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之旅:探索封基的投资价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5:54:09
神奇之旅:探索封基的投资价值  [原创 2009-06-19 17:14:46]     

    200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清仓了所有股票,从此做个大空头。 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一种思维,尽管未必正确,但同样具有巨大的惯性。面对2005年由千点启动的超级大牛行情,仍然自以为“众人皆酔我独醒”。直到2006年10月,当大盘飙升到1800点,再也熬不住了,一头扎进了封基。

    从此,以1800点为起点,开始了封基的“神奇之旅”——

    一路满仓持有,涨到6100点;一路满仓持有,熬到1600点;一路满仓持有,回到2800点。

    中间未有加仓,收益一目了然:从1800点起步,翻山越岭“坐电梯”,走到2800点,涨了1000点,资金卡上的数字早就突破6100点,净收益350%。

    在此期间做过什么操作呢?——“彻头彻尾的懒惰”、“不可理喻的麻木”、“异想天开的乐观”;对于诸如兴华之类的优质品种,简直是象宗教一样信仰它、象爱人一样陪伴它、象财神一样恭奉它!

    这就是封基的神奇之旅。它的奥秘在哪里呢?在于封基这个特殊的投资品种本身,在于它的特殊的投资价值。

    什么是封基的投资价值呢?几乎所有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地说,封基的投资价值取决于基础市场——股市。

    是吗?是这样吗?那么这又如何解释封基的神奇之旅?难道封基的投资价值和基础市场的关联度就那样紧密?

    不妨换一个角度来审视:

    世界上有无数行业,它们有景气的,也是暂时不景气的,但是,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淘汰许多企业,也会涌现出伟大的公司,其决定因素是什么?是管理团队,是掌控这个团队的首脑。现代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那些凝聚一流人才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此而言,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是人,而不是行业。故而人们经常说,投资一个公司,实质上就是投资它的首脑,投资他所领导的团队,换言之,首脑和他所领导的团队,这就是企业最底层的内在价值之所在。

    如果偶们把某一个封基品种当做一个有固定清盘日期的投资类“上市公司”来看待,一切便“真相大白”了。

    还是剖析基金兴华这个典型案例。它所在的华夏基金公司,在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这三大要素方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同时,华夏基金公司作为管理人和大持有人的双重身份,又为兴华的经营注入了主观能动性。偶们看到,在上一波熊市中,兴华大幅度增持国债和现金,其股票仓位下降到匪夷所思的35%——面临行业危机,大踏步撤退以保存东山再起的实力,又很自如地让少量“产能”维持运行(这点显著区别于开放式基金),注意:即便它亏损运作也很值得,因为,唯有如此才不至于游离于行业之外,才确保在未来的复苏中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优秀管理团队的高明之处,是团队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团队的价值所在。要问当初基金兴华和基础市场的关联度吗?确切的数字:35%!当其时,你说它的投资标的是什么?表面看是证券,更多的却是国债——它的国债持有量长期高达40%以上。偶相信,假如没有种种顾虑,它的股票仓位或许会更少。

    如今,恶梦已然过去,当资本市场从6100点急遽暴跌后,稍有喘息回升到区区2800点,基金兴华的复权市价却已经高高地屹立在历史的峰巅。历史昭示未来,即使大盘中期在上下震荡中小幅下跌,只要基金兴华的基本面不变,这里将是又一个神奇之旅的新起点!试问,以基金兴华为典型的封基,它们的投资价值岂能和基础市场划等号?!显而易见,蕴藏在封基价值最底层的实质只有一条:首脑、团队和经理,而区别这个品种和那个品种价值大小的,也只有这一条。

    有许多持有人由于认识的偏差,形而上学地把封基的投资价值等同于基础市场的价值,而没有清晰地辨别出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忽略了封基投资价值中最底层的实质——人的因素,从而在基础市场趋淡之时贸然离去,他们之中还有不少人,至今在仓位上仍然彻底游离于封基之外,令自己处于被封基市场淘汰的尴尬境地,仿佛一个企业怕小幅浮亏而关门大吉,犯了资产经营管理的大忌,重复本博2005年的失误,令人扼腕叹息。

    是的,首脑、团队和经理,是他们演绎了封基的神奇之旅,也正是他们,才是封基投资价值的根本所在,封基的契约为这种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而朋友“海蜇”所归纳的、被专家学者和持有人广为引用的“封基三条腿”特征,又让封基的神奇之旅变得更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