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7:34:39
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2007-08-24 13:25:23) 标签:教育杂谈 亲子关系 家庭教育  分类:教育与互联网

  家长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
  现在的家长都热衷于把孩子送往名校,但王秋英(中学辅导老师)认为,在一个人的受教育经历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其实是父母,而非学校。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往往是学校无法给予的,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无法替代。 “因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设计师,学校能给孩子知识、技能、能力,而家庭为孩子提供人性、情感、自尊、自信、品位、视野、生涯规划等,这些比前者更能决定孩子将来是否成功。”

  王秋英建议,父母要从小为孩子设计成长线路,让学校教育为家庭教育服务,同时不要让学校教育干扰了家庭教育,不必过于计较考试时的几分之差。

  家长该为孩子选择普通小学,还是重点小学?王秋英认为,普通小学学业压力相对轻,孩子会有充足的时间和,获取更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喜欢的事情,有更好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她认为,做父母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人的一生中,父母是最特殊最重要的身份,有人说要像做事业一样来做父母,但这远远不够,因为父母这个身份不像事业,既不能退休,又不能下岗,更不能替代。‘父母’是需要一生来学习的。”

  做轻松的父母并不难
  人的幸福感最本质的来源在于家庭,亲子关系是人生中最华美、最丰富的内容,但做家长真难、做家长好累,成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感慨,王秋英称之为“普遍性的育儿焦虑”。

  这是因为社会越来越多元与复杂,使孩子得到更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危险。“最明显的表现是,现在青少年的问题变化很快,花样很多。过去孩子的问题多为早恋、偶像崇拜、打架,现在则出现网络成瘾、手机依赖、赌球、性安全、恶搞玩具、网络婚姻等众多花样。这使得家庭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变得开放,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因此不断下降。”

  再则,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问题。为时刻提防社会不良的影响,家长采取“堵”的方式,一回家就检查电视、电脑是否,给孩子带上定位器、监控孩子的手机短信。另外还有“压”,升学压力是父母、孩子永远的痛,在“千万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在补课,拼成绩、拼名校,由此产生家长普遍的育儿焦虑。管多了怕孩子烦,管少了怕孩子走错路,真是难啊!

  “事实上,做一个轻松的父母并不特别难,关键要掌握家庭教育中几个重要的环节。”以下是王老师与孩子与家长打交道的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心得体会。

  1,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王秋英认为,好的亲子关系,胜过好的教育。“一个重要的观点是:不要做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她指出,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过于重视教育的正确性,而忽视了有效性,忽略了亲子关系的温暖与激励作用。“从小到大,我们给予孩子的教育都是‘正确’的,但有效吗?当我们说教的时候,孩子是否听进去了?还是把头扭到一边,或者以沉默抗拒?甚至把门关起来?要知道,一个永远正确的妈妈是非常可怕的,要使教育有效,最重要的是营造温暖的亲子关系。”

  现在的父母与孩子普遍缺乏沟通,她注意到生活中的“关门现象”:“孩子回家就把门关上,关门其实是孩子的一个表情,表达的是‘别理我,我不愿意跟你说话’。因此,孩子成了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虽天天见面,却不知道孩子的内心世界。”

  为什么关门?“因为在家庭的对话中,家长往往不是父母,而成了道德的评判者、喋喋不休的说教者、永远正确的建议者,这使家庭对话充满说服、威胁、控制与建议,其实它们都是沟通的绊脚石,阻碍了孩子表达内心感受,孩子会感到,家长的反应是对他们感受的不接纳,他们只好闭嘴、或为自己辩护、或充满愤怒。”

  事实上,孩子在遇到问题、情绪出现困扰时,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教育家,而是能了解自己、关怀和包容自己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愿意将在外面受到的困扰告诉我们,最可能的原因是:我们曾在听过孩子的诉说之后,并没有表现出孩子所期待的接纳,孩子的心情得不到安抚,甚至会加深创伤。

  “倾听与接纳更具有建设性和有效性,比教育更重要,因为倾听与接纳让孩子感觉到我是重要的、受尊重、有价值,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去改变自己,因此获得成长。”

  王老师举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例。女儿3岁时,着不愿意去,她怎么说服都没用,一天孩子又在幼儿园门口哭着不愿进,她也烦了,干脆蹲下来听孩子说话,孩子说幼儿园这不好那不好,说完之后,做了个让她非常惊讶的举动:“孩子把眼泪一抹,书包一背,跟我说妈妈再见,我要进去了。其实孩子已经有了足够的理性,她所需要的只是倾听与接纳。”

  2,洞察需求比看见问题更重要。
  孩子出现各种状况时,家长很容易只看见孩子的问题,却看不见背后的需求,事实上,“问题行为”是孩子表达需求的另类方式,孩子借“问题行为”释放出被压抑的心理需求的一种方式。因此,出问题的永远是隐藏在表面背后的“需求”,而不是行为本身。

  3岁的女孩跟妈妈说:“长大后我要跟石头结婚,生一个和我一模一样的。”对此,有的家长会说小小年纪怎么想这些,但王秋英却给予孩子支持:“因为这话的背后,是孩子对自己的认可与爱,是一种自我价值感。”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处理需求的过程,与一些本质情感相连的需求的满足与否,就会产生成长喜悦、或成长创伤,这些哪怕最微小的生命经验,都可能对一个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即使他长大成年,遭遇到一些挫折,可能都是这些微小而重要的生命经验的再现。”

  3,管和放,哪个更重要?
  在权威与民主、管束与放纵之间,家长无时无刻不在选择:它们的平衡在哪里?市场上出现一本书《千万别管孩子》,但马上又新出一本《孩子是管出来的》,让家长无所适从。

  王秋英指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任务,是有阶段性的,家庭教育的重点和方法也因此而不同。在幼儿和小学阶段,家长的目标是:建立安全感,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遵守规则,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她解释:让孩子小的时候就去上寄宿学校,其实有不小风险,因为安全感来源于孩子对看护者(一般是妈妈)的依恋,这是孩子形成良好性格的基础,因为母亲就是世界,这个世界是否温暖、可以依靠,决定了孩子是否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与世界互动、是否信任世界,并有勇气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孩子有了安全感之后,就能够开始学习。

  权威是否会损害孩子的自尊与安全感?王秋英认为,孩子如果没有规则,就会用各种方式去触摸世界的底线、并用各种方式去突破所谓的底线,因此出现各种任性的行为。比方说,他们伸着小手去拉灯绳,双眼却严肃地盯着你,这捣乱的行为其实是非常理智的,他严肃地看着你,因为你和你的反应(而非灯绳)才是他的目的所在。规则与权威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一个放纵任性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所以才会用各种行为去试探。

  要让孩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给孩子打开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并让他们学习承担责任,接受并反省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也可以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后,是一个“做自己”的时期,孩子独立的自我意识正在形成,并建立起大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始观察社会,渴望了解人生,所有的理想与对未来的憧憬只有一个核心:我在社会的位置。这时,父母的教育重点在于:如何理解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给孩子社会性的引导。

  不要做“最好的家长”
  有些人有种“最好”情结: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教师、做最好的家长,王秋英认为,“什么都可以做到最好,就是家长不能做到最好,做到‘刚刚好’就可以了。”因为,最好的父母最容易犯这样一些错误:以孩子为中心,牺牲了自己的需求、兴趣;为孩子包办一切,剥夺了孩子应该体验、承担的。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培养出的往往是放纵的、自我的、没有责任心的孩子。

  因此,我们要做“真实的父母”: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重视自己的需要,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承担家庭一部分责任和义务。“只有父母这只‘杯子’是满的,才可能是健康、愉快的父母,才可能与孩子分享杯中的资源、能量与关怀。这样做父母会更有成就感和价值感,孩子也成长得更好。如果牺牲自己的一切,容易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孩子也会备受压力。”