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要跳出机关内部改革框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8:33:42

    据媒体报道,杭州市自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都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在全国尚属首例。但与此同时,杭州出台发放“车贴”的政策,“车贴”根据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局级干部2600元,这引 发了不少议论。

    公车改革十多年,得到的评价并不高。有的地方规定公车采购的上限价格,有的地方规定公车的基本保有数量,还有的地方给公车贴标签,防止公车私用,改革的措施不可谓不多,但公车改革实则陷入某种困局。不改人们有意见,改了人们还是有意见,公车超标、超量、超用之弊,仍然深深地困扰着社会。

    公车改革之所难以推进,其实不是“车”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权”的问题。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我们的公车问题脱离了用于公务活动的限度,承载了过于复杂的社会意涵。超编和超标配车,行政开支过大,以及公车私用等问题较为普遍。减少车辆当然是很直接的做法,但从根本上讲,是对公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问题不解决,即便公车一辆不剩,问题也可能依然存在。就杭州公车改革来说,至少我们还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有人一边拿补贴,一边想办法通过不当渠道解决坐车问题。

    现在有很多问题和公车问题一样,改革来改革去总感觉效果并不特别明显。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私存,处理了不少人,也制定了不少规定,但还是难以根治顽疾。其中的问题在于,分散化的应对方式,只是针对某个具体毛病下方子抓药,头痛医头,脚疼医脚,总显得力有不逮,疲于应付。不从根本上制约、规范权力,不跳出行政机关内部改革的藩篱,不让权力运行尽可能多地被阳光照射,不只是公车改革问题,很多改革问题都将难以摆脱防漏堵缺的被动局面。

    就公车改革而言,具体方式或有不同,但本质上是要扼要守险,把制度的设计转向对公权力的约束和规范,防止特权私用。补贴并非不可以有,一定数量的公车也可以保留,但前提是透明、公开、阳光。补贴甚至可以进入官员的工资,打车还是买车,由官员自己决定,但补贴差异化以什么标准而定,是否适当,需要让民众心里有数,不能关起门来自我决定。除了自己拥有的可以动用的资源和条件外,公权力不应被其以私人的方式启用,特权私用一旦被发现,必须严肃处理,相关人员也应被清除出公务员队伍。

    长期以来,公务员和“铁饭碗”是同一个意思,但长久来看,国家和公务员之间更多的将是一种聘用关系。公务员仍然会是较为稳定的职业,但对这个职业的限制会有很多,权力是有那么一些,但一旦拥有它,便要接受各种约束,循规蹈矩。不适合、不适应,不想干、不能干,不满意、不习惯,这样的从业者都可以另谋他职。公权阳光化,就是阳光照耀之处,每一个瑕疵都能呈现在民众眼底,这是公车问题以及其他一些有关权力的问题应当循着的思路和方向。(肖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