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的马拉松赛陷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5:23:52
在中国,文凭更迭升级速度从来都快过了人们追逐的脚步,那些明明预算好的教育投资,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往往突然改变了形状。(chinesenewsnet.com)
上个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初,文凭的重量可能体现在一纸中专学历证明上,上了中专(包括中师)就等于有了铁饭碗,尤其是在农村可谓是炙手可热。于是,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放弃了上高中的念头,正而八经地念起了中专,毕业后要么成了一名技术骨干,要么当了一名人民教师。(chinesenewsnet.com)
但说着说着高中文凭就兴盛起来了,这时高中可以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职业高中为许多成绩不是很好的初中生带来了继续上学的机会,而且就业前景似乎也还不错。然而,又没过几年,“普高”就严严实实地把“职高”压了下去,因为人们发现,更具竞争力的学历镀金,已经升级为了上大学。考上大学,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工作、未来、理想、幸福……总之,似乎什么都可以预期。而念普通高中,似乎是最好的途径。(chinesenewsnet.com)
这时候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学生们考上的大学更多的应该称做大专,而大专生在人才市场上也俏了些时日。后来,大概是在本世纪末,情况开始改变。人们逐渐感觉大专文凭开始受到冷遇,同时也突然发现大学本科已经是并不像以前那么难考。这时候,人们开始熟悉一个词──扩招。(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扩招彻底改写了大多数学生对念大学可望不可及的无奈,中学的升学率也是一年比一年节节攀高。于是大学校园里,人群也突然开始涌动。随即在同些时候,本科毕业生们在求职场上开始感觉拥挤、竞争,本科文凭逐渐在人才市场遭遇寒冬。(chinesenewsnet.com)
学生们变得困惑,焦躁,务实,或者功利。其中有不小的一群人,因为看到本科文凭的贬值而把希望寄托于考研。很大程度上说,“研究生扩招”既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解救本科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出口。很多人开始涌向了这个出口。(chinesenewsnet.com)
但是,当数量过于庞大的就业人群同时聚集在出口时,就成了新的瓶颈。本科毕业生就是这样。(chinesenewsnet.com)
因为在文凭消费道路上走得太过于盲从,一些人不停地追赶,赶上了文凭,却发现又没有赶上趟。一些人为了逃避现实的就业压力而选择了考研,但是从来仔细思量过考上研有没有再遇上就业寒冬的可能。值得反思的正是这部分人,他们,往往并不是出于一种对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渴望,而是出于一种对现实的恐惧和逃避,而选择继续留在校园。(chinesenewsnet.com)
(chinesenewsnet.com)
在中专、高中、大专和本科不同等级的文凭更迭中,文凭悄然贬值了。更重要的可能还在于,对贬值的考量角度还包括社会对文凭的一种不信任趋势的抬头。文凭终究不能等同于能力,所以那些拥有工作经验的本科生甚至非大学生,往往比刚出社会的学生更具有说服力。(chinesenewsnet.com)
在才能与文凭、现在与未来之间做出扬抑褒贬并不是我们追求个人价值体现的初衷。事实是这样,我们的教育水平前进的脚步没有跟上人们对文凭的需求速度,才让我们对继续教育的形式产生疑问。然而,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用人单位、当局,对文凭过度的追崇,本质上暴露出的是我们在贪大求多过程中的不自信心理。(chinesenewsnet.com)
社会就业、工作竞争氛围的进一步凸显,需要人们不断进行“教育投资”。但投资即意味着风险,有风险,就必须要有理智的评估,有理智的评估才有正确的对策。如果出于一种盲从而非理智地投资,投资回收的预期也将变得扑朔迷离。究竟需不需要读研?什么时候读研?怎样廓清适合自己的读研的教育投资途径?类似的问题是一个作为“教育投资者”身份的大学生应该问及的方方面面。而这些问题的回答,以及自己对人生职业规划上的抉择,需要的是一种战略性的眼光。(chinesenewsnet.com)
所有的数据、论证、争议都不是在反对大学生去考研,但我们必须遵守教育投资的理智和实用。(chinesenewsnet.com)
所有的话都在于希望引起有志于考研的人们的警醒:认清形式,把握现在,前瞻未来!(chinesenewsnet.com)
如果是因为逃避、盲目或从流,那么只能说明这不过是一场并不明智的投资行为,最大的成本就是你发展道路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