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加薪化备受质疑 干部车补被指远高于基本工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5:57:52

公车改革加薪化备受质疑 干部车补被指远高于基本工资

2009年07月16日 06:50中国产经新闻报【大 中 小】 【打印】 434位网友发表评论

编者按 公车改革是一个受人瞩目、但却只见冒烟不见火的晦涩话题,与公车改革相伴的不是公车的减少,而是公车的增多和奢华。据悉,目前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而近日沈阳宏伟区公布的公车改革方案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最高一档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每年公务交通费用补贴为7.6万元。对此,本报记者所采访的专家表示,要彻底而真正地降低公车费用,必须使公务活动科学化并满足公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并加强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力度。

本报记者 李萍 报道

伴随公车改革,各种各样的争议声从来没有平息过,近日沈阳宏伟区的公车改革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近日有媒体披露了一份“印发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公务用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该方案规定,属于改革范围内的单位,取消公车,实行公务用车费用包干。补贴按县级、副县级、正科级、副科级及非领导职务等多个档次,每个档次中又根据职务进一步细分不同数额,最高一档为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每年公务交通费用补贴7.6万元,最低的一档为机关干部,500元一年。

远远高于基本工资的车补

此次车补的焦点是,一个区级干部一年7.6万元的车补,高还是低?多还是少?

“太高了,据说别的一些地方的车补也相当高,有点太离谱了。”按照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林跃勤的估算,上述干部级别应为正处级,正处级基本工资一般4000元左右,车补一年7.6万元,比一般正处基本工资还要高。

正在做反腐败课题的林跃勤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在经济危机局势下,这种做法最有可能拉大收入差距,并被视作政府变相地、大幅度增加自身收入水平,加剧社会矛盾,起不到改革的效果。

“可根据相关车补计算公式内容中的算法,来分析沈阳干部车补的多与少。”中央党校研究室博士赵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猜测沈阳等地的车补,可能是根据过去两三年实际每年发的公车费用的平均值来计算的。

问题在于,公车改革时,并没有按照改革的精神对它进行必要的甄别和剔除,导致公众认为公车改革就是把不合理的公车费用直接货币化,分配在各级官员的津贴口袋里。赵杰分析。

此外,赵杰说,在公车活动没有受到足够的公众的参与和监督的情况下,一种无法排除的可能是,部分官员拿了车补之后,有可能继续占用公共资源,造成更大的浪费。

专家们的意见并不相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丛虎对7.6万元的看法要乐观得多。

王丛虎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世间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相对好的制度。“我个人认为,只要它是在推动改革,从经济节约上,基本上能和原来保留公车所需要的费用持平,我觉得就能够接受。据说这为我国每年的财政节省了200万元,更是大好事情。”

王丛虎的意思是,即使改革过程中有猫腻,但它的确代表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可以想象,我们国家涉及利益的改革往往都从地方开始做起,之后全国开始效仿。一旦进入一个全国范围内改革的时代,则公车改革甚至有可能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节约效应将会显现。

备受质疑的公车改革

近年来,关于公车改革的报道屡见不鲜。

按照公车改革的基本思路,各地公车的数量应该逐年减少,政府用于购买公车的费用也应该逐年降低,但事实显然并非如此。权威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高达500亿元。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

另据保守统计,我国公车目前已达350万辆,每年用在公车上的开支则高达3000亿元,远远超过我国教育经费和医疗经费之和。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有政协委员调查发现,与社会轿车每万公里8215.4元的运输成本相比,党政机关等单位的运输成本高达数万元。

甚至在某些地方,公车不“公”现象日益严重。据称公务占1/3,干部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成功的。所以,每次出来的改革方案都会再次引起老百姓的舆论和哗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至于不成功的原因,汪玉凯认为,一、公车改革涉及到政府官员自身的利益,政府官员掌握政策制定权,革自己的命显然是困难的。二、公众对政府自身改革参与度低,而如果没有外部相当大的压力的话,政府就没有改革的动力。三、政府还没有下决心,即高层决心不大。如果说高层有很大的决心,则应该从最高层改起。

据记者了解,全国各地公车大概有三种模式:一是货币化模式,改乘坐公务车为发放交通补贴。二是半货币化模式,即保留公车,由政府行政后勤部门统一管理,向各级工作人员发乘车卡,实行公车有偿使用,超支自负。三是加强管理模式,即各单位继续保留公车,取消“领导专车”,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使用、管理公车的规章制度。实际改革中,多数地方选择了货币化模式。

但不论何种模式出台,公车改革总会引起公众各种的质疑和猜测。

赵杰认为,公务活动游离于公众监督之外,公众比较疑惑。社会情绪上,公众主要憎恨公车使用环节上的一些东西,例如公车私用,公车保养、修理、管理等费用畸高。要把这些使用环节上的弊端去除,必须使公车在使用环节上科学化,即合理配置,政务纪律严明,为公众监督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参与平台和便捷的监督渠道。

此外,赵杰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有些规章制度显然不利于公车改革。例如,带着公家文件,坐出租车不符合现行规定等等。我们设计公车改革,必须要考虑到公车改革的复杂性和配套规定的改革。

须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

面对迟滞不前的公车改革,各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赵杰说,要彻底而真正地降低公车费用,必须使公务活动科学化并满足公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还需要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来配套公车改革。否则,公车费用的降低只是相关数字上的一个变化:显性的公车费用降下来了,但是变相的或隐性的费用还会涨上来。

只要公务活动科学化,包括减少“文山会海”、减少体制内部的自我检查、封闭式的行业评比和“达标”等内容后,公务内容得以精简,则随之相配套的各种公务费用,包括公车费用自然会下降。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开放公务活动中的非保密环节给公众,要给公众监督提供一个低成本的参与平台和便捷的监督渠道。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的意见则是,公车确实需要改革,但不能各自为政,国家应该统一考虑制定公车改革政策,首先应该界定公车边界范围,应该大大缩小公车范围。否则各地五花八门的公车改革,最终可能把公车改革变成捞取国有资产、捞取个人利益的另一种手段和突击,这可能会造成更大程度的影响。

“可以考虑开听证会。各行各业,各个类型的听证已经比较普遍了,也广为接受,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也比较成熟。即使没有采纳意见,也是尊重民意的一种体现。”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张昕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林跃勤则认为,因为公车改革涉及到行政部门,建议由非相关第三方制定改革方案,并在媒体上公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