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合作转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5:05:24
 
 
川渝之间这种跨区域的合作大多时候是靠四川省与重庆市双方来推动的,因此存在一定难度。
川渝经济合作示范区即将落户泸州。
日前,泸州市副市长杨文杰在“川渝产业发展峰会”上透露,泸州打算把“川渝经济合作区泸州临港示范区”办成川渝合作的试验田。历时九年的川渝经济合作将面临拐点,由“遍地开花”的“成渝经济圈”模式朝“重点突破”的合作示范区模式转变。
模式转向
“成渝经济圈落选《‘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划定的范围过大,包括35个城市和142个县。”重庆市社科院区域所所长李勇告诉记者。
有学者认为,希望通过川渝合作在短时间内提升成渝经济圈的水平,现阶段实施起来较困难,而泸州试图在川渝合作方面寻求重点突破的合作示范区模式值得期待。
泸州位于四川南部,长江、沱江交汇处,东部与重庆接壤,人口460余万。2005年底,泸州市市长朱以庄提出了建立川渝经济合作示范区的构想,希望借此让泸州与重庆在经济层面上全面对接。今年3月,泸州市政府邀请隶属于四川省发改委的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所和西南交通大学,共同打造《川渝经济合作区泸州临港示范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川渝合作规划》)。
“川渝经济合作示范区准备设在与重庆接壤的泸州市合江县,初步划定沿江18平方公里的区域。”参与规划的泸州发改委规划处长王跃平告诉记者,该示范区将包括综合工业区、机械工业区、化工区、物流区四大区域,定位是“以化工业为龙头,培育壮大物流业,主动承接机械加工业”。
《川渝合作规划》的负责人是西南交通大学川渝经济发展中心主任骆玲教授。据骆玲介绍,川渝经济合作示范区已得到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西部办)的认可,纳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届时进驻临港示范区的企业可以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
“川渝经济合作示范区的运作会借鉴在成都获得成功的双流蛟龙工业港的运作模式。”骆玲说,当地政府会让有实力的川渝两地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民一起,共同成立股份制公司,龙头企业出资金,农民出土地,由股份制公司负责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招商引资,对进驻该园区的企业收取一定费用。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当地政府可以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压力中解脱出来。
“税利分配上也有较大创新。”骆玲说,如果重庆某区县招商引资成功,将引进的企业放到川渝经济合作示范区内,最初一段时间该企业产生的税利除上缴国家外,其余完全归重庆。之后,川渝再以一定比例分税。至于税率、税收优惠期限以及分税比例,骆玲称“尚未最后确定”。
《川渝合作规划》还设定了稳定、长效的争端协调机制,即两省市委、政府高层领导定期联系、两省市秘书长对口协调、相关部门跟行业对口协调、两省市区县对口协调等。通过7月上旬四川省有关机构的评审后,川渝经济合作示范区才能挂牌。
前景不明
泸州与重庆共享长江水道,有四川境内最大的港口,正在修建通往重庆的沿江高速公路,在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之内。而且泸州是重化工基地,其优势产业石油化工、装配工业等从工业门类上跟重庆十分相近。
四川省政府政治研究室副主任曾强与重庆社科院区域所所长李勇都认为,泸州的川渝经济合作示范区将来可能会在成都、重庆两个特大级城市之间产生‘左右传递’的效应,带动川渝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但在此次峰会上,泸州市副市长杨文杰的发言也传达出担忧,“川渝经济合作示范区仅由四川方面推进不行,需要川渝两方面的合力推动。”一位与会的企业界人士指出,如果重庆方面不响应这个方案,川渝经济合作示范区变得徒具虚名。
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平告诉本报记者,“与长三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合作模式不同,川渝之间这种跨区域的合作大多时候是靠四川省与重庆市双方来推动的,因此存在一定难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川渝行政分家的最初几年,那种限制对方生产的香烟、啤酒等进入自己市场的地方行政壁垒已经不复存在,但川渝之间的经济合作度仍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