了。究其原因,是各地的公车改革方式几乎全部采用卖公车、发补贴,即所谓货币化改革的形式。这样的改革单纯从经济上考虑问题,满足于从表面上减少一点点开支,从而使公车改革陷入了误区。

现行公车制度不仅在经济上增大了城市运营的成本和政府管理的成本,浪费紧缺的公共道路资源,而且容易助长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造成公务员队伍腐败。对这一弊端丛生的“公车制度”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可限制领导干部和政府机构利用职权,超越工作需要在公车使用上的特权,是“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是,由于公车改革更多的是重视维护“公仆”的个人利益、 理顺“公仆”的情绪、满足“公仆”的需要,让“公仆”们能买得起车,其指导思想和改革目的与群众愿望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本来公车改革是为了遏制公车腐败,禁止公车私用,不少地方却把公车改革异变成了公款赎私权公车赎买运动,与车改初衷适得其反。如,有的地方由于把公车拍卖演变成了新的一轮国有资产低价流入私人口袋的游戏,诱发了新的腐败;本来公车改革是为了减轻财政负担,有的地方由于按官员级别发放车贴,每月300元至3000元不等,车贴不是按公务需要而是按官职高低阶梯式办法发放,这样就把不合法的公车私用变成了合法的公款补贴,财政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又进一步加重;本来公车改革是顺应群众呼声、听取群众意见、缓解群众不满情绪,由于公务员层层发贴,变少数人使用公车为人人有份,公车改革成了变相给公务员加薪,虽然招来公务员“普遍欢迎”、一片喝彩,却引来群众新的不满;本来公车改革是为了减少公车数量,逐渐降低政府用于购买公车的费用,但事实并非如此,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就高达500亿元,真是“公车改革,越改越多”。

通过回顾公车改路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公车改革采取“货币补贴”方式即“货币化”,不仅缺乏法理依据、有悖党的执政理念,有悖维护群众利益,有悖为人民服务宗旨,而且由于把公务交通补贴,转化为个人收入,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进一步把“职务消费”异化为“权力消费”,助长了“特权”和“官本位”意识。最根本的是不符合全心全意、执政为民的宗旨,令群众“不高兴、不满意、不答应”。所以,各地“车改”推行艰苦,难以不继,只好中途下马。从媒体报道看,此次杭州公车改革,公务员队伍虽然反应平静,但民众对给各级领导和干部的“货币补贴”,还是议论纷纷,颇多微词。其主要原因是这个改革方案,基本上与各省、市和中央各部门前期的改革方案大同小异、“老调重弹”、少有新意,采取得是不合理不合法的方式,走得是走不通的老道。为此,杭州“车改”,前景堪忧!

车轮滾滾几十年,举国上下盼改革。怎么改、为谁改、改向何处,虽然非常复杂和艰难,但只要一切着眼于我们党长期执政,一切着眼于国泰民安,一切着眼于倡廉保洁,为了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了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那么,公车改革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离开这个根本的出发点,车改不会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