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我怎么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2:28:35
孔子教我怎么爱 发帖者:东海二枭    发表时间:2006/03/02 14:17    点击:333次 被过滤的广告 孔子教我怎么爱



父母妻儿病了,恨不得以身代之;兄弟姐妹病了,千方百计为之求医治疗;亲戚好友病了,力所能及帮上一把;遇见陌生人病倒路上,至少停下来打个电话给医院或有关部门;平时不浪费食物,爱护公物私物,不虐待动物,不破坏植物,具有一定的环保观念…,如果你是这样一个人,那么,恭喜您已经“成人”,具备入儒门、为君子的资格了。



上述行为与儒家爱有差等的思想暗契密合。原儒是很有人情味很人性化的,它以仁为核心,但并不走向道德极端化,不象墨子那样刻求大公无私、爱人如己,也不象释氏那样一味强调以身饲虎先人后己,无私祟高到遥不可及。原儒主张的是推己及人的、有差等的爱。仁爱是基本和普遍的道德原则,但具体施予可以根据亲疏远近而分别对待,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亲亲仁民爱物,次序井然。亲爱给予亲人,孝以尊亲,弟以尊长,对民众怀仁心,施仁政。仁者爱人,这是就人类社会而言的,再进一步,“恩足以及禽兽”,推恩扩爱于大自然及天地间动植万物。



“亲亲”但不能只以此为限,仅仅爱亲人、自己人还不够,还要把恻隐之心、“亲亲”之心和仁爱之心,向社会、向人类乃至万物扩充散发开去,由内及外、由人向物、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就象以石击水漾起的一圈圈的水波一样。原儒不讲兼爱而讲爱的兼顾,其道德理想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民胞物与”,是“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



儒家学说是一种入世、济世的学说,儒家的爱也是一种充满人间烟火味的世间的爱,合情合理,极富“可行性”。墨子的兼爱说,陈义过高,除了墨子及其几个亲传弟子,非一般人所能及,可行性就差远了,不切实际而又后患无穷。孟子批评杨朱更批评墨子:“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意思是说,杨朱大私无公,有己无人,墨子大公无私,感情不分亲疏远近,等于把自已父亲与别人父亲一样看待,等于无意中放弃了家庭责任。这两种社会皆如禽兽世界。读者试回忆一下,中共当年拼命宣传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思想,果然把中国弄成了个禽兽世界,乃不得不佩服孟子的先见之明也。



至于宋明心性儒学,程朱们虽以得孟子心传自诩,其实受佛学影响更深。佛家的爱是“玄虚空洞”不食人间烟火的,是个人离情绝爱之后对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终极关怀和大慈悲心,佛家叫“无缘慈”。这种爱比墨子的爱陈义更高,到了虚空彼岸,非一般人能够把握,更别说实证了。同时,佛家讲解脱涅盘,对现实社会和现实政治基本不予关注。它的救世度人,所救度的对象是人心。儒佛融合,儒家偏离孔孟之道甚远,以致流弊无穷。到了后来,儒家变成空谈家,儒学蜕为伪学,所以有“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不合人情事理的口号,有“以理杀人”的可恶和“平日危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可笑和可悲。



而原儒特别注重实学、实干、实际、实行,经世致用,有所作为。仁爱要落到实处,一切道德、仁政和王道都要落到实处。儒家还特别讲究责任感,要把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都担起来,才算“成人”和君子。至于贤人圣人,肩上的担子就更重了,还要加上上天赋予的历史责任呢。这就是舍我其谁的气魄和当仁不让的精神。孔子以“成人”为人生目标,以内圣外王为最高理想,那是集智慧、仁德、勇毅于一身,内在道德与外在功业俱臻至境的模范人格。



孔子开出的实现理想人生的方法和途径是:克己复礼,内外兼修,修己安人,救人济世,通过修齐治平,把仁心善性扩之于天下国家,从而实现个人内圣外王,世界天下大同的至善至高境界。儒家的道德要求是人间的,大俗又大雅,浅近又崇高,普通人都做得到,要做好、做到圣人境界又很难。孔子认为君子是人人皆可做到的,君子都应立志以圣人为人格理想。



爱是做出来的。从小事、身边事做起,一点一滴一砖一石做去,做成大海和高山。爱亲人爱朋友,推开去爱同胞爱人类,再推开去爱动物爱山水自然天地万物。宋朝陈普的一首诗,写的就是儒家的仁爱原则,诗曰:仁体虽然无不爱,当知贵贱与亲疏。诚心应物宁容伪,天性由来一本真。说得多好。只要用心做起来,就可以把爱由内及外、由人向物、由亲及疏、由近及远扩展开去,就有机会“成人”成君子,甚至成圣人。孟子说过了,人人皆可为尧舜。儒家的爱就是如此切实昭著,适世宜人。

2006.1.1东海一枭



附言:犬子生病,只恨无法身代。念及父母老迈,弟妹艰难,如汉槎词中所云“父老家贫子幼”,进而念及民众苦难重重,政治黑恶深深,加之道德陵夷,文化衰歇,只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只恨自已人微力弱,补东遗西,抓前丢后,爱心无穷而能力有限,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文化责任,历史责任,都放不下又都拿不起,尤其自感无力为民主同道和自由大业做得更好更多,抱惭实深!但愿越来越多的民众及早觉醒,但愿更多的同道续孔孟之慧命,燃仁爱之心灯,奋发救世弘愿,共建自由中国。如此,则吾民吾国幸甚,老枭幸甚!

首发2006、3.1《民主论坛》http://asiadem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