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缓慢的节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20:06:50
            享受缓慢的节奏
『你怎么可以这么悠闲啊?』
经常听身边的人这么说我。因为我是一个动作很慢的人,连地震的时候都要慢慢整理好东西下楼的那类型,而且还蛮享受的。在中国这种冲锋型的环境里,经常会有一种在尖峰时刻的东街口迅速流动的人潮里缓慢散步的感觉,最受不了我的大概就是急性子的老妈,从小就异想天开要把我训练成跟她一样,可惜没有成功。幸好,居住的几个城市节奏都还不算太快,我得以继续享受这种生活。Edmund White有一本书叫做《巴黎晃游者》(A Stroll Through the Paradoxes of Paris),描述了这个美国人在巴黎晃荡了16年晃出的心得——这个温和的地狱是如此舒适,简直就像天堂。刚到欧洲的中国人,都会有这种『地狱』感觉。『这里的生活怎么这么没效率?』
『百货公司为什么早上10点才开门下午4点就收摊了?』
『节假日怎么都不做生意喔?』在看到朋友跟外国人吹嘘『我们那里半夜出去,还有很多路边摊可以宵夜』的时候,我觉得是不是那种快捷、无孔不入的服务破坏了很多生活品质,比如很多事情原本就属于慢慢来的,在中国却是处于一种『赶』的状态,争分夺秒地完成效率还没来得及搞清状况,一咬牙又向前冲。无法感受到缓慢的节奏也算是一种现代疾病吧。关于缓慢的乐趣,Caroline提醒了我,米兰·昆德拉在《缓慢》(我妈译为「拖拉」)这本书里提到:『缓慢的乐趣为什么消失了?啊,从前那些闲晃的人到哪里去了?民歌里那些游手好闲的主人翁到哪儿去了?那些以日月星辰为家,从一个磨房晃悠到另一个磨房的人们,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和乡间小路,和草原,和树林里的土地,和大自然一起消失了吗?有一句捷克谚语用了一个隐喻来定义这种悠闲的甜美感觉:「他们凝望着上帝的窗口」。凝望上帝窗口的人不会无聊;他们都很幸福。在我们的世界里,悠闲成了无所事事,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无所事事的人是挫折的,是无聊的,他们永远在没事找事。』有一次,在罗马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说到一件关于中国人工作的趣事:事情大概就是一个中国移民在这里开了家餐厅,生意火爆,高兴得合不拢嘴。但是,他忘了在意大利一周不能工作多于5天,否则你就要根据工作增加的时间被征重税。不过,1年以内最多只有8周的『配额』给你使用,在这配额里你可以被允许一周工作7天。这个中餐馆老板得意忘形,把8周一下子全用完了,直到警察上门。『啊!为什么?为什么哇?!我开门做合法生意难道犯法吗?』
『你超过法定时间营业,没有休息,要收××××欧元。』
『呃,没事的,我不介意,真的!我不介意不休息的…真的不介意…』老板很是得意。
『不行!你要休息!』
(以上2句对话重复N次,警察口吐白沫不支倒地。)
『55555,我这么勤劳还要被罚钱,什么破规定啊!』老板觉得很冤。我们说到『我不介意』的时候都觉得非常搞笑,固定的思维方式即使是换了不一样的国家还是不会改变对生活的态度。这跟很多留学生第一次来英国的感觉是一样,总觉得这里是个『大农村』,跟自己想像的差太多,非常费力地去适应这种没有24小时便利商店手机款式又老的地方。曾经,我在西班牙的海边看到一个年轻妈妈,一边脚踩滚轴一边推着她的婴儿车,悠闲地滑过马路,感觉真是太好了。享受缓慢的生活不是太难,就好像旅行一样,听到我去意大利只是去躺海滩晒太阳而没有去米兰血拼,朋友一个个都感到不解。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相信那些『一生非去不可的50个地方』之类的指南,然后开始急冲冲地画着圈圈一个个赶过。其实,根据心理状态进行放松的旅行方式,而不是过度消耗金钱消耗体力的旅游点赶场也是一种缓慢生活。现代社会,像我这种年龄层的,如果没有表现出『积极』、『上进』的状态,是会被人教育的:『啊呀!你现在年轻不努力打拼,以后老了就后悔了!』『我有打拼啊,跟你想的不一样而已』我在心里想。被逼急了,也会加快说话速度,开始定制计划,不耐烦地大声说话,同一时间做几种的事情。有时候,我在想,我们到底在赶什么?没有品质,生命只会剩下生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