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间谍案 中国冒风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5:20:21
力拓间谍案 中国冒风险 中国声称被拘留的澳大利亚矿业公司管理人员及其三名同事为外国窃取国家机密,这令原本似乎是商业争执的事件风险加剧,也令在发展方面彼此依赖的中澳两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关系紧张化。

周日以来,有关当局已经拘留了矿业巨头力拓股份有限公司(Rio Tinto Plc)驻上海的四名员工。中国政府周四打破在此次事件中的沉默,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说,中国有关部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证明他们为境外刺探、窃取中国国家秘密,给中国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

秦刚没有提及被窃的秘密是什么。中文媒体周四报导称,指控与这些员工在力拓与中国炼钢厂商进行的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行为有关。铁矿石价格谈判尚未结束。上海国家安全局的一名官员说报导是准确的。

力拓上个月放弃了与中国铝业公司195亿美元的交易,转而与必和必拓(BHP Billiton Ltd.)合作。必和必拓也是一家英澳合资矿业公司。

有人怀疑本案与力拓在中国的业务有关,澳大利亚政府对此表示反驳。

被拘员工中,力拓铁矿石部门的中国总经理胡士泰(Stern Hu)为澳籍华裔,另外三名为中国公民。中国国家安全法涵盖内容广泛,意味着可能包括国有公司的商业信息。政府过去收押一些新闻记者和学者时也曾援引过这部法律。

拘押事件震惊了澳大利亚矿业界,并引发反对派政治家的强烈反应。在澳大利亚,反华情绪数月来一直在升温,一些人对中国公司大肆收购澳能源公司股份表示担忧。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国在世界范围内频频出击,寻求能源和原材料以满足其快速发展的经济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外交成就好坏参半。过去几年中,中国力图与非洲和拉美资源丰富的国家建立更好的关系。中国向富裕程度不如自身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和投资,并对不太为西方所接受的一些国家政府抱以同情。但中国的商业交易并非总是受到其他国家欢迎,共产 也常常不善于改变外国舆论。

北京大学国际研究教授贾庆国说,中国现在面临巨大挑战。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日渐密切,但摩擦也越来越多。中国很难让其他国家相信其良好意愿。

中澳两国的经济利益现在可以说息息相关,因为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和中国的炼钢行业严重依赖彼此。Goldman Sachs JBWere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预计2009年将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总量的40%,而中国则是世界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预计今年将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进口总量的62%。

中国钢铁业的规模已雄踞世界之首,由于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钢铁需求量一直居高不下。

中国和澳大利亚的学者说,经济的相互依存可能促使两国政府寻找解决当前问题的方式。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全球政治专家麦金利(Michael McKinley)说,即使这些指控最终发现没有根据,它也不会真正严重损害现阶段双方经济和战略关系的性质。

不过,与中国紧张关系的加剧发生在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以及其领导的中左翼工党2007年11月大选中获胜之后却令许多人始料未及。陆克文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曾任驻华外交官。外界曾预计他将加强与中国的关系,降低对美国等传统盟国关系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陆克文的确希望加强与中国的交往,在他2008年4月的首次出访时就会晤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但他也谨慎地强调,中国经济实力的崛起对澳大利亚构成了挑战。今年5月,陆克文政府推出了在今后20年里大幅增加军费的计划,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抵御中国在亚洲军事势力的增加。

陆克文目前正在意大利拉奎拉参加G8峰会的一个论坛,他还没有直接插手力拓员工被拒一事。他向记者表示,他不计划致电中国领导人讨论此事,他会将此事交给外交部处理。

澳大利亚领事官员周五将探视胡士泰。他是在此次调查中被拘留的澳大利亚公民。

陆克文政府一直面临如何最好地处理中国国有企业在澳大利亚矿产领域投资激增的难题。今年以来宣布的此类投资已经超过了60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的两倍以上。分析师说,胡士泰和力拓另几名中国籍员工的被拘可能让中国企业向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提出申请的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一位具有中国在澳大利亚投资经验的人说,对于目前面对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不好的消息。这位人士说,除非澳大利亚政府了解中国准备对被拘留的澳大利亚公民做些什么,否则我不能想像他们会批准任何东西。

目前正在审批程序之中的一家公司是稀土矿业公司Lynas Corp.。它希望能够批准获得中国有色集团(China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Group) Co.) 5亿澳元(3.865亿美元)的投资。澳大利亚外商投资审核委员会不予置评。

澳大利亚与重要贸易伙伴出现紧张关系的情况并非没有先例。上世纪70年代,日本公司出于和中国公司同样的原因,而投资澳大利亚的资源。当时,日本的参与也激起了部分澳大利亚人的愤怒,但随着此后获得了急需的发展资金,这点已经被普遍接受了。

华东师范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的侯敏跃说,目前的情况大体相同。两国间的彼此了解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