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内涵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7:31:22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内涵解读

www.jyb.cn 2008年12月26日  作者:彭慧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课堂教学要具有有效性,课堂教学策略必须同时具有有效性。那么,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应该体现在哪些地方?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必须搞清的一个前置性问题。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肖华在教学《凡卡》一课时设计了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习支点”——话题,以此延伸出一种“话题推进”策略。

 话题设计:“凡卡不想再过学徒生活了,为他找到离开的理由吧!”这个话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很容易理清文路,实现对文本的初步的、整体的感悟。更具意义的是,这一极具情趣、富含期待的话题,为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思考探究注入了欲望和动力,远比突兀地抛出一个枯燥的问题——“凡卡为什么写信要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所产生的效果要理想得多。

 推进策略:在学生为凡卡找足了理由“学徒生活太痛苦、乡村生活很美好、爷爷很爱凡卡”后,张肖华老师便通过追问,进一步推进学生的思考:“学徒生活的痛苦真的不堪忍受吗?”“乡村生活真的很美好吗?”“爷爷是否知道凡卡非常艰辛的学徒生活?如果知道,为什么还要送他进城当学徒呢?”张老师的追问引发了学生思维的“触底反弹”,学生的探究欲激增,于是迫不及待地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展开了自主性的精读和细读,之后便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性的讨论和研读。基于简单而又深刻的话题推进教学策略,引发了学生的生动思维,营造了精彩的课堂。

 尽管“话题”和“问题”仅有一字之差,尽管“教师提问”和“话题推进”同为课堂教学策略,但它们呈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由此引发的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生成的是两种不同的课堂境界。教师提问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教师的“一厢情愿”——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教师评判,教师为了能够顺利地获取正确结果、标准答案而不厌其烦地问了再问。而学生往往沦为问题的附属——忙于应对,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对被动提问的厌烦、无奈情绪,产生害怕“配合不当”的畏难心态。由于缺乏被问的耐性和安全感,课堂往往陷入沉闷,于是教师埋怨学生启而不发,除了照本宣科外很少有自己真实独到的见解,抱怨学生无疑而问,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而“话题推进”则具有情趣性、激发性、再生性。话题讨论的过程是开放的,师生的心境是轻松愉悦的,由此可以激活主体的民主参与,引发思维的主体反弹。也就是说,在基于话题讨论的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强、思维的自由度大,容易放开心态、发散思维、展示碰撞,成为主体意识强烈的自主体验、多元建构的意义实体,因而课堂生活往往是积极的,甚至是沸腾的。

 张肖华老师的语文话题推进教学策略为我们探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和界定:

 站在“教”的角度,体现四个特质:科学、先进、切实、积极。

 科学,即课堂教学策略应遵循不同心理发展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规律,既富生命意识,又能体现学科价值。先进,即课堂教学策略能有机灵活地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有助于课堂教学结构,尤其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优化。切实,即体现因校制宜的教育思想和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做到教学策略班本化、生本化,实践操作性、学科应用性、差异适应性要强。积极,即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有助于既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高效达成,有利于新教学目标的创生。

 站在“学”的立场,力求“三不”效应:学生感觉不压抑、不疲惫、不厌倦。

 不压抑,指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要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和时空,多元思维能够自由展示和碰撞,学生的独特性学习体验得到尊重,暂时性的学习错误得到宽容,学习个性得以体现和张扬。

 不疲惫,指要积极催化学生的思维,还要富有节奏感,善于给思维“留白”,给思维呼吸的机会和舒展的空间,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差异。

 不厌倦,指要切准学生的学习心理,丰盈学生的情感世界,激活学习主体的学习“内源”,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生活的温馨、体验到课堂交往的快乐、收获到课堂学习的愉悦,从而内生并保持一种对于课堂生活的自我归属感。(山东省莱州市教研室教科所 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