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下半年通货膨胀压力 时政要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4:23:16
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下半年通货膨胀压力2009-7-16 15:25:12来源:经济观察网
【字体:↑大 ↓小】推荐给好友

  经济观察网 易鹏/文 今天央行公布了截止到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84%。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1856亿美元,同比少增950亿美元。6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21亿美元,同比多增302亿美元。这是中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尽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9461亿美元,同比下降23.5%。但其中出口5215亿美元,下降21.8%,低于进口4245亿美元,下降25.4%的幅度,所以累计贸易顺差还是高达969亿美元。

  一个国家拥有些外汇储备当然有好处,所以在90年代末,中国政府经常将外汇储备继续增长作为自己的政绩来展示。但当外汇储备高达2万亿美元的时候,那可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过多的外汇储备面临储备货币贬值的风险。普遍的观点认为,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外汇储备以GDP的10%左右为好,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不但是高,而且是特别高,和GDP的比例高达50%了。这么多外汇,常让中国政府的高层睡不好觉。这几年围绕中国如何避免出现的过高的外汇储备,各种意见纷呈。但最后的结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还是不段创造历史新高。

  由于2万亿外汇储备中有2/3是美元,很多人都希望中国能尝试外汇储备多元化。但实际上,在中投投资黑石浮亏几十亿美元,中铝增持力拓被政治因素干涉,其他储备货币还不靠谱的大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的被美国绑架的局面,短时间很难改变。中国政府目前能够做的,还真的只有祈祷和帮助美国经济早日复苏,让美元别过份的贬值。

  地球人都明白,中国要减少如此高的外汇储备,重点是要改变中国以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结构。但这个想法估计已经提出快十年了,尤其最甚的是2007年底还要求将减少外贸顺差,作为2008年的外贸工作的主要目标。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很快就忘记了这个目标。而是将扶持出口,作为外贸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口退税率是一降再降,很多都已经快到17%的顶点了。原因更简单,目前不保出口,让大量出口企业的倒闭,给社会就业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关键是社会就业后面写着一个社会和政治稳定,目前的决策层是没有勇气去挑战这个极限的。如是,中国的外汇储备还会继续上升。如是,对美国经济复苏的祈祷还会更加虔诚。

  目前外汇储备在一季度徘徊了一阵后,放量跃上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增速加大,使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也将增加。无可置疑,外汇储备增速加快,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增加了。配合这些数据的是到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同比增长34.44%,增幅比上年末高15.71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3.83个百分点。上6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1.20万亿元。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

  望着这些让人瞠目的数据,告诉我们想不完成8%的GDP增加目标也难,想不来点通货膨胀也难。目前有消息称,明天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GDP增长速度会达到7.8%。这么看来,今年中国实现8%的GDP增速是基本没有问题的。只是现在麻烦的是,8%的GDP的增长,不见得就能够挽救出口,不见得能够解决就业。出口和就业依旧是中国经济目前的最大的心病。尤其在最近新疆事情和即将举行的60周年国庆的背景下,如果就业问题不能更好的解决,给社会稳定会增加更大的压力。

  如是我们可以大胆的预算,即使冒着通货膨胀的风险,中央政府在国庆节前,应该不会对现有经济政策进行大的调整。一是怕前功尽弃,中国经济复苏的局面依旧不稳定;一是认为有点通货膨胀也许可以刺激消费。目前房地产的爆发,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有对通货膨胀预期的考虑,从而加大对房地产投资性购买。当然这种刺激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房地产这个支柱产业重新开始发挥他关联产业多的特点,助推中国经济复苏。说白点,如何让中国经济复苏,目前中央政府的底牌也不太多,不通货膨胀还能咋办?

  但目前的压力也在于,这么多的流动性释放,并没有带来更多实体经济的复苏。更多的集中在推高资产价格和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上面。中国社科院一份调查了半年的课题报告显示,目前中小企业在金融风暴冲击下40%已经倒闭,另外还有40%正在生死边缘挣扎。这个数据可能有夸大之嫌,但也基本描绘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更多的中小企业依旧日子难过。而这些中小企业可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如果实体经济在通货膨胀和大量释放流动性的背景下,依旧不能有所好转的话。那就可能出现最危险的资产泡沫高涨、实体经济萧条、通货膨胀高企的经济局面。那么,给中国经济、社会的全方面冲击会是巨大的。此刻还倒真要看看中央政府的管理经济的水准了,如何让实体经济更快复苏,避免以上局面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