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多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2:20:31
漫议“多疑”记不清是哪位名人讲过,“多疑是一种美德”。此语是否有普适性,我不敢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多疑可以减少轻信,不会使阴谋阳谋得逞,不致让骗子捡到便宜,好人受到伤害。

  人们说到多疑,总是和奸诈相关联。历史小说往往以曹操多疑为奸,实际上那是小说家的偏见。哪个政治家、军事家不多疑?难道说诸葛亮就不多疑么?历史上有个蠢猪式的统帅宋襄公不多疑,结果败得很惨。有人攻讦鲁迅先生多疑,如果先生轻信,不是做了他人的工具,就可能早被反动派迫害坐牢。由此看来,多疑至少可以保全自身生命财产的安全。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笔者阅世,疑虑多多,苦于无处问津。今闻我国已发布并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公民有知情权和表达权,才写成文章,就教方家:

  比如说某些官员言之凿凿,声称自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以此施教于人。然而,他们却是千方百计地贪污受贿,捞很多的钱,先把子子孙孙弄到意识形态势不两立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拿绿卡定居。自己也怀揣数国护照,时刻准备拍屁股走人,去那里追求享乐主义。这些年携款带家出国不返的官员从县处到省部级多达数千人,资金高达数千亿元,在国内外造成极坏的影响。这里有两大问题让人生疑:一是我们素有严密的党纪法规,又有多层次且相互交叉的管理机构,还有完备且严厉的公安、国安等审批部门。那些贪官非仙非魔,又如何逃得过这些机关人员的法眼呢?二是可否核查统计过县处以上官员,究竟有多少人非法(既非保送又非考学)把子女弄到国外定居。是以经济、才学实力,还是它故?

  又比如前几年企业改制,下岗、失业、买断工龄的全是普通职工,乘机发财的却是企业领导及管理层。甚至企业破产、被兼并、出卖、转行,原单位名实都不存在了,然原班子成员却留下吃房产、吃地皮,拿高工资,直到退休。这种官民两重天的畸形做法是高层部门有内部的秘密规定呢?还是地方政府部门以示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相对抗呢?这种留有尾患的做法既使改革不彻底,又大失民心,也是使行政事业改革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凡事以权力者的利益为转移,无疑是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心为民所想,利为民所谋”背道而驰的。为什么大小官员就对此无动于衷呢?如果说与己无关,倒有几分真实。那人民还要你们何用?难怪经济海啸不幸来临,官民本应同心戮力,共渡难关。而一些官员依旧贪污受贿、仍然大肆铺张浪费,“三公”耗费有增无减,百姓敢怒而不敢言。中央出台40000亿人民币力挽狂澜,朝野却是一片呼声:“不知又会喂肥多少新蛀虫哟!”官员公信力下降,这才是最可怕的呀!

  再比如向来不愿题词的前总理朱镕基鉴于现实国情,例外地为上海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然如今地方、单位不做假账者凡几?不做假账,贪官污吏的钱从何而来?他们只所以敢冠冕堂皇的从国库、银行、财政局、公司保险柜里取钱,就是指使财会人员做了假账。去年报载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委书记要钱,区财政局长连夜装一麻袋钱送去,这不做假账行吗?如此这般,也决非个案。这里有两个问题令人生疑,一是会计品德不佳,既不敢顶,又利益均沾。当然甲会计不做假账,必自毁饭碗,由乙取而代之;二是官员无耻,取公财为己用,已成习惯。由此辈做官掌财权,国将危也!然近年财官步步高升又成为官场一大特色。还因一年一度的财政大检查、大审计,对查出的问题问责不力,虽也偶尔惩办一个两个,然像前年媒体大肆炒作的信阳“禁酒令”一样,仅处分了三个股级都不是的职员,就吹的神乎其神,我看了莞尔。去年,果然那里建起了超豪华的官员楼,却不见那位市委书记出来说话了。这样作秀,官员各有千秋。

今年“两会”,“知情权、表达权”呼声强劲,政治体制改革启动,公布实施国家人权行动年度计划是一大进步,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等项权力写得明明白白。当然,全面落实尚待努力。多疑是好是歪?是祸是福?虽属个人品性,但也要看大环境,大气候,不可一概而论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