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乌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1:22:53
大大的嘴、黑黑的羽毛,翼有绿光,经常出没在林中或田野间。这就是乌鸦给我们的印象。人们对乌鸦一直有一种强烈的反感和鄙视,认为乌鸦是凶鸟,不吉利。有的地方甚至把乌鸦当作魔鬼的化身,认为它给人带来灾难,在很多人眼中,乌鸦不仅可憎,而且可怕。因而人们把驱赶、捕杀乌鸦当作天经地义之事。
人们厌恶、痛恨乌鸦的情感往往反映在寓言故事中,在中外寓言故事中,乌鸦不是蠢货就是坏蛋,或者是可怜虫,诸如古希腊《狐狸与乌鸦》、《不自量的乌鸦》、《伪装成鸽子的乌鸦》,俄罗斯的《乌鸦的愿望》、《隐士与小寒鸦》等,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狐狸与乌鸦》,那个笨蛋乌鸦仅听了狐狸的几句奉承话就忘乎所以,张嘴歌唱,却把口中的肥肉让给了狐狸。
乌鸦貌丑不讨人喜欢。乌鸦一身黑,和黑夜一个颜色,给人阴森、恐怖之感,而且嘴大且直,在人的视觉上很难产生美观感受,相反倒平添了强烈的反感。以貌取人一直是人类的思维定势,虽然人们常常把看重内在美、心灵美挂在嘴边,但在行动上却顽固地坚持以貌取人,相信直接的感观判断。这种直观的判断往往缺乏科学性,但人们总是缺乏理智,感情用事,我行我素。乌鸦外表的丑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使人产生反感,心里说,瞧这种丑陋的家伙,肯定不是什么好鸟。于是人们从见到乌鸦那天起,就对乌鸦产生了顽固的反感、憎恶心理,久久挥之不去。此外乌鸦"哇、哇"的叫声让人听起来很不乐耳,很不舒服,又平添对乌鸦的不满。
更让人反感的是乌鸦的直言。在农村,有的人家久病的老人将要去世的时候,常有乌鸦飞到房前屋后的树上,哇哇的叫着。有趣的是常常在乌鸦叫过不久,家里的病人便撒手人寰,驾鹤而去,于是民间有了乌鸦报丧的说法。后来,经过科学家认真研究,找到了乌鸦报丧的科学依据。原来,乌鸦的嗅觉十分灵敏,当久卧在床的病人病入膏肓之时,常发出一种腐败的气息,乌鸦喜欢吃腐肉,因而它便寻着腐败的气息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讲,乌鸦属于直言者,它发现谁家的人快要死了,便直言相告,其实这样可以提示人们对病人准备后事。可人类从来不喜欢直言者,特别是对报丧的直言者恨之入骨,乌鸦当然逃脱不了被人们痛恨的命运了。其实,不是乌鸦带来了死亡,而是死亡来临时,乌鸦只是报个消息,乌鸦与凶吉无关,可人们就是这样不讲道理,把乌鸦当成不祥之鸟,恨之入骨,除之而后快。
人们不喜欢乌鸦另一个原因是乌鸦是智慧的鸟。对于统治者来讲,往往喜欢的是蠢人、笨人、愚人,因为蠢人、笨人、愚人听话,好摆布,又对自己的统治地位没有威胁,相反,他们对智慧人物视为眼中针肉中刺,当作异己加以铲除。人类是大自然的统治者,对于乌鸦这种智慧鸟当然不喜欢了。乌鸦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准确的报丧上,在其它方面也有不俗的表现。比如,研究人员发现乌鸦会把面包渣投到水面上,引来游鱼,然后将鱼啄食,这种"钓鱼术"令人们惊讶不已,还有些乌鸦进行有组织地狩猎,有的乌鸦会站在马背上驾驭马等等。乌鸦用自己的智慧与人类唱对台戏,人类当然十分反感了。
相比之下,人们比较喜爱喜鹊。喜鹊被人们称为报喜鸟。民间有一个说法,喜鹊一旦站到谁家的树上叫,就是给谁家报喜了。其实,喜鹊大多时候是在说谎,即使它站在你家树上了,也未必有什么喜上门,弄不好很可能有祸。但人们一直对爱说谎的喜鹊偏爱有加。人们对实事求是报忧的乌鸦的厌恶和对说假话报喜的喜鹊的判若云泥的态度反映了人类肤浅与局限。人们常常口口声声说追求真理,但当并不难判断的真理与谬误摆在面前时,我们却常常凭感情用事,置真理于不顾,去选择谬误。对报忧者的切齿痛恨和对报喜者极端的偏爱表明人们离理智与成熟相距甚远,这种缺乏理智的品性还表现为诸多恶德,诸如自相残杀、自以为是、涂炭生灵、暴殄天物、破坏大自然等,人们漫不经心地走入自己给自己布下的陷阱。看来,人类的真正觉悟还尚待时日。
我从心里佩服喜欢乌鸦。尽管人们对它厌恶、仇视,甚至痛恨。乌鸦的确是一种正直、坦诚执著的鸟,它总是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坚持实事求是、仗义执言、一是一、二是二,不怕责难,勇于报忧。我想,乌鸦足以令我们的思想家们汗颜。我相信有那么一天,人类进步了,人类会对乌鸦刮目相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