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强的泡沫制造工具 Ⅵ高盛与碳交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7:20:50
                          美国最强的泡沫制造工具 Ⅴ高盛与救市


 

情景回放到去年6月初的华盛顿,奥巴马,这位年轻的政治客,竞选总统获胜了。他最大的私立公司政治献金主就是高盛,它的雇员总共捐献了$981,000给他的竞选,帮他驻进了白宫。高盛在救济风潮过后,又开始了它同样的把戏:在政府控制下的市场中,通过它在政府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人脉,钻空子,找漏洞……

 

虽然保尔森(前财政部部长)走了,但是,Neel Kashkari(现任财政部助理部长)、Mark Patterson(现任财政部主要官员)、Gary Gensler(美国商品交易管理委员会主席),这些人还在。他们都出身于高盛。在他们或多或少的助推下,信用危机、石油危机、次级债危机陆续上演,而高盛主导的泡沫游戏现如今还在继续着。这一次,他们瞄准了奥巴马政府推出的为了解决全球高温问题的“碳排放信用” (carbon credits)政策。这个政策的预算资金高达上万亿美金,而这个由政策带动起来的市场才刚刚建立起来。但是,鉴于高盛给了民主党$4,452,585用于选举,民主党们会不会把这个新的商品伪装成“环境计划”促成事实?

 

反正现在看来,这个新的二氧化碳信用交易市场将成为高盛最期待的期货市赌局的重演。但例外的是,这个计划有一个美丽的陷阱,即,如果计划能按期实施,则价格的涨落就会被政府强制,而高盛不仅不能操纵游戏,而且还会现行被政府操纵。

 

简单来说,这个二氧化碳信用市场是这么回事:如果“二氧化碳信用市场”的议案通过了,那么就会对煤矿、电力、天然气行业及其他碳排放企业进行生产限制。如果企业超过了限制标准,那么他们需要向其他企业购买碳排放配额或二氧化碳信用。新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从成本上限制排碳企业减少碳排放量。根据奥巴马总统的保守预计,新政实施的头七年中,将有$6460亿的二氧化碳信用交易被拍卖。而奥巴马的最高经济团队则预测,实际数字有可能是奥巴马预测值的两倍,甚至三倍。

 

这项议案存在明显的投机性,主要表现为总量控制与交易(Cap and trade):美国政府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数是确定不变的,因此,二氧化碳排放信用随着议案实施年数的增加将越来越少,这也意味着其价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抬高。目前预计这项议案推动下的整个市场市值将超过1万亿美元/年。这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以电力企业为例,美国所有电力企业每年的收入总和才不过3200亿美元。可想而知,这个二氧化碳信用市场的泡沫会有多大。

 

所以,高盛当然不可能放过这么大的一块肥肉。他们的计划是:(1)深入议案立法活动,使自己占据有利地位;(2)争取能在这块肥肉上撕一片下来塞进嘴里;(3)确保塞进嘴里的是又厚又大的一片肉。事实上,游说政府中的相关人员在制定政策是偏向高盛有利的一面,这种作战战略是高盛的老套路了,它08年用于游说的费用就高达$350万。而在众多说客中,不得不提一下前财政部长保尔森。2005年,保尔森还在担任高盛主席,修订出台了高盛的环境法案,其中很多条例都与政府一向的惯例有冲突。保尔森提出“单靠自愿是无法解决环境问题”的言论,言下之意,高盛出台的环境保护法案是为了强制其他行业遵守环境保护的条例。此言论发布的几年后,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肯·纽康伯(Ken Newcombe)表示,“单靠’总量控制与交易’还无法解决气候问题,希望政府推出更多的可持续发展投资项目”。很明显,这又是在为高盛游说,因为高盛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投资风电项目“Horizon Wind Energy LLC美国地平线风能公司”(高盛于053月收购,076月迫于金融危机售出,获利33%—投资百科网注)、柴油再利用项目“Changing World Technologies”、以及太能能发电项目“与英国BP Solar公司合作”。因此,假如美国政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高盛将从中获得极大的收益。

 

2006年,高盛以2300万美元收购了芝加哥气候商品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10%的股权,而这里正是二氧化碳信用交易场所。高盛还拥有碳信用交易商Blue Source LLC公司10%的股份。此外,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非产关注二氧化碳信用交易,他与另外三个人共同建立了“Generat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中文译名:世代投资—投资百科网注)”公司。而那三个人则全部出身于高盛:高盛资产管理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大卫·布拉德(David Blood)、高盛资产管理公司欧洲研究部门的前联合主管马克·弗格森(Mark Ferguson)、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职员彼得·哈里斯(Peter Harris)。这家世代投资公司主要从事碳中和计划(Carbon Offset,指包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碳中和的捐款—投资百科网注),以及一个用于投资绿色科技企业、投资金额达到500万美金的成长型企业基金(Green Growth Fund)……可以说,高盛又一次走在了这场低碳运动的前面,就等着政府推动这个市场开展起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市场。要问这个市场会不会比原先的能源市场更大?一位白宫前官员说,“啊,那个能源市场可要小多了。”

 

也许你会说,谁在乎到底谁赚钱。如果这项议案通过了,不是对大家都有好处么,毕竟全球高温现象能得到一定遏制。也许吧。但是,即便政府推出议案的本意是为了减少碳排放、改善全球温室效应,但最终的结果不过是为这些华尔街上的吸血鬼增加了投机品种和投资利润而异。因为,由于排碳信用的买卖,高盛可以拿到纳税人原本是通过资源税、排污费等形式直接支付给政府的钱,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对此,一个对冲基金公司的主管Michael Masters称,“我情愿政府直接以税收的形式对那些排碳企业征收。而现在,华尔街变成了税收的制定者和征收人,这主意简直比驴还蠢。”

 

不管怎么说,这个“碳排放信用”交易真有可能要实施了。就算它被否决,也会换个包装以其他形式出现,变成和高盛一手制造的其他泡沫一样。从1929年到2009年,几乎每一次泡沫发生的过程中都少不了银行及莽撞的处事。不管是有毒资产也好,还是大量烂帐也说,这样做无非是为了银行里的少数股东掠取更多的分红而已,这还得多亏了热钱和政府的帮忙。当然,最终的真正受害者只是普通纳税人和那些不明就里参和进去的小投资者。

 

至此,可能大家还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也不能接受任由其践踏职业道德大肆敛财的行为。但是我们相信,随着国家的发展,随着遭受这种危害的人越来越多,必将有那么一天,我们可以用收集到的证据来撬开这里面的黑暗面。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中的一些人只能准规守距,但有一些人却可例外,这个社会现在已经几乎成了强盗社会,强盗式经济越来越流行,你缴出去的税都有可能包含越来越多的隐形流向,对此我们虽然无法改变,但有权得知真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