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不要乖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5:29:32
王重旭
“小羊乖乖,把门开开……”不必往下说了,连刚懂事的孩子都知道,这是狼外婆的故事。
童话是讲给孩子听的,但故事却是大人编出来的。编故事的大人绝不是信口开河随便讲讲,在故事里,有大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反映了他们的爱与憎。
很显然,在这个故事里,小羊乖乖是作为一个正面形象出现的,它老实轻信,在和大灰狼的较量中,让人们替它捏一把汗。而大灰狼则是作为反面形象出现的,狡猾狠毒,让人憎恨。这个童话缘起何时,我没有查考,但是我想,最远不能超过近代。理由很简单,这个故事里有鲜明的民族烙印,是一个弱者文化的典型代表。因为一个民族只有处于劣势的时候,只有被欺负的时候,只有被动挨打的时候,只有当“怕”成为一种潜意识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样的故事。
中华民族曾经是一个很有些英雄气概的民族,只是到了近代,当这英雄气概变成了少数人的悲壮之后,我们便像小羊乖乖那样,把门紧紧地关上,开始对强者畏惧、仇恨、厌恶、怀疑,甚至避而远之。小羊乖乖这个故事其实就是我们民族的化身,在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的时候,我们只能像小羊乖乖那样,把大门紧紧地关上,同时还要时刻提防那些自称是我们朋友的狼外婆。
小羊乖乖这个童话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表面上看是善良战胜邪恶,实际上是弱者对强者的畏惧,无可奈何。其实不仅小羊乖乖这个故事是这样,在我们的许多童话故事里,几乎都体现了这种弱者文化的倾向,我们喜欢的总是那些软弱的听话的驯服的动物,比如小白兔、小山羊、小熊猫等等,尽管它们的生存能力极差。而对有攻击性的强者如大灰狼,聪明伶俐的如狐狸等等,则极尽攻击诋毁之能事,让它们臭得不能再臭。
于是,在一个弱者文化占有相当位置的民族中,聪明人和有本事的人注定是要吃不开的。在幼儿园里,淘气的孩子总要受到阿姨的训斥,其实淘气的孩子大都是聪明的孩子,是高智商的孩子。孩子因为小,不知道聪明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祸患,只是一味表现自己的聪明,于是人们说孩子是天真的。其实这种评价多少有些苦涩,因为对一个饱经风霜的成年人来说,聪明的天真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郑板桥会说出“难得糊涂”这种惊世骇俗之语?借用曹雪芹的话,正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社会是个大舞台,但这个大舞台却并没有给聪明者提供多少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园地。所以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聪明人永远不会得志,这是弱者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上级决不会喜欢比自己高明的下级,交朋友都喜欢老实人,同事中凡聪明的人都要被人提防。年轻人聪明伶俐血气方刚,刚刚走上社会,指点江山,但人们认为他们不成熟。后来渐渐成熟了,是因为经过了挫折和失败。于是人们吃一堑长一智,便产生了一种畸形的聪明,这种畸形的聪明便是“假装不聪明”,这“假装不聪明”里面学问大着呢,要把握住分寸,既不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又不要真的什么都懂。把心灵的大门紧紧关上,让别人无法洞悉你,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不明白你在说什么。然后面对领导作恍然大悟状、作倍受启发状、作弯腰谦虚状、作受宠若惊状。让领导觉得你的聪明就在于一点就通。如果全社会都是聪明人,何来伟大、英明、天才和卓越呢?宋人苏东坡一生写诗都非常认真,偏偏有一首诗称为戏作,诗云:“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哪里是什么戏作,实在是饱经人生坎坷之后的含泪之作,不平之作啊!
喜欢强者的社会,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强,喜欢弱者的社会,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弱。我们现在已经实行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显著特点就是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强者的竞争,而弱者文化恰恰压抑这种竞争。所以,我们这个社会要发展,仅仅有乖乖的小羊羔是不行的,把大门紧紧关闭也是不行的,还是让我们勇敢地面对“大灰狼”的呼唤,“小羊乖乖,把门开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