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书记邀网民当面“拍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44:51
广东省委书记邀网民当面“拍砖”2008年05月07日 16:53凤凰网专稿【 】 【打印】 相关标签: [时事亮亮点] [何亮亮] [广东] [黄华华] [汪洋] [网络]

何亮亮:传播焦点,来看一看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是怎样通过网络和网民们来交流的?

广东省委书记邀网民当面“拍砖”

解说:互联网作为一个公开的公共空间,很少有高级官员与网友进行面对面沟通对话。而4月17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力邀20多位曾经在互联网上热议广东发展的网民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在广州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

网下座谈会以“解放思想,共同为广东科学发展灌水、拍砖”为主题,由省委书记汪洋亲自主持,他说这是第一次与网友面对面互动交流,日后要将网友们的建议和意见纳入到工作之中。

他还鼓励从网络走出来的各路豪杰,实话实说、畅所欲言,当面“灌水拍砖”。网友“金心异”第一个发言,他觉得过去在网上拍砖很放肆,现在当着领导的面稍微放肆一下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

“金心异”还拿出精心准备的发言稿,提出广东四大经济板块应有明确分工的建议。大家的发言各具特色,网友安增科别出心裁,开场白吟诗一首,“千里迢迢见汪帅,千言万语要表达。知恩不提一句话,语无伦次莫见怪。”

网友三季稻更有备而来,带着温度计上来先拍砖,他说测量发现座谈会现场温度是24摄氏度,违反办公场所温度不能低于26摄氏度的规定,现场的工作人员立即行动,马上调高温度。

汪洋高度肯定了网友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他说资讯网络的发展,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社会、政治参与模式,互联网具有生命性,要兴利除弊,充分发挥好网络的积极作用。网民对于这次网下座谈会评价相当高,有人说省领导对网络舆论重视,认真看过网友们发的帖子,并对一些网友、网民及其观点相当熟悉。还有网友觉得当面拍砖,立即得到回应,比网上发言更过瘾,三个半小时的座谈令他们意犹未尽。

事实上汪洋是个资深网民,任重庆市委书记时,就曾公开个人电子邮箱,向网友征求意见,两次约见网民,并20多次以个人名义回复提意见的网民。在就任广东省委书记后,今年2月3日汪洋、黄华华给广东网民写了一封公开信。对共同关心的话题愿意和网民一起灌水,对于工作和决策的中不完善之处欢迎网民拍砖。这封信发出后不到三小时,就有17万人次点击,3个多月时间,广东省内外网民们给书记、省长留言5万多条,点击过千万次。

汪洋善于通过网络与民众沟通

何亮亮:汪洋就任广东市委书记之后,一方面提出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杀开一条血路,另一方面最近举行的和网民们的会议,不是网络的会议,不是一个虚拟的拟议,是一个实际的会议,邀请了很多网民来见面,大家来座谈。但是这样的一个座谈,它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

因为汪洋本人也可以说是一个资格很老的网民,所以他对于中国大陆的网民们使用的语言很熟悉,这些网民总的特点是比较年轻,所以他们会用这个灌水、拍砖这些词。

中国大陆以外的观众或者是不太上网的观众可能不太明白,“灌水”就是别人在网络上面写的一个帖子我跟的一个帖子,就叫做灌水;“拍砖”就是提意见,就是通过网络提出意见,被称为是拍砖。

那么汪洋显然很熟悉这些网民们所用的语言,更重要的是他会通过网络一方面来了解民意,另一方面也通过网络来组织这样的一些年轻的网民,把他们直接请来,当面跟他们座谈。这样的话就起了一个,我想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是在电脑普及的今天,才可能采取的一种方式。

从这方面来看,这种不拘一格的听取民意,直接跟民众来交流,这样的一种形式,我想如果在中国内地的各级官场都能够经常出现的话,它肯定有利于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建设。虽然我们不苛求胡锦涛或者是温家宝也能够让网民一起来拍砖,但其实他们也都上网的,只是他们实在是太忙了。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是非常忙的,既然汪洋能够做到,那么我想其他的省委书记,或者再下面市委书记,乃至于县委书记,一年有那么一两次,不要多,一个月一次也不太现实,一年如果有那么一两次,以网会友,用网络的形式请一些民众来跟自己交流,从中听取民众的意见,我想这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形式。

因为通过这样一种,这样一种跟网民交流的方式,不会只限于几十个网民,而是通过在网络上的实时的传播,它可以吸引大量的网民来参加,使这些网民同样也有一种参与感。

不拘一格倾听民众呼声

何亮亮:所以我觉得汪洋从这个传播的角度来说,他为当前中国社会,特别是这个官民之间的这种关系的良性的互动开上了一个很好的形式。

希望看到未来在中国内地有更多这样的形式出现,因为网络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特别是领导人,特别是这些首长们要善用这样一个舆论的这样的平台。

相关阅读<<<<<<

网络:中国新民族主义的新战场

透过“MSN红心”行动 析中国青年在反西方媒体浪潮中表现

民族主义浪潮冲击西方媒体 “80后”成战群主力

爱国主义要珍惜 理性表达才是真正有力的爱国

网络民族主义吹响新号角

美媒体撰文:中国自下而上的“新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