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接触互联网引起热议 网络民意走向新起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20:36:18
温总理接触互联网引起热议 网络民意走向新起点2007年01月25日 14:22投票数:71顶一下  【大 中 小】

在全国“两会”结束后第一天,在新华网发展论坛上有7958名网友为总理起了304个网名,其中包括“知心公仆”、“温暖中国”、“大众网友”、“百姓之子”等听上去相当温情脉脉的名字。

一位网友为总理起了一个“铁腕温情”的网名,还用一副对联对这一名字进行了阐释:铁腕斩贪官绝腐败朝野协力慑痼疾,温情润子民泽河山举国同心振中华。

还有不少网友建议把总理称作“温大哥”、“家宝哥”。言为心声,向来“嘴不留情”的中国网民,就这样把在很多人眼中仍高不可攀的国家领导人当作了“自己人”。

总理“触网”引起热议

今年第11期《瞭望东方周刊》在《向总理提问》的封面文章中引述网友张小民的话说,“去年答记者问,总理以美国30名学生的来信为开场白。真希望今年总理能上网来看一看,以网友的提问作为开场白。”

没想到,就在这期杂志出版后的第二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每年一次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一开始就说:“……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网民)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

总理的这一开场白使中国网民们欢欣鼓舞。总理开场白后,新华社记者第一个提问。这位记者在提问前说:总理您好!我是新华社记者,也是新华网记者。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华社记者,感谢总理在百忙之中登录新华网……

对此,不少网民在网上留言,表示“意见很大”,原因是这位记者只代表新华社而没有代表广大网民向总理致意。

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临近结束时也提到了网络。他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说:“你这个问题可能是互联网点击率最高的问题,也是社会上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关于股市的。

日理万机的总理也许并不知道,在他以网友提问开始记者招待会后的短短几个小时内,他所浏览过的新华网发展论坛上已经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为此欢呼的帖子。甚至在记者招待会已经结束以后,网民在这个论坛上还继续向总理提出了另外1000多个问题,这些问题的点击率数以万计。

网民们发起的讨论还包括“总理上网用的是不是笔记本电脑”、“温总理,我有多少知心的话,要对你讲”等等。同时,在中国其他一些主要网站上,关于总理“触网”的讨论都是几天来最热门的话题。

“总理让我们感到了平等、正义、和谐、大气”,“总理是咱网友,高兴”,“总理浏览本坛促发我们发言更负责、多思”,“感动!总理和网民心连心!因为里面也有我的帖子”……一个个热情的回帖,让一度为脏话、气话和过分极端的情感宣泄所苦恼的中国网站呈现出空前的新气象。

“网民的自由和民主”

署名“红色佐罗”的网友在新华网发展论坛上评论说: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开场白,等于是政府肯定了网络舆论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其作为一支重要的监督力量的合法地位。这也就推翻了一些地方官员所指称的网络意见全是“流民流言”的定义。

2005年春天,中国总理首次在人民大会堂这样的庄严场合,公开对网民议政表示鼓励,这被看作是中国政府走向亲民、开放和透明的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事件。但这并不是网络第一次走进这一神圣的政治殿堂。 

2004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最主要的新闻网站,新华网和人民网都在利用互联网促进民主,下情上达。它们进行的“两会”热点调查,数万人参加网上投票,腐败成为网民最关心的话题。对当时新近发生的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等群众关切的问题,这些主流网站也开辟“焦点网谈”,邀请老百姓讨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意见和看法,在网上常常引起网友的争论。对此,成思危说,“这是网友的自由,也是民主的体现。”

46岁的周洪宇是中国第一位开设议政型个人网站的全国人大代表。去年“两会”,周洪宇准备了21份议案或建议案,其中至少一半来自网民,比如建议设立《反歧视法》和《国家统一法》,改“计划生育”为“科学生育”等。

在2003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在广州对一位参与防治非典的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同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对学生说,“我看到同学们在网上写的一些话,我挺感动。大家对政府的信心越来越强了。”

期待网络民意的春天

人们注意到,每当国内外重大事件发生后,已经逐渐习惯“网络话语权”的中国网民总是能在第一时间迅速地在网上展开讨论。讨论的激烈程度有时候不亚于真正的辩论会。而且,在这种常常远离了功利的纯观点辩论中,人们正看到越来越多的理性思辨。

一位网友说:“网络生存依靠的是你讲的道理,而不是听你的级别,你的学术身份。这就是平等,网络面前人人平等。”

这种网上参政热潮甚至在中国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也得到了政府的积极回应。今年第8期《瞭望东方周刊》报道说,由西安网民发起的“市政府执政10大教训”评选活动,不但参与人数突破了10000,而且得到了政府一把手的高度重视。

报道说,“十大教训”中所涉及的有关单位均向网站或市政府递交了详尽的整改意见,“第一次向网民汇报情况”。

但是很多网民也抱怨说,他们对政府工作的意见绝大多数不会引起官方的注意,官员们对网络的态度还存在很大的偏见。很多地方政府和部门虽然也建立了网站,但经常是好几个月都没有人维护。一位网友在新华网发表评论说,网民们的参政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单向的行为”。

而当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的同时,人们也进一步思索,这个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的“虚拟的广场议政”,怎样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民众理性的呼声,而减少非理性的噪音。

 

在一些商业网站上,随着言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敏感话题”开始出现,但有时却更多地是一些更加刺激的话题─—案件“真相”、“内幕”与隐情,有的相当耸人听闻,有的完全是谣言。常常可见的是,有的网站还用这些“新闻”引导一种情绪的宣泄。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谢勇表示,自己也经常浏览网上的言论,作为一名法官,在审判案件时应不受干扰保持独立,但也会感到社会舆论包括互联网舆论的影响力。去年,针对网上色情泛滥,中国高层还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歼灭战”,一大批非法网站被关闭。

如何促成更加良好的网上官民互动?事实上,总理感动网民,正在成为中国网上民意走向春天的一个新起点。《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聂晓阳/上海报道

 

.pages {font: 12px '宋体','Times New Roman'}.pages a {color:#000;text-decoration: underline;padding:0 4px;}.pages a:hover {color:#006699;text-decoration: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