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平衡者 - puiay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22:21:43
李开复: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平衡者 2009-06-09 14:46
分类:默认分类
字号:大大 中中  小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李开复,你会选择什么词?儒雅?智慧?平易近人?精神领袖?还是别的什么词?
我选择平衡。
这是我在最近一个星期里,阅读了上百篇关于李开复的文章得出的最终结论。为从无数文章对他的描述碎片中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形象,我甚至特意去找过关于他的负面评论。然而李开复不是艾弗森,这个充满叛逆精神而又个性鲜明的男人曾说过一句话:“如果有一亿个人恨艾弗森,那么就有一亿个人同样爱艾弗森。”在我的搜索结果里,褒扬李开复的声音要多得多——即使我后来改用百度去搜索。
之所以用“平衡”形容李开复,不仅因为在李开复身上我看到了中西文化的平衡、科学家和经理人的平衡、个人志向与事业发展的平衡、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平衡……好吧,如果你觉得我在这个“平衡”里装了太多的东西,让我们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谈起,如果可以让我多用两个形容词来形容李开复的话,我想我会选择这两个词。
李开复的理想主义来自于父亲。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也就是“国士无双”中的“士”,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士为知己者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应该通常代表着高尚、坚强的气质,然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的经济的人、社会的人,趋利避害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类屈从于官权的收买,致力于权力、金钱与知识的合谋,即“犬儒化”;另一类也就是传统的知识分子,他们在现实面前仍然固执地坚持着知识分子的风骨,“不为五斗米折腰”。
由此可见,“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几乎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同义词。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早年从政,1947年在西区获最高票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来到台湾后,目睹台湾政坛的腐败,其心境有了很大的改变,故而将全副精力转移到国际事务以及大陆问题研究方面,晚年陆续出版书籍,包括《刘少奇传》、《林彪评传》、《邓小平传》和《周恩来评传》,然而,这些书籍却在台湾被禁,不得不转到香港发行。国学大师钱穆曾为李天民手书一条幅:“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李天民的风骨和理想主义情节可见一斑。
血浓于水。如同所有家庭一样,父亲往往会成为儿子年少时的偶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长远的,李开复长大之后,就多次在自己的文章中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影响。而李开复在中国学生身上投入的热情,与父亲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
我曾用“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来形容李开复1998年做出回中国工作的决定,这符合李开复理想主义的一面。符合其现实主义的一面是,在他决定回国之时,他列了一张表格,详细比较了回国工作和在美国办公司的优劣,最后作出了回国工作的选择。同样,在2005年李开复加盟Google之时,希望回到中国是他所说的一个决定性的原因,但同样他也表示过,如果只是为了回到中国而找一份烂工作,这也是他不愿意的。
李开复现实主义的一面自然是来自于其美国式的教育。在美国6年的中学学习,“我从一个内向、腼腆的东方男孩成长为一个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融会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国际化人才。”而在其攻读博士学位时,导师罗杰瑞迪的“我不同意你,但我支持你”的做法更是让李开复对西方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到这里,李开复才算是跨过了东方传统文化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束缚,使他能在中西文化中进行切换。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对这句话的解释是,“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这仍然是中国儒家“内圣外王”的做法,只不过李开复比张之洞走得更远,并在苹果和SGI的职业生涯中实践着这一点并将其完善。他曾因为下属的优秀品质而提拔其为经理,也曾几乎不近情面的开掉自己的师兄,到他组建微软研究院之时,他已经将这两种不同的风格结合在了一起,例如在谈到那些回国的员工,他曾说他们“都不是因为钱才回国的”,同时也表示,“即使一个人就算只为自己,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只要他做事的客观效果对社会有利。”在执掌Google中国之时,他定下了Google发展的长远规划,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又懂得从权,“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不去多想那些不能改变的。”
另一个能说明李开复平衡特质的是他惯有的“双赢”思维。例如在微软研究院开幕式上“作为一个华人,能够在中国作些事情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能够在微软工作对我来说也是同样重要的”和“创办微软亚洲研究院更是影响了中国对微软公司、对科技和技术的看法,说明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是可以达到公司和政府的双赢。”的讲话,在他给中国学生的几封信件中也多次提到“双赢”的思想,而加盟Google更是“双赢”的体现:不同于其他公司,Google很支持他帮助中国学生。有人就评论说,实现自我身价和公司利益的“双赢”,无人能及李开复。但我更看重的是另一种意义的“双赢”,只要他所做的一切确实对中国学生有帮助,实现自我身价那又何妨?
更何况在我看来,他对中国学生所做的一切,已经超出了用“自我身价”来解释的范畴,无论是他给中国学生的那些信和几本书,还是他在大学校园里的几百场演讲,甚至2004年他曾经想在中国建立一所顶级的私立大学并积极为此筹款,从这一切来看,我相信李开复是真诚的,如果说他不是有着一份“负父命前行”的理想,这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当我们再回头看李开复走过的轨迹时,我们也会发现他在各个时期的不同。例如他经常说的一个词“影响力”,在20来岁时他对这个词的理解是写出最好的论文,在30来岁时会追求事业的成功,而到今天他所追求的影响力,才真正是他对过去几十年感悟的一个结合和平衡——这不仅是中西文化的平衡、个人志向与事业发展的平衡,更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平衡。
说句题外话。昨天晚上,我与一位华中科技的同学在QQ上聊李开复,他说:“你说李开复要是离开Google他会去哪呢?Facebook?”我说我不知道,但我相信,虽然他的志向仍然是帮助中国学生,但我想他应该不会专程去做一位教授,哪怕他过去曾想过修建一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