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系列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31:21

一、经济危机来袭

2008年下半年开始,首先从美国开始,经济危机突然来袭,并很快席卷全球。最初是次贷危机,然后扩大为金融危机。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金融机构——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垮台。美国其他一些大型金融机构,如AIG、花旗银行、房利美和房的美也纷纷告急。

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的核心部分。当金融系统出现严重问题时,经济体的其他部分也必然受到影响。果然,随着金融危机的深化,美国经济的许多部分都受到了打击,陷入困境。而美国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当美国经济遭遇困境时,整体世界经济也就必然随之进入危机状态。于是,进入2009年以后,世界遇到了又一次经济危机。

之所以说是“又一次”,是因为这种突然来袭的经济危机,人类并不陌生。这可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不但不是新生事物,实际上,近两三百年以来,也就是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建立以来,人类一直在面对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十九世纪的周期差不多是每十年一次,二十世纪差不多是七八年一次。最近的经济危机周期有进一步缩短的趋势。

但大多数人对经济危机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大萧条。这次经济危机之所以给人们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比以往经济危机严重得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破坏,不但是经济危机,还变成了政治、社会危机和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并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二战后,经济学家宣称,他们已经通过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学到了足够的知识,找到了克服经济危机的办法,他们已经可以“熨平”经济周期。经济体系将从此平稳运转,不再遭受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打击。但他们的预言很快破产,1957-1958年就出现了战后第一次重大经济危机。1969年又出现了一次经济衰退。1973年则爆发了严重的石油经济危机。1979年再次爆发经济危机。1980年代前半期出现债务危机,1990-1992爆发经济危机,日本在整个1990年代都陷入经济衰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0-2001年,互联网泡沫危机,接下来就是这次2008年经济危机。

看起来,每次危机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有的是石油引发的,有的是债务危机,有的和新技术相关,比如2000年的那一次,有的和金融体系不健全相关,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但这些各不相同的经济危机总是周期性爆发。同时,观察这些经济危机,包括19世纪以来的经济危机,会发现许多共同之处。

这些共同之处是什么呢?

二、经济危机的共同特点

观察这些经济危机,会发现以下共同特点。这些特点都不容易解释,很奇怪:

一)突然爆发:危机爆发前,一切都很好,商业很景气,没有什么重大的不良迹象,一片繁荣,但突然之间爆发危机。本次经济危机之前,美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连续高速增长。1990年代的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非常繁荣。同样,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整个1920年代也是美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经济危机的这种突然爆发甚至可以是戏剧性的,比如以某一天作为分界线,前后就是两个世界。股市暴跌,整个市场突然出现大量的不协调,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大量增加。即使不是这么戏剧性,经济危机也都是突然爆发,并以极快的速度蔓延。除了少数学者和分析师以外,其他人都不能预测。

二)一连串的商业错误:许多企业都发现,此前的投资决策是错误的,扩大的生产规模,发放的贷款,在股市的投资,都是错误的。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家也会犯错,甚至会大量犯错,但正确和错误的数量对比不重要。整个市场中,也许只有一个企业家做对了,比如PC的操作系统,几乎只有微软一家取得了市场成功,其他的竞争对手都消失了。但这绝不意味着IT市场的失败和危机。可见,大量的错误并不见得就会引发经济危机。因为,某个企业家犯错,必然意味着其他企业家做对了。没有对,也就无所谓错。企业家犯错意味着失去了消费者,那么,失去的消费者去往哪里了呢?去往决策正确的企业家那里。因此,非危机市场中,企业家总是对错互现的,而经济危机的特点则是企业的错误行为不但大量,而且并不伴有其他企业的正确行为。大家集体犯错。结果则是,整个市场体系变得萧条。绝大多数人,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无法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

三)生产资料的价格大幅震荡:经济危机之前的繁荣期,原材料、能源、股市、房地产的价格大幅上涨,但同期日常消费品并没有发生大幅涨价,甚至没有涨价。经济危机到来以后,生产资料的价格则大幅下降,和先前的大幅上涨恰成对称状态。2008年这种现象非常明显。上半年,石油、铁粉、股市的价格先是大幅、甚至急剧上涨,然后下半年价格大幅下降,几个月之内,这些物资的价格像在坐过山车,但同期消费品的价格变化不大。这种价格变化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为什么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价格变化会不一致?

四)货币数量随周期发生相应变化。准确统计货币数量并不容易,虽然如此,仍然可以明显看出,危机之前的景气时期,货币数量增加;危机中,货币数量减少。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危机源于流动性不足,这种说法虽然不对,但凯恩斯主义者的观察也证明了在危机中确实出现货币数量减少的现象。

五)周期性,如前所述,差不多每十年、七八年一次。因此,经济学家用商业周期这个概念来指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种周期性尤其令人费解。如果经济危机是人们经营错误的结果,那么人们为什么不能学习,不能在经历几次危机以后就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要知道,会学习,恰恰是人类最大的优势。可人类经历了好几百年的经济危机,至今还没有学会避免犯错误,这到底是什么错误,那么难以避免?

当然,人类社会并不是仅仅有这种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战争、政治动乱、人口变迁、资源枯竭等等都会带来经济衰退。但和商业周期不同,非周期性经济衰退的原因往往是外在的。这些外在因素虽然可能不可预测,但由此导致经济衰退却是可以预测的。地震无法预测,但一旦地震发生,必然导致经济受损,这是不问可知的。而且,这些经济衰退也不具有那些难以解释的特点。但商业周期并没有如地震那样明显的、外在的引发因素。商业周期的成因在经济体系的内部。只要这些内部原因在,即使风调雨顺,一切顺利,也不能避免商业周期的出现。

对商业周期原因的解释深深地埋在经济理论的深处。找出这种解释,需要借助货币理论、生产理论、企业理论等等多方面的经济学知识。人们只有进行努力的知识探索,竭力发挥理性思考的伟大力量,才能窥见其中的秘密。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是经济学最深刻、最复杂的部分之一。同时,在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之间、经济学家和公众之间、公众和政府之间、不同公众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本系列谈将介绍世界上一些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结果。

三、什么是消费?什么是生产?

接下来就要用经济学理论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了。不过,在这里,我要暂停一下,先介绍一些经济学的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已经被弄得混乱不堪,于是,才会出现许多对商业周期的胡乱解释。如果这些基本理论不清楚,是不可能理解商业周期的,也无从分辨哪一种解释成立,哪一种解释不成立。

首先,让我谈谈消费和生产。

凯恩斯主义把经济危机归因于消费不足,认为提升消费才能恢复生产,缓解危机。这种说法很符合一般人的生活常识。这个常识是,如果没有消费,商业就无法存活。因此,如果商业出现问题,就要号召人们努力增加消费,这样,商业才能走出困境。

但这种常识其实是片面的。为了说明这一点,要看看消费到底是怎么回事。

消费好象是消耗掉了什么东西。但如果仔细一想,就会发现模糊之处。你吃掉了一个面包,面包消失了吗?既消失了也没有消失。说消失了是因为面包的确不存在了,但其实面包并没有真正消失,它只不过转化为你肚子里的半消化物。物理学告诉我们,物质不灭。没人能真正消灭哪怕一个原子。人们能做到的仅仅是把物质变为其他形式。消费也是如此,只不过是改变了物质的存在状态而已,比如,经过或长或短的消费之后,面包变成半消化物,汽油燃烧成其他化学物质,汽车变成一堆废铁,新房子变成旧房子。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消费确实没有消耗掉任何东西,但等等,消费确实是把什么东西消耗掉了,否则我们为什么要为这种转变过程付费呢?

这时,经济学知识就要出场了。经济学其实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学问。只有从人类行为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理解消费到底消耗掉了什么东西。经济学指出,消费消耗掉了消费品中的“效用”。这个效用从物理学角度是不可理解的,是不存在的,只有从人的角度才能发现和理解。效用是主观的产物,是人类出于自身原因,对某种物品形成的主观性的需要。因为是主观性的,所以同一物品的效用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并没有所谓客观效用。同样一个面包,对一个饥饿的人来说就非常重要,对一个吃得饱饱的人来说,就没多大用处。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在自然界中可以发现许多具有效用的东西,但更多的具有效用的东西是人们特意生产出来的。这些东西经过消费以后,原子分子并没有消失,但由于形态发生了变化,就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了,也就是效用消失了。墨水和纸张都是有用的,但通过写字,一部分墨水和纸张结合在了一起,写满字的纸如果不是名家手迹,就没什么用了,只能扔进垃圾桶。汽车是有用的,但报废的汽车就基本没用了,虽然零件可能一个也不少。也就是说,消费前后的差异就在于效用的有无。

那么生产呢?如果消费不能真正消耗什么东西,生产自然也不能真正创造什么东西了?正是如此。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生产也不过是把东西的形态变来变去,不可能真正“造”出什么来。生产的所谓“创造”同样要从效用的角度去理解。所谓生产,就是通过改变物质的形态和空间位置,以创造出新的效用。这个新的效用如果符合消费者的主观需要,消费者就会愿意花钱去买。如果不幸不符合消费者的主观需要,生产者就会卖不出去自己的产品。

由此我们也可以意识到,生产并不仅仅是指制造业和采矿业,所有有助于效用增加的行业都可以归入广义的生产领域,因此,运输业、交通业、金融业、服务业应该都属于生产之列。矿工把煤块从矿井运到地面,和服务员把一盘菜从厨房端到餐桌,实际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在进行生产。工厂里的半成品,还不能算作生产完成。同样,海边刚捞上来的鱼虾同样也是半成品,虽然鱼虾本身以后不再发生变化,但只有把它们包装好,经过批发销售的各个环节,运到超市的冷柜里,摆在消费者面前,才算生产的最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商业、金融业、服务业、运输业、保险、检验等等都在发挥作用。商业组织起从头到尾的整个过程,金融提供资金支持,保险、检验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他们都是生产的一部分。既然如此,发展生产也就绝不仅仅是发展制造业或者采矿业,也同样包括发展其他许多表面上看起来并不是“生产”的行业。把握这一点对于后面研究商业周期的对策非常重要。

知道了消费和生产的本质,接下来就要把消费和生产对比起来看一下了。

四、对比消费和生产

现在把消费和生产对比起来看一下。

同样是一件东西,比如一双手套,既可以用于日常消费,也可以用来作为生产工具。在日常消费中,在生产中,手套的效用都会逐渐消失——逐渐破旧,最终变成废品。对消费来说,手套效用消失就消失了,换来的是消费者的主观满足。但对生产来说,虽然手套的效用消失了,但工人戴着这个手套进行了生产,结果是创造出了新的效用。

前面说了,效用来自于消费者的主观需要,消费者为了得到效用愿意付费,因此,也可以把效用理解为价值,或者理解为财富。那么,也就是说,消费和生产都消耗了财富,但后果不同。消费的后果是消费者主观的满足。而生产虽然也消耗了财富,但创造出了新财富。

在购买商品以前,消费者手中有钱,那是财富。商人手中有货,其中包含效用,也是财富。这是两部分财富。双方交换,商人得到了钱,这部分财富不变,只不过换了主人。消费者得到了货,然后消费者进行消费。货物的效用消失了,这部分财富消失了。可见,消费的结果是,财富总量减少了。而生产呢?生产将创造出新的财富,财富总量增加了。

也就是说,从财富积累的角度来说,生产才是有效的手段。消费的好处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但绝不可认为消费会促进财富的增加。那是概念错误。

这种概念错误很常见,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时期。这时,总有人鼓励大家消费,认为这样才能摆脱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意味着大家的财富都变少了。难道进一步减少财富就会摆脱经济危机?这不是胡说吗?

为什么会有这种胡说?这是因为,鼓励消费的人,只从正在努力销售的商人的角度看世界。因此,只看到商人手中的钱会因为其他人愿意消费而变多了,但没有看到货物的效用被消费掉了。他们只看到商人盈利以后会进行再生产,但却忘记了再生产是需要其他条件的。那是销售环节以外的另一件事。在消费本身这个环节里,财富一定是减少的。

现在我们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看。

如果人人都只消费,而不生产,那么社会中存在的效用总量,或者说财富总量,势必越来越少,直到消耗殆尽。固然宇宙中一个原子都没有少,但人们已无法获得维持生活的必需品。这样的社会当然只有灭亡一途。

要想让财富越来越多,就必须确保生产大于消费。这个差额越大,社会积累的财富越多。

那么,是不是要求人们只生产、不消费呢?或者尽量多生产、少消费呢?当然不是。首先,“只生产、不消费”的情况不可能出现。消费是人们的自然需求,是不可能彻底消除的。世界上会有游手好闲、不事生产之徒,但不会有不消费的人——人活着起码要吃要穿。不用担心人不消费。

其次,“多生产、少消费”如果是指人为压低消费水平,那是不应该的。实际上,计划经济就是在长期人为压低消费水平,结果就是人们不能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长期限于贫困之中。这也反过来让人们不再愿意去生产。结果造成恶性循环。社会越来越穷。这显然是不对的。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计划经济的这种状态必然伴随有强力压迫,否则就会很快瓦解。只要外来压迫放松或者去除,人们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消费需求。

消费是以消耗财富为代价获得自我满足,是人们的自利行为,是爱自己,而爱自己是无需他人鼓励的。这是人类的天性和自然而然的行为。实际上,人们的消费需求是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提高的。消费既不邪恶,也不正义。抨击消费、人为压制消费是错误的;同样,人为鼓励消费,认为消费不但有利于消费者,还会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则是荒谬的。消费只能减少财富。平时是如此,经济危机时期也是如此。

要反对故意压制消费,但也要反对故意鼓励消费。要鼓励的永远是生产。稀缺的也永远是生产。值得担心的,不是消费的不足,而是生产的不足,或者生产的错误,或是造成生产错误的社会制度。

可是,消费不是会拉动生产、刺激生产吗?如果人们消费不多,都把钱攒下来,不去购买商品,生产怎么进行呢?

这就是下一节要分析的问题:消费和储蓄。

五、消费和储蓄

在凯恩斯主义者看来,储蓄是个很成问题的东西,差不多是经济成长的一个障碍。人们挣来了钱,不花,存起来。这么弄,商人怎么挣钱?商人没有钱,下一步的生产怎么进行?如果人人都这么节俭度日,社会岂不是会日渐萧条?

经济危机似乎就是这种节俭度日的恶果逐渐积累的结果。因此,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危机开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号召大家大手花钱。如果公民不为所动,继续勤俭持家,凯恩斯主义者就要求政府出面,把大家的钱通过税收等方式征收上来,然后花出去。至于花出去做什么,倒不重要,哪怕雇人往海里撒盐,往沙漠里堆沙子,修没车跑的公路,建无人住的房子,也好过不花这些钱。只有花出去这些钱,整个经济才会重新运转起来。所有相关的承包商都会得到钱,他们才可以组织下一步的生产。

虽然凯恩斯主义的这种主张已被世界各国大范围采用,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事实,但仍然不能打消令人匪夷所思的感觉。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荒唐的主张?财富是多么宝贵的东西,挣钱是多么不容易,大笔浪费居然会成为一件好事!不管他们怎么论证,这其中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

不对劲儿的地方就在于对储蓄的认识有误。

人们挣来了钱,无非有两种安排,一是当下进行消费;二是存起来,准备用于以后的消费。后一种安排就是储蓄。这里,可以使用一个概念,储蓄-消费比。很简单的概念。假设某人全部收入的30%存入银行,70%用来支付日常消费,他的储蓄-消费比就是3比7。把社会中所有个人的储蓄-消费比累加平均计算,就会得到整个社会的储蓄-消费比。

计算整个社会的储蓄-消费比有什么用处?

某人进行储蓄,可能仅仅是为了稍晚一些再消费,他并不打算去投资做什么事情。在他个人那里,储蓄和投资并不相等。但当他把钱存入银行以后,银行就会把这笔钱以贷款的形式交给需要进行投资的其他人。这样,这笔暂时没有用来消费的钱就用来投资了,用来支持生产了。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范围内,人们储蓄下来的钱并不是闲在那里,而是会用于投资,用于支持再生产。同时,从另一个角度说,某个社会可用于投资,可用于支持生产的钱,最多就是这个社会的储蓄总额。不会再有其他钱可以供这个社会投资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因此,储蓄总额越大,这个社会发展生产的能力越大。

有人会问,如何保证银行把所有储蓄都转化为投资呢?如果银行没有做好这件事,不是会有许多资金闲置吗?我把这个问题暂时留给读者。几节以后我再回答。

凯恩斯主义者强调,如果消费者不花钱购物,商人就会没有钱,无法再进货;生产商也就得不到钱,无法组织再生产。可他们忘了,如果商人或者生产商也按照他们说的那样,拿到钱就用于消费,再生产仍然无法进行。前面说了,消费只能是消耗财富,消费本身绝不会创造出财富。再生产之所以能够进行,之所以能够出现凯恩斯主义者希望看到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正是因为商人和生产商没有按照凯恩斯主义的要求办,相反,他们克制了自己当下的消费欲望,没有把挣来的钱立刻用于消费,而是把挣来的钱进行储蓄。组织生产,当然需要投资。由于他们本身就是投资者,所以他们的储蓄无须通过银行转化为投资了,他们自己可以直接把这笔储蓄用于投资,用于再生产。可见,储蓄以及建立在储蓄之上的投资,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原因。

有人讽刺凯恩斯主义者不能思考超过两个方面以上的问题,从号召消费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讽刺很准确。

储蓄对于生产是必不可少的。荒岛上的鲁宾逊,如果他想要修修房子,也要进行储蓄。也就是事先多打猎,把剩余的猎物攒起来,作为修房子期间的口粮,这样,他才有可能修房子。如果每日所得全吃光用光,鲁宾逊就根本腾不出时间修房子。

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人们的生活态度是日日花光,绝不储蓄,那就根本不可能进行超出基本生活需要的任何建设和开发,人们必须每天为温饱而奔波,而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不会有新技术的研究,不会有新生产方式的演进,不会有高级的文明,不会有社会进步,有的只是在生存线上的无尽挣扎。

可见,储蓄是社会发展的必须条件。只有人们克制当下消费的欲望,把挣来的钱进行储蓄,才能支撑再生产和扩大生产的进行,社会也才能因此而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说,储蓄是一种牺牲。对个人来说,储蓄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将来而在当下作出牺牲,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储蓄则是人们为了发展生产而抑制消费。只要是自愿的,储蓄越多越好。

那么,积累下来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以后,到底是以什么方式推动生产的呢?这就是下一节将论述的生产结构问题。

六、生产结构

人们都知道,进行生产必须要有投资,但投资到底在生产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其中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就不是人人皆知了。

最初,对于生产,经济学家只关心初始投资和最终产出的差距,而忽略生产的过程,认为那是非理论的具体技术问题。后来有经济学家对生产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时间和生产结构这两个概念引入了经济分析,大有收获。

任何生产都不可避免地需要时间,虽然有长有短,但绝不可能有某种生产不需要时间。生产过程需要时间,就带来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时过境迁,当初设想的条件可能已经改变。当初想要满足的市场需求可能已经不复存在。原材料会涨价,预算被发现不够用,等等,等等,总之,原来预期会盈利的,实际结果却可能是亏损。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现代工商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没有不确定性,也就不会有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失败之分了。而不确定性和生产需要时间大有关系。

生产过程的另一个特征是生产结构。这个说起来麻烦一些。

简单的生产方式非常直接,如果想吃树上的果子,就伸手去摘好了。但这种直接的生产方式必定效率不高,而且只能应付简单的劳动。摘果子伸手即可,可砍柴呢?至少你得有一把柴刀吧。如果只靠手去折树枝,那未免太痛苦了。

砍柴先要有一把柴刀,就意味着不再是直接生产了,而是有了间接性。本来你需要的是柴,而不是柴刀,但为了得到更高的效率,你却拐了一个弯,先去弄一把柴刀来,然后再砍柴。看起来,你好像舍近求远,拐了一个弯,但谁都知道,有了柴刀,你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远比你直接用手去折树枝强多了。花钱买柴刀,值。

这种不直接去做,而是先拐弯的生产方式就构成了一个生产结构。相比直接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结构最大的特点就是“迂回”。迂回带来了更高的生产效率。

生产的迂回程度是可以不断加深的。仅有柴刀还不够,还要有磨刀石。俗语不是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吗?看来,古人早已对迂回生产会提高效率这一点有深刻的体验。

现代工业体系的迂回程度加深到了非常复杂的程度,或者说,迂回得非常远。几乎找不到直接生产的例子了。工厂中,有大量复杂专业的机器设备。普通人都叫不上这些机器的名字来。每一个设备都只是深远的迂回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消费者并不需要这些机器,消费者要的是最终消费品。但依靠这些机器,和它们所构成的高度迂回的生产结构,生产者才能高效低成本地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最终消费品来。消费者也因此而获益。

在工厂之外,也到处可见迂回的生产方式。前文讲过,商业、服务业、金融业、运输业等等都是广义生产方式的一部分,现在可以看出,这些配套产业的作用无非就是构成了迂回的生产结构。水果收获以后,本可以立刻卖给消费者,但这样很难成交,消费者并没有在果树下等着。果农固然可以捧着水果直接到处去找消费者,但那样效率极低。可行的方式是迂回一下,果农把水果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卖给零售商,零售商把水果运到市场去,消费者也迂回一下,到市场去,而不是直接到果树下去。这样,最终成交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货币本身其实也是迂回方式的产物。交换双方直接物物交换的可能性往往不大,因为很难确保他们恰好需要对方手里的东西。怎么办呢?大家都先迂回一下,把自己的东西换成货币,然后再用货币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迂回的结果当然对所有人都有利,成功交换的可能性大多了。而这种交换是可以促进交易各方利益的。

迂回生产虽然有巨大的好处,但也对生产提出了新的条件,一方面,迂回需要时间,增加了风险和不确定性。批发商把水果卖给零售商以前,可能天气突变,运输中断,水果腐烂,批发商血本无归。另一方面,迂回需要投资,不管是买柴刀,买磨刀石,还是买机器设备,都需要事先准备好资本金。迂回的程度越高,需要的资本金越多。路边一个小铁匠铺可能不需要太多的资本,但铁匠铺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当然无法和大型冶炼厂相比。大型冶炼厂虽然很好,但需要的资本可是数以亿计的。没有那么多资本,就别想什么大型冶炼厂了。

总结一下,要想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能力,就要加深生产的迂回程度,打造更复杂的生产结构。而要想得到更深的迂回程度,打造更复杂的生产结构,就要有足够的资本。在这个意义上说,所谓迂回生产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有的现代复杂社会,都是资本主义社会。

当然,资本主义这个词已经被无可挽回地败坏了。本来一个中性的概念,变成意识形态色彩极强的词汇。我并不打算徒劳地挽回这个词的声誉,我只希望读者理解,资本并不是什么坏东西。如果没有资本的积累和使用,我们的生活水准必定大幅下降。

穷国和富国中,人们都在努力工作,穷国人民的劳动强度可能更大,他们更多地从事体力劳动。但为什么还会有穷富之分呢?就是因为穷国缺少资本,无力购买机器设备,无法建立起复杂的生产结构,只能止步于比较直接的生产方式,更多地靠人力进行生产。而富国有足够的资本,可以拥有大量的机械,建造大型的工厂,修建大量的公路,经营发达的金融机构,进行复杂的生产,于是就可以更多地依赖自然力、机械力进行生产,而不再那么需要人力了。一个人动动操纵杆,操纵挖土机,比一百个工人辛苦地挥汗轮锹不但轻松得多,而且效率还更高。富国的体力劳动更少。富国的劳动者,更多地是在从事脑力和轻体力劳动。在许多发达国家,仅存的重体力劳动者可能只有职业体育运动员了。

现在我们知道投资,也就是储蓄对于生产的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意义了,也知道投资到底是怎样推动生产的发展了。如果缺乏投资,生产就无法向更迂回的结构发展,效率就难以提高,产出就难以增长。

可见,凯恩斯主义者轻视储蓄、鼓吹消费的主张是多么荒谬和可笑。这种主张注定他们的政策必定是短视的,是在透支未来发展的能力,换取眼下某些经济指标的提升。任何有长远打算的人都无法接受凯恩斯主义的主张。不幸的是,政客的特点同样是短视。他们可没有愿望为社会的长久发展努力。“我下台以后,哪怕洪水滔天”是全世界政客的共同信条。他们热烈欢迎凯恩斯主义,这再正常不过。

生产结构对资本须臾不可离的需要,为储蓄正了名。克制消费,积极储蓄,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绝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储蓄爱国,如果把其中的“国”理解为社会,这句话是丝毫不错的。消费爱国论,可以休矣。

除此之外,生产结构的另一个特质还为商业周期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这个特质是什么?下回再说。

七、生产结构的特质性

上节说了,只有更多的投资,才能建成更迂回的生产结构,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产出。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难道说,只要增加投资,让生产结构更迂回,就一定成功吗?就一定带来效率提高吗?就一定会获得利润吗?

当然不是,不是所有的生产结构都会取得成功,只有某些特定的生产结构会取得成功。更多的投资只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要想建造一个成功的迂回生产结构,不但需要足够的投资,还要有企业家的智慧。资金不够是不行的,但也不是光花钱就可以的。如果只要投资,就会成功,那世界上就不会有破产亏损的企业了。

生产结构是一种特定的投资组合,每一种生产结构,都对应一个投资量和结构组成。具体情况像万花筒一样千变万化,结果也各不相同。

企业家建立生产结构,首先要根据自己的投资实力,不可试图建立超过自己投资实力的生产结构,那样是很危险的,一旦资金供应不上,生产结构的建立就只能半途而废。实际表现就是企业亏损、破产和员工失业。即使生产结构成功建立并投入使用,也必定会有运转、重置和维护的费用,这些同样应该在企业家的投资能力和盈利能力之内。否则,已经建立起来的生产结构只能停下来,甚至被废弃。实际表现同样是企业亏损、破产和员工失业。人们不能无中生有。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生产是不可能维持的,

社会可用的投资总额是其储蓄总额。企业家努力从银行和其他投资者那里获取资金,实际上就是在社会储蓄总额(古典的说法是社会生产基金)中力争取得更大的份额。从这个角度看就会理解,某企业家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没能建立起他想要建立的生产结果,对社会来说不见得是坏事。某企业家没有得到投资,这说明,在投资者看来,其他企业家的投资需求更重要,更值得扶植,他们想要建立的生产结构更优。结果就是,资金流向了更高收益的生产结构那里。不是所有的应聘者都值得录用的。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有筛选机制。否则就是在浪费企业的钱。同样的道理,不是所有的生产结构都是值得建立的。市场必须有一个有效的筛选机制,否则必将造成资源的浪费。

股市、投资银行等投资机构就是在帮助社会做这件事。指责投资者、炒股者是不劳而获的食利者,把他们丑化为寄生虫,这完全是对市场规律的无知。

另一方面,同样的,或者相近的投资数量,即使是同一行业,不同的企业家也会发展出不同的迂回生产结构,效益可能大不相同。这些不同的生产结构从投资总额的角度来看,区别不大,区别主要在于生产结构的微观内容不同。甲乙两家汽车厂,假设投资相同,甲厂生产出来的汽车符合市场需求,非常畅销,而乙厂生产出来的汽车不合消费者的喜好,乏人问津。这种事情毫不稀奇。或者,甲乙两厂的汽车受消费者欢迎的程度差不多。但甲厂的生产中需要某种特殊的原料,乙厂则不需要。开始,两家势均力敌,过一段时间后,该种特殊原料忽然价格猛涨,甲厂的成本随之猛涨,而乙厂的成本不变。结果甲厂的效益就大幅下降,乙厂则有可能趁机取得市场优势。

叙述这些,是想说明一个道理。生产结构的特质性对于其能否取得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可能的生产结构的种类是无穷多的,分别代表着各自不同的投资量、机器设备组成、原料需求、生产流程、人员构成、协作方式、交易方式等等。企业家必须确保自己那种特定的生产结构能够得到资金支持,符合市场的需要,并且成本最低。这正是企业家要解决的最主要难题。这方面的能力就是所谓企业家才能。企业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精心选择生产结构,再加上足够的运气,才能在市场中取得成功。

同时,由于不同的迂回生产结构具有不同的特质,它们之间是不能互相替代,不能简单累加的,也往往是不能以此之余补彼之不足的。因此,对于所谓宏观统计数字,我们必须很仔细地使用。许多宏观统计数字就是简单的累加,不考虑不同生产结构的特质性。这种累加出来的数字经常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掩盖而不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真相。比如,仅仅根据年产一亿吨钢这个数字,我们无法判断是好是坏。没有人需要所谓“钢”,人们需要的永远是符合某种指标的某种特定钢材。仅仅看总量数字,根本无法判断钢的生产是否正确,是否满足了市场需要,是否真正创造了财富。

再比如,同样是一加一,一千元加一千元就是更多的二千元,但一台缝纫机和一根钓鱼竿组合在一起,既不会缝出更多的衣服,也不会钓到更多的鱼。另外,某种生产结构也许最终表明是错误的,是不应该建立的,但这种生产结构中的资本品也并不能被简单地取出来,供其他资源欠缺的生产结构使用。易拉罐生产线并不能转化为面粉生产线。资本品,也就是生产资料不像货币那样是同质的,不可简单累加,难以转移用途。资本品只有在它那个特定的、经过精心设计的生产结构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这就是生产结构的特质性。

生产结构的这种特质性带来一个麻烦,那就是随着生产结构迂回程度的加深,随着生产结构的延长,结构中的各种要素:机器设备、配件、原料、专业人员等等,彼此之间会形成强烈的互补关系,互为对方的补足品,彼此不可缺少。如果你只靠两条腿走路,所需的补足品并不多。如果你购买了汽车代步,就会发现自己将需要一大堆补足品:汽油、润滑油、零配件、洗车房、停车场、维修工人,等等。这些补足品缺少任何一种,都将严重影响你使用汽车,甚至让你根本用不成汽车。

汽车是比较简单的机器,尚且如此。你可以想像,那些复杂的生产结构,大型的企业,跨行业的商业协作,将需要多么复杂和多样的补足品,它们对补足品的依赖将是多么严重。这种依赖造成了生产结构对资金的持续需求,把不同行业联结为一个整体,同时也加大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如果补足品价格突然大幅上涨,生产结构可能就会无以为继。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生产结构。

首先,迂回的生产结构需要相应的投资。投资的多少决定了迂回生产结构的深远程度。也就是有多少米,做多少饭;有多少砖,盖多大房。如果仅有够盖一间小房的砖,但你却按照一座大楼的样子打地基,结果只能是半途而废。

其次,不同的生产结构有着自己的特质。这个特质,而不是生产结构的投资量,决定了生产结构的成功与否。同时,越长的生产结构,需要的补足品越多。结果就是,不同生产结构之间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关系。生产结构中的资本品不是同质的,难以互换,也不可简单累加,只能在特定的生产结构中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如果市场表明某种生产结构是错误的,并不能仅仅靠收缩结构、减小投资来挽救错误。生产结构往往不能转化为其他用途。许多时候,人们只能推倒重来。

现在,我们已经接触到商业周期理论的核心部分了。接下来要谈谈货币了。

八、利率

货币是现代社会的核心因素,是经济的血液。相比其他要素,货币的特点是,其影响波及整个社会,几乎无人可以回避。其他要素,只能影响到相关产业和部门,范围有大有小。唯有货币,将会影响到所有人。

提到货币,就要首先谈谈利率。

有一种说法,认为利率是货币的价格,利率高,说明货币价格贵,反之则说明货币价格便宜。这种说法的根据是,生产至少需要三种要素:土地、劳动力和货币。这三种要素的回报分别是什么呢?土地的回报是地租,劳动力的回报是工资,货币的回报则是利息,也就是货币量乘以利率。看,利率果然是货币的价格。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货币的价格不是利率,而是购买力。一元钱的价格是它能买到的东西,而不是这一元钱存入银行能得到的利息。货币贬值意味着购买力下降,而不是利率下降。而且,利率也并非专属货币。任何东西都可以有利率。我向你借100斤粮食,一年以后归还,也是应该支付利息的。

那么,利率是怎么回事呢?怎么会有利率这种东西呢?

前面说过,储蓄是一种牺牲,是一种自我克制,是为了将来而克制当下的需求,是为了生产而克制自己的消费需求。既然如此,就应该得到回报。

人生苦短,没有人可以永生,所以,当下的享受优于未来的享受。现在、未来都可以享受,把享受拖后就只有等待未来享受了。再说,谁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说不定拖到后来就拖黄了,就永远也享受不到了。在有限的人生中,如果没有补偿,把享受往后拖是不划算的。不过,如果有足够的利息作为回报,把享受拖后那也许就划算了。

人的这种心理被称为“不耐”。虽然人有急性子、慢性子之分,但如果没有回报,人都会更重视当下,都不愿意忍耐,都愿意尽快享受。只有在有回报的情况下才会有人愿意忍耐一下,克制当下的消费欲望,为未来投资。换句话说,人的忍耐是有价值的,是应该得到回报的。利率就是这种回报。可见,利率是由人们的不耐造成的,是不耐的价格。

由此可知,利率源于人的本性。因此,利率是有人以来就有的东西,比货币的历史要久远。而且,只要人不能永生,就会有不耐,利率也就会一直存在。

不耐越高,越急不可待,利率就越高,反之则利率越低。如果明天小行星撞击地球,所有人都不能幸免,那就没人愿意储蓄了,储蓄变得毫无意义。人人都会尽量享受,越快越好。马上要上战场的士兵一般也没兴趣把钱借给别人吃利息,而更愿意自己尽情享受一番。动乱社会一般利率都非常高,原因就在这里。而如果社会和平,发展平稳,人们的不耐就会降低,大家都心平气和,都更愿意为长远的将来打算。这时,利率就会较低。

利率是由不耐决定的,但决定人们不耐的因素却有很多,并不是只有和平繁荣与否这一个因素。如果大家都预期未来会出现高通胀,那么,把钱留到将来花显然就不合算了,人们的不耐提高了。如果一定要留,就要得到高回报,因此,通胀预期下,利率会相应提高。再有,如果生产发展很快,人人都预期自己未来会挣到更多的钱,那当然就没必要现在节省,以备将来不时之需了。将来会挣到更多的钱,不必担心将来。结果就是,当下消费的欲望大涨,不耐提高,利率上升。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利率往往较高,原因就在于此。

关于不耐到底有哪些决定因素,建议大家去读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的著作《利息理论》。这本书有很好的中文译本,可以极大地提升读者对基础经济问题的认识水平。读通这本书,就有了分析经济问题的极佳的思维基础。

那么,利率和商业周期有什么关系呢?

第五节曾提到一个概念:储蓄-消费比,指人们把自己的收入分别用于储蓄和消费的比例。这个比例显然是和人们的不耐相关的。人们的不耐越高,越急不可耐,就越不愿意储蓄。反之,就越愿意储蓄。

现在把相关的联系开列如下:

不耐越高——储蓄越少——利率越高;

不耐越低——储蓄越多——利率越低;

可能有人会不同意。利率越高,人们应该更愿意储蓄啊,二者怎么会成反比例呢?仔细想一下就会明白。储蓄总额少,需要资金的人之间的争夺就会加剧。他们在争夺人们的不耐。这种争夺当然会抬高不耐的价格,也就是抬高利率。利率抬高以后,银行就希望吸收更多的存款,以更多地放贷,更多地赚取利差,为此,银行会提高存款利率。高息吸引下,就会有人降低自己的不耐,也就是改变自己的储蓄-消费比,把更多的钱投入储蓄。不耐的降低反过来又会导致利率的降低,也就是储蓄的增加压低了利率。

利率就是这样上下变化的。其间,储蓄量和利率确实是反比例关系。整个过程的实质是储蓄者和需要资金的企业家彼此交易他们的不耐。想马上就用钱投资的企业家,不耐较高,他们就要承受资金使用成本,把利息交给不耐较低的储蓄者。银行居中操作,挣个中介费。

说到这里,一个事实跃出水面:利率是储蓄-消费比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一个社会的利率降低,说明那个社会的储蓄相比消费增加了。反之,如果利率升高了,就说明那个社会的储蓄相比消费减少了。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常常犯因果倒置的错误,以为利率是储蓄-消费比改变的原因。

许多人都对格林斯潘上上下下调节利率印象深刻。其实,格林斯潘哪里是在主动“调节”利率,他老人家是在观察市场,根据种种迹象推测人们的不耐,也就是推测真实的储蓄-消费比,然后尽量让利率和真实的储蓄-消费比相符。格老并不是在主动地引导市场,而是在被动地追随市场。他并不能改变亿万美国人的不耐,他只能追随这种不耐变化的趋势。当然,这种追随是非常高深的技术,绝不是轻易就可以掌握的。

商业周期理论就好像藏满宝藏的山洞。我们就像阿里巴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山洞前。喊什么才能打开山洞门呢?胡麻,开门吧!没动静。燕麦,开门吧!还是没动静。芝麻,开门吧!啊,门打开了!

下一节我来介绍打开商业周期理论大门的密码。

九、纸币膨胀

打开商业周期理论大门的密码,就是通货膨胀。

通货,就是货币,货币膨胀,当然不是指票子的面积变大了,而是指货币数量增加了。也就是在社会正常流通的货币之外,又人为制造出了一些新的货币,并投入到流通中。通货膨胀是纸币时代的产物。如果以黄金为货币,是很难有什么通胀的。人们还没有掌握点金术。

纸币说到底不过一张花纸头,如果愿意,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印刷成本相对于纸币的面值,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财富并不会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结果就是货币相对于真实财富的贬值。更多的钱追逐并没有更多的财富。

纸币出现以来,世界各地的政府几乎一直都在多印钞票、制造通胀,并从中渔利。哈耶克对此评论道:历史基本上就是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

人们对通货膨胀有许多误解。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认为通货膨胀的后果仅仅是抬升物价,并进而认为,如果没有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就没什么可担心的。由于有这种认识,他们往往愿意接受温和的通货膨胀,认为这种温和的通胀可以刺激生产、缓解经济萧条。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一定要在通胀和失业之间做选择,他们宁可选择通胀。因为失业打击的是少数人,而通胀则由全体社会成员分担。后者看起来更平等一些。

这些观点不理解通货膨胀的本性,也严重低估了通货膨胀的后果。通胀绝不是平等作用于所有社会成员的,通胀的危害也绝不仅仅在于物价的上涨。

对一个经济体来说,通货膨胀到底会有什么后果?思考这个问题,和思考生产结构问题一样,我们必须引入时间因素。

不考虑时间因素,通胀就是所有人口袋里的钱都瞬间、同幅度地增加。如果真实的通胀果然如此,那可以说,通胀对经济几乎没有影响。假设每个人口袋里的钱都瞬间增加10倍,或者5%,同时,所有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瞬间也上涨10倍,或者5%,那所有的经济关系都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币值发生变化而已。

世界上有一些国家,如日本、使用欧元前的意大利,他们的币值都很低,普通的商品,物价动辄数万元、数十万元。这能说明什么?说明这些国家的物价贵吗?当然不能,这只能说明这些国家的货币票面值比较低,但票面值高低是无关紧要的。如果这些国家愿意,随时可以用一个统一的行政命令改变票面值。俄罗斯就做过这样的事情。宣布所有的卢布面值同时减去三个零,也就是缩小1000倍。俄罗斯因此发生超级通缩吗?当然没有。

可是,真实的通胀从来都不是瞬间完成的。通胀的发生需要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增加的货币在经济体中逐渐流传开、蔓延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货膨胀对经济体的生产结构造成了破坏,并引发了商业周期,造成了本不应该出现的亏损、破产和失业。

我们必须牢牢记住,通胀中造出来的新货币,其实是废纸,是“膨胀”的结果,不代表任何真实的财富。一言以蔽之,这些新货币和伪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现在,就让我们看看,当一大笔合法的伪钞逐渐进入经济体以后会发生什么。

首先,让我们看看合法伪钞是怎样进入经济体的?或者说,是通过什么途径和入口进入经济体的?为此,就要知道,那些合法伪钞是怎样产生出来的。

概括来说,合法伪钞有两种来源:一是政府加印钞票,也就是纸币膨胀。二是银行部分准备制度。

那么,政府为什么要增发钞票呢?他们具体又是怎么做的呢?

政府增发货币的原因很多,根本原因就是政府财政出现了赤字,入不敷出,缺钱花了。或许因为公务开支增长太快,或许因为想要扩充军备,或许因为战争,或许因为福利保障体系已经入不敷出,或许因为各项财政补贴的增长太快,或许因为政府想要大笔投资,向经济体中“注入流动性”,等等,等等。政府总是不愁找不到花钱理由的,反正他们花的都是别人的钱。

有时我想,流动性不足,需要注入流动性,这可真是天才性的发明!对政府来说,还有比这更好的加印钞票的理由吗?不但可以借机得到大笔的合法伪钞,这一切还都是在拯救社会的名义下进行的。真是名利双收!

当找到理由以后,政府就着手安排印钞了。其方式比一般人想象的要直接的多。

以美国为例。美元是由美国财政部下属的印刷局负责印制的,但发行由美联储负责。当财政部觉得缺钱时,就安排印刷局印钱,然后把票子卖给美联储。疑问:卖给美联储?美联储拿什么来买?拿一个账号来交换。美联储收到崭新的票子以后,比如1000亿美元,就会给财政部提供一个内有1000亿美元的账号。然后,在这个数目内,财政部就可以开支票花钱了。

这不就是双簧戏吗?这不就是财政部自己印钱自己花吗?的确如此,事情就是这么直接。难能可贵的是,财政部和美联储还把这个双簧戏演得有模有样、煞有介事。一切都非常严肃和正规,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但实质其实就是——合法伪钞。

那中国呢?人民币是怎样印制发行的?非常抱歉,和绝大多数中国公民一样,我并不真正了解自己国家的制度的运行秩序。在公开的资料中,我还没有找到对中国货币发行过程的详细介绍。如果有读者是这方面的专家,希望能不吝赐教。

除了政府加印钞票造成的纸币膨胀以外,另一个增加合法伪钞的办法,也就是另一个通胀发生器,是银行部分准备制度。这是下一节要介绍的内容。

十、银行部分准备制度

我们把钱存到银行,或者活期,或者定期。无论活期定期,银行都承诺我们可以随时来取,并向我们支付利息。区别在于,定期存款如果提前支取的话,就将损失定期利息,只能得到活期利息。但银行实际上不可能做到这个承诺。

在一种情况下,我们将无法从银行取出自己的钱,那就是发生银行挤兑的时候。

银行收到我们的存款,并不是放在金库里,预备我们随时来取,而是将其中的大部分作为贷款放出去。银行只留下一小部分现金在金库里,这就是所谓部分准备制度。贷款的利息高于存款的利息,其间的利差是银行的一个主要利润来源。

银行实际上是在押一个宝,赌所有储户不会同时来取钱。有人存,有人取,有人不动钱,结果就是大部分钱自然而然地沉淀在银行的金库里。因此,部分准备一般是没问题的,可以应付储户的日常需要。

挤兑是储户由于某种原因——比如听说银行要破产,都赶来取款。这时,银行是不可能全部兑现储户存款的。大部分钱都在银行外面作为贷款供别人使用,不可能立时就收回来。挤兑是银行最害怕的事情,也是现有金融体系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内在矛盾。

不过,挤兑毕竟不是常见的事情。给银行埋下挤兑的隐患,这还不是准备制度的最大问题,部分准备制度的最大问题是制造了通胀。

部分准备制度怎么会制造通胀呢?

假设你从银行成功地得到了100万元贷款,现在你可以花这些钱了,买这买那。请问:谁的钱少了?好像谁的钱也没少。虽然你拿走了100万,但所有银行储户户头里的资金都没有丝毫变化,一个子儿也没少。按银行的承诺,他们还是依然可以随时支取这些钱。

凭空多出了100万元钱!对,银行就是这样通过部分准备制度增加货币量、制造通胀的。

当然,等到你还贷的时候,也不会有哪个储户的户头里多出一个子儿来。这时,实际上是银行把它增发出来的货币收回了100万。

银行这边放出贷款,那边收回贷款,它制造的新增货币量也在不断变化。但总的来说,部分准备金以外的大部分钱都通过信贷同时成为储户存款和新增货币,奇妙地发生了增值,也就是发生了通货膨胀。目前中国的银行部分准备金率是百分之十几。也就是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储蓄额都成为通胀来源。假设总储蓄额是10万亿元,部分准备制度下,至少会制造出18万亿元以上的货币量。由于货币的周转,这个数字随后还会放大许多。多出来的钱就是通货膨胀下的合法伪钞。现实中并不存在这些钱对应的真实财富。

有人会说,这不是很正常吗?如果不把吸收来的存款的大部分拿去放贷挣利差,银行吃什么?难道你反对银行部分准备制度?

是不是反对待会儿再说。我们先看看部分准备制度的几个弊端。

首先,部分准备制度注定了银行无法应付挤兑。部分准备制度下,所有的银行,本质上来说都是“濒临破产的、资不抵债”的。银行实际上不允许所有储户同时来取钱。这凭什么?为什么我自己的钱我不能想取就取?储户是把钱存在银行,又不是把钱送给银行。

其次,储蓄会得到利息,也就是说,储蓄实际上是一种投资。所有的投资都有风险,不过风险有大有小而已。可银行却许诺,银行储蓄毫无风险。这种许诺实际上是欺诈,是忽悠。银行如果破产,储户的钱就会血本无归。

第三,现代国家出于政治稳定的需要,一般不允许储蓄银行破产。于是,国家对这些银行提供信用担保。国家承诺,如果出现银行挤兑,国家会对该银行提供现金支持,保证它能兑现储户存款。万一银行破产,国家还将负责支付储户的存款,至少是大部分。国家哪来的这种财力,还不是用纳税人的钱?因此,实际上是国家和银行联手,把储户和银行的投资风险转嫁给全体纳税人。不过,这些投资的收益和全体纳税人可没什么关系。这等于是甲投资,甲收益,但甲乙共担风险。这恐怕算不上什么正义和道德。

第四,因为国家如此担保银行,银行就敢于采取更大胆的投资行为。如果完全由银行自担风险,这些大胆的投资行为也许是不会有的。结果,就是加大了社会的风险程度,并降低了投资的谨慎程度。所有的国家担保,都会让社会对风险的防范降低到应有的水平以下。结果就是加大了风险的破坏性。

第五,部分准备金制度给国家增加了一种制造通胀的办法。加印钞票毕竟引人注目。比较隐蔽的做法是调节部分准备金率。银行的部分准备金率是由国家统一控制的,调高准备金率,就等于迫使银行减少贷款,在金库中保留更多的钱。降低准备金率,就等于允许银行更多地放贷,制造出更多的合法伪钞。国家多一个控制货币量的手段,对于自由市场制度来说,可不是什么福音。

第六,官方的中央银行执行政府调节准备金率的决定。为了保证执行,现代的中央银行集中存放所有银行的准备金。在中央银行制度出现以前,各家银行是自己保留准备金的。中央银行集中控制准备金的结果就是:由央行一家垄断性地、而不是由各家银行竞争性地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令人不安的是,这个独裁的垄断者并不为可能的失败负责。

以上列举的弊端,几乎都和政府有关。如果政府不向银行提供无限担保,即使有部分准备金制度,也不会有过分的通胀。银行因为担心挤兑,会非常谨慎,不敢把太大比例的现金贷出去。部分准备金率会比现在的百分之十几高得多,而且各家银行的准备金率是不同的。但毕竟,部分准备制度总是会多多少少制造出通胀。而当政府为银行提供无限担保以后,部分准备制度就会制造出多得多的通胀。

总结一下,政府加印钞票造成的纸币膨胀,和银行部分准备金制度,是造成通胀的两大主因。而通货膨胀,正是形成商业周期的关键因素。值得强调的是,纸币膨胀和部分准备金制度,都不是如天灾、战争那样非经济因素,而是经济体系内部的因素。所以,我才在第三节中说:“商业周期的成因在经济体系的内部。只要这些内部原因在,即使风调雨顺,一切顺利,也不能避免商业周期的出现。”一位经济学家则这样说:“在这个纸币膨胀和银行部分准备的世界,商业周期是不可避免的”。

下一节,我们就正式进入商业周期理论的核心部分,谈谈通货膨胀。

十一、通货膨胀和利率

如果通货膨胀是瞬间发生的,就不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但通货膨胀从来都不是瞬间发生的,而是有一个时间过程。具体来说,纸币膨胀和银行部分准备造就的合法伪钞,将通过某种渠道,也就是某个入口,进入经济体,然后在经济体中逐渐流转开、蔓延开。

这么说有点儿抽象。我来解释一下所谓通胀入口是什么意思。注意,这是商业周期理论的一个重点。

政府多印了钞票,银行增发信贷,弄出一笔合法伪钞来。这笔合法伪钞将用来做什么?银行增发的信贷,基本上都是贷给企业家用于投资。政府的钱会用于自身开支,或者进行公共建设,危机时期则是“注入流动性”,故意花钱,也是增加投资。也就是说,这两个方向涌来的合法伪钞,去向基本一致,大多流向投资领域。

经济体,包括投资、生产、消费等等多个组成部分。合法伪钞大多涌向投资,这里就成为通胀的入口。

回忆一下前面提到的那个简单概念:储蓄-消费比例。一个经济体的投资总额不可能超过其储蓄总额。当然,这指的是真实货币,不包括合法伪钞。当合法伪钞通过投资进入经济体以后,就会出现一种假象,投资总额超过了储蓄总额。天上掉下来了馅饼。

用数字来解释一下:假设,某社会收入总额是10万亿元,其中8万亿用于消费,花掉了;另外2万亿用于储蓄,供投资使用。储蓄-消费比例是2比8,这个社会可用于投资的货币总额不会超过2万亿元。

后来发生了通胀,新出现了4万亿合法伪钞。这4万亿通过投资进入到社会中。结果,一时间,社会可用于投资的货币总额变成了6万亿,但消费总额并没有变,储蓄-消费比例变成了6比8.

真实的储蓄-投资比例是由人们的不耐决定的,人们的不耐程度决定了他们把收入中的多少钱用于储蓄。合法伪钞制造者是政府官员和少数银行家,广大人群的不耐当然没有改变。2比8的储蓄-消费比例是真实准确的,6比8的储蓄-消费比例则是一个骗局,真实世界并不存在这种比例,也不存在支持这种比例的不耐程度。

在这个骗局中,投资额毕竟增加了,似乎支持投资的储蓄也增加了。看上去,人们的不耐好像降低了,利率也就随之降低了。但请记住,这是幻觉,是注定要破灭的幻觉。真实的储蓄并没有增长。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一个梦。

当4万亿合法伪钞通过投资陆续注入经济体时,通胀已经发生了,并压低了利率。这和通胀仅仅是预期时的情况正好相反。通胀预期下,人们会增加不耐,抬高利率。但当通胀真的发生时,就会转而变为利率下降。对此,从微观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通胀预期时,人们更愿意成为债务人,多多借钱,利率自然提升。通胀发生以后,银行要极力扩张信贷,增加贷款量,就只好降低利率,吸引企业家更多地来借钱。

我们回忆一下不久以前的美国现实。

在本次经济危机爆发以前,格林斯潘领导下的美联储长期维持低利率。经济危机爆发以后,许多人指责格林斯潘的这种长期低利率,认为他故意压低利率,制造通货膨胀。对此,前面已有过解释。利率是由社会整体的不耐决定的。格林斯潘当然没有能力去改变社会整体的不耐。因此,格林斯潘把利率调来调去,并不是在改变货币量,而是在追随货币量改变的趋势。这里,进一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我引用经济学家薛兆丰的论述:

*******************************************

美联储的另一项任务,是为商业银行提供紧急流动现金……联储向有需要的银行提供流动现金,并收取一定的利息,这就是格林斯潘老是在调的那个利率。实际上,商业银行每当需要流动现金时,一般都是向同行商业银行借,而不向格林斯潘借。这是因为,尽管商业银行之间的借款利率略高,但手续简便;而向老大哥格林斯潘借钱,虽然利率略低,但手续比较烦琐……格林斯潘是被动的:他盯着“商业银行之间的贷款利率”的变动,相应调整“联邦储备银行贷款利率”的高低,使后者保持略低于前者的水平……格林斯潘宣布调整“联邦储备银行贷款”的利率,只是跟在市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只是汇报市场的变化情况,而不是相反,不是决定市场的走向。

引自:http://xuezhaofeng.com/blog/?p=111

*********************************************

既然格老是在被动地追随市场趋势,那么,美联储的低利率只可能由两种原因导致:一是美国人的不耐真的降低了,美国人变得更愿意储蓄了,改变了他们以往大手大脚花钱的生活方式。二是美国人的不耐没有改变,他们并没有更多地储蓄。真实的储蓄-消费比没有变,但货币量增加了,制造出了通胀骗局,从表面上改变了储蓄-消费比,压低了利率。

看来第一种情况并没有出现。那么,就只能是第二种情况了,也就是说,在经济危机爆发前的低利率时期,美国货币量实际上一直是在增加的。美国已经发生了通胀,并通过格林斯潘的低利率表现了出来。可惜,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美国这个通胀是怎么出现的?无非还是纸币膨胀和银行信贷扩张两个来源。纸币膨胀方面,我猜测伊拉克战争所需的费用可能促使美国财政部开动了印钞机。那可是上万亿美元的庞大支出。信贷扩张则和次贷危机和金融衍生品有关。关于这个,后面谈到危机对策时,再详细说,

既然已经发生通胀,随后美国发生经济危机,进入又一次商业周期也就完全合乎逻辑了。实际上,如果不发生反倒才很奇怪。通货膨胀必然造成商业周期。那么确定?对,就是这么确定,不能确定的是经济危机何时爆发,但一定会爆发。并且,爆发得越晚,强度越大,危害越大。下一节具体介绍其中的原因。

十二、通货膨胀制造的骗局

通胀就是货币量增加了。新增加的货币实际上是合法伪钞。这些合法伪钞是通过信贷投资进入经济体,和真实的储蓄投资混在一起,使得储蓄投资的总额虚高,改变了社会原有的储蓄-消费比,压低了利率。

可见,在人们储蓄意愿没有大幅提升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信贷大规模扩张,就意味着出现了通货膨胀。这时,必然伴有利率的大幅降低。这种低利率往往被理解为,有人通过压低利率增加信贷,其实因果关系正好相反。真正的因果关系是,新增的合法伪钞通过信贷压低了利率。

可惜,多数人对通胀的机理不清楚。他们坚持通过消费品物价是否上涨来判断是否有通胀。如果物价没有上涨,即使信贷大幅增加,他们也拒不相信通胀出现了。很好,制造通胀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如果大家都意识到通胀出现了,就会相应调整各种价格。那么,通胀就变为简单的币值改变了,制造通胀者也就没有机会用合法伪钞换取别人的真实财富了。

当然,在通胀最终蔓延开来以后,最终会出现消费品价格的上涨。但在此之前,通胀就已经在危害经济。怎么危害呢?破坏社会生产结构。

制造通胀的政府官员和银行家所能做的,仅仅是弄出大批的合法伪钞。他们并不能造出更多的土地和劳动力,他们又不是上帝。结果就是,社会中的资金看起来更多了,企业家更容易得到贷款了——政府为了增加流动性,有时甚至会催逼银行增加信贷,但土地和劳动力的数量还是原有的那么多。

继续用上一节中的数字进行解释。如果没有4万亿的合法伪钞,投资总额只能是基于真实储蓄的2万亿。这时,当然也会有企业家得到贷款。4万亿合法伪钞通过投资进入经济体以后,投资总额增加到了6万亿。企业家会得到更多的贷款,或者更多的企业家得到贷款。这时,从个别企业家的角度,他无法判断,自己得到更多的贷款,是因为发生通胀了,还是他自己的本事变大了,因而银行更愿意给他贷款了。

那么,从企业家个人的角度,他会看到什么?

他看到的是,利率降低了,得到贷款更容易了,但土地和劳动力的价格比较贵。相对于土地和劳动力,资金使用的成本变低了。于是,拿到资金,想要扩大生产的企业家就会建立起比以往更加资金密集的生产结构,而不是原有生产结构的简单的同比例扩张。

也就是说,企业家会更多地使用资金,更少地使用土地和劳动力。回去看看第六节,就会意识到,所谓资金更加密集的生产结构,就是迂回程度更高的生产结构,也就是需要更多机器设备、原材料、技术等等资本品的生产结构。

这不是企业家非理性,也不是企业家犯错误。这是企业家对利率这个价格信号做出的应有反应。利率降低,说明储蓄增加了,说明可以有更多的钱用于投资了。这时,企业家当然应该建立起资金更加密集的、更加迂回的生产结构,以得到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大的生产能力。这何错之有?生产结构不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向越来越迂回、同时也是越来越高效的状态吗?

但是,前面说了,这时的利率降低是虚假的,真实储蓄并没有增加,增加的只不过是形同废纸的合法伪钞。所有人都被信贷扩张带来的通胀引入了一个巨大的骗局中。在这个骗局中,所有正常反应的企业家都会犯错误。

这个错误是什么?这个错误就是高估了自己的投资能力。虽然企业家确确实实从银行那里拿到了钱,但这些钱混杂了相当部分的合法伪钞。这些合法伪钞并不代表任何真实财富,因此也不应该能够交换到其他真实财富。但通胀让企业家失去了分辨能力。他们以为这些钱都是真实的财富,并根据这些钱的数量确定了自己的投资计划,设计了更加迂回的生产结构。

看到通胀的危害了吧。看到通胀是怎样破坏生产结构了吧。

是的,因为受到通胀创造的骗局蒙蔽,企业家用掺有一部分(甚至是一大部分)的合法伪钞的投资,发展出了错误的迂回生产结构。这个过程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也可以从利率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

企业家建立任何生产结构时,都要比较各种要素——资金、劳动力、土地的价格。根据这些不同要素的价格,在生产结构中建立起最合理的搭配方式。市中心的土地价格很贵,所以没人会在那里投资建立牧场,那太不合算了。但如果市中心的土地价格降下来,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或许因为这个城市变得极度萧条,建牧场说不定就合算了。

利率是使用资金的价格,通胀虚假地压低了利率。在低利率下,原本不赚钱的生产结构变得赚钱了。企业家由于无法判断利率的真假,自然乐于建立这样的生产结构。但由于低利率是虚假的,所以这种生产结构也就是错误的。当通胀停止时,低利率会恢复为高利率,这时,那些在低利率下有利可图的生产结构就无以为继了。

还可以从相对价格的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

对于市场来说,价格永远是相对价格。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实际上表明了它们之间的重要性差异。这个重要性是消费者效用和生产者成本综合作用的结果。某个生产结构中必定有多种价格不同的要素。应该按照什么比例组合这些生产要素呢?这当然要根据它们的相对价格进行计算。石油价格远贵于煤炭价格,就应该采购烧煤的锅炉。如果石油价格大跌,就应该采购烧油的锅炉。鸡蛋价格是面粉价格的10倍,生产不用鸡蛋的馒头更合算。鸡蛋价格是面粉价格的2倍,则生产蛋糕更合算。

由于土地、劳动力、资金并不是同步增长,而且,资本品的特性也各不相同,因此,合法伪钞通过投资进入经济体以后,会扭曲正常的相对价格体系。这个体系被扭曲以后,企业家就会受到误导,建立起在扭曲的相对价格体系中才合算的生产结构。这种生产结构当然是错误的。一旦扭曲的相对价格体系恢复正常,这种生产结构就会无以为继。

不过,虽然这些生产结构注定是错误和失败的,但在这些错误和失败被发现以前,会有一个相反的繁荣阶段。这是下一节的内容。

十三、从繁荣到危机

通胀发生以后,大量合法伪钞通过信贷扩张等渠道到达想要投资的企业家手中。企业家拿着这些钱去投资,去采购资本品,导致资本品的需求大涨,资本品的价格因此大涨。由于合法伪钞进入经济体需要一段时间,资本品的上涨也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同时,随着涌入的合法伪钞越来越多,对资本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本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也就越来越大。

除了企业生产以外,其他受到信贷扩张影响的投资项目,也会出现同步价格上涨,比如楼市。同时,企业大幅增加投资,盈利预期很好,现金流充足,财务报表很好看,会增加股市投资者的信心,股价也会节节攀升。这就是房价、股市会随着信贷扩张而大幅上涨的原因。但日常消费品这时还不大可能会同步大幅上涨。

为什么消费品价格没有同步上涨呢?因为消费总额没有变。合法伪钞进入经济体的入口是信贷投资,而不是消费。合法伪钞基本上都用来制造虚高的储蓄投资总额,而没有改变消费总额。很少有人到银行贷款是为了支付日常开支。银行一般也不会发放这种贷款。短期的信用卡贷款很快就会收回,不会制造出大量合法伪钞。

也就是说,企业家的投资需求变高了,但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增加,消费品的价格因此就没有和资本品价格同步上涨。

企业家大量增加投资,因此,人们看到了一片经济繁荣的景象。信贷规模大幅增加。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大搞建设。无数企业家兴奋地扩大企业的规模,购买设备,扩建厂房,招聘员工,他们憧憬着未来的大笔收入。找工作很容易,工资还在节节攀升。房价不断上涨,房市极端繁荣。各色投资者揣着大笔资金,到处寻找投资项目。无数商业计划被送到投资者的办公桌上,无数谈判和签约在进行中。一个个一夜暴富的故事到处传播。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被轻易地投出去,砸向那些幸运儿。挣钱太容易了!

那些真正知道通胀是怎么回事的人,此时则会感到忧心忡忡。但他们无力阻止沙滩上的大厦越建越高。

当然,经济繁荣并不完全是通胀造出来的虚假现象。技术进步、真实投资增加、制度改进、全球化、市场自由度提高等等都会促进经济发展。但如果同时存在通胀因素,在真实的经济繁荣中就会包含相当部分的虚假繁荣。这些虚假繁荣总会有破灭的时候。

虚假繁荣是如何破灭的呢?

企业家投资出去的钱,会通过各种渠道,以收入的形式,到达广大社会成员手中。这些钱中,有一部分是合法伪钞,这时会怎样?

这时,有两种可能的演变方向。一是通胀骗局破产,经济危机爆发。二是骗局被掩盖,被更多的欺骗掩盖,最终是更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

还用前面用过的数字进行解释。假设真实的储蓄-消费比例是2比8,通胀增加了4万亿合法伪钞,通胀制造出来的虚假储蓄-消费比例是6比8,这个虚假的6比8支撑着企业家进行投资。钱投出去以后,通过各种渠道,经过一段时间,作为各种收入,到达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手中。这个过程,就是通胀流传开、蔓延开的过程。钱到了社会成员手中以后,大家会按照哪种储蓄-消费比例进行分配呢?

如果人们还没有意识到通胀已经发生,就会按照原有的储蓄-消费比例安排自己的支出,也就是继续花掉8个,存起来2个。他们的不耐并没有改变。

在真实的2比8储蓄-消费比例下,生产要想盈利,就要符合这个比例的要求,生产出相应比例的资本品和消费品,也应该是2比8。真实的利率将调节生产比例,使之符合市场需求。合法伪钞制造出虚假的储蓄-消费比例,改变了真实的利率,这会增加对资本品的需求——资本品的价格不是大涨吗?并改变生产出来的资本品和消费品比例,使这个比例也趋向6比8,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资本品生产过多了,消费品生产则不足。

当广大社会成员按照真实的2比8储蓄-消费安排自己的收入时,问题就会暴露。他们将把更多的钱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储蓄。储蓄的缺乏,将导致后续投资的不足。没有投资,就不会有那么多资金用于购买资本品。许多生产资本品的企业就会感到销售困难。他们发现,原来预期的盈利没有了,他们过去的投资计划可能失败了,他们将迎来亏损、破产和失业。

如果人们意识到通胀已经发生,情况会进一布恶化。在通胀预期下,人们会更多地消费,更少的储蓄。结果,对资本品的需求进一步减少,对消费品的需求更多。更多的资本品生产企业将亏损、破产和失业。

那么,如果消费品供应不足的话,消费品价格应该上涨啊?确实,这时存在促进消费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消费品价格也会出现上涨的迹象。但由于众多资本品生产者陷入困境,很难出售自己的产品,他们的收入会大幅减少,许多资本品行业的员工会失业。结果,他们的消费能力会大幅下降。对消费品的需求会减少。这会抑制消费品价格上涨的趋势。结果就是,整个市场显得非常疲软。资本品经营者一筹莫展,消费品经营者状况稍好,但也远远谈不上繁荣。

这就是危机爆发的状况。资本品的价格一落千丈,和繁荣期的大幅上涨恰成对应关系。整个市场人心惶惶。生意很不好做,钱一下子难挣了。银行很难如期收回贷款,放贷多的银行甚至会破产倒闭。

在这里,我们解释了第二节中指出的经济危机特点的第三个:资本品价格比消费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大得多。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际上已经解释过了,企业家之所以会犯集体错误,是因为通胀扭曲了利率这个至关重要的价格信号,因此企业家必然作出错误决策。这其实不是企业家的错,而是通胀制造者的错。

如果商业周期的境况像上面说的那样,那么,每次周期的繁荣期将会短得多,大概只是投资资金逐渐蔓延到社会中所需的时间。一旦资金蔓延到社会各处,危机就会爆发。但真实商业周期的繁荣期一般要长得多,危机爆发也要猛烈的多。这是为什么呢?下一节再说。

十四、好心人出场

上一节说到,繁荣期的时间本来应该大致就是合法伪钞在经济体蔓延的时间。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长,大概只有几个月,然后经济危机就会爆发。可现实中的繁荣期往往很长。经济周期的这个阶段往往长达几年,然后危机才会爆发一次。这是为什么呢?

合法伪钞通过投资进入经济体,并逐渐蔓延开来以后,真实和虚假的储蓄-消费比例之间的缺口就将暴露出来,并让那些用合法伪钞投资的企业家陷入困境。

企业家陷入困境后,首先就会感到现金流紧张,无法按时归还银行贷款。这时,如果银行接受这个现实,承认这些贷款变为坏账,就会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复杂经济体中,各个企业之间、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会使得这种反应以极快的速度传导。

部分准备制度的银行由于自身“濒临破产、资不抵债”的特点,对坏账大幅增加基本上没有对抗能力。实力弱、前期放贷多的银行会率先破产。金融业陷入恐慌。其他金融机构唯恐落到同样的境地,就会催收企业贷款,并收紧新贷款的发放。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改善银行自身的现金状况。

但银行这样做,恰恰更快地暴露了众多企业经营不佳的事实,并加剧企业的资金紧张,甚至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而这些事实又会刺激银行更加努力催收贷款,并大幅减少放贷,甚至完全停止放贷。合法伪钞制造的泡沫破灭了。经济危机爆发了。

这就是危机总会突然爆发、并快速扩展的原因。对此最精彩的评论是:这不是市场失灵,这是市场太灵。是啊,市场的反应非常灵敏,通胀制造的骗局固然可以骗人,但一旦发现这种迹象,市场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调整。那些错误放贷、错误投资的银行和企业将面临市场毫不客气的惩罚。虽然调整表现为经济危机,但经济体也唯有籍此才能重新恢复正常的秩序。伪钞就是伪钞,最终是不能当真钞来用的。

凯恩斯主义者却从这里莫名其妙地看到了“流动性不足”。在他们看来,银行应该继续过去的放贷速度,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如果银行试图挽救过去的错误,不再继续进行已被证明是错误的大幅放贷,就是在降低“流动性”,就是在制造“流动性不足”。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凯恩斯主义的最大问题。他们试图以自己发明的对策,代替市场中亿万人自我调整的过程。他们把这种亿万人自我调整的过程称为“自由放任政策”。好像如果他们不出手,所有人就只是在那里束手待毙。而只要他们出手,就可以避免痛苦的调整过程。

市场的自我纠错当然不会是令人愉快的过程,但如果不允许这个过程进行,唯一的结果就是错误继续发展,危害继续扩大,而不是情况毫无理由地改善。

健全的市场不是毫无差错的完美市场,而是有足够纠错能力,能够及时纠正各种内部和外部错误的市场。在不理解市场规律的人看来,这样的市场纠错无情而寡义。不过,这些人可以寻得一些安慰,那就是:市场无情人有情。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每当市场在严厉地纠错时,总会有好心人或者别有用心的人站出来,展示他们的爱心,干预市场的纠错过程。只可惜,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让局面更糟,让人们的境况更差,更渴求他们的怜悯和爱心。

凯恩斯主义的作用是帮助这些干预市场的人找到理论依据,比如“注入流动性”。

如果在通胀以外,政府没有进一步干预市场的动作,繁荣期将不长,通胀骗局很快就会被揭穿,危机到来,市场开始调整。银行将果断地收紧贷款,“减少流动性”,保持自身的安全。这相当于把合法伪钞驱逐出市场。

这时,那些用合法伪钞建立起来、并指望依靠合法伪钞继续维持下去的生产结构不得不宣布失败,面对亏损、破产和失业。好心人想避免这一切,想要“注入流动性”。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想要继续制造通胀,继续制造合法伪钞,用更多的欺骗掩盖最初的欺骗。

哲学家罗素说过一句话:人不要撒谎,因为当你撒了一句谎以后,为了掩饰,你将不得不撒更多的谎。通胀制造者就面临着这种局面。他们最初制造出了通胀骗局,目的在于推出虚假繁荣。但市场太灵了,很快就会揭穿骗局。如果他们这时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欺骗行为,允许市场自发调整。社会将以最小代价恢复正常,经济也将很快重新恢复增长。但他们一般都不会这么老实。

银行不是想要收紧贷款吗?如果不这样银行就将现金紧张,甚至破产倒闭。没关系,我们来给银行提供更多的货币,下调准备金率,“注入流动性”。实在不行,干脆把银行收归国有,一劳永逸地让他们永远摆脱恼人的市场竞争。

那些依靠合法伪钞建造和维持的企业不是陷入困境了吗?没关系,我们呼吁大家增加消费,购买这些企业的产品。如果公众不肯就范,不愿意增加消费,那么,政府可以增税,然后用纳税人的钱购买这些企业的产品。据说,这些做法都是爱国的表现。

也就是说,当合法伪钞的把戏被揭穿以后,制造通胀者往往会以继续通胀来维持骗局。这就是繁荣期会延长的原因。那么,以后会怎样呢?下一节再说。

十五、骑虎难下

为什么政府那么愿意制造通货膨胀呢?难道他们不知道那么做危害很大吗?

表面上看起来,政府制造通胀的理由似乎是为了维持虚假繁荣。可能是为了竞选需要,可能是为了让公众忍受专制,总之,经济繁荣对当政者总是好事情,可以让他们争取到更多的人心。但这其实仅仅是表面理由。就像人再渴也不会喝海水一样,真正想要看到持久经济繁荣的统治者是不会接受通胀这种解决方案的。

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世界上没有什么政府,有的只是男男女女的政府官员。政府的目的,或者最高执政者的目的,并不见得就总是众多男男女女官员的目的。他们另有自己的目的。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把政府想象成致力于公共利益的组织,实际上,政府官员永远致力于他们自己的利益。这是我们必须面对、无可逃避的现实。

那么,制造通胀怎么会符合官员的利益呢?

由于通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在经济体中蔓延开。这样一来,就有一个效果,越早拿到合法伪钞的人,越占便宜。这些人拿到钱时,其他人还不知道通胀发生了,合法伪钞基本上可以当作等值真钞来使用。市场上的各种价格还没有上调,以抵消通胀。过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人对通胀已经有所感觉,市场价格会出现上涨。稍后拿到钱的人能占到的便宜就小多了。最后拿到钱的人最可怜,他基本上只能承受损失了。

这是对通胀的一般分析。现实中的通胀大多来自于政府增印钞票和信贷扩张。政府增印钞票,最先拿到这些合法伪钞的人当然是政府官员。他们可以用合法伪钞支付各种开支。这实际上是从社会其他人那里变相征税,或者说抢钱。

那么,在信贷扩张中,谁先拿到合法伪钞?是那些有机会得到银行贷款的人。这些人是谁?不管在哪个国家,不管是民主国家还是专制国家,能够从银行拿到大笔贷款的人都绝不会是社会底层人士,而往往是和政府官员有各种各样关系的企业家和投资人。

也就是说,从通胀中得到好处的大多是两种人:政府官员和他们的朋友。

这就是政府官员总是热衷于制造通胀的根本原因。回忆第九节中哈耶克的那句话:历史基本上就是政府制造通货膨胀的过程。

知道了政府官员制造通胀的理由,我们再来看看他们是怎么持续搞通胀的,以及最终会怎样。

当合法伪钞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在经济体中蔓延开来,经济危机就会爆发。这时,唯一合理的解决办法是允许市场进行自发调整,用亏损、破产和失业清理掉依靠合法伪钞建立和维持的生产结构和过分积极放贷的银行。

由于面临清理的企业和银行往往和政府关系很近——所以他们才能拿到扩张后的信贷,他们往往有能力劝说政府官员帮助他们避免被清理的命运,办法就是继续通过信贷渠道向市场注入合法伪钞,也就是“注入流动性”,继续制造通胀。

继续通胀确实可以缓解经济危机的到来,但其实是在拖后危机的爆发,代价是经济体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合法伪钞。企业家将用这些合法伪钞建立和维持更多的生产结构,购买更多的资本品,雇佣更多的员工。而这些都是在增加和积累错误的投资。当通胀不可避免地停止时,这些错误的投资仍然会被清算,不过,由于积累的错误投资规模非常庞大,那时,经济危机的爆发将非常惨烈。倒闭的企业和银行、失业的员工只能更多。经济危机的影响面将会更大,受到打击、蒙受损失的人将会更多。

通胀不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吗?不可能。当合法伪钞到达广大社会成员手中时,人们会逐渐感到通胀的存在。最初,是资本品价格大幅上涨。如果政府用继续通胀来避免经济危机,就会让更多的合法伪钞到达人们手中。这时,消费品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价格大幅上涨。人们都会明确意识到通胀的存在了。

这时,通胀制造者会身陷进退两难的境地。英文对此描述为Have a tiger by the tail,直译是:抓着老虎的尾巴。不过不必直译。汉语中有对应的成语——骑虎难下。

为了避免通胀的损失,人们会提高各种价格,以抵消通胀。当价格普涨以后,通胀的效果就没有了。合法伪钞相当于消失了,币值变小了。可通胀制造者仍然需要继续通胀,否则经济危机就会爆发,他们和他们的朋友就会受损。这时,唯一的办法是加大通胀的幅度,超出此前人们的预期。

比如,开始的通胀是5%,随后,所有的物价普涨5%,通胀的效果消失了。接下来就只好把通胀幅度上调为10%,过一段时间,人们感受到了10%的存在,会再次调整物价。通胀效果又没有了。然后就只好把通胀幅度上调到20%,如此,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直到盆儿里盛不下为此,也就是直到恶性通胀为止。换句话说,通胀必然是加速的。

历史上的恶性通胀都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有的通胀,其间还发生过政府收回币值过分庞大的货币,重新发行币值正常的新币。但不久以后,新币的币值就会再一次变得极为庞大,动辄数以亿计。

当通胀发展到以小时为单位时,工作就完全失去了意义,社会将面临崩溃。人类历史上不乏这样的先例。1920年代,哈耶克在米瑟斯手下工作的八个月间,工资数额增加了800倍。魏玛共和国的民主政体也因此倾覆。纳粹上台。

所谓骑虎难下,就是指的这种局面。如果继续通胀,势必速度越来越快,一直发展到恶性通胀,颠覆社会。如果停止通胀,经济危机就要爆发,破产失业如洪水一样到来。

怎么办呢?怎么着都不好办。

十六、重复旧错误

恶性通胀毕竟是太可怕的状态,大多数国家都不会允许其发生,因此即使在危机状态下,某个时候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中止通胀,停止继续向经济体注入合法伪钞,让市场进行清盘。

当合法伪钞的注入停止以后,大家自然都感到资金紧张。银行收紧信贷,企业家会困于资金紧张。市场一片哀鸣。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理智的态度是忍受这一切,不做人为干预,这才能让这一切尽快过去。

在1929年美国大萧条以前,历次经济危机基本上都是这么解决的。市场需要几个月,至多一年多的时间进行调整,然后经济就会恢复增长。错误的生产结构被清除。生产、投资和消费之间的正常关系重新建立起来。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

但随着经济进入增长,通货膨胀也会悄悄再次降临。政府会再次增发货币,银行部分准备金造成的货币增发也会逐渐积累。合法伪钞再次逐渐注入经济体。

然后就是重复前面几节叙述过的步骤。先是经济繁荣,接着经济危机突然爆发,然后进行调整,经济再次进入增长期,出现经济繁荣,下一次经济危机爆发……

所谓的商业周期就是指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

问题是,为什么这样的错误会一犯再犯,不可抑制呢?

上一节说过,制造通胀对政府官员来说有着难以抑制的诱惑力。制造通胀可以使他们自己和他们的朋友们直接得利。这是通胀及商业周期一再发生的重要原因。

其次就是因为银行部分准备制度。部分准备银行有着固有的缺陷,央行集中存放准备金,统一制定准备金率,将使得这种缺陷放大。在繁荣期内,银行部分准备金制造的通胀将逐渐积累。商业周期的十年、或者七八年的繁荣期中,就是在积累这种合法伪钞。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我们还会发现其他一些造成通胀的办法。总之,通胀是一种很难被彻底控制的现象。通胀对政府官员和银行家,有着非常强的诱惑力。通胀深深地植根于人的某些劣根性,比如总是想要掠夺他人。通胀实际上就是对财富进行掠夺性的再分配,再分配的结果非常有利于通胀制造者。他们可以借机获取本来属于他人的财富。因此,至今为止,人类并未找到能彻底预防通胀的良策。

既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通胀,人们就只好准备迎接一次又一次周期性的经济繁荣和危机——商业周期,并同时接受经济波动必然带来的巨大的资源浪费。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正在逐渐走向衰亡。在一次又一次、越来越猛烈的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必将迎来它的掘墓人。最终,社会主义将取代资本主义。不过,对商业周期的深入研究否定了这种必然趋势。商业周期虽然存在,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或者国家所有制显然不是好的替代方案。

关键在于,造成商业周期的原因不是私人所有制,而是货币方面的体制性原因。

如果商业周期是不可避免、难以消除的,那么,就应该想一想,怎样才能尽量减小商业周期对社会经济的破坏。

1929年美国大萧条是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经济大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将近一半,失业率将近30%,欧洲工业国家也一片恐慌。

这次大萧条被许多人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巨大失败。人们认为,大萧条的事实证明市场自发运转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政府必须加强对市场的监管。

这种意见可谓南辕北辙。实际上,1929年美国大萧条是典型的商业周期现象。本系列所讲述的所有商业周期的因素和过程,都可以在这次大萧条中找到典型的表现。而这次大萧条之所以会如此惨烈,根本不是因为市场的自发运转必将走向失衡,而是因为此前的美国总统胡佛通过一系列行政和法律手段,一步步地加深了市场的干预,破坏了市场的各种纠错和调整能力,结果把规模本来不大的经济危机变为空前惨烈的经济灾难。

经济灾难发生以后,罗斯福总统上台,继承了胡佛总统的绝大部分政策,继续加强对市场的干预。上一个周期的1920-1921年,经济危机在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下,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恢复了增长。但在罗斯福大手干预市场以后,经济危机迟迟不能得到调整,工资物价的调整被强行禁止,错误的生产被人为延续,而得不到清理。同时,政府投巨资进行公共建设,实践凯恩斯主义拉动需求的理论。

这一切政策实施以后,经济危机过去了吗?经济危机不但没有过去,还演变成了漫长的萧条。时间几乎长达十年。这是商业周期史上从未有过的漫长的萧条。所以,本次商业周期以“大萧条”的名字被记在历史中。在漫长的萧条期中,局面虽然不再是危机爆发时那样的惨烈,但人们简直生活在绝望中。长期的高失业率,生产不振,看不到希望。这次大萧条比历次经济危机都更深地印在美国人记忆的深处。

令人不安的是,目前的经济危机中,美国政府采取的政策非常类似于胡佛和罗斯福的政策。这种重复旧错误的做法实在令人沮丧。下一节我们先看看最常见的“拉动消费”政策。

 

十七、拉动消费有用吗?

在经济危机时期,总是可以听到呼吁人们增加消费的声音。表面上看起来,增加消费确实是走出危机的好办法。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就是许多企业的生意不好做了。既然如此,如果大家都不吝惜自己的金钱,拿钱购买这些企业的滞销产品,他们不就可以恢复生机吗?众多企业回复生机,经济危机不就过去了吗?

这种说法还演变为一个概念——拉动内需。有一段时间,拉动内需已经成为开玩笑的词儿。当某人在诸如决定购买某可买可不买之物,或者决定奢侈一下的时候,就会带点儿自嘲地说,自己这是在拉动内需。可没想到,当经济危机再一次来临时,拉动内需又堂而皇之地成了正面的积极词汇。许多人真的相信拉动内需是克服经济危机的好办法。

鼓动人们花钱,认为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发展。这种观点源远流长,至少有两三个世纪的历史了。但不管说的时间有多么长,说的人有多么多,总是说不通的,也是和常理相违背的。常理是,当遇到经济麻烦时,要勤俭度日,杜绝奢侈浪费,这才能改善处境。怎么可能用奢侈浪费来解决经济问题呢?

当然,常理并不构成足够的证明。还是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商业周期理论。

真实的储蓄-消费比是2比8,市场中的资本品和消费品总值比大致也是2比8。通胀制造出4个合法伪钞,通过投资进入经济体,这就等于改变了储蓄-消费比,改为6比8. 但这个6比8在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可是企业家无法察觉这一点,他们按照6比8的比例设计建造自己的迂回生产结构,采购各种资本品。

6个投资货币追逐2个资本品,资本品价格大涨。资本品生产迅速扩张,以适应6个货币的需求。许多新建造出来的生产结构就是用来生产有利可图的资本品的。

过一段时间,生产结构逐渐建立起来,资本品逐渐进入市场,大致是6比8的比例。同时,企业家投资的6个货币也进入广大社会成员手中。广大社会成员依然会按照2比8的比例支配收入。假设这时通胀停止——如果不停止,见第十五节骑虎难下。结果就是购买资本品的货币,也就是投资货币恢复为2个。较少的钱购买资本品。资本品无法以原来预期的高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出去。资本品价格大跌。许多企业陷入困境。

这时,号召扩大消费有用吗?当然没用!不但没用,反而有害!

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合法伪钞被驱逐出市场,导致社会投资减少,也就是购买资本品的货币变少。如果号召扩大消费,势必进一步减少储蓄,也就是减少投资。这当然只能造成情况恶化,使资本品更加滞销。

换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经济危机时期,消费品的价格没有资本品波动那么大。资本品价格由于合法伪钞骗局破产,大起大落。因此,直接鼓励购买消费品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其实十分有限。需要增加的是资本品的购买量。但资本品的购买者是其他投资者,而不是消费者,投资者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或者自身储蓄。如果人们更多消费,就只能更少储蓄。银行可用来放贷的资金也就会更少,结果,购买资本品,也就是投资的钱就会更少。经济无法恢复,只能继续恶化。

而且,如果消费品市场也感到疲软的话,其实是因为许多资本品生产企业利润下降,造成从业者收入下降。虽然储蓄-消费比例不变,但总收入减少了,消费开支也就相应减少了。对这种市场疲软,号召大家多花钱显然无济于事,因为根本就没钱可花。除非改善这些资本品企业的盈利状况,否则拉动内需就是一句空话。

有人会问,如果下游消费品销售增加,销售收入不是会逐渐传导到上游资本品生产者那里,改变他们的经营状况吗?注意,在这个传导中,除了最初的消费行为以外,以后的每一步传导实际上都是投资,也就是说,除了最初的消费者,所有得到钱的人都必须克制消费,增加储蓄,增加投资,才能实现这种传导。

可见,提倡消费的做法实际上是不可能真正贯彻的。既然如此,如果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最初的消费者就不要增加自己本来并不需要的消费,而要把钱投入储蓄,这样,无需传导,资金就可以通过信贷直接到达资本品生产者那里。不仅促进投资,还从源头上增加了消费需求。

再换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合法伪钞导致企业家建立起许多注定要失败的生产结构。所以注定要失败,是因为合法伪钞是不能当作真钞来使用的。暂时用一下,很快就会穿帮。想要不穿帮,就要继续输入合法伪钞,但那样会造成恶性通胀。

有一个办法可以既不造成恶性通胀又不穿帮,那就是增加真实储蓄,用真实储蓄取代合法伪钞。这样就能让那些本来注定会失败的生产结构能够幸存下来,避免资源浪费。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人们在危机中要改变不耐,要降低不耐,拿出更多的钱去储蓄,而不是去消费。这才是真正的克己奉献!大家勒紧裤腰带,共度难关,才是尽快度过危机的好办法。越是危机,越要增加消费,越要大肆享受,越要奢侈浪费,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用数字解释一下。原来的储蓄-消费比是2比8,4个合法伪钞进入市场,储蓄-消费比变为6比8。合法伪钞扩散开来以后,公众强行把储蓄-消费比恢复到2比8,产生了6-2=4这个投资缺口。怎么弥合这个缺口呢?

除了继续通胀以外,合理的办法是:一方面,企业该破产破产,员工该失业失业,把适合投资额6的错误生产结构清理。假设,经过痛苦的调整,企业把错误的生产结构清理了2,现在比例变为4比8;

另一方面,公众节制消费,增加储蓄,把真实的储蓄-消费比例扩大为4比6,这时,缺口就被弥合了,痛苦的调整过程结束了。生产已经建立在真实储蓄的基础上,不必担心再有错误的生产结构了。经济将重新进入增长期。

如果公众不减少消费,企业清理幅度仅仅是2就不够了,清理幅度要达到4才行,也就是说,调整的时间会延长。

如果公众相信蛊惑者愚蠢的号召,不但不减少消费,反而扩大消费,大手大脚地乱花钱,把宝贵的资金撤离储蓄,吃光玩尽,势必让投资缺口越来越大。结果就是,企业界不得不进一步延长痛苦的调整过程。需要清理的生产结构越来越多。生产总值持续下降。失业人数越来越多。社会长期陷入痛苦的调整中,难以脱身。从业者的收入无法改善。这时,消费市场也不可能真正兴旺。

最后从银行的角度理解这个问题。经济危机时期,银行为确保自身资金状况,不得不大幅缩减信贷,惜贷。这时,如有大批真实储蓄进入银行,会极大地改善银行的资金状况。银行的最终目的不是增加储蓄余额,而是谋取利差。因此,一旦资金状况改善,银行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信贷。这才是增加流动性的根本之策。至于政府增税或者印钞,然后注入经济体,以“增加流动性”,那只能是扬汤止沸,自欺欺人,只会让局面愈演愈烈。

我想我已经证明了那种认为经济危机中“消费爱国”的观点是多么愚蠢和有害。但愿能警醒一些被错误理念欺骗的人们。

经济危机时期,节制消费、增加储蓄才是正确的应对之策。政府减少自己的开支尤为重要。不仅可以为社会做出表率,而且,政府减少的开支数额也为数不小。对经济恢复增长意义重大。1930年代美国政府大规模干预市场以前,美国的历次经济危机都非常短暂。在这些危机中,美国政府所作的,仅仅是加入勒紧裤腰带的行列,和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减少开支。

可惜,现在我们面对的是极度膨胀的政府。不仅他们的规模和经济实力前所未有,他们敢于出手的勇气和自信也前所未有。经济危机爆发以后,他们不但不肯减少自己的开支,反而要大笔增加开支,为此不惜增加税收,压榨社会。同时,他们还开动各种舆论机器,以爱国的名义,鼓吹人们大肆消费,几乎阻碍了经济自我调整的所有方式。

如果有什么组织蓄意破坏,目的在于搞垮社会的经济和稳定,让人们无所适从,迷失方向,这个组织做的也不会比极度膨胀的政府更过分、更荒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