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污染阴影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6 17:36:12

汞污染阴影下

本文见《财经》杂志2009年第15期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20日   共有 2 条点评
  • 打印
  • 推荐
  • 收藏
  • RSS
  • 分享
  • 单页阅读
字号: 作为全球最大的汞消费国和排放国,中国要从根本上预防“水俣病”的悲剧重演,没有懈怠的空间
《财经》记者 张瑞丹

  位于贵州省东部铜仁地区万山特区万山镇的土坪村,一排筒子楼顶层的一个小房间里,76岁的吴阳春靠窗而坐。对面的墙上,挂着丈夫已经发黄的黑白遗照。

  “他比我好,只熬了三个月,就走了。”吴阳春喃喃自语。说话间,她的眼睑、嘴角、左手和左腿,经常会同时出现无法控制的震颤。

  与居住在这个家属院中其他人一样,吴阳春和丈夫都曾将青春奉献给了不远处的贵州汞矿。多年后的1997年,在汞矿一线从事冶炼工作的丈夫,在短短三个月内死于急性鼻咽癌。罪魁祸首,正是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汞蒸气。

  七年后,吴阳春开始步丈夫的后尘。由于过去干的是选矿,吴阳春的呼吸器官并未受到汞蒸气的直接刺激。但很难说这到底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因为这意味着她受到汞残害的过程会拖得更加漫长。

  吴阳春给《财经》记者看了两张由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贵州省疾控中心)开具的鉴定诊断书,上面赫然写着“职业性慢性汞中毒”。

  2007年9月10日的鉴定诊断书上写着:“1958年-1983年从事选矿工作,现头疼,失眠,多梦,易激动,无力,牙齿松动,牙龈出血,手抖,运动欠佳,上肢粗大,震颤。”

  一年之后,吴阳春的病情加重,汞毒素开始侵蚀肺部,她出现咳嗽、咳痰、胸闷、胸痛以及气短等症状。经贵州省疾控中心诊断,将2007年鉴定的“八级伤残”上调至“六级伤残”。

  现在,不断震颤的四肢已令吴阳春的行动十分迟缓。短短十级楼梯,她足足花了好几分钟才走完。由于严重的牙龈出血,吴阳春每天将米饭煮好后,要再加水熬得稀烂,才能下肚。

  “有时候吃到一半,嘴巴里都是血。”她对《财经》记者诉说。

  在这里,吴阳春家并不是惟一被毁灭的家庭。据她透露,光是她住的这栋楼,近两三年内就因为汞中毒死了15个人。

  据当地卫生部门估算,在这个中国最古老、曾经规模最大的汞矿产地万山特区,6万总人口中,至少有200余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汞中毒症状。这还不包括已经去世以及未显现出症状的潜在患者。

  • 打印
  • 推荐
  • 收藏
  • RSS
  • 分享
  • 单页阅读
告诉《财经网》更多关于 汞污染 的新闻
2 本新闻相关点评(共2条) 更多点评>> 《财经网》网友 2009年07月19日 16:27:09     发表 邓伯伯不择手段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做法真的遗臭万年、祸害万年! IP:* 引用 支持(0)   反对(0) 《财经网》网友 2009年07月18日 14:15:17     发表 少用温度计,少用PVC-当下的权宜之计?节约用电倒是个永恒的倡议。 IP:* 引用 支持(0)   反对(0) .plrefer{border:#dddddd 1px solid;padding:8px;color:#888888;margin:8px 5px 5px 5px;line-height:150%;} .plrefer b{color:#ff6800;display:block;} 我也说两句: [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财经网》观点] 更多点评>> 网友昵称: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